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居士互称师兄,而不称师姐

2011/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们不可不承认男与女在生理及心理状态上仍有相异之处。一般而言,色身上,男众较女众勇勐强健、障碍较少;心理上,男众比女众少嫉妒、瞋恨、计较……。因此,我们希望跳脱女众的柔弱,学习男众的大丈夫气慨。且看古代花木兰代父从军,被称为女中丈夫,即是一种褒扬的意思。经中亦常赞叹出家之行:「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对于男女一律称为师「兄」,并非表示对女众的歧视,而是对发心修行善法(无论出家或在家)的称扬,及赞叹勇于担当的精神。「兄」之一字,亦有表示尊重、恭敬对方的意思。

此外,不使用其他的称呼,是因「师」这个字,有师法、学习的意思。大众薰修悉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能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见贤思齐,互相学习,即能进步、成长。 

佛陀在《首愣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

在《涅盘经》里,佛陀说:“如来性(佛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

赵州上堂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

放掉生命的假相,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本性

我们一个人念大悲咒,凡夫来念大悲咒,跟观世音菩萨来...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性德

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佛教词典】一句截流万机寝削

禅林用语。谓仅用一言一句,即可截断一切分别妄想心之...

【佛教词典】法筵

(杂名)法事之坐席也。楞严经一曰:法筵清众,得未曾...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答:此暂有终无,至...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

春季补身的九君子

春季气候干燥,乍暖还寒,所谓冬藏春捂是民间普遍的观...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

我曾亲近过几位长老,发现了他们好人缘的秘密

度化众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