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妙境法师  2025/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阿弥陀佛名号,七天七夜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蒙佛来接引。这句话很容易懂,可是它下一段是说,如果这个人持不到七天七夜,譬如持两天两夜,或者持几个钟头,或者几分钟,是来接,还是不来接呢?

若你有七天七夜,一定来接;不到七天七夜?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七天七夜,这个很难的事情,说一心不乱七天七夜。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七天七夜,跟这个止观来做一个比较,这个功夫上的比较:譬如说止观上,你想得未到地定也不是很容易的,初禅、二禅就更难了。七天七夜,相当于止观里面的未到地定呢?就是说这两个功夫上那一个难?还是说不能这样比?

妙境法师答:《阿弥陀经》上说是:“若一日,若二日”,所以它这个“若”字是不确定的。假设你是一日一夜一心不乱,或者是两天、或者三天、或者四天,或者乃至到七天一心不乱,这话是这么说的。话是这么说的,你就是一天,就是一心不乱。但是这个地方还有两个意思:你这一天,你念这一天的阿弥陀佛名号就一心不乱了,就永久的一心不乱,这是一个解释法;或者说你一心不乱的时间只能一天,超过一天就不行了。所以若一日一心不乱,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样解释,它这个“若”这个字,是个不决定的意思。

我们说是你七天一心不乱,或者是一天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还有个心不颠倒,不只是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还有个心不颠倒,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这里有这个意思。但是,我们在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的情况来看这件事呢,它的条件就降低了,降低了。说我生存的时候,我也念阿弥陀佛,没有一心不乱,但是我可是诚心的念,诚心的愿生阿弥陀佛国,这样子,这样子这个条件就降低了。降低了,但是有一样事是决定你要具足的,就是临命终的时候,你要心不颠倒,这个条件是很重要的。你就可以,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你就可以往生,它是这样子。

你若读玄奘法师的《阿弥陀经》呢,那就又有一个意思,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生存的时候,能诚心地念阿弥陀佛,若一日一心不乱,或者若七日一心不乱,那临命终的时候,佛还能加被你,佛还来加持你,那么你就心不颠倒,就往生阿弥陀佛国。玄奘法师翻译的《阿弥陀经》还有这句话。

但是那个意思是说,你有诚心愿生阿弥陀佛国,你有诚心的念佛,但是没有得一心不乱,佛可能,佛还不是可能,就是决定来加持你,帮助你一心不乱,帮助你心不颠倒,那就往生阿弥陀佛国,还有这件事。所以和你说的有一点不同,有一点不一样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福报

问: 阿弥陀佛!师父,现在好多师兄是初学佛,他们在...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

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我们不爱过去未来,只爱现在

我们出生以后,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坚定的想法。什么想...

不是他的业障跑到你的身上

有很多人会这样说:哎呀,我挨着谁啊,谁的业障太重了...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佛教词典】皎然

唐代僧。长城人,俗姓谢。字清昼。生卒年不详。师之交...

【佛教词典】称名杂行

为唐代净土宗善导大师所立五种杂行之一。除称念阿弥陀...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

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起

问: 请师父您给我们讲一下殊胜的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圣严法师《有边与无边》

边是界限、范围、领域、阶段等的意思。从空间讲,这个...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

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