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净界法师  2023/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菩萨戒只有一个人持清净而已。那个人是谁,你们知道吗?佛陀!这句话对我很大的鼓励啊!这是出自蕅益大师的话,他说“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是破戒者。”这是什么意思呢?菩萨戒不是让你一生持好的,那是要三大阿僧祗劫的。我个人学菩萨戒,觉得是这样,持菩萨戒只有四个字——绝不放弃!真的,菩萨戒你放弃就完了。要做到“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永远不放弃我的努力。这是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诸位,这十重戒我们不讲,这十重戒你不要犯。其它的罪,不要说你持不好,那你说谁持清净了呢?只有一个人持清净——佛陀!我讲过,菩萨戒就是经常保持惭愧心。我实在不行,但是我不放弃我的努力,好过你没有受菩萨戒。我觉得,一个人没有受菩萨戒,你根本都无所谓,因为你都没有一种自我要求嘛!我们一个人,往往因为眼光的见地不够而因小失大,因为微小的过失而不敢去受戒。我觉得你吃很大的亏。受了菩萨戒是修行的开始,它不是一个结果。

很多人说我要把菩萨戒学好再受,你这个因果错乱了。菩萨戒是一个因地,是一个修行的开始。你因为受了菩萨戒,所以你才自我要求,开始自我调整。怎么说你调整以后才受菩萨戒呢?你调整以后你就不要受菩萨戒了嘛!是不是?菩萨戒是一个因地啊!我受了菩萨戒,我开始用这个镜子照自己。所以菩萨戒只有一种精神,就是绝不放弃!

诸位,你去读读《瑜伽菩萨戒》。他把菩萨戒讲完以后他讲一个观念,他说菩萨戒的基本精神,保持一个清净的增上意乐。就是,我对菩萨道充满了好乐,我愿意往这个方向做。虽然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不放弃我的努力——你的戒体就在,没有一个人敢否定你菩萨的戒体,也没有一个人说你不是菩萨。你顶多是一个有瑕疵的菩萨,本质还是菩萨,你跟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所以,你受了菩萨戒,你念佛的感觉都不一样,因为你跟佛那种距离是特别的近。一个人没有受菩萨戒,你念佛你觉得跟佛很遥远,因为你跟佛心心不相印,佛发的愿跟你发的愿不一样。

所以,菩萨戒不是要你把戒相全部做清净,因为这个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是要修尽未来际,要修三大阿僧祗劫。重点是你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智为己智,你许下一个跟佛陀一样的心量,许下一个跟佛陀一样的目标,种下一个菩萨的善根。那么从今以后你生长在佛家,身为佛陀的儿子,你整个菩萨道从这边开始,开始去修正自己,往好的地方走。所以,诸位不要认为菩萨戒好像说一定要怎么样,其实你们菩萨戒看太少了,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要把五戒跟菩萨戒相同看待。五戒是很容易做到,菩萨戒就不一样了。那主要的精神就是绝不放弃。我永远觉得我做得不够,但是我相信我明天会比今天好,我后天会比明天好。我可以走得慢,但是我不停止,我总是让生命不断地进步。这是菩萨道的精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

把QQ头像换成佛菩萨的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佛教词典】魔佛

指天魔与佛陀,系对举极恶与极善者。摩诃止观卷八下(...

【佛教词典】有教无人

(术语)谓唯有教道,而实际无行证之人也。天台一家,...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念佛动中修,要修到什么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们一个人不是没事干的,...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中国古代的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受菩萨戒没有过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问: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

【推荐】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

善恶一念间

良心就是人人心中本具的是非心,只要每个人本著良心做...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

【推荐】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