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2019/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开始不期而至。虽然作为一名净业行人,对这个皮囊乃至这一期生命,不似红尘中人那么看重,平时并没有千方百计地去锻炼、养生、保健,但一直以来都认为:佛陀教诲我们要走中道,所以还是尽量与这个色身和平共处,最好是不要经常给“自己”捣乱、添麻烦,影响修行和生活,让“它”安稳地陪着“我”尽形寿了此残生、成办往生大事为宜。

心里有了这个念头,其实也就给自己“固化”了一种思维定势(《心经》中所谓的“挂碍”吧),接下来的行为举止,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身体有了不舒服,第一念想到的是如何消除和对治病症。能食疗的,就试着自己调理一下;不起作用就用些中医中药;再不行,当然就跑到综合性西医医院,排队挂号、检测化验、打针吊瓶……实话来说,对于疾病的忧虑以及相关的烦恼,也不比平常人少,自己并没有从中超脱出来。

前一段时间,肠胃莫名地出现了不适,一到夜间睡眠就气滞胃胀,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叫唤、排气,顶得胃部整宿整宿地隐痛,直到天明。我的烦恼随之而来,条件反射地开始“自我诊断”:上网查找病因,脑子里拼凑出一幅“致病地图”,然后开始尝试各种食疗,买不同的“药”——前后尝试过红茶、姜粉、煮苹果、山药,三四种中成药、两种胃病西药、两三种抗生素……忙忙活活几个月下来,病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

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这样的做法,似乎不是一个正道佛弟子的应有行持。

佛法是心法,经典教导我们“一切唯心造”“如是因,如是果”。无论大病小灾,既然果报现前,背后必然有其根源。吾等众生,虽然没有宿命通,不能了知前世因果,但对今生自己的造作,还是应该有起码的忏悔和反思。

比如我自己,有了肠胃方面的不适,先应反思:即便只在这一生中,吃长斋之前,曾经吞食过多少无辜生命?三净肉之外,吃过多少现杀的海鲜?由此造作了多少杀业?虽然近十余年来在吃长斋,但并没有极为严格地持戒。有些时候,分辨不清蛋糕点心等等,难免含有鸡蛋的成分。出门吃饭,有时候怕给别人添麻烦,也不强求厨师免加葱、蒜、韭菜、洋葱等五辛之物。

此外,茹素以来,总因为怕饿、营养不足和体力不支,不知不觉就加大了主食、油料、淀粉、糖、豆制品的摄入。尤其是中午吃了很多之后,晚餐还是拼命地吃,非要十分、十二分地吃饱才算安心。如此一来,我的身体也因此产生了颠倒性的变化:本来不算肥胖的体型,在吃素后的一年里,居然长胖了十多斤,从来体检都健康的脏器,竟然染上轻度脂肪肝的毛病!

祖师大德开示的拜佛、经行等天然的锻炼身体的法子,自己根本没有听进去,一天到晚喜欢躺着、坐着。想想古代的僧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每天那么多的修行劳作,体力消耗那么大,不也是过午不食吗?难道这个身体,真的需要那么多供给吗?

如此反思之后,我进一步意识到:其实这次的疾病,根本不应该是什么烦恼,而恰恰是佛、菩萨、护法神实在悲悯于我对自己的放纵,而善巧方便施设的一种加持!对治方法,其实也很简单:过午不食!

原来胃胀,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吃得太撑了!

不要说无上智慧的佛陀了,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慈心善良的医生,尚且劝导众生,晚餐要少吃为妙,我一个自诩为“修行人”的居士,还这样大吃大喝,违背常识,放纵欲望,是不是太惭愧了呢?

如此的灵光乍现之后,我又找来印祖文钞,专门阅读了祖师对于疾病的开示:“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倘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对头,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祟,反感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凡婴此病,及医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义……”(《学医发隐》)

阅后,更加惭愧无比。佛号乃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念佛治好癌症的病例有那么多,何况我这一点点小小的不适?一个学习净土二十余年的佛弟子,在境界面前,怎么把这个基本义理都忘在脑后了呢?

说做就做!第二天,我就开始尝试过午不食。最初一两天仍未痊愈,我就在半睡半醒中默持佛号、菩萨名号,也许是至诚感通所致,疼痛逐渐缓解、消减。几天过后,肠胃胀气疼痛的毛病,真的彻底不治而愈了!

在此发露忏悔一下:之后因为过春节,又自以为毛病已经痊愈,借着“随顺众生”吃年夜饭等借口,我又一次开始了晚餐的大吃大喝。然后,病症也再一次无可避免地出现了。春节过完,我又开始了第二轮与习气斗争的尝试。

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末学因为看电脑手机(虽然很多时候是打着读经听经的旗号,但实际上也没少浏览新闻、八卦等),导致干眼症发作,眼睛干涩、发痒、视力模糊。

经过反思,末学意识到,原来这又是自己看了太多“佛弟子不宜”的东西所致,也恰恰又是一次佛菩萨的善巧加持。最近开始努力与习气和放纵作战:手机只作基本的通讯电话之用,电脑也只是用于读经、浏览东林寺网站,以及一些最基础的日常工作等,尽量远离红尘中那些是是非非的消息。

当然,积习的力量十分强大,在这场斗争中,我也是进一退九,时常败退。但总的来说,看电子设备的时间减少了,模糊的视力也在慢慢恢复。

末学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目的绝不是劝阻大家生病后进行正常的诊治,而是希望以自己作为反面教材,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千言万语,其实就是一条:老老实实听佛的话!丢掉自己的小聪明,全心全意靠倒在阿弥陀佛脚下!只要如是思惟修行,世出世间的一切烦恼迷惑,决定可以一揽子解决无疑!

佛经中曾经告诉我们:过去无始劫中,我们曾经积累过供养恒河沙数诸佛且生出无伪菩提心的功德,才可以在今生听闻、信受净土法门!这种幸运,实在是大不可思议,文字无可言表。真诚地与诸位莲友共勉:让我们带着这份幸运与自信,更多的是带着对阿弥陀佛慈父的不掺杂半分染污的满腔信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素食帮你击退病魔

各界世界著名人物,从哲学家柏拉图和尼采,政治领袖本...

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奶奶病重念佛痊愈的经历

从我记事开始,奶奶就信佛。记得那时候每隔一段时间,...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的素食馆都像雨后春笋般林立,欧美先进国...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佛教词典】五种识生差别

【五种识生差别】 p0273 瑜伽六十九卷二十页云:复次生...

【佛教词典】磬

(物名)梵语犍稚。译为钟或磬。犍稚与磬,质形虽异,...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

黄豆的8种保健养生功效

黄豆享有豆中之王植物肉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

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

放掉无谓的固执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

持咒往生需要信愿吗

问: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

改命需先认命

有一头牛在田里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头的时候,看...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人生之意义

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