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2021/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定于亲情十分淡漠,不仅无法像常人一样光宗耀祖,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养死葬都做不到。当这种误解与中国传统中对孝道的尊崇与对家庭的重视相结合,就导致佛教传入中国后始终面临着“不孝”的指控。事实上,佛教的教义是否真的有失于孝道呢?出家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又是否真的不闻不问,等同抛弃呢?

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的报恩事迹,到世尊此番应化为父抬棺、为母说法的感人记载,从佛法中孝名为戒、孝养父母以为净业正因的谆谆明训,到家喻户晓的“目连救母”典故及其相关的《盂兰盆经》和盂兰盆会,无不昭示着佛法孝亲的理念。这些暂且不谈,但说佛法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的孝亲事迹,便已不胜枚举。

一、道纪母必亲供

南北朝时的北齐,在邺下有一位道纪法师,他的修学以《成实论》为主,著有《金藏论》七卷,并在邺城东郊讲解此论。每次欲往东郊讲经时,他总是将他的母亲和经书佛像一起挑着,经书佛像在一边,母亲在另一边。不仅如此,道纪法师考虑到无论是经典还是母亲,为表恭敬,都不可以背面相对,因此以肩横着担荷,十分辛苦,当时人称为“横担纪”。

纪法师常对人说:“根据佛经的记载,能亲自照顾供养母亲的人,所得的福德与登地菩萨一样。”因此,凡他母亲的衣服、饮食、大小便利,都是他亲自为母料理,从不麻烦他人。有人要提供帮助,他就拒绝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的母亲啊。母亲形骸之累对我来说就如同我自己的身体一样,有身体就有痛苦,何必连累别人受苦呢?”当时无论僧俗听了道纪法师的话,无不感动于他的孝行。

二、法云居丧不食

南北朝梁朝光宅寺法云法师,阳羡(江苏宜兴县)人,七岁出家,拜庄严寺宝亮法师为师,不仅相貌庄严,而且才华出众。曾在妙音寺开讲《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很多学人从四方聚集来听。云法师性至孝,服侍父母很殷勤。母亲逝世后,他悲哀过度,好几天里什么东西都不肯吃,瘦得不成人形。

当时,另一位高僧旻法师劝他说:“儒家尚且有哀伤不得致命的规定(礼记有云“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何况佛有至理名言,要报父母生养的大恩,浅近的就要竭力侍奉,博得父母的欢欣;长远的更要启发他们发菩提心,把他们引入正法。因此你须长远着想,使她得以超度,怎能像一般世俗浅见之辈一样,一味地悲哀绝食呢?”云法师听了这些话后,才开始吃了点稀饭。

三、智聚泣血哀毁

隋朝吴郡虎丘山智聚法师,住持苏州虎丘山东山寺。陈后主至德三年,聚法师遭母丧,悲哀痛哭不已,几乎恸伤致死。后来聚法师常住在东山精舍,善于讲经说法,经常开讲而不休息,一时佛法大盛。

四、敬脱荷担听学

隋朝东都内慧日道场敬脱法师,汲郡人,童年就已出家,因孝顺父母,清素正直而闻名。他外出去听讲经,常挑了担子,把母亲放一头,经书纸笔放一头。吃饭时候,安置母亲坐在树下,自己进入村内乞食出来给母亲吃。

五、慧斌凿井报父

唐朝京师弘福寺慧斌法师,兖州人,父亲名朗,在朝为官,年纪已经很大了。斌法师敬爱其父,却深感答报无由,于是在汶水南面都城大通道交会处,凿了一口井,供四方行人使用,用此功德回向以报答父恩。同时,斌法师在井旁树立一个碑来作纪念,碑铭中有“殷忧暮景,见子无期,百年几日,对此长悲”这样感人的文句。

六、鉴宗刲股出家

唐朝杭州径山鉴宗禅师,湖州长城人,姓钱氏,是礼部侍郎钱徽之孙。因为出生官宦世家,出家不易。当父亲钱晟生病时,宗禅师曾割自己的腿股肉煮给他吃,为免父亲心疼,骗他说是其他畜生的肉。宗禅师父亲的病因此好了,于是趁此机会,他要求父亲让他出家。出家后,宗禅师去拜谒盐官悟宗禅师,随大众参学请示,顿悟本来面目。唐懿宗咸通年间,他住持在天目山东峰径山,被后人尊为径山第二祖。

七、睦州织蒲供母

唐朝睦州龙兴寺陈尊宿(尊宿是指受比丘戒四十夏以上的大德),出家后行脚各处,曾在黄檗禅师处参学,了明心地,并获得黄檗禅师的印证。后来,睦州禅师住持观音禅院,住众常有一百多人。卸任住持后,睦州禅师不再领众,到开元寺一个房子里做蒲草鞋,白天就摆在路旁卖,以卖鞋所得之财奉养母亲,世人称为“陈蒲鞋”。

八、道丕诚感父骨

五代时后周洛京福光寺道丕禅师,长安人,是唐朝皇族的宗亲,七岁便已出家。十九岁时,因为旧都长安兵乱焚毁殆尽,皇帝迁都洛阳,丕禅师无家可归,于是背着母亲逃入华山,住在山洞里。当时米价高涨,丕禅师自己不舍得吃米谷,乞食所得都用来供养母亲。当母亲问他:“你吃过了没有?”他恐怕母亲担心,就答复说“已吃过了。”有一天,母亲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沙场,尸骨暴露在荒野,风霜侵蚀,能否想办法收取回来埋葬呢?”

丕禅师于是到霍山,将所有的白骨收作一堆,对它们日夜诵经,并发愿说:“古人精诚所感,滴血认骨,但愿我的诚心也可以有所灵验。群骨之中有转动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骨。”说罢,眼睛一直注视着骨骸。几天后,有枯骨从骨堆中跳出来,摇曳良久,丕禅师万分哀痛地抱住它,带回来见母亲。丕禅师回来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梦见丈夫回来,隔天早上丕禅师就带着灵骨回来了。

这件事后来流传开来,大家都认为是丕禅师至孝感动鬼神,才能如此。后来丕禅师应皇帝诏令去朝廷讲经论道,常居首席法师之位,无论朝野,都对他十分敬重。

以上八个故事,都是汉传佛教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乃至归葬骨骸、痛切追思的明证。世俗所推崇的孝子,如列入二十四孝中的曾子,在母丧之时七天不吃不喝,而像法云法师为母守丧绝食,较之曾子诚为不遑多让!更何况,像道丕法师这样绝粒而饷母饥,诵经而获父骨,真可称得上是大孝兼乎存殁了,这甚至已经超过了世间孝行,还可以说佛教徒一经出家,便等同于舍弃自己的父母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象。。。。。。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

港版「林平之」撇百亿家财过清苦佛门生活

何宝生 还记得在港版《笑傲江湖》里饰林平之的何宝生...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佛学漫画】我是谁

【佛学漫画】我是谁...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佛教词典】结界不得受欲

亦名:与欲唯除结界一法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不得受...

【佛教词典】极欢喜住菩萨受生

【极欢喜住菩萨受生】 p1199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五页云:...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

若当时不随喜,何有今日之事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

送终的方式和禁忌

每个人都有死亡一天,怎么去处理死亡是个大问题。奉行...

懂得低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就是十念皆生我国愿。有时候会...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

彰显佛的果德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真正的人情味

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