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净界法师  2023/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首,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

这以下说明邪伪相。

我们去辨别邪恶虚伪的禅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你能够在禅定当中,随因所发之法,过去的业种发动以下的十五种的身心相貌。先讲色身的相貌。

或身搔动。有些人一打坐,心一寂静的时候,身就开始动,一开始只是抖动,然后是全身动,到最后坐不住了,这整个身体起了振动,而且是真实的振动,这就不对了。因为你这个振动会干扰你的寂静,这个肯定不是善根发相。

或时身重如物镇压。你本来打坐的时候是一种轻安性的,突然间感到很沉重,就像有个重物镇在你的色身上一样,这也是有问题的。或时身轻欲飞。这个时候你身体突然间不稳定,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当然这种不稳定的相貌是真实的,不是你内心的的感受而已,使令你的内心开始不寂静。

或时如缚。你这个身体就像被绑住一样,你本来打坐的时候身体要往左边就往左边,往右边就靠右边,很自在,现在你的身体不能动,你要往左往右都不能动,就像身体被绑住一样,这也是有问题的。或时逶迤垂首。逶迤就是精神不振,本来你打坐的时候,内心是一个很明了的状态,突然间没有精神。

或时煎寒。色身非常的寒冷,盖很多的毯子都觉得很冷。或时壮热。非常的热,全身火大特别大。或见种种诸异境界。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境界。这是讲到色身的相貌。这以下讲内心的状态。

或时其心暗蔽。打坐的时候,本来你的心是明了而寂静的,突然间好像进入到一个没有灯光的房子一样,完全是一片黑暗,就像住在一个黑暗的房子。

或时起诸恶觉。忽然间生起很多贪嗔的烦恼。这个起诸恶觉还不完全是鬼神干扰你,我们打佛七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散乱心的时候你好像也没什么事情,你在打佛七当中,用一句佛号来薰习你这一念妄想,慢慢慢慢心有点寂静的时候,突然间会生起一个很大的烦恼,或者贪心特别重,一天到晚想到所贪的境界,或者嗔心的火特别强,或者高慢心特别重,看谁都不顺眼。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你内心曾经栽培过这样的种子,在你的内心深处,也可以说是一种恶根。你散乱的时候,它就存在你的内心深处,但是你一寂静的时候,就把它给逼出来了,突然间就感到烦恼很炽盛。

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我不应该在这个地方打坐,我应该去盖医院啊,盖学校啊,慈善事业,就想到应该做一些散乱的诸杂的事业。这个鬼神,他只有一个目的,他就是要破坏你的止观,让你不再继续坐下去,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他会给你很多充足的理由:你不应该在这个地方坐嘛,你发了菩提心,是应该去盖医院做慈善事业的,他就会告诉你一些这样的消息。或时欢喜躁动。内心当中欢喜到根本就没办法安住了,躁动了。

或时忧愁悲思。有些人有这种情况,一念佛的时候就开始痛哭流涕,这个偶尔为之也可以说是善根发相,对三宝的皈依心特别强,但是你要经常这样子就不是好事情,所有的功德一定跟明了寂静的状态相应,你这种太感性的修行,那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所以有些人,他一念佛一拜佛一诵经,就忧愁悲思,经常这样就不是好现像。

或时恶触身毛惊竖。突然间感到好像有东西触到你的身体,整个人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心中非常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跟心中的明了寂静不是随顺的,如昏如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这个都是邪伪。

前面讲的身心状态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伪的善根发相,不是真的善根发相,它是来破坏你的禅定跟止观的。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修行最怕的两件事

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

观音菩萨是男身还是女身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

让你变更美的七种食物

很多研究都发现,某些营养素会让你变得更迷人,有一些...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

【佛教词典】随方毗尼

谓随风俗民情之需,对戒律可斟酌取舍。即戒律中佛陀未...

【佛教词典】邪见根本业道

【邪见根本业道】 p0673   瑜伽五十九卷十九页云:复...

佛法义理虽深妙,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

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孝顺父母要及时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则可得...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

保护生命不杀生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爱护花草、爱护小动物,用父母的语...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抱着惭愧二字,可作入圣阶梯

印祖有一笔名常惭,一生自称常惭愧僧。 常思己过,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