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法印

2011/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保持不变。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孔夫子在注目江河时,慨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佛陀要求我们不要只是谈论无常,而要把它作为工具,以帮助我们契入实相,从而获得解脱的智慧。

我们也许想说因为事物是无常的所以才有痛苦。但佛陀却鼓励我们进一步观察一下:没有无常,生命怎么可能产生?没有无常,我们怎么能够转化掉自己的痛苦?没有无常,我们的小女儿怎么能够成长为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女郎?没有无常,社会状况怎么能改善?为了社会正义和希望,我们需要无常。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为事物无常,而是因为你错以为事物有恒。一朵花凋谢时,你不会太难过,因为你知道花开易谢,原本无常。但是你却不能够接受你所热爱的人遭受无常,当她去世时,你会悲痛万分。如果你看透事物无常的本质,那么你现在就会尽最大努力使她过得快乐。认识到无常,你会变得积极、慈悲和富有智慧。无常是好事情。没有无常,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有了无常,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着。我们不仅不应该抱怨,相反我们应说:“无常万岁”!无常,是我们解脱的一个工具。

第二法印是诸法无我。如果你相信有一个持久的、永恒存在的、独立自主的“我”,那么你的信仰就不能被称之为佛教。无常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的,无我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的。当我们修习《金刚经》时,愈深入地体察我、人、众生、寿者这些名相,我们就会发现,我与非我、人与非人、众生与非众生、寿者与非寿者之间是没有界限的。当我们在绿色的原野上漫步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是由空气、阳光、矿物质和水构成的,我们是大地和蓝天之子,与其它所有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都有联系。这就是修习无我观。佛陀教导我们要安住于正念,谛观互即、无我、无常,从而进入三摩地。

第三法印是涅槃寂静。涅槃的意思是“灭除” 灭除烦恼和名相。人类的三个基本烦恼是贪、嗔、痴。痴是没有能力理解事实真相,是其它两种烦恼的基础。因为愚痴,我们贪求那些会将我们毁坏的事物,并对很多事情感到嗔怒。我们试图按自己的设想来把握世界,结果我们很痛苦。涅槃,熄灭所有的烦恼,象征着自由的诞生。当黑暗消失时,光明就出现了;当痛苦消失时,安详和幸福就会出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思无常,观不净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带着「我相」怎么去找「无我相」呢

师父,请您慈悲开示什么是无我相吧 你跪着,我怎么讲 ...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莲花在佛教中表示什么?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

「阿罗汉」的三层含义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

【佛教词典】兆载永劫

(术语)兆载者数量名,永劫者,历兆载之劫数,故云永...

【佛教词典】七治

(术语)七羯磨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 当他为一...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

【推荐】以杀生为业的因果报应实例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

星云大师:观自在的意义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