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划水作记

圣法法师  2010/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而习于为然。或是错误自己还不知道。譬如自古人们以为,太阳绕地球而行,实际是地球绕太阳,我们看道路以铁路,都是明明看到越远越狭,实际上没有狭。我们做梦的时候,明明有房子、有马路、有某某人、也有某某事情发生,可是一醒来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众生生在此世间,也和做梦一样,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可是众生的意识上或感觉上每件都是真真实实的,以此错误的感觉造成了一生的辛苦和造业,这是迷惑的众生。

从前有一位做生意的人,欲渡海去外国做生意,从前没有飞机、船上也没有机器,专靠扬航而行,所以若是遇大风大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位大商人为了赚钱,也不惜冒险欲渡海做生意。有一天船驶到大海中,当他在船头赏风景的时候。不意掉了一串真珠滑落海中,他想下海去捞起来,可是为了赶路,就在水上划了一道水纹作记号,待回程时可以有个记号辨认再来捞未迟,于是就急急赶路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两个月了,当他回程欲寻那个记号划纹已经找不到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波纹,跳下水去找,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傍人说,水纹虽一样,可是地方不一样,怎能找得到呢?

人每个人都有成见,聪明人有聪明人的成见,愚笨人有愚笨人的成见。外道有外道的成见,佛教里各人对佛法的见解也不相同。成见有正也有邪,古人说:‘择善而固执’。若是正法的成见,是修行解脱的帮助,若是邪见的成见,不知害了多少人堕魔道,或作事徒劳而无功。

聪明人脑筋比较敏捷,若是固执成见,不肯下问或集思广益,即往往执非为是执邪为正,或专动歪脑筋去占人家的便宜,其将来堕落也更深。愚笨人见识不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多错误。若肯虚心请益善智识,也不失为有福的人。外道执邪见,先入为主,死不肯认错,即将堕入魔道,也委实是太可怜。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为适应各种根机而设。有人即自是非他,或排除异己。或牢牢执著自以为是。皆是成见作祟,如朝三暮四,杂修杂行虽无成见,乃也是无成就的人,如一块地撒许多种子,能收获多种成果否?修行用功也必须有一个目标—一门深入而修行方有所成就。是故舍成见并不是没有主见,而是要虚心研究,请教善智识,而后择正法,或适合我的根机而起行。能否择得正法,是要看我们的智慧和善缘了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愚妇诈死

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这位青年对妻...

偷来的享受

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

闻过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

蔗汁灌蔗

天下父母心天下做父母的人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儿女。可...

割十补百

电光易灭、石火难留,逝水绝归源之路,落花无反树之期...

焦芽败种

人有善良的人,也有凶恶的人。有仁慈有德的人,也有奸...

为妇换鼻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

卖棉偷金

人类有一点点的善性善行唯恐人不知道,有一点点的恶性...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

【佛教词典】病患

患病之谓。单称病。众生之病皆由于有四大所成之有漏身...

【佛教词典】导师

(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

从极乐回到娑婆世界后还会堕落吗

只要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不被生死业缘所拘系。由...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果能摄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当知摄心二...

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