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安法师  2014/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结缘。其中有一个身份,就是示现在鹿里面。在过去无量劫前,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面有诸多的禽兽。这时候发了大火,三面都是火,唯有一面没有起火,所以这些野兽就向此逃命。但这一面呢,却有一条河。这些野兽们就过不去了,这样就等于在束手待毙。

佛在那个时候就是一头身强力壮的大鹿。这头鹿看到大家这个样子,就要救大家。由于这头鹿的鹿身很长,它就前脚踏到河的那一岸,后脚就放在这一岸。把这个身体横踞在水上,就好像搭了一座桥。那众多的野兽,就踏着这头鹿的背过河。众兽很多,这样的背毕竟是肉,皮肉都踏烂了。但这头鹿还是以慈悲的力量忍耐,直到死亡的时候。最后一只小兔子要过来,这时候这头鹿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但是看到最后还有一只兔没有过来,所以又强制咬紧牙关,最后努力让这只小兔子也踏着背过去了。这只兔子一过去,鹿的脊梁就折断了,掉在水里死去。

佛说,像这样多生多劫以来示现种种的身形,这样的苦行,与众生结种种的因缘,那是“穷劫说之,犹不能尽”。那这样就跟众生结了很多的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座下的弟子常常就是这些被度的野兽、禽兽。

那这一期所示现的:释迦牟尼佛最后度的那个弟子,就是须跋陀。须跋陀是佛在临涅槃的时候所度。他是修外道的,活了一百二十岁,禅定功夫很好,也具有五种神通,但是没有得到究竟的解脱。平时也听说有一尊佛示现,但还是有一种傲慢心,从来没有亲近佛陀。忽然这位外道须跋陀听说佛要涅槃了,他内心一下子就警觉起来了。佛马上就要涅槃了,他还有一些问题自己解决不了,赶紧就跑去要见佛陀。当时佛已经是临涅槃的过程了,阿难尊者就在外面挡住,任何人不能进来。那个须跋陀就一定要进来,搞得在外面争争吵吵。那佛就说话了,“你让他进来,这是我最后度的一个弟子。”须跋陀他一进来,见到佛陀恭敬顶礼,就把他修行几十年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问。佛对他的问题加以解答,作了开示,当下须跋陀就证到了阿罗汉果。感戴佛恩,不忍见佛涅槃故,他要首先涅槃。你看这个须跋陀,就是佛最后度的一个弟子,原来是那只小兔子。这一世成了佛最后度成阿罗汉的一个外道的老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人没有钱不能生活,工作所得...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见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三皈

有智慧没有大悲心,那个智慧不叫称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何谓佛度「有缘人」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容易发怒

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

习性,使得我们不能自己

有一只蜈蚣在河边遇到一只乌龟,请求乌龟载他过河到对...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

【佛学漫画】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

我从最初到庐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见到西方三...

【佛教词典】归性

摄有为之事相,归于真如之实性,也就是摄相归性的意思...

【佛教词典】十善业道异熟果

十善业道异熟果者,于人天趣中受人天异熟,等流果者,...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临产念圣号,能让产妇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妈妈们临产前,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心理纠结。...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一天 万缘放下单提佛号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