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妄语的过失

净界法师  2021/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妄语的过失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等,这六根的一种虚妄的过失;但这个大妄语是针对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所说的。这个地方有差别。

这个地方有六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犯戒过失的第一小段,杂染成魔。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先讲出大妄语的过失。

说在这个世界当中的六道众生,虽然你在前面的修学当中断除了杀盗淫三种的行为跟三种的邪念,这三种清净的梵行已经圆满成就,但是假设有大妄语的过失,这个大乘的三摩地还是不能清净的。

我们一再讲过,说修禅定、修止观,你有大妄语为什么就会影响到你的止观呢?我修止观,我也是随顺佛陀的教理在思惟啊!因为我们讲到,大乘的戒定慧是互含互摄的,戒当中有止观,止观当中有戒,所以,你的戒法有过失,就染污到你的止观。

因为大乘佛法是以一心真如而开显戒定慧,三个是互含互摄的,所以,有大妄语的过失,三摩地就不能清净。它这个地方是互动的。那最后的结果变成爱见之魔。什么叫爱见呢?贪求供养,名之为爱魔;谓己成圣,认为自己成就圣道,邪知邪见,叫见魔。最后的结果,断失了如来的种性而忘失了菩提心。这是作一个总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 你就记得,佛...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浅谈忍辱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

可以帮对方把业忏悔掉吗

问: 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

【佛教词典】不调善

【不调善】 p0318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调善?谓若三...

【佛教词典】粥有十利

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举出十种食粥之利益,即:(一)资...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最为开心的时候,但我听说有几位女士...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狐狸报恩

很久以前,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狐狸经...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佛学漫画】娑婆世界最受欢迎的菩萨--观世音菩萨

娑婆世界最受欢迎的菩萨--观世音菩萨...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横死可以往生吗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 危机意识必不可少

人在世间生活,尽管前途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到处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