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2010/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有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就这么走了,也不供养常住一点钱,这就叫「侵损常住」,将来会堕地狱的。

怎么叫不侵损常住呢?譬如在庙上住,照样拿和在其它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钱,来供养常住,这就不是侵损常住。所以我主张我的皈依弟子,无论到任何的地方,不要去侵损常住,一定要帮助道场,不要去侵损。侵损,就是剥削庙上的财产,令其减少。我们既然不能帮助,也就不要去侵损。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在庙上住,不要钱,也不要什么的,这是占便宜。这在不明白的时候,还可以;懂了佛法之后,一定不要侵损常住。

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我虽然是出家人,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我估计大约在旅馆里住,每一天要五块钱,我就给三块钱。我到哪个庙上住都给钱,除非自己真的没有钱,这是可以的。那么要是有一点钱呢?就不应该侵损常住;即使是出家人,也不应该侵损常住。因为常住就像大地一样,大众住的地方,若你令大众都没有饭吃了,这是有过的。我一个人就是饿死也不要紧,要是令这一班常住的出家人,没有东西吃,也没有人供养 。不是人人都像我这一个小徒弟这样可以不吃东西,人人都是要吃的。民以食为天,而你令他没有东西吃了,这你就侵损常住了。

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的,到任何庙上住,不要侵损常住,都要供养常住一点钱。你在庙上住,即使比其它的地方少给一点,这都算你尽心了;不要一点都不给就跑了,这就侵损常住。

常住的东西,就是最少最少那么多的东西,甚至于是一张纸,也不可以随便把它糟蹋,毁坏了,为什么呢?虽是一张纸,但积少成多,由一张而变成多张。所以你即使把一张纸随便损坏了,这也就是破用常住。还有一句话说:「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没给你,你就拿了,这就是偷盗。即使是偷盗一根草、一根木头,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你就拿走了,这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随便用他人的东西;你用他人东西,他不知道,这就是偷,犯盗戒了。

「一针一线,皆为布施」,即使是一根针、一条线,人家送给你的,这都叫布施。所以不可随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东西,即使是出家人,对庙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拿来送给人的。要是这东西是我私人的,这可以的。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给人,这可以。那么公共的东西,不怕最少的,连一条线,也不可以随便说:「这个我送给你。」这叫私人买好,私人结交,令这个人对我有好感,他好护法我,好供养我,这是错误的,我们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说很多的才是破用常住,就是一张纸、一条线,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给人,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私人的东西,我有权送给人;而公家的东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给人的。

以前有位华聚菩萨,是个大菩萨,他发愿,发什么愿呢?他说:「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恶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独他偷常住的财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为我没有法子救得了他。或者这个人杀过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父母,像这么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着我的愿力,一定要把他救出来,出离地狱。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饮食、财物,乃至于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会去救他。」

所以偷庙上的东西,罪是最大;我们信佛的人,对于这一点要清楚。凡是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乃至于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是没有经庙上主人送给你,你不要自己去拿,这叫「不予而取」;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如何忏悔才能让罪业清净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犯过错。我们自身缺点很多...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犯了错,要肯改过

学佛,就是要学一个「诚」字,要从内心发出那分清净的...

感恩、忏悔可以清除业障垃圾

修蓝博士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想因为什么问题...

水陆法会的殊胜之处在哪里

水陆法会,即然被认为是汉传丛林经忏佛事之最,那么,...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何谓「头陀」

南京作为十三朝古都享誉四海,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

观音菩萨的形像

明代阙名彩画《白衣观音图》 观音,原译观世音,梵文...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

【佛教词典】五净居

【五净居】 p0259 俱舍论二十四卷八页云:何缘净居,处...

【佛教词典】闻正法圆满

【闻正法圆满】 p1264 瑜伽二十卷三页云:云何闻正法圆...

恶口两舌

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净界法师:净土教观学苑开示

我们大家谈一谈净土宗的一些基本观念。 我想净土宗在我...

念佛宜早不宜迟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正体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

虚云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堕江的经历

安徽马鞍山小九华寺,离寺不远处乃采石矶,当时虚云老...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