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师徒的相摄之法

2023/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师徒的相摄之法

【原文】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弟子事师有五事:一、当敬难之;二、当念其恩;三、所有言教随之;四、思念不厌;五、从后称誉之。

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当令疾知;二、令胜他人弟子;三、令知已不忘;四、有疑悉解;五、欲令智慧胜师。

《僧祇》:师度弟子者,不得为供给自己故度人出家者, 得罪。当使彼人因我度故,修诸善法,得成道果。

《四分》云:“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想。”准此儿想,应具四心:一、匠成训诲;二、慈念;三、矜爱;四、摄以衣食。

如父想者,亦具四心:一、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敬养侍接,如臣子之事君父。故《律》云:如是展转相敬重,相瞻视,能令正法便得久住,增益广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十·师资相摄篇第九

【大意】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弟子以五种事侍奉师长:一、应当尊敬师长;二、应当忆念师长恩德;三、师长所有言教应当随顺;四、应当常常思念师长而不厌倦;五、在背后应当称誉师长。

师长教导弟子,也有五种事情:一、应当让他快速知晓佛法道理;二、使其胜过他人弟子;三、令弟子学过的知识不忘记;四、弟子有疑问都能够为其解答;五、想让弟子的智慧胜过自己。

《僧祇律》:师父度弟子,不应该为了让弟子供给自己而度他出家,这样会得罪过。应当让弟子因为我度化的原因,修诸善法,得成道果。

《四分律》说:“和尚看弟子,应该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弟子看和尚,应该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因此,和尚对弟子像儿子一样,就应该具足四种心:一、匠成训诲教导;二、慈悲顾念;三、怜爱珍爱;四、供给衣食。

弟子对自己的和尚像父亲一样,也应该具足四种心:一、亲近爱护;二、尊敬顺从;三、敬畏恭顺;四、尊重敬仰。弟子应该恭恭敬敬地去侍奉接待师父,就好像大臣与儿子侍奉自己的君主和父亲一样。因此《四分律》中说:如果师徒之间都能够像这样辗转互相敬重,互相瞻视照料,能够使正法久住,增益广大。

【注】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亦称《尸迦罗越六向拜经》、《六方礼经》、《罗越六向拜经》等。佛教经典。东汉安世高译。一卷。本经谓释迦摩尼教化长者子尸迦罗越,告其每日向六方礼拜的意义。经内以东、南、西、北、下、上,分别配比父母与子女、师父与弟子、夫与妻、朋友间、主与仆、俗人与出家人的关系,提出处理这些关系的若干准则。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参见《佛教大辞典》

矜爱:怜爱、珍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劝君早办修行路,莫为儿孙做马牛

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

不要让师父哄着学佛

很多出家人苦于众生难度,也有的人不愿意和信众打交道...

佛经中的「狮子虫」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狮子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当佛说狮子虫的时候,譬...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学《法华经》继承了什么家业

诸位,你说我学《法华经》,我继承什么家业? 你继承两...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

【佛教词典】院主

又作寺主、住持。禅家监事之旧名。今之监事,古称院主...

【佛教词典】异异相

随相之一。相对于生、住、异、灭等四相之“异相”。法...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

宁生边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宫

唐代的道昂法师、慧光法师、寿洪法师,他们确实在修道...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见忍法师谈慈善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会损坏名誉尊严的六个行为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