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2018/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惟有四。”

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

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

三者,不得嗔心打骂众生。

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

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

三、摄众生戒: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

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故。

喜名庆喜,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

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

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

被草所缚的比丘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龟裂的泥土路愈来愈炙热,比丘们一...

南山律祖道宣大师

戒律,是佛弟子用来净化个人的准则,以及促进社会和谐...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 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受戒容易守戒难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五戒表解

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

八字文殊菩萨及其座下的八大童子

八字文殊菩萨,其形像系顶有八髻,前五髻,顶上一髻,...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佛教词典】三无明

为佛说决定义经所举凡夫之三种无明。即:(一)痴无明,...

【佛教词典】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孝心是做人...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念咒时信心最重要

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

越修为何觉得自己越差劲越惭愧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越修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