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六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四

「所以者何?善现!一切法皆以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空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相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相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愿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愿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起无作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起无作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生无灭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生无灭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染无净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染无净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所有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所有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幻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幻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梦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梦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响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响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像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像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光影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光影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阳焰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阳焰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变化事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变化事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寻香城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寻香城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量无边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量无边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与不取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与不取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举不下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举不下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去无来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去无来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增无减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增无减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入不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入不出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集不散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集不散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合不离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合不离中趣非趣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我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我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有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有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命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命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生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生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养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养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士夫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士夫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补特伽罗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补特伽罗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意生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意生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儒童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儒童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作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作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使作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使作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受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受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使受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使受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起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起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使起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使起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知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知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见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见者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常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常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乐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乐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我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我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净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净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常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常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苦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苦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我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我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净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净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贪事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贪事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瞋事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瞋事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痴事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痴事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见所作事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见所作事尚毕竟无所有,况有趣非趣可得!

「善现!一切法皆以真如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真如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法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法界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法性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法性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虚妄性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虚妄性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变异性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变异性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平等性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平等性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离生性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离生性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法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法定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法住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法住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实际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实际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虚空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虚空界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思议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思议界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动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动中趣非趣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法皆以色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色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受、想、行、识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受、想、行、识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眼处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处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耳、鼻、舌、身、意处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耳、鼻、舌、身、意处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色处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色处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声、香、味、触、法处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声、香、味、触、法处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眼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耳、鼻、舌、身、意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耳、鼻、舌、身、意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色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色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声、香、味、触、法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声、香、味、触、法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眼识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识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耳、鼻、舌、身、意识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识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眼触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触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耳、鼻、舌、身、意触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地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地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水、火、风、空、识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水、火、风、空、识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明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明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行乃至老死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布施波罗蜜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净戒波罗蜜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净戒波罗蜜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安忍波罗蜜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安忍波罗蜜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精进波罗蜜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精进波罗蜜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静虑波罗蜜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静虑波罗蜜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般若波罗蜜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内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内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外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外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内外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内外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空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空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大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大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胜义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胜义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有为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有为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为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为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毕竟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毕竟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际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际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散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散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变异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变异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本性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本性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自相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自相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共相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共相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切法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切法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不可得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可得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性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性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自性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自性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性自性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性自性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念住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念住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正断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正断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神足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神足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五根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五根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五力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五力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七等觉支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七等觉支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八圣道支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八圣道支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苦圣谛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苦圣谛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集圣谛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集圣谛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灭圣谛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灭圣谛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道圣谛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道圣谛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静虑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静虑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无量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无量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无色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无色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八解脱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八解脱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八胜处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八胜处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九次第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九次第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十遍处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十遍处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空解脱门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空解脱门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无相、无愿解脱门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相、无愿解脱门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五眼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五眼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六神通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六神通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三摩地门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三摩地门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陀罗尼门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陀罗尼门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佛十力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佛十力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无所畏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无所畏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四无碍解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无碍解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大慈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大慈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大悲、大喜、大舍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大悲、大喜、大舍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十八佛不共法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十八佛不共法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预流果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预流果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来、不还、阿罗汉果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预流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预流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来、不还、阿罗汉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来、不还、阿罗汉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独觉菩提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独觉菩提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独觉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独觉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切菩萨摩诃萨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切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切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道相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道相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善现!一切法皆以一切相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一切相智尚毕竟不可得,况有趣非趣!

「如是,善现!菩萨摩诃萨为与世间作所趣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初分趣智品第四十六之一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谁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信解?」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久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意趣求精勤修行,已曾供养百千俱胝那庾多佛,于诸佛所发弘誓愿,善根淳熟,无量善友所摄受故,乃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信解。」◎◎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生信解者,何性?何相?何状?何貌?」

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调伏贪、瞋、痴性为性,远离贪、瞋、痴相为相,远离贪、瞋、痴状为状,远离贪、瞋、痴貌为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调伏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性为性,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相为相,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状为状,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貌为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性、相、状、貌,乃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信解。」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信解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何所趣?」

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当趣一切智智。」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趣一切智智者,能与一切有情为所归趣。」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能趣向一切智智。若能趣向一切智智,是则能与一切有情为所归趣。」

善现复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谓擐如是坚固甲冑:我当度脱一切有情,皆令证得究竟涅槃,虽于有情作如是事,而都不见有情施设。」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谓擐如是坚固甲冑:我当度脱一切有情,皆令证得究竟涅槃,虽于有情作如是事,而都不见有情施设。

「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色。何以故?色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色。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受、想、行、识。何以故?受、想、行、识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受、想、行、识。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眼处。何以故?眼处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眼处。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处。何以故?耳、鼻、舌、身、意处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处。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色处。何以故?色处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色处。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声、香、味、触、法处。何以故?声、香、味、触、法处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声、香、味、触、法处。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眼界。何以故?眼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眼界。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界。何以故?耳、鼻、舌、身、意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色界。何以故?色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色界。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声、香、味、触、法界。何以故?声、香、味、触、法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声、香、味、触、法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眼识界。何以故?眼识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眼识界。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识界。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识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识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眼触。何以故?眼触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眼触。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触。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触。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地界。何以故?地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地界。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水、火、风、空、识界。何以故?水、火、风、空、识界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水、火、风、空、识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无明。何以故?无明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无明。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何以故?行乃至老死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行乃至老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我。何以故?我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我。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冑不属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何以故?有情乃至见者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冑故,说彼甲冑不属有情乃至见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六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徧照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序...

禅宗决疑集

禅宗决疑集 西蜀野衲智彻述 源湛流清门 原夫法不孤起...

【注音版】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佛说大迦叶本经

佛说大迦叶本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受八戒法

受八戒法...

佛说五无反复经

佛说五无反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胞胎经

佛说胞胎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奉 制译 闻如是:...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条人生铁律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

以恭敬供养的心来听法,这样才能够得到利益

这以下说明应该避免的过失,看第二段: 又者不应作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