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一老和尚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2017/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圣一老和尚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在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大菩萨。遇到苦难时,观音菩萨可以闻声救苦,“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那么,您见过观音菩萨吗?您相信观音菩萨真的会现身说法吗?香港佛教界泰斗、香港天坛大佛筹建者、香港宝莲禅寺第四代住持圣一老和尚就曾经得见观音菩萨。据圣一老和尚法嗣弟子衍严法师讲述,圣一老和尚早年朝普陀山梵音洞曾见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普陀山普济寺大殿的毗卢观音便是按照圣一老和尚在梵音洞中所见的法相来塑造的。

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是这样的,据衍严法师讲述,有一年圣一老和尚朝普陀山,在梵音洞闭目拜了约两个小时,礼佛后张开眼,老和尚就看见观世音菩萨现在面前。那么,观世音菩萨长什么样呀?圣一老和尚说,当时他跟着菩萨由梵音洞走到紫竹林,菩萨头戴五方佛冠,穿着黄海青,手持一个盆子和一部《妙法莲华泾》,到了紫竹林后,菩萨把经书交给老和尚。圣一老和尚不得其解,于是,问观世音菩萨所谓何意,观世音菩萨随即把盆子放下再端起三次,圣一老和尚会意,即在菩萨盆中取得经书及一件红祖衣。圣一老和尚后来和弟子说,菩萨把盆子放下三次,是指圣一法师三年后可以讲经。最不可思议的是,圣一老和尚果真在三年后开讲《妙法莲华经》,那么观世音菩萨送的《妙法莲华经》又在哪里?

原来圣一老和尚回港后,拿这本经印了一千部都放在一起,老和尚从来没有把它作为个人珍藏,而要让每一个来诵经的人都可以和观音菩萨这本经结缘。圣一老和尚弟子赞叹道“师父确是做到无相不执著” 。

圣一法师1922年生于江门市李家庄,19岁出家,22岁受具足戒,36岁在云居山接虚老法,为禅宗沩仰宗第九世,2010年8月3日凌晨02:46时在逾百位四众弟子念佛声中安祥示寂,戒腊67载,享年89岁。圣老1983年被推举为宝莲禅寺第四代住持,筹建了香港天坛大佛,为香港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圣一法师在协助重建内地寺院等方面不遗余力,因此有“金韦驮”之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

请您做胎儿的观音菩萨

请原谅我的冒昧,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当我知道在您...

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

【推荐】老鼠托梦昭示邪淫之报

2005年前还没有对佛具备正信,直到2005五一期间,才体...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诵持普门品的感应--保住了清净道场

台中市南普陀寺,开山方丈国强法师,七十四年应祖国师...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佛教词典】玄根

(术语)玄妙之根性也。涅槃无名论曰:仰攀玄根,俯提...

【佛教词典】由

【由】 p052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既命终已,...

皈依会不会有副作用

问: 假如带非常小的孩子皈依,根本不知这小孩以后长成...

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

他花5年时间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习惯,结果很震撼

习惯预示着一种因果关系。习惯决定着财富、贫穷、快乐...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药师忏》里所说的十六种病与十三种药

《药师忏》中列述众生无始以来有十六种病: 1. 贪瞋嫉...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所有的法门,以无住为本

佛陀依止不生灭心,基本上是心量广大的;我们凡夫依止...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渔翁得利

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