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净界法师  2024/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定救拔;三、无常迅速,把握当下。临终正念:一心归命——阿弥陀佛。】

当我们前面忆念娑婆世界的过失,让我们厌离娑婆;一方面也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让我们欣求极乐,也就是说表示我们生命该是改变的时候了,该是换跑道的时候了,我们必须从一种娑婆世界的流转,而转成极乐世界的莲花化身。那这么大的一个转换跑道,到底谁能够帮我们做?我们发了愿,心中有一个愿景,那这个愿望谁来帮我们实践呢?这个就很重要,这会归很重要,你没有会归,你前面的思考就很可惜,就散掉了。

第一个我们要思考:业障深重,求出无期。虽然我们很想离开娑婆世界,但是我们评估自身的能力,我从现在开始,就算我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每天拜佛念佛,就这样子,我也没办法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没办法。因为这不是我要不要的问题,是根本做不到,因为我不可能把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用几十年来处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受生,每一生都造成很大的问题,都存在第八识,就像这个厨房的油烟一样,你生生世世留下的问题,你今生就想处理,你这个不合比例呀。所以了生脱死,它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完成,关键在这儿。我们今生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叫做:业障深重,求出无期。这个业卡得太重了,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洗干净的,可以忏悔干净的,这是第一个,你是先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了解自己。我是怎么回事呢?“业障深重,求出无期。”

那应该怎么办呢?第二个,看佛陀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弥陀大愿,必定救拔。”阿弥陀佛他经过了五劫的思考,他经过长时间的六波罗蜜的摄受,他成就了四十八种功德,他把四十八种功德放在一句佛号当中,所以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我们就不用费心了,你只要相信就够了,就是佛陀他有足够的能力救拔我们,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第二个概念。

第三个概念叫:“无常迅速,把握当下。”你没有太多时间考虑了,未来是不可以规划,死亡是不能规划。你说:欸,我五年后我再下定决心求生净土,你不能这样规划,因为你这个人生无常,你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那就是我们必须把前面的愿望,所有的愿景,把它寄托在一句佛号,这个很重要。你要把所有的观想会归到一句佛号,就是前面你设定了一个目标,最后要把这个目标跟佛号做一个结合。

所有大乘佛法的操作,你一定要知道开合的问题,你看圣道门,因为你走的是大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你修小乘法,小乘法就这么几个简单的无常、无我,它也不需要什么会归。大乘佛法那是广大的六波罗蜜,所以大乘佛法的会归,法法消归心性,会归到菩提心。净土法门的会归,会归到一句佛号,你要能够从一句佛号,开出无量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要有本事从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会归到一句佛号。

就是你所有的理想、抱负、愿景,你希望你来生,你的色身不受病痛的干扰;你希望你来生的色身有无量的神通力,遨游十方世界,亲近药师佛、亲近普明佛、普光佛等等;你希望你的色身有长时间的寿命等等,完全因为你有佛号的关系,你必须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句佛号,叫“会归一句佛号”。

那你平常这样子会归有什么好处呢?到临终的时候,你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代表一个声音了,当你的佛号现前的时候,它代表的是你的来生所有的希望。因为它跟你的希望结合在一起,它已经变成一种叫做“万德洪名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对佛号,临终的时候,你就“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因此你最好检查一下你心中的佛号,你最好检查一下,有些人的佛号是很空洞的,它空洞到只剩下声音了。为什么你念佛的时候,你老是佛号抓不住呢?因为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你认为它就是一个摄心的方便而已,因为你没有把佛号转换,从一个空洞的声音转化成万德庄严,是你今天没有把佛号做好,你念的是一个空洞的佛号,它摄不住你的心。

如果你把你所有的希望、你所有的愿景,都会归到这句佛号,你平常就是把佛号,把它庄严成一种功德庄严,我相信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不容易失掉它的。因为你失去佛号,你就来生你就什么都不是了,你想厌离娑婆、你想远离三恶道、你想要得到广大的依正二报的国土庄严,这个都跟佛号有密切关系。

所以今天你临命终的时候,当你的佛号现前的时候,这个佛号到底会对你产生多大的引导力,就看你平常的栽培了,如果你的佛号还是如此的空洞,它只是空洞到只剩下声音,对不起,临终的时候这个佛号对你一点力量都没有,因为你根本没有对它修皈依嘛。当佛号没办法引导你的时候,那就是业力引导你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在修观的时候一定要开出去,观想娑婆世界的过失、观想极乐世界的功德,最后一定要告诉你自己会归到:因为有佛号的关系,所以你才能够实践你所有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切的理想都跟佛号有关系。这个佛号它就不是一个声音而已了,它已经提升为无量功德的万德洪名,就是你的生命已经跟佛号不可切割了,它是你未来生命的所有的功德,都靠这句佛号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圣道门是会归到菩提心,因为有菩提心,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才有意义;因为有佛号,所以你才可以实践你的理想,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是三种忆念: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后对佛号一心归命,这三种忆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宁生边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宫

唐代的道昂法师、慧光法师、寿洪法师,他们确实在修道...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静察己过,勿责人非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佛教词典】一切无障碍

(杂语)言通达一切而无不及也。法华经神力品曰:能持...

【佛教词典】广参

为“独参”之对称。于禅林,众僧齐集参堂,一同参问宗...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

与泥对话

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你的梦想越美丽,你需要承担和...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

【推荐】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

证严法师:疗治心病的良方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

为什么很努力却挣钱不多

佛法中讲:财布施得福报,有福报才有财富。我们要明白...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

让你少走弯路少碰壁的智慧法语

(一)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推荐】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

素食风潮在世界上越刮越盛,各国营养学家也声明说,搭...

忏除业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们就看到连普贤菩萨所示现的这个大菩萨,都是对自己...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桥破屋,日面向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