佛弟子文库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印光大师  2016/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由是久成佛道之正法明如来,而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逐形,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现余法界种种身,皆属秘密,现菩萨法界之观世音身,则属显露。以故十方诸佛,皆赞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施无畏者,以期九法界一切众生,同生信向,同蒙摄受也。

由菩萨证穷法界,圆彰自性,彻悟唯心,故能悲运同体,慈起无缘,遍法界感,遍法界应,随彼所感之诚之大小,俾彼各得相当之利益。如《法华普门品》,《楞严观音圆通》所说,及此方种种感应事迹,如本书所颂者,何可得而思议也。良以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但以众生在迷,不生信向,譬如虚空,以物障之,便成隔碍。若穿一小孔,即得一小孔之空,穿一大孔,即得一大孔之空,若完全撤去障蔽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矣。是以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故《楞严》云,求妻得妻,(求妻者,求贤慧贞良之妻也,否则妻何得向菩萨求。)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所言求妻得妻等者,即穿小孔得小孔之空,穿大孔得大孔之空也。其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者,即完全撤去障蔽之物,便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也。《金刚经》所谓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众生心体,即是无余涅槃,本来无失,又何有得。菩萨特以种种方便,令其消除幻业,复还本体而已。又以众生迷惑深重,不能顿发大菩提心,为接引初机令其入胜故,随彼凡情,满彼所愿,待其善根既熟,即可直得究竟真实利益,此菩萨随类现身,随心满愿之本旨也。

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重刻木板序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梦见延寿 左君履和,二家兄之内侄,左文襄公之曾孙也。...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仁清法师答: 好几种,...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感应道交

问: 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虽属惑业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

观汝所说,足知汝虽看《文钞》、《嘉言录》,依旧绝不...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

心作心是之义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佛教词典】十种智明

(名数)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

【佛教词典】果果

【果果】 涅槃之谓。菩提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为果。依...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经当中,结集经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

阿罗汉的三种义理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是...

连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

慈云灌顶法师:一百种念佛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

生命中有这六种状态出现,就要小心了

你如果看到你的生命有六个现状,这个业力就是即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