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圣严法师  2014/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能缺少的,人类自初民开始,便有简单的歌唱与舞蹈,因为娱乐是调剂人类生活的一种产物,所以娱乐之于世界各民族中,自古以来,均受重视。不过娱乐的范围很广,娱乐的效果,也有善与不善,所以今世的社会,要提倡正当的娱乐而取缔不正当的娱乐。娱乐之有益于人的身心者,为正为善,有害于人的身心者,为邪为恶。故在中国的古圣先贤,要“制礼作乐”。“礼者养也”,礼的目的,在培养中正和平的国民性,是为了发扬人性,提高人格而设。

“乐者乐也,乐则安,安则久。”乐的目的,是在陶冶和乐互助的国民性,是为了上下和敬,长幼和顺,族里和亲而设。其实礼乐二者,相互为用,才能产生敬顺和乐的效果:有乐有礼,虽乐而不流于淫乱,有礼有乐,虽礼而不滞于呆板。因此,娱乐的价值,可以达成移风易俗的目的。

既然如此,我们佛教,怎么要教人“不歌舞倡伎”呢?其原因,是在向往出世,既已向往出世,哪还有闲情逸致来享受世间的娱乐呢?出世者的态度,决不可仍以顺世的心来衡量,否则也就不成其为出世者的态度了。既求出世,不可再以广度众生的理由来随顺世俗,若尚未证入圣果圣位,空言随顺世俗而广度众生者,那你随俗而流,顺流以去,是真的;广度众生,则绝难做到!

所以《瑜伽论》菩萨戒中,菩萨为度众生,可开七支罪,虽犯戒而有功德,但又明文规定:“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摄大乘论》则说地上的菩萨,为度众生,可开十恶,虽犯十恶,仍多功德。《根本杂事》卷三七中说,佛陀为度乐神善爱犍闼婆王,也去天上亲奏千弦琉璃箜篌。八关戒斋既是出世戒(本质与出家戒一样),我们既然不是地上的圣位菩萨,为了解脱生死,持斋之日,不作歌舞倡伎,不享声色娱乐,谁说不该?

当然,佛陀并不禁止在家弟子的歌舞倡伎,为了供养三宝,俗人可以歌舞作为奉献,这在大小乘经典中,均有记载。唯其应以赞扬三宝的功德为先决条件,否则不得演奏于三宝之前(今人有以佛化电影、佛化歌曲、佛化戏剧来弘扬佛法者,自是不违佛制的,但是出家人绝不可参与演出)。如在寺院中由俗人演奏歌舞而属于赞扬三宝功德的,并且专为出家人演时,佛陀是准许看的,至于到以歌舞倡伎为营业的娱乐场所去看,佛陀则绝对的禁止。我以为这有几点理由:

(1)娱乐场所的歌舞,好坏不等,以娱乐为商业的人,为了“票房价值”,迎合低级趣味的色情演出,乃是极平常的事;

(2)娱乐场所的观众,男女混杂,贤愚不类;

(3)出家人的生活,应以摄心闲静为职志,应以禅诵听教为要务;

(4)出家人的服饰形貌与俗人殊异,易受俗人的注目,易招俗人的讥谤。

有这四点理由,修道人是否应该进出于娱乐场所呢?受了八关戒斋的人,可能与第四点无关,与前三点则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但我看到净海法师报道泰国的比丘生活,他们可以看电视,也可以听收音机中的歌唱,根据佛制要求,他们看的电视,应该是有关佛教化的节目,他们所听收音机的歌唱,也该是赞颂三宝的歌唱。泰国实情如何,我则不得而知。

关于“歌舞倡伎”的内容,《梵网》菩萨三十三轻垢戒说:“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妓乐之声;不得樗蒲”(赌钱)、围棋、波罗赛戏(象棋)、弹棋(汉宫人妆奁戏)、六博(即今双陆戏)、拍毬(球戏)、掷石、投壶(竞技用,如今之铅球、标枪、打靶等)、八道行城(西域以棋子分八路进退游戏)、爪镜(圆光法)、蓍草(易卜)、杨枝(樟柳神)、钵盂(搅水碗法)、髑髅(报耳法)而作卜筮。”(以上多分参照蕅益大师《梵网合注》括注)

蕅益大师在《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注释》中又说:“唱曲吟诗,名之为歌;掉臂踯足,名之为舞;吹箫、弹琴、双陆、围棋、掷骰、赌钱、医、卜、星相、投壶、射箭、驰马、试剑等,并名倡伎。”从此可以明白,不歌舞倡伎的内容,是包括了一切的歌舞技艺与杂耍了。

“不故往观听”是说,只要不是存心蓄意去看去听,如果道经其前者,不为犯戒,但也不得因为偶而道经其前,便驻足观听,或随逐观听——这要注意了,争看街头巷间的热闹,也是不许可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梵网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1、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圣严法师《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

圣严法师:尊重同事如同菩萨

同事之间要彼此相互尊重,常常心怀谅解,上级对下属也...

【佛教词典】三种大罪差别

【三种大罪差别】 p020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十七页云...

【佛教词典】阿阇世王五梦

(故事)佛涅槃之夜,阿阇世王感五种之恶梦。...

【推荐】不能把无病当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现

有种观点说信佛念佛了就没有病,把他没有病认为是他修...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三十六种饿鬼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不发急三字,能办成佛之大事

参禅人,学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发宽大愿。幸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