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木鱼的由来

2012/04/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木鱼的由来

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

但是,木鱼却是由佛教中转引过来的,它原是由汉传佛教创造并推广使用的法器。在佛教的典故中,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在佛教的赞诵活动中,木鱼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木鱼的传说

木鱼始于什么时候,它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形制,它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佛教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在佛经中,有一个著名的“鱼腹儿”的故事,说的是:在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族里,有个孩子叫做薄拘罗,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后母非常刻薄,经常虐待他。有一次,后母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把他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进了腹中。这条大鱼被一个渔夫捕捞了上来,拿到市场中去售卖。恰好薄拘罗的父亲买下了这条大鱼,拿回家中,准备烹煮。正要用刀剖鱼的时候,薄拘罗在鱼腹中唱言:“愿父安祥,勿令伤儿!”他的父亲赶紧轻轻割开鱼腹,把他救了出来。据说,薄拘罗后来历尽种种磨难,终于成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享年一百六十岁,成为世界“长寿第一”。

这个故事传到中国以后,被演绎成了另一种版本。故事的情节基本一样,只不过说成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时,途经蜀地,遇一长者,到其家化斋。长者之子被后母陷害,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恰好那天玄奘大师偏要吃鱼,长者只好出去买回了一条大鱼。在剖鱼的时候,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儿。玄奘大师说:“这正是此儿夙愿把持佛律中不杀戒的因果报应,所以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说:“那怎么样才能报答鱼恩呢?”玄奘大帅告诉说:“鱼为救孩而牺牲,应该用木雕成鱼形,悬于佛寺之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

在中国佛教中,关于木鱼的来源还有一个版本。《增修教苑清规·法器门》中记载,古时有一比丘,违背师训,毁坛戒法,所以死后不仅转生为鱼,而且在鱼背上还长了一棵树。海水中,波涛滚滚,鱼背上树摇不止,皮肉撕裂,鲜血涌流,这条鱼终日痛苦不堪。后来他的师父渡海时,他兴风作浪,并对师父说:“以前你不教导我,才使我得到了堕生为鱼的报应,所以我今天要报此怨。”帅父问他姓名,鱼答后,师傅恍然大悟,知道了此事的因果缘由,劝其忏悔,并为他设水陆追拔法会。后来师傅梦见此鱼,称依仗法会功德,已脱鱼身,嘱将鱼身上的树术供养僧众,以亲近三宝。师父醒后,果然在海边看见鱼尸上的树木,随即将其刻成鱼形,悬挂于寺院之中,按时敲击以警示众人。

这些传说都很有警示意义,不过木鱼的真实意义,还应依据《百丈清规》中所说的那样:“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也就是说,佛教僧众在诵经时之所以要敲打木鱼,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鱼类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的,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不管怎样,木鱼的产生,是佛教用来警示僧众勤习佛法,日夜诵经,消释懈惰,以觉悟成道的重要法器。

木鱼的形制

制作木鱼,一般都足把一整块木料雕刻成鱼的形状,然后把中间挖空,在头部、尾部、鳞甲等部分漆上黑漆,押上金箔,其余部分漆上红漆。大型木鱼一至六尺长,小型木鱼三至五寸长不等。

佛教寺院中使用的木鱼分为两种:

一种是长木鱼,雕刻成鱼形或龙头鱼身形。这种长木鱼往往悬挂于斋堂或库房廊下,作为集合僧众之用。因为它与民间乐器“梆子”的形制、发音都极相似,所以称为“鱼梆”。又因为它常常是在斋饭时敲击,所以也叫做“饭梆”。在佛教寺院中,长木鱼大都是头向山门悬挂的。

另一种是圆木鱼,形状类似于一边塌陷的馒头,高的一端挖空成青蛙嘴,矮的一端浅雕成二鱼或二龙戏珠状,尾部盘绕于木鱼的腰身之上。圆木鱼是在僧众赞咏诵经时,敲击拍节,以调和音调和节奏的,同时也可防止大家昏怠,以时时振奋精神。所以,木鱼在敲击时要轻重缓急平稳恒定,富有节奏感,根据需要,由缓入急,逐渐加速。

寺院中的圆木鱼大小不等,有各种规格。一般大些的圆木鱼都是放在案上或架上敲击的,小些的圆木鱼则是用手执持敲击的。小圆术鱼的敲击手法是:不敲的时候,双手捧持,鱼椎在外用两食指和两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住鱼身;敲击的时候,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执椎,鱼椎头和鱼身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

北京潭柘寺龙王殿廊下悬挂的石鱼,一米多长,敲击不同部位能发出的不同声音。

木鱼的功用

佛教中设立木鱼,用途是很多的。

首先,如前所述,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同时也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

其次,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佛经中说,自有木鱼出现,“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现在,木鱼有时也在僧众斋饭时敲击,《百丈清规》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再次,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佛经中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行报晓。”

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关于木鱼的功用,佛教中还有许多偈语发人深醒。如《雪峰义存禅师语录》中就有“木鱼鼓颂”二首,其中有句说:“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吃茶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鸬鹚横豁望,我誓不入湖。”又说:“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粥饭不能飧,空肚作声响。时时惊僧睡,懒者烦恼长。住持闹喧喧,不如打游漾。”在这里,木鱼警策僧众的用途,被古代佛教高僧以幽默趣味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教法器的种类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

为心灵敲响木鱼

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

声声木鱼的力量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

敲木鱼的由来

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木鱼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

敲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朝暮课诵的意义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佛教词典】大地法

【大地法】 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

【佛教词典】铁橛子

禅林用语。指无从下手、无法咬嚼者,比喻无可奈何之事...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应如何帮助开导

问: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很难长时间坚持正念,家属(全...

生命的长短到底能否控制

死亡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从出生之日起,我们无时无...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

星云大师《为贫苦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祈求您垂听弟子祈愿的心声: 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