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定降魔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定降魔

魔王波旬总是用尽心思,想找机会扰乱佛陀修行。这天夜晚,他见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经行后,入禅堂内端身静坐,于是化作一只身形庞大如巨船的蟒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缠绕住佛陀,并发出如雷般的气息声,煞是惊人。

然而佛陀知是魔扰,丝毫不为所动,说道:‘我身处禅定,心就像过去诸佛般寂静自在,假使有诸魔扰,上至猛暴毒蛇,下至蚊蚋、虱蚤,皆不能动我一丝毫毛,何况是令我怖畏呢!假使天崩地裂,大地震动,一切众生都惊恐惶怖,我亦不会有丝毫的畏怯!假使毒箭穿心,我也不生惊怖,况且毒箭根本不能对我造成任何的伤害啊!’

魔王波旬闻佛所说,反被佛陀的大无畏心所震慑,致使愁忧悔恨,生大怖畏,立即现回原形,逃回天宫了。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二》

省思

古德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能照见万法实相的智慧,由禅定而生,若能时时安禅静虑,摄心在定,则能不为境界所转,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平静以对,不与之相应。寂静无染的心,自然能生出大无畏精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杀师祭神

世间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技艺,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各...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

【佛教词典】意乐

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

【佛教词典】四行相

观苦谛之苦、空、无常、无我等之四种行相。...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

劝化更多的人来行善

有的人喜欢个人行善,然后好自己独吞善果。见别人行善...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问: 请问法师,我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邪念顿生,为什...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给别人一点掌声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

星云大师《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

出家的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

癌细胞是我们自私基因的孽种

癌症是绝症,是目前世上最恐怖的病,这是共识。为什么...

世间的第一大事

我们在这个堂中是办世间第一大事,何为第一大事?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