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2016/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20日,两天里几次见到老和尚,或讲话,或洒净,或主法,乃至跟大家一起慢慢用午膳,可除了会议和法会上的简短讲话,很少看到老和尚开口说话。这个印象非常深刻。慈悲于相,何须言说;淡定示人,尽是佛法。老和尚道心坚固,以印祖为模范,长住灵岩山寺,继承并发展印光大师制订的寺规,弘扬凈土法门,为佛教事业贡献甚巨。明学长老恢复并主持弘化社印经事业已十年,仅因“弘化出版”而结佛缘无数。我就是多年的受益者之一。感明学长老恩德,特辑录明学长老“佛事道影”,与有缘读者分享沾益。

【道行感应】

好的道场就是能够成就人,灵岩山好多老法师往生的时候,瑞像都很好,而且都是自知时至,念佛往生!明学老和尚证实这是真的。灵岩山寺的普佛法会几乎每天都有,一般都好几堂一起做的,有时候十几堂,二十几堂,甚至更多的。受印光大师之风范和明学长老德行的感召,加上灵岩山寺的好道风,普佛法会很有摄受力、感染力,许多居士都说山上普佛做得好,佛事很有灵气。明学和尚记得,有个辽宁的居士,带着她的女儿来到灵岩山,说她女儿得了肺癌,花了好多钱,医院已经不接收了,医生说不要花钱了,治不好了。她们从别人那里听说灵岩山上的普佛有灵验,让她们来看看,说不定会好的。她们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灵岩山上打了两堂普佛,并小住了几天。回家后她女儿的病情慢慢好转,直至完全恢复正常。母女俩后来特地打电话,感谢明学长老,说灵岩山的佛事真有灵验……

【衣食住行】

明学长老虽是寺院方丈,居住的房间至今保持着七十年前妙真老和尚住过的样子。屋内唯有旧式的木床、台桌及书架、木凳,没有空调、地毯、沙发、电视,也没有客厅和卫生间。早晨,常见老和尚手提白色的铁皮搪瓷盂,从屋内一步步走向约五十米远的公用厕所。老和尚日常生活全是自理,有时热水瓶没开水,就自己去食堂装灌。老和尚一日三餐,不开小灶,从不特别。饭碗用后,加些热水,摇匀喝下,然后取毛巾擦干,下餐继续用。老和尚每天仅用一瓶热水,洗脸热水用后保留到晚上,加些热水再用。洗脚水也不随便倒掉,或浇花木,或冲盂器,从不浪费。老和尚外出开会,为节省车宿费,常不带侍者。有次在北京机场,穿着陈旧的灰色僧服,独自一人等车,久久不见车来接应。实际上,接他的车几次开到老和尚面前又离开,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德高望重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学法师。

【修持严谨】

明学长老说:做个和尚不容易,一个真正的和尚,一定要有道心,相信因果,遵守戒律,老实念佛。只要自己能做的事,他都是自己做,他牢记印光大师临终前嘱咐妙真法师的话:“维护道场,弘扬净土,不学大派头。”明学长老说,“这是灵岩山寺历任方丈的准则,也是必然要求,不能破坏!不能违背印光大师的遗愿!”老和尚将全寺僧众视作兄弟,不分亲疏,故大家对他非常恭敬。无论是政府官员、名人大师,还是平民百姓,都可直接亲近他,老和尚都以慈祥的平等心予以接待,绝不许身边人阻挡。很多信众要求寺院作梁皇、水陆等经忏,老和尚均未接受,劝说来者以参加念佛七或二时功课为好。明学长老以印光大师为榜样,出家始终“独身、素食、僧服。”他把信众供养的钱财全用于佛事上,如印赠佛经善书,修复寺院,塑雕佛像,放生、济贫等等。

【无寿者相】

明学长老不主张佛门祝寿,认为僧人贵在修道,而非寿命。即使有百岁以上寿命,也是幻梦一场。若不修道念佛,觉悟了生死,将枉己寿命。因为僧人不同俗人,即已出家,就该返迷归悟,返妄归真,以示六尘无体,五蕴皆空,复本具佛性而出三界火宅。每年,明学长老总以印光大师为榜样,谢绝各地缁素上山为自己祝寿。即使有人来了,无论是谁,皆自费就餐,绝不设宴。2003年,佛教界和海内外的无数皈依弟子准备为他筹办八十寿诞,遭到他的坚决反对。

【道心坚固】

明学长老25岁出家,始终胸无尘俗,潜心一志,务实修道。1980年元月重返灵岩山寺,不畏艰难,振兴印光大师遗风,庄严净土道场,次第修复、贴金被“文革”破坏的佛殿、佛像及诸法器。为了绍隆佛种,培育年青僧人,1980年同明旸法师、安上法师创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寺分院。明学长老认为:僧伽教育的关键是要看有无道心,而不在于学历、文凭的高低。要引导和培养僧人发道心,最终将佛陀本怀铭刻在心。所以,佛学院的建设,寺院的建设,关键还是要看僧人有无道心、道场有无道风。办学至今,已为全国各地寺院输送了七百余名僧才,有的任著名寺院方丈,有的担任地方佛学院院长、教授,有的被中国佛教协会派往海外留学和弘法。

【慈悲为怀】

慈善的本质是回报社会和利益大众,十方来,十方去,身为佛门弟子,自身首先要勤俭节约,清净修持,慈悲为怀。老和尚说:行慈善不在于捐多捐少,关键是量力而行。有一次,苏州市民族宗教局到灵岩山寺,动员寺院为少数民族困难户尽点心意。明学长老带头,自己拿出2万,代表常住拿出20万。为帮助老年僧众能安度晚年,念佛求生净土佛国,明学长老亲自筹资在山下创建佛教安养院,已建有约三百床位的房间。而报名申请入住的老年人超过三千。明学长老只好先让85岁以上的高龄老和尚入住。明学长老时常呼吁各地寺院,应当发心创建佛教安养院,关心老年佛教徒!

【弘法理念】

(1)出家人是如来家业的荷担者,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发道心,正道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当务之急。(2)佛学院的建设,寺院的建设,关键要看僧人有无道心、道场有无道风。(3)慈善是回报社会和利益大众的,行慈善并不是一定要捐出多少,开展慈善也要量力而行。(4)佛法的弘扬要以宗派为依据,佛教的教育也要有所侧重和以宗派为依据。(5)当今出家人要切记,来自十方信众的供养,是用以安心、养道的,钞票不可没有,但要适可而止。(6)净土道场,依印光大师的祖训:专一念佛。(7)灵岩山寺无论方丈、当家和法师,一律不收出家徒弟。常住僧人全部来自四面八方,保持十方丛林的本色,避免僧人在丛林里拉帮结派。(8)寺院内严禁商贩设摊,禁止车辆通行。灵岩山寺是清净的念佛道场,是供十方信众上山念佛了生死的。(9)灵岩山寺做普佛法会但不做经忏。明学长老告诫:做经忏佛事不是个坏事情,也是弘法的方便,是佛陀慈悲度众的本怀,但要注意不要片面追求钞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高僧谛闲法师的禅定工夫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没有慧眼,可不要乱说话。读了下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奇...

「光明和尚」善导大师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把慈悲心体现在生活中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佛教词典】萨蒂

梵名 Satī。(一)为印度神名。达刹(梵 Daksa)之女,...

【佛教词典】阿遮利耶

(术语)ācārya,阿阇梨之新称。南海寄归传三曰:阿...

星云大师《为父母生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日欣逢我父亲(母亲)的寿辰,请您接...

命可以算吗

站在佛教的立场,并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风水...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提婆菩萨的宽恕

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以手拈花,迦叶尊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