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  201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自责汝心生厌离”,诃责自己是很重要的。智者大师他很注重诃责法,我们修行人在我空智慧还未生起之前,所有的修行法门主要就是诃责,就是惭愧。

“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修行人这念惭愧心要经常存在,内心当中对于善法永远生起尊重之心,对于恶法永远生起轻贱之心。当内心恶法出现时,要诃责自己,为什么会起这个念头呢?烦恼经过诃责以后它就会淡薄了,淡薄了以后却还没有断,它会以一种种子功能的形态储存起来,这时再用无常无我空性的智慧来破除它,它就被破坏掉了。烦恼的现行主要是靠惭愧,而为什么会有惭愧心,是来自于自己对业果的深信,相信这样的恶法出现,会带给你的身心今生跟来生不可乐的果报。

深信因果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不要说不产生恶法,因为我们的习气很粗重,不是马上能控制住的。但是起码在你的身口意已经开始出现微细的恶法的时候,你第二个念头一定要生惭愧心;假设你的恶法已经出现一段时间,而你的惭愧心还一直没有生起,对你的恶法还一直没有诃责,那你就不是深信因果。

你认为好像出现恶法无所谓,你认为这恶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功能,没有召感痛苦果报的功能,所以不会去呵责它。假设你能够知道,你起这样的恶法,已经开始在创造地狱刀山油锅的因时,你那时对恶法的诃责是很厉害的。我们现在是没有一个人见到真理,我们没有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我们也没有见到涅槃,也没有见到我空、法空,我们刚开始修行就是仰赖对业果的信心。内心当中永远抱着尊重善法轻贱恶法的心情,才有办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所以佛弟子的修善跟一般人不同,因为一般人他没有深信因果,他偶尔也会造善业,但是他不会持久的,他只是一时的起意,一时的因缘。而当我们的内心中建立一个坚固的正见以后,我们对于断恶修善是一种恒常相续的、尽形寿的实践。佛弟子的断恶修善跟外道不同,外道他们不一定有生命相续,业果相续的思想。有一种依止的正见那力量就是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能得到人间的福报吗

问: 念佛能够得到人间福报吗?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不离...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

在家人如何体验出家生活

我们都敬佩出家师父能够放下万缘,舍家离欲,出家修行...

对待恶念该如何是好

问: 人都会有念头,当心中生起不好的念头,虽然不至...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太虚大师:三种般若

般若古读波那,义虽可翻,但难恰当,故存其梵语而用音...

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

【佛教词典】七八行

(杂语)七觉支,八正道之行法也。...

【佛教词典】玉豪

(譬喻)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为毫之借字。慧琳...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在修行过程中都是凡夫,对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没有热情...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这是...

深陷感情深渊

表姑今年四十来岁了,先后经历了三段婚姻。现在婚姻又...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何谓十二因缘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

掉举的三种情况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