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可以帮对方把业忏悔掉吗

净界法师  2018/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现的时候,却是自己的母亲口吐秽物出来,请问这个是消哪一位的业?

净界法师答: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佛法概要》已经讲了一半了,你觉得你可以替一个人忏悔吗?你认为可以把对方的业,帮他忏悔消掉吗?你认为可以吗?对!不可以的。对!摇头的人表示你《佛法概要》没有白听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人造的业,这个业跑哪里去了?现在你要知道业的去处。“罪从心起将心忏”,他造了业,它跑到他的心中去了。你认为你可以跑入他的心中,把他的业消掉吗?你认为你可以吗?不可能!

佛菩萨都进不到我们的妄想里面。佛陀只是讲一个道理,让我们自己走出妄想,佛陀不能进入你的妄想,把你从妄想里面拉出来。他如果做得到的话,那就简单多了。如果佛陀可以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把我们拉出来,那我们还要修吗?我们还要那么辛苦吗?

一个人要自己走出妄想,才可以跟弥陀感应。所以佛陀做不到,我们更做不到。诸位,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福报回向给对方,善根不能回向,忏悔是属于善根所收摄,不可以。你不可能替他忏悔,不可能。

所以还是你在忏悔。只是你缘众生的法界,你的心量更大,你功德越广。所以你要知道,慢慢,诸位要体会到什么叫“历事炼心”。其实,你是借众生的因缘,来扩大你的胸量。如此而已。

所有的事相还在锻炼你那念心,你不可能锻炼别人的心,不可能。修行不可取代,不能取代。他不觉悟,他就是不能改变。但是你回向给他,他会增长福报。但是他内心那个灭恶生善的自觉功能,你不能帮他修,不可以,他要自己去修的。

等到他在生命当中,遇到了重大的痛苦,他开始知道怕的时候,他要乖乖地走入讲堂,听师父的开示,明白道理,开始发心修行,开始这样走上来,这个过程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圣严法师《佛学问答》

问: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与姑息养奸? 答: 忍辱就是难...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问: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发脾气...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

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用我们的心修行,一心。我们无论念哪部经,都告诉你一...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佛即是涅槃门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如本法师:心病与身病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佛教词典】三种庄严

(一)极乐净土之庄严功德可分为三类。又作三种成就愿心...

【佛教词典】所缘法

【所缘法】 p0736   品类足论六卷三页云:所缘法云何...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

性格决定身体的健康

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