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2015/08/05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是佛弟子,他们并不是佛陀,自有种种贤愚不肖的分别。佛陀的教化越广,信奉皈依的人越多,僧团中的成分越复杂,自是意料中的事情。

当佛陀在毗舍离国狝猴河边的重阁讲堂说法的时候,迦兰陀村有一位长者因为有事带领他的儿子名叫须提那的到重阁讲堂的附近来,他闻知佛陀正在重阁讲堂说法,因此就顺便带领他的孩子前去听闻佛陀的说法。

他的儿子须提那听完佛陀的话后,深受感动,想要依照佛陀的戒法,脱去恩爱的束缚,远离烦闷和执著,让生命像虚空那么自由,让生活像碧波那么清净,所以当佛陀说完法后,他就向佛陀提出出家的要求。

佛陀注目看看他说道:“你的发心很好,不过,你应该要征求你双亲的许可,方能在我的僧团中得度;假若你已经结婚,你还要得到你妻子的同意。”

须提那听佛陀这么说后,没有办法,只得回到家中,要求父母允许他出家,但是须提那是独生子,他的父母就生养他一个,无论如何也不允许他出家,并且须提那是有妻室的人,他的父母总叫他不要再有出家的念头。可是须提那出家的念头非常坚固,梦寐之间他都在想着出家的事,最后他甚至以绝食来要挟他的父母,他说如不准许他出家,他就绝食饿死。

在须提那绝食到第六天的时候,父母见到爱子不进饮食,实在不忍心,因此请来很多亲戚朋友劝说须提那放弃出家的念头,但须提那总把这些话当为耳边一阵风,根本就听不进去。请来的亲戚朋友们,看到须提那这样继续绝食下去一定会饿死,他们反过来为须提那劝说他的父母。他们说让须提那出家可以保全他的生命,仍然是自己的儿子,不然无谓地死去实在很是可惜。他的父母和他的妻子听了亲戚朋友劝谏以后,无可奈何地只得允许他出家,须提那就很欢喜地去出家作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僧团中对于须提那出家的意志这么坚决,大家都非常佩服,就在须提那出家不久以后,毗舍离的全国忽然遭遇到饥馑之年,因此比丘们托钵乞食就成了严重的问题。须提那此刻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故乡,他的故乡迦兰陀村是一个有名的物产丰富的地区,他想把比丘们带去自己的故乡,借此机会能让父母供养同学比丘们,在他以为是再好没有的事。

须提那带领一群比丘回到故乡迦兰陀村的时候,父母闻讯之下欢喜异常,他们请求须提那务要抽空回家一次。

离开和合的僧团,独自地回到家里去,须提那为这个问题踌躇起来。他后来想起听说佛陀当初也回王宫访问过父王,现在他回家探访双亲,当然也是寻常的事。同时,他也想到能够回家一次,双亲一定很欢喜以更多的食物供养给同学的师兄师弟。

因此须提那就决定归家,家中的父母闻讯大喜,特别叫须提那的妻子化妆,要她打扮得像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并教她一些甜蜜的言词,以便能打动须提那的心。

须提那归家以后,全家所有的人都加倍地奉承,须提那已经离家很久,他意外地感到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亲切,终于他又给家庭的恩爱束缚起来。他和佛陀不一样,他不能和佛陀相比,佛陀是有修行的解脱的超人,佛陀是远离荣辱的观念,佛陀的心是不会为声色的外境诱惑。当初佛陀回宫的时候,父王的慈爱,耶输陀罗的美貌温柔,佛陀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现在须提那给家人的奉承,不知不觉地生起荣耀的心来,他经过了一段长久时间的禁欲生活,他终于禁不住妻子那温柔多情的诱惑。

他的妻子柔媚地坐在须提那身旁细声娇语地说道:“贤夫!你的出家学道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是你应该想到你我还没有孩子,将来谁来继承宗嗣呢?而且父母见到我们没有为他们添一孙儿,心中怎不烦闷不安呢?自从你离家以后,我孤衾独宿,想到你我当初的恩爱,往往从初更流着泪坐到天明。有时夜阑人静,明月照进窗来,想到你出家过那寂寞枯燥的生活,我不能陪伴在你的身旁,侍候你的一切,我就感到我没有能善尽妻子的责任。人间的快乐是没有再超过夫妻的恩爱,你如果能一方面出家学道,一方面再享受夫妻间的恩爱之乐,那多么好呢?为了我们家族的宗嗣,为了我们需要一个孩子继承财产,你当然懂得你心爱的妻子的苦心。”

须提那禁不起他妻子这些甜言蜜语的挑拨,结果他的心被摇动,为着生育孩子,他做了淫欲的奴隶、妻子的俘虏,因此犯下波罗夷罪。

须提那事后也很后悔,一失足成千古恨,他怨怪自己没有坚决的意志,不能控制住奔放的情感。事后他回到僧团中的时候,已失去本有的精神,大家都知道他被女色诱惑,因此责难就纷纷而来,甚至有人就把此事报告佛陀。

佛陀把须提那叫到座前,问道:“须提那!你要照实说,你出家以后,是不是又再和妻子同宿了?”

须提那老实地回答佛陀说:“是的,佛陀!他们对我的责难和批评并不冤枉。”

佛陀很慈和地训斥道:“你给愚痴迷失了智慧的心灵,你有这样行为实在不好。出家学道是超脱生死,你却仍然为生死的根源绊住,你这不能算是清净行,不是沙门的法,不能叫做依教奉行。你有这种俗情的行为,使未信者不能生信,使已信者容易退心,你不是知道我常常教诫你们要远离爱欲吗?我常常教你们要断除欲的想、欲的觉、欲的热,你难道没有听到我常常赞叹离开欲的想、断除欲的觉、灭去欲的热的人吗?”

佛陀加重语气斥责须提那,随后集合大家,制定戒律,并对大家说明持戒的意义道:“守戒有十种利益,要作出家的沙门就不能不守戒:一、僧团和合故;二、接引僧众故;三、调伏恶人故;四、惭愧者能安乐故;五、没有现世的烦闷故;六、没有未来的烦闷故;七、能令不信者生信故;八、能令已信者增进故;九、能令正法久住故;十、能令清净心不失故。

诸比丘!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吃酒,是为根本大戒,如有毁犯者,名波罗夷罪(弃罪),就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一定要从僧团退出。如果不能守戒,还俗并不算罪过!”

佛陀发出制戒的宣言,这就是正法中制戒之始。佛陀制定根本大戒以后,仍然有少数的弟子做出违背佛陀教诫的事来,佛陀经过很长的时间、很多的事实,制定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九十波逸提、四波罗夷提舍尼、七灭诤、百众学等的比丘的戒律,比丘尼则有三百五十条戒。菩萨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皈依三宝的弟子,则可以受五戒或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而作优婆塞及优婆夷。

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各人遵照戒律而行,过法制的生活,僧团就是自治民-主的象征,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之中长养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推荐】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善知识法与恶知识法

昔日,佛陀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对众比丘说:今日...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

骄傲狐狸的譬喻故事

我现在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个,在山里面一个隐士,...

猕猴喻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

【佛教词典】三界空花

(喻)三界无实,犹如空花。...

【佛教词典】序王

(杂名)天台智者制法华经之序而题为序王。王者起也,...

【视频】妙境法师《五欲能起恶行》

妙境法师《五欲能起恶行》

【视频】慧律法师《今生相貌不庄严,就要好好的行善》

慧律法师《今生相貌不庄严,就要好好的行善》

【视频】大安法师《四种念佛方法》

大安法师《四种念佛方法》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经书读得越多越好,还是越深越好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超越的情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讨论城里发生的...

别杀我孩子 900万母亲血泪控诉

每年有九百万母亲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们的孩子生...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