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大安法师  2018/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这一段所揭示的殊胜利益,正是阿弥陀佛大愿的展开、彰显;也体现着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究竟圆成佛果的悲智、本怀。西方极乐世界有很多享受,但是我们不是为享受去的。那些胜妙的五尘:七宝为地、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楼阁以及风吹铃铎的声音、音乐的声音、讲经说法的声音,最终指向的都是要让我们成佛,不仅仅停留在观赏价值上。这一段揭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信息:在极乐国土,九法界众生,不仅人道的众生,也包括蜎飞蠕动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等,只要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遗漏都是阿鞞跋致。

我们有时候看这些经文会无动于衷,因为我们可能对通途修因证果的过程不是太了解。在大乘佛法当中,讲阿鞞跋致的获得:第一,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非常难的。“阿”是不的意思。“鞞跋致”是退转的意思,这就是不退转。那么从大乘圆教来说,十信位都如空中柳絮随风东西;那如果进进退退的话,他可能动经无量劫又无量劫都不能成就佛果。他首先要得到一个底线——就是不退转,有不退转的底线他才能够稳步的快速的到达涅槃城。所以一个菩萨修行,如果他还在“鞞跋致”这样的位子上,他要如救头燃,精进勇猛的修行,一定要获得阿鞞跋致。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才能得到真正的不退转。

藏、通、别、圆讲不退转有三种不退。

第一个是“位不退”。就是你进入圣贤的位子,再不会退到凡夫位。这在声闻教,就是藏通别圆的藏教里,你断见惑得到初果须陀洹——你只要得到初果断见惑了,就不会退转到凡夫;圆教属于十信位的初信位,相当于初果,不会堕到凡夫位。

第二个是“行不退”。行不退就是你修大乘菩萨行不会退转——不会退到声闻自了汉的位子上,一定要得圆教十信位。大乘的十信位中—七信位相当于阿罗汉水平,进一步侵断尘沙惑,到十信满心,破一品无明,他就不会堕到二乘位。你看二乘行人舍利弗曾经在六信位的时候,由于有个婆罗门祈他眼睛作药引的因缘而退转,觉得众生太难度,他就在六信位上退退进进六十小劫;尘点劫以前,他在大通智胜如来发菩提心的修行人都退转了,所以你想得到一个行不退,在这个世间都是非常难的。

第三是“念不退”。念不退的境界就更高了,那是八地以上大菩萨的境界,无作用道,无为用道,每个念头都跟一切种智相应。

这三种不退,在这个世间要修行动经无量劫。“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它传达的是什么信息?比如我们是凡夫,见思惑一品都没有断的人,只要信愿持名,仰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的话,也都是阿鞞跋致。这是通途教理没有办法解释的,因为你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你应该就是凡夫,你不可能成为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菩萨,但他确切就是。如果你是凡夫,但是你是阿鞞跋致;但是你说你是圣人,又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所以极乐世界因为带业往生凡夫生到这里都是凡圣同居的水平。凡圣同居水平他的身份你就很难标定是凡夫还是圣人,这就叫: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你说他圣人,他不是,但又是阿鞞跋致;你说他不是圣人,他又是圣人。

所以用我们这个世间的通途教理没有办法去诠析他的身份、功能、作用的。那么这一点是往生的最核心利益,得到三不退之后的阿鞞跋致菩萨,大多数都是一生补处位,那就更殊胜了。一生补处那就是等觉菩萨,转身就补佛位,相当于弥勒、观音、势至、普贤、文殊水平。并且数量之多都是任何人没办法算得清楚的,只能用无量无边阿僧祇说。那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除了阿弥陀佛的大愿之外,再就是来自于极乐世界道场的殊胜,这也是来自阿弥陀佛的愿力。他是在作法藏比丘(菩萨) 的时候就要建构十方刹土最殊胜的一个道场,叫“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让十方众生快速到达极乐世界,圆成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问: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为什么而生起? 大...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

【佛教词典】光明真言法

指密教中,诵持光明真言,为灭罪、除病、息灾等所修之...

【佛教词典】七常住果

就证得佛位,得不生不灭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种名称,即...

五位母亲的哀伤

从前,一户人家喜得贵子,父母喜欢得什么似的,都希望...

有八种原因会导致持咒不灵

1-3、【怀疑心、起恶心、不诚心】,有这三种心,持咒必...

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的婆罗门女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住世四...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求签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师父,有没有求...

立即采取行动才是最佳选择

中学生说,将来我毕业,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

大妄语的过失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

圣严法师《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

【推荐】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面

看到有居士很高兴的说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药师佛像上面了...

佛陀讲出例证来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

佛陀讲出一个实际的例证,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