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大安法师  2019/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是介绍十六位尊者的第七位——周利槃陀伽。这位尊者很有特点,极为愚钝。

“周利槃陀伽”,翻译成中文是“继道”。那个时候,当地有个风俗,女人快要生产时,是要回娘家的。周利槃陀伽的母亲怀他快近产期时,大概时间算得不是太准,还没到娘家,就在路边生下了他。而且不仅他是这么生下来的,他的哥哥也是在路旁生下来的。

周利槃陀伽的兄长先出家,倒是根机很利,很快证到阿罗汉果。但周利槃陀伽出家之后,不是一般的暗钝,兄长传授他一个偈(一偈就四句),三年都记不下来。

兄长认为弟弟太愚钝无知了,根本就没有出家修道的根性,遣他还俗。周利槃陀伽就靠在佛的门前啼哭。

佛正好从外面过来,看到他在那里哭,问是什么事。他就说自己很暗钝,兄长要他还俗,但他还是很想修道。佛是慈悲心,就把他留下来了,并根据他的根性,不给他太长的偈子,只给他两个字——“扫帚”,让他给僧寮扫地。

周利槃陀伽连“扫帚”两个字都记不下来,记了上一个字,下个字又忘了,记了下一个字,上一个字又忘了,“记一忘一”。佛就敕令其他比丘:“等周利槃陀伽在你寮房里打扫卫生的时候,如果忘记了这两字了,就提醒一下他。”他就一边扫地一边念叨:“扫帚,扫帚……”

周利槃陀伽有一个特点,虽然愚钝,但是做事很投入。他念着“扫帚”,一边扫地,一边思惟:佛为什么让我念这两个字?

扫帚清除地面的污秽,让它干净,从心性上来说,应该是要断除我内心的不干净、内心的烦恼垢。这个理思惟进去之后,他就开始扫内心的尘垢。慢慢地他断烦恼了,证得了阿罗汉果。

周利槃陀伽的愚钝是全国都知道的,也算是知名人士。在比丘僧团旁边有一个比丘尼僧团,住了好几百人,就有些瞧不起他。

比丘尼僧团按戒律要半月半月向比丘僧团请教戒,比丘僧团一般是按戒腊次第派僧人前去。这样次第派,就派到了周利槃陀伽,让他到比丘尼僧团先接受供养,再法布施。

听说是周利槃陀伽要来,众比丘尼就在心里发笑了——他来给我们讲什么?所以事先就商量好了:“周利槃陀伽明天要来的话,他不是要讲法吗?我们就先把他知道的那个偈子说出来,让他惭愧,说不出一句话,来开他的玩笑。”

周利槃陀伽一过来,众比丘尼也是按礼节迎接、饮食供养,之后就请他说法。这时候她们还不知道周利槃陀伽跟原来不一样了,但当这些比丘尼想要调侃的时候,却发现口都张不开了……

周利槃陀伽证到了阿罗汉果,肯定六种神通具足,知道这些比丘尼不安好心,就让她们的口张不开了。这样一来,这些比丘尼害怕了,很自责,就有了一定的恭敬心。

在这种情况下,周利槃陀伽开始跟她们讲法,就从“扫帚”的法义上来展开讲——怎么扫内心的烦恼,怎么制心一处,怎么照见五蕴的虚幻,怎么能得禅定,怎么能断妄想,怎么从初禅到四禅到九次第定,怎么入怎么出。为她们说很深奥的佛法。

这些比丘尼听到周利槃陀伽讲法,还都证到了阿罗汉果。周利槃陀伽甚至还在空中给她们做种种神变,现种种神通。周利槃陀伽终于扬眉吐气了,不被这些比丘尼瞧不起了。

另外有一次,波斯匿王的门卫也让周利槃陀伽下不了台。有一次波斯匿王请佛跟众僧去宫中接受供养。佛知道周利槃陀伽证果了,为了让他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地让他为佛持钵,走在佛后面。

大家对佛是很恭敬的,让佛进了宫门。这个门卫一看后面跟的是周利槃陀伽,就把他挡住了(这也是欺负人),说:“你作为沙门,一个偈颂三年都不能解了,受请何为?”

言外之意你接受供养,好像不够资格,我们这些白衣学一个偈子,可能三个月都学会了,你三年都学不会,凭什么受请?就不让他进去。

佛上殿坐好之后,他们先为佛行水盥手,然后就要为佛供养饮食。饮食都要上来了,但持佛钵的人还被拦在门外。周利槃陀伽听到说要佛钵,就将手臂伸得很长,把钵伸到现场去送给佛了。

波斯匿王一看,这么长的手臂!人都没有看到,怎么手臂就把钵托进来了?他就非常惊诧,问这是怎么回事。佛告诉他:“这是周利槃陀伽尊者的长臂授钵。”

他能够有这样的神通?波斯匿王就感到很奇怪,说:“周利槃陀伽是很愚钝的,愚钝到仅知一偈,他凭什么能得这种神通?”

佛就告诉波斯匿王一个偈子:“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有的人虽然诵了很多经,但不理解经文的真实义,又不能在消归自性上下功夫,有什么利益?如果能解了一法句,并依教修行,在心性上下功夫,就可以得道(证道),就断烦恼了。

这两件事情一发生,从国王到僧团、到一般人,对周利槃陀伽都开始刮目相看。

周利槃陀伽的愚钝也是有业缘的。他在往昔世时,曾经赶一只猪渡河,为防猪跑掉,就用绳子把猪口绑得很严。猪透不过气来,喘息挣扎着,刚到河流中间就死了。因为这个业缘,周利槃陀伽这一世的心性、记忆力就很暗钝。

但由于他有宿世的善根,出家得佛的加持,扫着地并持念思惟“扫帚”,知道扫帚有扫干净地面的功能作用,然后觉悟到这个业报身是由于烦恼而起,由此生起了断愚痴烦恼的智慧。

“佛说阿弥陀经”这个法会,周利槃陀伽也参加了,最后他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他的示现就对愚痴、暗钝这一类的人有一种鼓舞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这个人根性很差,《阿弥陀经》都背不下来,什么都不行,能往生吗?那周利槃陀伽连两个字都背不下来,都可以往生,不仅往生,当下还证了阿罗汉果,这不就说明一切了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莲宗二祖善导大师画传

一、年少出家,广学经论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

跺脚念佛与念「弥陀佛」如法吗

问: 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佛学漫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鉴真大师东渡的故事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

【佛教词典】亲友七法

(名数)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成。...

【佛教词典】冥使

冥官的使者,即阎魔卒。...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讲记

这篇文章是印祖为教诫故乡初发心学佛者撰写的,我们选...

贪图供养堕饿鬼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达多长者,所拥有的财物...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息灾卫生豫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

生命中最爱的女人

一天,一个信徒请教禅师:我是个有家室的人了,但现在...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

把人引往恶趣的娱乐外道

现在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组织者、引领者,实际是带领大...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师

当阿难向佛陀请问乐法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