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毒誓的果报

2011/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邪思乱想依然强盛。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妙比丘尼的尼姑请教。

微妙比丘尼回答道:人的贪欲念头和行为就如山泽之中的烈火一样,蔓延燃烧,越烧越猛,受到它的伤害也就更多了……

接着微妙比丘尼讲了她的故事:在微妙比丘尼的前世,她曾经是一个有钱人的大夫人。虽然先生富有,可是大夫人自己却无儿女。后来有钱人又娶了一个二夫人,生了一个小男孩。大夫人因为嫉妒心很强,越想越不自在,于是,由妒生恨,由恨生出歹念,就把那一位小男孩暗地里杀死了。儿死之后,二夫人哭的昏死过几次,遂知道这是大夫人的妒嫉所害。大夫人抵死不认,发毒誓道:如果我杀了你的儿子,我丈夫会被毒蛇咬死,儿子便被水淹死,被狼咬死,而且还要自己吃自己儿子的肉,自己被活埋,父母在家中被火烧死。

大夫人死后,下一世仍然转生为女子,便是这一世的微妙比丘尼。上一世所做的恶业与所发的毒誓在这一世应验报应了。

在这一世,大夫人转生的微妙出生长在一个种姓高贵的家庭中,容貌美丽,成年后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又聪明多才的青年,并且有了一个孩子。后来,公婆也相继去世。到微妙怀第二胎时,微妙跟丈夫讲:我现在有孕在身,产期快到了,这里又没有婆母料理,我得回娘家去,比较安全些。丈夫说:可以,于是夫妻二人收拾动身,带上大孩子走在回娘家的路上。半路上,微妙就生了孩子,孩子出生污秽满地,血腥味召来毒蛇,咬死了丈夫。微妙无奈,只好强忍悲痛,身背大孩子,怀抱婴儿向前行。走着走着,一条大河横在旷无人烟的半道上,河水猛涨,挡住去路。微妙放大儿在河边,抱婴儿过河。放下婴儿来背大孩子时,大儿子他自己便跳下水来迎接妈妈,这时,一个浪头打过来,大儿子便被河水冲走,淹死了。回头又去看婴儿时,婴儿已被狼吃掉了。

微妙失去孩子,悲痛欲绝,无奈孤身投奔娘家。谁知娘家失火,全家都被烧死,无一生还。微妙不得已改嫁。一夜丈夫酗酒大醉后回家,微妙因刚生产,不能前去开门。丈夫便发酒疯破门而入,将刚出生的儿子摔死,然后以酥油煎烤逼她吃下,微妙不开口,他便将微妙往死里打,无可奈何,只好吃下。微妙事后越想越觉辛酸,不久便逃到一个叫波罗奈的国家,在波罗奈城外,靠在路旁树下休息。

当时这个国家有位很有权势的长者,他的儿媳不幸亡故,儿子时时到城外祭奠亡妇,这一天恰巧发现了微妙,便问是哪儿的人,微妙便把她的一切遭遇告诉了他。他十分同情微妙。没过多久,微妙再次和他结为夫妻,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长者的儿子便得了重病去世。按波奈罗国的风俗,微妙必须陪葬,如是,微妙便成了陪葬品,被一起埋入土中。夜里有一伙盗墓贼挖开坟墓,微妙便得救了。这盗贼头子见微妙长的端正,便娶其为妻,时隔不久,这盗贼首领被捕获砍头,他手下的贼众又依民俗,将微妙第二次陪葬,奇怪的是,三天以后,有野狗豺狼来挖坟吃尸,微妙再次得救了。

历经这一系列苦难,微妙发誓要到释迦牟尼佛处出家。于是便找到释迦牟尼佛,哭诉所发生的一切,并忏悔过去所有的罪业,希望得到佛陀的怜悯,出家修炼。得到释迦牟尼佛的同意后,微妙便剃发出家,精進修炼,吃了许多苦,终于修得了罗汉果位,知道了自己前世的罪过。

这样微妙比丘尼便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的经历全部说给了女尼们听,女尼们听后人人心中战悚不已,知道了贪欲如同星火燎原一样,如不早早熄灭,酿成的果报则不堪言说,凡未闻正法的众生,如同生活在愁苦的牢狱一般。女尼们从此齐心努力,更加精進的修炼。

读完微妙比丘尼的故事,真让人觉得报应与毒誓的可怕。想想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明明自己做了坏事,不但不承认,反而要发毒誓证明自己的“清白”。人做恶事,就会造下业力并最终遭报,如果确无其事,自然没有那个业力,不会遭报;如果是想通过发毒誓的方式,掩盖自己的过错,到头来可能就要依毒誓之所言一一承受。有人说发誓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其实不是。人发的毒誓也就成了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在未来要以这种形式遭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好景不长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说法时,国中有一淫女,名曰莲华...

【佛教词典】天耳智通

【天耳智通】 p0370 瑜伽三十七卷十页云:云何诸佛菩萨...

【佛教词典】摩诃衍僧伽蓝

(寺名)Mahāyāna-sa?ghārāma,摩诃衍译曰大乘,僧...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

星云大师《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