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傲慢与偏见

2011/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比丘的两个徒弟在辩论佛法。佛法是要人离我执的,他们争论着说自己所了解到的佛法才是正确的。争论的结果,彼此不肯认输,师兄一气之下走进房内请问静坐着的师父:

“师父!修行的人要心无挂碍,不分是非好坏,没有荣辱取舍,这才是功夫,师弟偏说我不对,请问师父,我的说法究竟对不对?”

“你的对!”师父轻轻地温和地回答。

师兄得意扬扬地走到门外,向师弟现出得胜者的姿态 。

师弟不服气,他也跑进房中请问师父:“师父!修行的人要心有主宰,分清是非,知道取舍,这才是修行,师兄向我唱反调,怎么师父说他的对?”

“你的对!”师父告诉他后,他也欢欢喜喜地出来了。

师父身旁的侍者心中真不解,他对师父问道:“怎么这个来问你说对,那个来问你又说对,究竟哪个对呢?”

师父对侍者说:“你也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世亲菩萨得法因缘

禅宗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是北天竺人,他的智慧渊博,化...

何谓「卑劣慢」

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天人瞋骂夜叉

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

真修与假修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

【佛教词典】发光地

【发光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三位。此...

【佛教词典】羯若鞠阇国

羯若鞠阇,梵名 Kanyakubja,巴利名 Kannakujja。又作...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

亲历读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处理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

【推荐】漫谈佛教的斋饭

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

如何看待净土宗里面不同的知见

问: 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

愚痴无知,实在苦恼

以前在印度有一间古寺,寺里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