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明真法师  2013/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有一次,“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至梵志罗摩家,尔时梵志罗摩家,众多比丘,集坐说法”,佛陀马上招呼阿难,不要敲门,就和阿难悄然屏息,站在门外,深怕里面发觉了。“待诸比丘,说法讫竟,……默然而住”;佛陀才有意识地咳了一声,用手敲门;等到众多比丘,发觉了佛陀的声音,知道自己最敬爱的导师也来了;我们不难想象,大家是以如何欢欣、激动的心情争相跑出来迎接佛陀的。

《中阿含经》卷五十说:尊者乌陀夷在阿和那这个地方乞食时,无意中发现了佛陀也在这里乞食,他因很久没有会见自己的导师了,当时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欢喜。于是暗自忖度:假如佛陀今天到那个林野经行时,我也暗自跟在佛陀的背后经行;假如佛陀今天到那个林野宴坐时,我也要暗自在佛陀的附近,找个适当地方宴坐。虽然结果都满足了他的愿望,但是宴坐时,心情总还牵挂佛陀,怎样也按不下去;于是就只好向着佛陀跑去了;佛陀发现了乌陀夷,惊喜地喊着他的名字,问他是不是安隐快乐,气力如常;问他在生活上有什么困乏。

《中阿含经》卷四十二说:有一天,眼看太阳要落山了,佛陀还在荒野内踽踽独行,于是就向一个不相识的窑匠要求,希望能到他的空窑内借宿一宵。窑匠说:对不起,里面已先有一个沙门借住了,只要他同意,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佛陀跑到窑门边,看到里面果然端端正正地坐了一个比丘;遂又向比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比丘说:只要主人答应了,我还有什么意见哩。先生,你看这里面的草不是已垫好了吗,只要先生高兴,就请进来住吧。佛陀遂到附近把脚洗了,再回入窑内,将尼师坛铺在草上,自己也就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了。天麻麻亮了,佛陀瞥见比丘还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神志恬适宁静,不觉油然起了一种尊敬的念头,遂向比丘问道:“汝师为谁?依谁出家学道受法?”比丘才说自己名字叫弗迦罗娑利,师父就是释迦牟尼佛。佛陀听了,真是又惊又喜,随问:你认得自己的师父么?比丘说:惭愧,我还没有见过自己师父的面哩。

佛陀又自动为弗迦罗娑利说了一些修行的道理,使他在思想上彻底明确了“觉白净法,断疑度惑,……不复由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使他逐渐明确了现在替自己说法的,也正是自己平日所衷心倾慕的师父,不觉激起了弗迦满腔悲喜愧悔的复杂心情,倒身向着佛陀礼拜说:师父,请您慈悲我吧!您看我如愚如痴,不识良田,遇到了自己最尊敬的师父,还泛泛地喊为先生一点礼貌都没有,这是多么可耻的罪过。佛陀安慰弗迦罗婆利说:不错,把自己的师父喊作先生,这不能不说是愚痴;但是,你这不是有心,原来你就不知道呗。同时你更应该明确,任何罪业,只要自己能够真诚忏悔,不复更作,罪业也就如霜遇日,潜消于无形了;搁在心里,反而会变成自己的障碍,这是不能不注意的。

《中阿含经》卷十九说“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陀,……住娑罗逻岩山中”,距离给孤独园不还,“尊者阿那律陀,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舍卫乞食,……见尊者阿难亦行乞食。见已,语曰:‘贤者阿难,当知我三衣粗素坏尽,贤者今可请诸比丘为我作衣’”……“于是世尊见尊者阿难,手执户钥,遍诣房房;见己,问曰:‘阿难,汝以何事乎执户钥,遍诣房房?’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今请诸比丘,为尊者阿那律陀作衣。’世尊告曰:‘阿难,汝何以故不请如来?’”阿难随即乘势合掌向佛:“唯愿世尊往诣婆罗逻岩山中,为尊者阿那律陀作衣”。佛陀率领阿难及诸比丘到了山里后,“大目犍连,亦在众中,于是世尊告曰:‘目犍连,我能为阿那律陀舒张衣裁,割截连缀而缝合之。’”目犍连赶忙说:世尊,先请您裁好以后,还是让我们大家来连缀缝合吧。世尊很高兴地将布舒张,量裁好了,分别交给大家连缀缝合;眼见快要缝合好了,才喊着阿那律陀说:你应该感谢大家,为大家说说迦絺那法;我现在觉得有些腰痛,要休息一下了。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说:尊者阿那律因双目失明,在摸着缝补衲衣时,自己不能穿针,于是就纵声喊道:有发心修福的么?请快快来帮我穿针。佛陀就抢上前去替他将针穿好了。阿那律说:世尊,您怎么来了呢?我是在喊世间发心修福的人呀,难道世尊的福报还没有满足么?佛陀笑向阿那律道:将获众生,在众生面前修福,我是尽未来际都不会感到满足的。应知将护众生,在众生面前毫不疲厌地修福。这是佛佛相授,祖祖相承的不二法门,也是佛法能够久住世间的真髓,舍却了这点灵丹妙药,眼见佛都就只有“变质”和“灭亡”,这是我们佛弟子应该加倍警惕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

让女人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的办法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

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

师徒的相摄之法

【原文】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弟子事师有五事:一、...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以敬信心造观音像感应三则

修补观世音菩萨佛像手臂,观世音菩萨亦医其手臂 湖州有...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

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但却是圣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呐,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

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

【佛教词典】离虚诳语

【离虚诳语】 p1426 法蕴足论一卷十六页云:言虚诳者,...

【佛教词典】十二恶律仪

又称十二种恶戒。恶律仪者,谓所不应作之律仪。即:(一...

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

一切满众生愿的都可以称之为药

佛教里边有一部经典叫《药师经》,讲到药和病的关系。...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禅密行者成就后去哪里

问: 净土法门念佛往生西方,禅、密行者功成后去哪里?...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

无尽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师浴佛节开示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我们大...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

静水流深,深水无声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华尔特雷利曾经写...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