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戒容易守戒难

宽运法师  2012/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事实。不过,能发心受戒,已经很不错了,最怕是犯错而不知悔改,无惭无愧。因为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可以规模我们的意念、语言及行为;令我们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不该有的观念,都不要产生并且去除,这样才不会犯错,伤害我们的身心。所以「戒」可以提醒、保护我们。

可是有的人却认为:何必要守戒?只要对自己有利,为了生活,有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守戒的。所以,听了再多的法也依然故我,不肯奉行戒法。这是一些善根不足的人,时时发生的问题,也是一些既想学佛却又戒不掉、改不了坏习气的人,所常犯的毛病;所以,曾有不少人来问过我,那应该怎么办呢?请大家看看以下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老和尚常常苦口婆心地在山村的树下讲经,村里的人,忙的尽管去忙,而空闲的人,一定会到树下听老和尚说法。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也常坐到树下听讲。他听来听去,觉得老和尚说的,无非都是教人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应该要去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并不很用心听。

一天,老和尚又说了:「身、口、意三业要依戒而行,守好本份。有五种重要的戒律一定要守,这五种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位年轻人听了,心想:「这怎么可能?要我不去打猎,那就无法生活了。而且我打猎,别人也没说我不对啊!要我守『不杀戒』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听了一半就走了。隔天早上他依然故我地,背着一根枪上山打猎去了。

但是,直到近黄昏时,他都没有遇到一只山兔或山鼠,感到十分失望,心想:「为什么今天没有遇见猎物呢?」当他极度失望的时候,太阳也将近下山了。突然他听到草堆里有动静,仔细一看,原来在大树下的草丛里有一只鹿!

他看到这只鹿長得很漂亮,而且鹿的身体很肥壮,鹿毛又有光泽。他很高兴,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鹿,于是他连忙赶紧摆好姿势,对准鹿头正要开枪。但是,这只鹿却眼睁睁地看着猎人,四目交投──猎人和鹿对视了很久,但猎人却一直没有开枪,因为打猎的人有一个规矩:不能打已死的动物。

由于猎人注意看着鹿,但它却一动也不动,心想:「这只鹿是不是死了?为何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所以他就走过去看看,但是鹿还是丝毫没动。他很疑惑,再走近用脚踢这只鹿,鹿被踢了一下,立刻拔腿逃跑,躲到草堆里,然后又跑到树后面去了。猎人也赶快追上来,追到树旁边时,突然看到老和尚坐在树下。

猎人看到老和尚就把枪放下,坐在老和尚旁边问道:「天色已暗,老和尚您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老和尚说:「我想死在这里。」猎人惊讶地问:「您好端端地,为什么想要死?」老和尚语意深长地说:「我讲经是希望大家能去恶从善,慈心戒杀,守好规矩和本份。可是像你啊,听经这么久了,我所说的话,却完全都听不进去,那么我说了也没有用。既然我说的话不能让人受益,那出家有什么用?既然不能达成教育的任务,那做人还有什么用呢?倒不如死了算了。」

猎人听了老和尚的话既惭愧又感动,双手捂住脸,眼泪不断从手缝中流下来。他哭着说:「老和尚,我一直不知道您这么用心良苦,我不知道您这么关心我们,实在很对不起您!」

他哭得很大声、很激动,拿起枪往树干用力地打;树叶因而被打落,枪也被打断了。他双手紧握住已毁的枪,甚至用手打树,打得手都流血了;然后放下枪杆,跪在老和尚面前说:「我以前错误的人生就像这支枪一样完全断了,从今天起,我要用心血改掉我过去的错误,请老和尚收我为徒弟。从此我要守好规矩和戒律。」

老和尚很高兴,双手扶他起来说:「做人要守本份、守规戒,才不会造成人生的错误;知过必改就是好人。」于是两人就下山了。猎人果真跟着老和尚出家了,后来成为一位很成功的戒师,严守戒律,讲经时绝不离戒法。因为他认为「戒」才是修行人真正的方针,也是人类普遍需要接受的教育。

戒就是规矩,戒就是教法,但更重要的是,「戒」是用来戒自己的,并不是用来戒别人,所以,我们学佛若不能好好地遵守规矩,守好本份,那就谈不上修行、谈不上是真的佛弟子了。所以「戒」要用在日常生活中,「戒」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能离开的心念。大家要时时用心,心不离戒,戒不离生活,这样自然就不会犯错了。若犯了错,再来后悔、再来补救,那又何苦、何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问: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大安法师答: 受五戒...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

八关斋戒的含义是什么

初名云戒、云斋、云关者,众名乃异,莫不摄净归心也。...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

素食火锅的做法

现代人重视养生与健康,一般火锅的高荤高热量,虽然美...

【推荐】诱人的菜名背后 都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有一种花鲈鱼,耐热最久。汤锅里面正在加热的时候,它...

【佛教词典】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

【佛教词典】遍界

(杂语)遍三千世界也。碧岩五十三则垂示曰:遍界不藏...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两座寺庙山泉干枯,念观音菩萨泉水突然涌出

福建莆田广化寺有一个附属的小寺,名叫元龟寺,地址在...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