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印光大师  2023/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原文】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于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则信愿求生之念毫无。虽名之曰念佛,实则与念佛之道相反。

或又高张其辞曰,念实相佛。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彻大悟地位,以惑业未断,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彻者,更不须论。仗佛力,须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可。

以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通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执其名,未证其实。西方之佛,无感不能有应。自心之佛,在因无有威德。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坠。

复张纯一居士书

【如诚法师译文】

必须知道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间人每每认为这个很平常,没什么稀奇,于是以宗门的参究之法认为殊胜,而注重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赞美来说,是禅净双修,追究实际,就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到大彻大悟,不名为有禅。现今参禅的人,谁是真正到大彻大悟的地位。由于注重在参究,于是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到自心,那么信愿求生的念头,丝毫没有。虽然名为念佛,实际上与念佛之道相反。

或者又抬高张扬他的言辞说:我是念实相佛。实相,虽然是诸法的根本,凡夫业障深重,如何能够做到。弄到最后归宗,禅宗也靠不住,净土也靠不住。依仗自力,即使到大彻大悟的地位,因为惑业没有断,不能够了生死。没有到大彻大悟地位的人,更不须要说了。依仗佛力,必须具足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才可以。

因为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全都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然执着这个名字,没有真实证得这个自心。西方阿弥陀佛,众生无感,佛不能有应。自心的佛,还在因地之中,没有威德。世间好高务胜的人,每每都是弄巧成拙,求上升反而坠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星云大师《五分钟热度》

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才有了开...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专修、圆修、杂修、正行、助行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佛教词典】曼殊

(一)梵名 Maju。又作满濡、曼乳。译作妙。系曼殊室利(...

【佛教词典】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 瑜伽行学派及唯识宗认为,经过特定的修行...

念观世音菩萨三年多瘫子康复

明朝崇祯年间,安徽有个乞丐,因为下肢瘫痪,就双手代...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

俱生我执及其伏断方法

分别我执是由现生的串习而来的,这个俱生就是,不是现...

妙莲老和尚传奇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不是佛经不灵,而是你理解错了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

生气时应该如何消气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

父母过世为他们立牌位有用吗

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我父母过...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