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2022/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少丧父,事奉母亲极为孝顺。擅长老子、庄子的学说,不随便混杂于当时的俗世。最初担任政府的参军,当时的王公大臣皆先后地引荐他高升其他的官职,刘程之都坚决地推辞。当时慧远大师,居住在庐山的东林寺,修习念佛三昧,刘程之于是前往依止。

慧远大师说:“官禄显赫,云何不为呢?”刘程之说:“晋朝没有磐石的坚固,有情众生却有累卵的危险,我又何必去作官呢?”当时南朝刘宋的皇帝刘裕因为刘程之不屈服于官禄,因此称他为“遗民”,以赞扬他高洁的德行。同时有一些具有清净信心的士人,如宗炳、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诠、毕颖之等人,也都来庐山依止慧远大师修行。

于是大家在西方三圣像前,营建房舍创立莲社,一同修行净土法门,由刘程之镌刻石头立下誓愿,其文章曰:“因缘变化的道理既已明白,则去来生灭的征兆就很明显了。迁流感生的理则既是相应于事实,则善恶因果之报应就是必然的了。知道人身难得,很快地就失之于交臂之间而沉沦六道,了悟世事无常、生死逼迫的急切。明白三途恶报在急急相摧,知道险难恶趣之难以超拔。此就是那些一同志向的贤者们,之所以于晨朝精勤、夜里警惕,想要仰望有所救济解脱的原因啊!

“而所谓的不可思议境界,只可以用感通而达到,不可以形象去追求。如果能够感通于实有的事物,则虽然是幽远的道路也近在咫尺。如果求之于没有实在体性的东西,则渺渺茫茫何有目标。今日有幸能够不谋而得感通,归心于西方极乐世界,作文章于篇幅,以表明我等真实的信心,并将情意志愿发露于天地之间。

于是这些机缘迹象相通于睡眠梦境之中,以致于有百余位贤者一起前来共行的这种令人心中欢欣之事。群贤如云彩般聚集而显出光明,众人形影相齐犹如天造地设。功业必定要有理则才能和谐,此种殊胜的事情,并不是只由人力即可达到。此实在是天地启运其真诚,暗中运助,使得众贤才能聚集一处啊!

“然而众人的背景德行参差不齐,善根功德也不一致,虽然早晨大家所祈求得生净土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到了晚上心意又有所不同,即使是我同一师承的道友眷属也是如此,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悲。是以慨然振奋,命大众整理衣襟前往法堂,令大家齐运一心,将心意寄托在不可思议的究竟之处(西方净土)。誓愿和这些一同修行的人,都能优游地往生于极乐国土。而那些超群绝伦出类拔萃、首先往生净土的人,请不要在高耸的云端独自优游,而忘了要兼顾那些仍然在深谷陷溺的众人。

“觐见阿弥陀佛绝妙的天容,开启我们的心灵,使其产生真实觉照的作用。迷昧的妄识由真心去启悟,粗重的身形改变为莲华化生的殊胜妙身。依托着莲华于八功德水之间,在七宝行树的覆荫下赞叹阿弥陀佛。于辽阔的天地之间飞行,而飘荡着如云般轻柔的衣裳;在伴着花香的微风中优游,忘了时间岁月。低头向三途遥遥地俯谢而去,昂首傲视着天宫而长辞于三界之外。接引众灵以继起往生净土的大道,遥指着阿弥陀佛这个大觉悟者作为归向的目标,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理想,岂不是很宏伟远大吗?”

“刘程之后来到西林山涧的北边,自己别立禅修的房舍,专精研究佛法深奥的义理,同时严格地持守戒律,并作念佛三昧诗。居住半年之后,在禅定中见到阿弥陀佛放光照耀大地,皆呈黄金色。又经过十五年,当他正在念佛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以白毫相光照触其身,并垂手表示安慰和接引,刘程之说:“怎样才能获得如来为我摩顶,并以衣服覆盖我身。”才说完不久阿弥陀佛就为他摩顶,并且拿袈裟披在他身上。又有一天,梦见进入七宝莲池,见到青色白色的莲华,其水池湛然澄澈。有一个人头顶有圆光,胸前现出卍字,指着池水说:“此是八功德水,你可以饮之。”刘程之于是饮用此水,觉得很甜美。睡醒之后,异香从毛孔之中散发出来。接着就向人说:“我往生净土的因缘已经到了!”

于是请僧人诵《妙法莲华经》,将近有数百部。刘遗民对着佛像焚香,一再地礼拜并祈祷说:“我因为释迦牟尼佛的遗教,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此香应当先供养释迦如来,其次供养阿弥陀佛。再其次,供养《妙法莲华经》,我之所以能够得生净土,就是由于此经的功德。并且愿与一切的有情,能够同生西方净土。”说完之后即与大众告别,睡卧在床上,面向西方合掌,安然地往生。当时为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时年五十九岁。

六年以后,慧远大师在精舍打坐时,在禅定中见到阿弥陀佛,其身高大遍满虚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侍立在左右两侧,刘遗民和莲社中先已往生的僧俗,都在佛的侧前方,向慧远大师拱手道:“大师发心在先,怎么到来这么晚呢?”远公在七日后圆寂。(《东林传》、《出三藏记集》)

《净土圣贤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佛学漫画】真能放下才是真信切愿

嵩安法师的往生故事...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光法师:倓虚大师示寂前后

倓虚大师,在夏历癸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即阳历一九六三...

端正的鼻子

在佛教的《百喻经》中,有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将劣势变成优势

有一个10岁的美国小男孩里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佛教词典】祅

(神名)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注曰:杜佑通典:职宫...

【佛教词典】大牛车

(譬喻)三车之一。以譬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曰:羊车...

每个人的春秋大梦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但愿像小鸟一样,能够...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常熬夜者应多吃胡萝卜

常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律性发生紊乱,对视力、肠胃及...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修行要发三种心

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

念佛求生净土以报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净土。虽发心广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