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圣严法师  2015/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为什么说没有这些东西?”夹山说:“三年不食饭,目前无饥人。”僧人又问:“既无饥人,我为什么无法开悟?”夹山即示一颂:“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祖意和教意”,是指佛祖的心意或本意,以及将之发挥成语言文字型态的数理、教规等等。夹山禅师竟然对弟子说:“佛和祖师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论是思想、语言、文字、形像,全都不是事实;对于真正用功得力的人,就不应介意这些东西。”

面对弟子的反诘,夹山禅师说:“三年不吃饭,眼前并没有饥饿的人。”很久以来都不吃饭了,也没看到需要吃饭的人,所以那些东西有什么必要,有也等于没有。这是夹山悟后的心境,但僧人并未开悟,所以又问:“既然在你面前没有饥饿的人,为什么我不开悟?”夹山开悟后不曾见到饥饿的人,就像释迦成佛后见到一切众生皆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把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不是他缺乏慈悲心,不教别人开悟,而是在他的体验中,世界上并没有人需要开悟这桩事。

但在客观上,未开悟的人就是未开悟,不容置喙。夹山对弟子说明不用开悟的原因:“明明没有开悟的法,你却当成有,东奔西走追求开悟,像这样的话,即使踏破铁鞋也无觅处,你则因此失去智慧,成了迷人。如果你心中无事,把追求开悟的念头放下,不执着真也不以为假,这就是悟境。”

我在指导修行时,特别重视过程而不重视追求开悟。过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静、明净,不会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图心障蔽。如果经常保持心的平静、维持心的平稳,心就能明净。开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一样东西。我常告诉弟子:“只要烦恼越来越少,你的心境就越来越明。”这就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追求开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希望早一点开悟,这种追求开悟的心就是执着。还有一些自以为已经开悟的人,其实是被悟的观念所迷,沉醉在悟境的执着中,非常可怜。也有某些人把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当成开悟,其实那是魔境而非悟境,因为他的烦恼还在。

平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起嫉妒心、怨恨心、贪求心、吝啬心、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这类情绪出现,赶快念佛、观呼吸、观念头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静下来,并且随时随地不起烦恼,就是开悟。

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话,对现代人大有启示:耕耘比收获重要,过程比目的重要,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简单的禅修方法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反观深究心佛一如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佛教词典】异方便

(术语)特殊之方便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更以异方便,...

【佛教词典】支曜

东汉译经僧。西域人。博达典籍,妙解幽微。于汉灵帝中...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

怎样去调伏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做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

百忍成金

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