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宏海法师  2024/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么叫做正行杂行?正行和杂行当然都是往生之行,也就是往生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功能作用是有差别的。正行,就是直接达目标,不再绕远了嘛,这样拐来绕去的,这个不行呀。杂行是什么,反而有时会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之行,这就叫杂行。实际上诸位,每个宗派是都有专行、正行的。你看禅宗就是以参禅为正行,天台就是以修止观为正行,唯识也有五重观,华严也有法界观,善导大师说这些都是杂行,他认为正行就是专依着往生经,也就是净土的根本经典来修行的,才叫做正行。

那你比如说,我们说读诵来讲,你读诵《金刚经》,而修求往生极乐,就不如读《弥陀经》求往生极乐,那么读《金刚经》就叫杂行,念《弥陀经》就叫正行。所以他这里面讲到了,一个,读诵正行,就是一心专诵净土的根本经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还有《弥陀经》乃至《普贤行愿品》。当然这一点,他讲也不要搞错了,你比如说,我们念《法华经》,或者说《楞严经》,我们回向往生,从回向往生来说,这个也算是要在读诵正行里边。

什么叫做杂行,读诵杂行?他就认为,念这个还不够往生,你可以说,念其他的是也可以的。但是你切莫认为说,比如说念这几部经,或者光念一句佛号,还不够足以往生,还需要念其他的经呀、持一些什么咒呀,来弥补,这个就叫杂行。就是你心里没数,老觉得这个不够,本来是好好的一个衣服,你非要再往上面打补丁,就多了,不好看了。这个叫读诵正行。

第二个里面也讲到,观察正行和杂行,观察就是,一心一意把心系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那善导大师,因为他的修持太精进勇猛了,我们听起来甚至受不了,都觉得有些极端,他到什么地步,比如说我这会儿渴了,拿起来杯子喝一口水。他就要想,哎呀,太苦了,我们这儿的水是这样的,一会儿咸,一会儿淡,一会儿烫,一会儿冷,拔牙。一不对了,就发霉、发绿、污染。说极乐世界是七宝池,八功德水,清冷呀,长养诸根呀,等等这些,他马上就要作意,要心系在西方。就这样来观察,忆念彼国的依报正报庄严。

那么杂行就是说什么,其他的观法,或者忆念他方净土,什么琉璃世界呀,什么兜率内院呀,这些就叫杂行,观察杂行。那么还有一些,礼拜正行和礼拜杂行,礼拜正行就是一心专礼阿弥陀佛。

实际上啊,跟诸位汇报,我虽然自己修得不好,有时候也退,但是以前也修过,偶尔也修过,专修的利益极大,跟大家讲,专修的利益极大,唯他是图。这个心地的清净,这个精进的心力的这种相续的能量啊,比你真的,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又怕这个不对,又怕那个不行,甚至就是怕功德不够,特别是我们居士同修们。那么,你就认为说,光拜阿弥陀佛还不够往生,一定要多多的拜,就像我们早上上供的,那么多的诸佛菩萨都得拜遍了,八十八佛都得拜遍了,才能够往生,这就叫杂行。不是说拜这些不对啊,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法听对了,不要听错了。

那么还有称名正行,就是一心专称阿弥陀佛。你看印祖讲到了,印祖只给开缘了,说你念阿弥陀佛是正业,还可以念观音菩萨,再就没有开缘过。印光法师说就是念佛,念阿弥陀佛,顶多说念观音菩萨,还要说,念一万阿弥陀佛,念五千观音菩萨。称名正行。

再就是赞叹供养正行,一心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专门赞叹极乐世界的庄严。所以说,说专修者,说如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就指我们尽形寿,那么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去,十个人修十个人去,就是多少不限,都能去,这就是净土法门。

当然他也讲到说,为什么要专修此正行呢?说第一个,没有杂缘,没有杂缘呢,正念容易现前。再一个跟佛的本愿力相应,不违本师教法,不违教故,感应天然。还有一个随顺佛语,因为六方诸佛都在赞叹,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所护念经。我们以前也讲过,就是现在有人还说为什么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念释迦牟尼佛。这个话就是跟释迦牟尼佛抬杠,因为释迦牟尼佛让你念阿弥陀佛呀,你就为什么不念呢?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说你走吧走吧,不远送了不远送了。

他说,哎呀,我再再,我把你送到门口,送到街上。说我不要你送了,就是怕你辛苦,你不要送了,你就止步就好了。他要跟着送到那儿去,那你到底是,我们佛门讲到的,依教奉行,没有随顺佛语,那就没办法这个所护念经。

所以大家看,这就是善导大师给我们提供的一些思想和智慧。实际上,我们一定要放在究竟法来讲,确实是法无定法,没有对错,只看适合与否。你是在助成增上加行你的道业,你的信心,那这个法一定是对的,绝不会错。如果说你在这个上面,你是越来越作难,越来越退失,那肯定这个法对你来讲就是错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桥破屋,日面向市门...

四十八大愿——(第43愿)闻名生处尊贵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

六念法

【记】 六念,且制清晨,实通朝夕。利根之人,口口着着...

吾人反省十二问

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怀孕妈妈的胎教之法

历来古今贤圣之人,都是由于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留学的僧人回来后,不信大乘佛教了

你比如说现在,不少出家人兴起留学热,到斯里兰卡去留...

【佛教词典】阿罗汉果者

谓现法中。贪瞋癡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言...

【佛教词典】世间法

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

三伏天到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

【佛学漫画】我有明珠一颗

我有明珠一颗...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