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七天报恩的故事

宏海法师  2019/05/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七天报恩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欢迎大家来道场白华庵听法,结这个殊胜的法缘。今天给大家讲一则“七天报恩”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我们一辈子的遭遇经历,甚至人与人之间遇到的各种各样形态的这种因缘,都致使要么欣然投入进去,可是这个因缘一转,有时候又万般地无奈,或者正在兴冲冲地进行之中,结果一个阶段性的就会戛然而止。所以这些因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姿多彩地呈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换呢?就是因为世事是无常的。

今天讲的这则公案是释迦牟尼佛过去一世修行中,和他成佛以后无量劫的从因到果的一个相续。宿世做菩萨,在修行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修这个慈悲,他做为一个菩萨在山里边打坐,就一心一意想了生脱死,想突破这种轮回的牢狱。

那么他正在打坐的时候,突然间身上有一个虱子,这个虱子就是在他衣服上建立自己的别墅一样的,在它的世界里。就非常地痒,他感觉到,那么他就伸手把它从背上捉出来。

捉出来以后,因为他慈悲,不忍心说置它于死地,甚至都替它设想地说,随便一扔,它可能就再没命了。所以他找到一个枯骨,就是野兽死了以后,尸体烂了,一个朽在那里的骨头。他把这个虱子就放在这个骨头上,这个骨头正好是在虱子世界里面的美味。

大家不要搞错了,不是那个老虎狮子的狮子,是我们身上痒的时候咬人的那个虱子。所以它在里面就尽情地饱食了七天。在饱餐了七天以后,它这一世的因缘也了了,就命终了,然后又投胎转世,生生世世又投入到无尽的轮回中。

一直到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有了这么多的常随弟子,十大弟子,阿难多闻第一,成就了这一世。有一次,世尊就带着他的弟子们乞食,但是那个在雪山附近下的雪很厚,大家都躲在房间里面,只有走着走着有这么一户大户人家,一个老爷子就守在门口,好像貌似在等世尊的到来,然后见到世尊和他的弟子们这么多人,说我愿意尽心尽力地供养您和您的僧团七天。

然后世尊就跟他弟子们就住在这个大长者家里边,好吃好喝,尽心尽力,非常的圆满。但是到了七天以后,世尊就跟阿难说,说我们今天应该收拾一下,要离开这里了,虽然每顿都有丰富的饮食,但是今天我们要持钵,要走了。

阿难就百思不得其解,他就觉得说,佛陀这个好日子不过,非得横起事端。说我们吃得好好的,人家这么尽心尽力,为什么我们要回这个精舍去呢?佛看见阿难这个心结打不开,就说:“那这样吧,我们七天到了,今天我们先走,如果你还想接受他的供养,那么你去他的宅子去跟他沟通。”

结果依然在下雪这样一个冷的状态中,阿难又去到这家宅子门口托钵,结果不但没有见到这个大长者,连守门的小厮都站在那儿纹丝不动,一点表情都没有,就跟没有看见阿难一样。

阿难回来后闷闷不乐,那么佛陀才把这个前因后果告诉了他,说我们跟人家只有七天的因缘,这个七天因缘一到,过去的这个缘就了了,这个恩就报了,我们再去想续的时候,已经就属于攀缘心了。那阿难一听就明了了。这就是今天给大家供养的这个七天报恩的故事。

这个公案落实到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不仅仅是佛跟弟子是这样的缘法,每个人与每个人,每个人甚至跟你所遇到的动物、所到的地方依然如此。所以大家能够明白这个缘分的道理,就知道一切皆是因缘,缘聚缘散,缘来缘去,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要抱怨和怪罪的。

所以古德常有一句叫做“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都是觉得说,你觉得自己本来应该这样的生命走向,这样的因缘出现,结果它一转弯,弄得自己不合心、不如意了,那心里不舒服就开始抱怨,就开始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际上还是自己的心所显现的一场梦幻泡影。

如果大家读过《楞严经》,里面也讲过,是这个因缘是必然如此的。来的人,我们常说狭路相逢,要么是报恩,要么是讨债。你这辈子他欠你的,他来报恩,对你好,侍奉你,成就你,护持你,帮你。那么他来让你有损失,让你生不快,那你过去欠了他的。而且因缘也是,欠的一旦偿还以后,即刻就了。

这个了的有时候非常地突变,马上这个发心就变,态度就变,甚至表情就变。所以心细的人学修佛法,有一点点智慧见解的人,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人世间,确实如此。你能够全盘了然于怀,来看它的这个,就是这样静静地看待它的发生,这就是智慧。

所以我们常说到说,一切皆是前因后果,一切就是俗话说的“万般皆是命,几乎不由人”。除非你是大修行者。所以还是自作自受而已了。

当然,这是我自己加一段跟大家分享的法义,如果你是一个大修行人,你是一个大法器,有可能这辈子成就,那菩萨就运用格外的手段了。那他可能就是当你这个生起来贪心的时候,他就让你百般的万般的事情皆不成就;当你生起来退却躲避,想静静地,不想去承担的时候,他就让你一件一件地、多姿多彩地在这个里面不断地经历,直至放下为止。所以这是菩萨六度四摄度化众生,那就另当别论了。

希望今天的这一个公案给我们启迪,让我们在这个繁杂的、烦恼的、无奈的城市中,能够生起这样光明的智慧。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改善命运的秘诀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无道心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故爬山涉水不...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

跟牛相比谁更清净

师父,我觉得内心比以前更清净了。 哦? 因为我坚持吃...

【佛教词典】四种变易

(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

【佛教词典】第四静虑无有外灾

【第四静虑无有外灾】 p0969 俱舍论十二巻十八页云:第...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会损坏名誉尊严的六个行为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穷小鬼与富大鬼

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

为了将来的自己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

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四十八大愿——(第13愿)佛寿命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印光大师谈《心经》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善恶随行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