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二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二

「复次无边慧!我念往昔修菩萨行时被如是甲冑、乘如是大乘,超过诸际,能灭黑闇,能除怖畏,以大精进,乃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所闻此菩萨摩诃萨甲冑庄严大乘庄严。踊跃欢喜观此法时,于佛世尊恭敬尊重,不作是念:『我被如是甲冑,我有如是甲冑,我得如是法,我有如是法,我有如是种类之法。』我于尔时无有我想,远离身见、远离我慢,心无高下亦无分别,为欲摄受一切众生,护持诸佛如来法藏,成熟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众生,曾无一念劳倦之心。我于尔时不舍甲冑乘无边乘,世世生中能破魔军,魔诸眷属退败消灭,魔之使者怖畏驰散,一切异道诸遮罗迦、路伽耶、陀波利、婆罗遮伽,及此外道相应之辈,我皆降伏为作安隐,一切异论悉已摧殄,一切外道悉已降伏,邪趣众生令于此乘住众善轭。为诸众生开示甲冑甲冑庄严,亦为众生演说如是种类之法安乐大乘,住此乘者便获一切安乐资具,所谓有为安乐资具、转轮圣王安乐资具、帝释梵王安乐资具,及得无为安乐资具。为诸众生说此法时,令诸众生入此法中生圣种性,建大法幢、作师子吼,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应被如是大甲冑已,如理观察而选择之,当于何法而发趣之?于一切法尽能知见,无有分别。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正道,如理知故;正道发趣,如理见故。如理清净则不分别非不分别,而于分别不分别中平等知见。若见有法可求可觅则不平等,不住如理清净知见。以无分别无不分别,于彼分别不分别中而无执取;以无执取,远离分别及不分别。于此道中无有怜愍、无有施为,亦无增益、亦无取舍。住平正道亦不分别过现未来,遍能了知一切分别。所有随眠,于一切法得住平等、无颠倒义,乃得名为住斯道者。

「无边慧!何等为道及道清净?所谓说名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能断萨迦耶见,超过一切见所行境,一切诸见于一切处悉得清净,而能了知一切分别,若胜分别、若遍分别,则无分别,无胜分别、无遍分别。不住邪思、断邪思惟,能见正命、见正命想,见命清净,住清净命。如理能见清净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住于正业,正见语业,于语语者悉能见知,住于正语能净对治。正精进见善摄精进,住正精进,正见忆念而无有念,亦无作意、无所执取。以清净念住于正念正见三昧,于三昧中无所依止,而能清净三昧之见住于正定。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如是见时,得一切处清净正见住清净道。此清净道为善丈夫之所修行,智者尊重、众圣悦可、如来称赞,非一切魔魔民、魔使、魔天、大众之所行处,亦非一切爱着外道、依止诤论、行见稠林、趣诸非道路伽耶等之所行处,亦非一切爱涅槃者之所行处。何以故?住无为者则于涅槃有所分别,涅槃分别则诸行分别。何以故?涅槃界中超过一切动念分别,尚无无为,况有有为?此道能净一切分别,乃无少有无为分别,宁有一切有为分别?若于圣道有分别者,则不名为住于圣道。若断一切动念分别,是则名为住于圣道、住无畏道、住安隐道、住安乐道。此道能至无老病死忧苦之处,此道能至无有自性超过性处,此道能至远离一切性非性处,此道能至无示现相非色相处,此道如空遍一切处能至无上大宫殿中。如是去者不复退还,便获若干安隐快乐。彼大宫殿不可示现,无诸事相、无少有为、无少无为,已灭有为已舍无为,不与众生有为安乐无为安乐。

「无边慧!诸有欣乐有为涅槃,彼尚不求有为安乐,况有能于大宫殿者?大宫殿中无有施设,清凉寂静故名涅槃,灭贪瞋痴、断诸随眠、裂爱见网、竭无明流、拔众毒箭、尽不善法,故名涅槃。远离一切憍慢病疾、众苦逼恼,故名涅槃。非心意识心所所行,故名涅槃。息诸诤论一切结使乃至法想,故名涅槃。绝诸意乐意乐所求,亦无分别所分别相,故名涅槃。无边慧!是为大般涅槃体性。涅槃无边不可宣说,若有所趣则非是道,道亦无言不可宣说。诸菩萨摩诃萨若以此道趣于涅槃大宫殿时,亦令无量百千众生住于斯道。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于此道中而发趣时,无有劳倦亦无忧恼,随欲所求、随欲庄严,随庄严处一一庄严,随摄众生而为说法,令诸众生皆得欢喜。何以故?此道无等、能净对治、所作究竟。诸佛世尊、声闻缘觉,皆于此道而发趣之不相违背,未到彼地,未如其愿终不相离。何者为地?谓涅槃地、大宫殿地。譬如虚空不可为喻,唯除虚空以喻虚空。广大空寂名曰虚空,涅槃宫殿亦复如是,为大空寂,无有主宰亦无我所,一切众生设入其中,无能摄取一毛端量。广大空寂广大无量名大涅槃、名大宫殿。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此殊胜道,非诸声闻缘觉所有。住此道者成就一切功德资粮得不退转,为诸众生作大饶益,以殊胜行为大庄严,以是道故而发趣之。如彼庄严,亦非声闻缘觉所有。诸菩萨摩诃萨住此道时,若作轮王无所顾悋,有大威德神通变现,而能了知世出世间。若作帝释、大梵天王,无所耽着远离憍慢,乐见诸佛乐闻正法,成熟无量百千诸天,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菩萨殊胜道,  世间无有上,
 众圣及二乘,  皆趣于斯道。
 一切诸菩萨,  发趣大菩提,
 为得道庄严,  以斯道开示。
 若于斯道中,  已趣今趣者,
 彼皆以正见,  安住于斯道。
 一切诸菩萨,  若住平等见,
 行于斯道中,  安乐而发趣。
 斯道最殊胜,  斯道为无上,
 如实能诱进,  于中无所执。
 若住于斯道,  行于斯道中,
 一切诸智人,  其意不倾动。
 不说于斯道,  少有倾动者,
 由是无所动,  于动常远离。
 我说于斯道,  无动无施为,
 亦无有增益,  斯道故无上。
 一切诸菩萨,  善住于斯道,
 斯道无有爱,  亦复无有憎。
 斯道非过去,  斯道非未来,
 彼际不分别,  如是而修习。
 斯道无烦恼,  斯道无分别,
 于义不乖违,  如是而安住。
 住于最胜道,  无住为安住,
 住于斯道者,  能获清净性。
 我说八支道,  众圣之所行,
 住于斯道者,  菩提不难得。
 菩萨依怙者,  如是住斯道,
 能得道清净,  一一而进趣。
 斯之最上道,  善士所修行,
 如来所称赞,  此智为无上。
 魔及魔军众,  魔之所摄者,
 外道余众生,  非其所行处。
 分别涅槃者,  不住斯胜道,
 愚为分别害,  不能趣涅槃。
 超过分别者,  无想无分别,
 于斯大道中,  以是而发趣。
 众圣之胜道,  愚夫皆远离,
 若行此法者,  斯道为无上。
 斯之最胜道,  能至无上处,
 其中无衰恼,  无畏无灾难。
 斯之无上道,  无色无形相,
 不可以色相,  而能示现者。
 斯之安隐道,  正直无所畏,
 以斯道发趣,  究竟大涅槃。
 斯之最净道,  犹若太虚空,
 一切无罣碍,  常趣于涅槃。
 若至涅槃者,  一往无复退,
 斯之大涅槃,  最上胜安乐。
 涅槃大宫殿,  空寂不可量,
 故名大涅槃,  亦名大宫殿。
 斯大涅槃中,  三毒烦恼灭,
 若至其中者,  无退无受生。
 涅槃大空寂,  犹若太虚空,
 广大空寂故,  于中无罣碍。
 涅槃大宫殿,  永离苦忧恼,
 无边境界处,  说名为涅槃。
 涅槃无数量,  数量不可得,
 寂灭清凉性,  说名为涅槃。
 涅槃无施设,  趣道亦无上,
 无量无分别,  分别不可得。
 我为诸菩萨,  开示于斯道,
 若住斯道者,  彼近于涅槃。
 若住于斯道,  世间胜安乐,
 一切皆当得,  说名无畏者。
 善住于斯道,  其心无所染,
 由是道清净,  说名无畏者。
 以见平正道,  一切能随觉,
 一切资具中,  一切不贪着。
 菩萨依怙者,  殊胜真实道,
 饶益诸众生,  勇勐而发趣。
 若得无上道,  最上道庄严,
 令世悉欢喜,  斯道而发趣。
 斯道最殊胜,  能令意清净,
 随其所乐求,  一切当发趣。
 若得圣王位,  转轮大军旅,
 能舍大王位,  出家行学道。
 若得天帝释,  大梵天王位,
 于彼无耽着,  斯为善顺道。
 世间诸学处,  一切能明了,
 住于斯道中,  乃为实语者。

「复次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于此道中而发趣时!为欲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一法,所谓不作诸不善法。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一者于内随何善法如理思惟,二者于外随何善法如理请问。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一者如事了知诸法,二者了知无事无住无所分别。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一者于内随顺觉知,二者于外无所执着。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一者自信无所分别;二者众生若未有信,我令安住于此道中。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一者能于所作之业如实知见,二者能于所作之业而无执着。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三法:一者于诸苦取蕴中一一了知,二者于诸无苦取蕴勤求至乐,三者于诸和合法中专修远离。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三法:一者宣说最上之法语不乖违,随说法义心无诤论;二者不着一切文字;三者摄取一切诸法。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四法:一者于义正方便事,二者随义而作相应正方便事,三者顺法而作观察正方便事,四者不起一切执着正方便事。又为摄取八正道故修行四法:一者能以坚誓自守如说而行,二者能以六根善巧于道发趣,三者能令意乐清净,四者能住不放逸行。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以此法行摄取道故,乃可名为随顺道者,观一切法性空故、无名故、无相故、无愿故、无生故、无作故、厌故、离故、灭故、出故,得法光明。观生尽时,不于无生而起生想,便于尔时超昇离生、出过非法,得道清净、获无生忍。道清净故过一切想,不住非想灭于道想,离于法想出无明网,以明修习所应得法悉能得之。明所修习得何等法?谓明修习得想受灭,得一切法决定善巧,得随祕密顺于法性。诸菩萨摩诃萨行此道时,不住于处不为相覆,知一切法同于虚空,生如空生、性如空性,无有少相而为罣碍。此道清净不畏灾患,被大甲冑不为执缚,乘于大乘无所迷惑,离诸障难犹如虚空。于此道中而发趣之,为诸众生作大光明。无边慧!是为诸菩萨摩诃萨殊胜之道,非诸声闻缘觉所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为摄八正道,  演说诸法行,
 若住此道中,  斯为大精进。
 善法修行者,  能于一切时,
 不作不善法,  斯行摄于道。
 菩萨修习者,  于内如理思,
 于外求请问,  斯行摄于道。
 菩萨观察者,  如事正了知,
 如理如法住,  斯行摄于道。
 菩萨依怙者,  于内随觉知,
 于外无所执,  斯行摄于道。
 菩萨无畏者,  自信无分别,
 令他住净信,  斯行摄于道。
 菩萨思惟者,  净诸所作业,
 于业无所执,  斯行摄于道。
 菩萨无系者,  常知苦取蕴,
 求无苦取蕴,  斯行摄于道。
 菩萨善智者,  修离和合行,
 能离于和合,  斯行摄于道。
 菩萨思义者,  随义能了知,
 演说无违诤,  斯行摄于道。
 菩萨具慧者,  不着于文字,
 摄持一切法,  斯行摄于道。
 菩萨行法者,  能与法相应,
 亦随义相应,  斯行摄于道。
 菩萨顺道者,  正住于坚誓,
 如说而修行,  斯行摄于道。
 菩萨道清净,  善净于意乐,
 住法不放逸,  斯行摄于道。
 菩萨一切时,  勤修此诸行,
 身心获安乐,  斯行摄于道。
 菩萨正念者,  住于清净道,
 了知一切法,  皆空无有相。
 菩萨观察者,  能令愿清净,
 亦不住无愿,  远离于诸相。
 菩萨如理观,  理趣悉平等,
 于诸法不生,  无有少疑惑。
 菩萨妙智者,  能观一切法,
 厌离寂灭故,  明见而发趣。
 菩萨观法者,  如理见法生,
 不于生见生,  不于尽见尽。
 菩萨精进者,  如是观察时,
 出离于非法,  超昇正位中。
 菩萨妙智者,  斯道为清净,
 速至大安隐,  成就无上忍。
 菩萨妙智者,  随顺观诸法,
 超过一切想,  常住于无想。
 菩萨妙智者,  斯道能净治,
 远离于道想,  亦不住法想。
 菩萨妙智者,  斯道净治故,
 出于无明网,  获大法光明。
 菩萨妙智者,  能以明修习,
 教授诸众生,  由是而发趣。
 菩萨明修习,  为得一切法,
 决定甚深义,  善巧大方便。
 菩萨明修习,  方便离诸想,
 随顺祕密法,  能知决定义。
 菩萨妙智者,  以大法光明,
 能灭于想受,  由是而发趣。
 菩萨妙智者,  不住于斯道,
 不住斯道故,  于道而发趣。
 菩萨无畏者,  能知一切法,
 犹若净虚空,  诸相无所覆。
 菩萨知诸法,  其性同虚空,
 诸法如空故,  清净而无垢。
 菩萨如是住,  不为相所碍,
 速为诸众生,  演说而教授。
 菩萨妙智者,  一切道清净,
 于道无灾患,  无碍而发趣。
 如是清净道,  速往大菩提,
 能于无为证,  平等而发趣。
 菩萨大甲冑,  大乘及大道,
 如空无罣碍,  清净而发趣。
 趣斯乘及道,  如趣太虚空,
 远离于众相,  无相而发趣。
 大乘平等乘,  广大如虚空,
 于斯清净道,  此乘当发趣。
 一切诸菩萨,  尊重于斯法,
 为诸众生故,  勇勐而发趣。
 若诣大菩提,  住斯殊胜道,
 非诸二乘等,  于此能发趣。
 菩萨正忆念,  能令道清净,
 以斯清净道,  最上而发趣。

「复次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发趣之时,能以善巧而正了知无量念处、正断、根、力、觉分、解脱、等持等至、神足止观,无量功德殊胜庄严,为欲降伏诸世间故被大甲冑,出三界故乘于大乘,摄受天人阿修罗故安住斯道,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被大甲冑乘于大乘住斯道时,不以慈悲喜舍遍照众生,于诸众生不爱如己。如是甲冑大乘大道,而于大地所不堪受,一切众生不任亲近。若以哀愍利益众生被大甲冑乘于大乘安住斯道,如是甲冑大乘大道,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不能行,一切愚夫耽着世间住世间者亦不能见。又诸菩萨摩诃萨哀愍一切诸众生故被大甲冑,能以甲冑加持地界水火风界,令此地界而不倾覆,一切众生不生恐怖,能令水界火界风界随彼所应作所应作。又诸菩萨摩诃萨始自初心发趣甲冑,乃至今被斯大甲冑乘此大乘,以清净道而发趣于一生补处,诣菩提树坐道场时。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金刚所成坚固场地,若不加持踊没倾覆。虽以坚固金刚所成,无堪荷负斯大甲冑大乘大道。又诸菩萨摩诃萨往昔誓愿,于诸众生趣慈悲故,十方诸佛诸大菩萨共称赞故,设复金刚大轮围山、须弥卢山、一切宝山及余山王,若不加持亦无堪荷斯大甲冑大乘大道。又诸菩萨摩诃萨本愿力故、诸佛如来本愿力故,于诸众生不为恼故、不为害故、不为损故、不为怨故、不为讐故、不凌恃故、不逼迫故,为令众生获安乐故,被大甲冑乘于大乘住斯道中,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被甲冑时,被慧甲冑、持慧刀仗、大慧回向,乘回向乘、起慧光明、住光明道,以慧明眼观察诸法,而发起于一切智智。为欲摄取一切智智,为诸众生修行般若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一切皆以慧为先导、慧为修习、慧为摄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无边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希有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干智慧,遍一切处悉能摄持,成就无量诸佛之法。」

尔时世尊告无边慧菩萨摩诃萨言:「无边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若干智慧,遍一切处摄一切法,被大甲冑乘于大乘住斯大道,一一皆以慧为先导而发趣之。无边慧!设有智慧无慧先导,于此道中不能发趣。若有智慧以慧先导,遍一切处随转随行,以慧摄持、以慧防御,尔时乃名被大甲冑乘于大乘住斯大道,以安隐法饶益世间,能开慧眼以眼观察,慧身朗照放大光明,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边慧!是为诸菩萨摩诃萨所被甲冑甲冑庄严、所乘大乘大乘庄严、所行大道大道庄严,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边慧!诸善丈夫甲冑庄严、大乘庄严、大道庄严,一切功德种种庄严,我若具说,于无量劫不可穷尽。为令汝等而了知故,亦为未来诸善丈夫甲冑庄严、大乘庄严、大道庄严,无边功德资粮庄严,我今于此略说少分。彼善丈夫若闻我法,亦当被大甲冑乘于大乘住斯大道,功德庄严而发趣之。」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说一切断,  亦说四念住,
 一切善方便,  斯由不放逸。
 具足正忆念,  法善巧相应,
 勇进而出离,  斯由不放逸。
 根力菩提分,  被甲乘大乘,
 以此为侍卫,  菩萨当发趣。
 禅定胜解脱,  等持及等至,
 以此为侍卫,  菩萨当发趣。
 大慈悲喜舍,  被甲乘大乘,
 以此为侍卫,  菩萨当发趣。
 成就于止观,  神足及神变,
 以此为侍卫,  菩萨当发趣。
 无量诸功德,  被甲乘大乘,
 于道无疲倦,  菩萨当发趣。
 精进不放逸,  被甲乘大乘,
 了知彼念处,  菩萨当发趣。
 光明大甲冑,  降伏诸世间,
 被斯甲冑已,  乃名为智者。
 正趣一切智,  出过三界中,
 乘斯大乘已,  乃名为智者。
 大道清净道,  映蔽诸世间,
 天人阿修罗,  乃名遍闻者。
 如是诸菩萨,  普为诸众生,
 能于一切时,  精进被甲冑。
 菩萨不修习,  大慈及大悲,
 大喜大舍等,  大地不堪受。
 菩萨不修习,  于彼诸众生,
 知时饶益事,  大地不堪受。
 菩萨不修习,  于彼诸众生,
 爱之如己者,  大地不堪受。
 菩萨不修习,  以慈乘大乘,
 诸山及大海,  大地不堪受。
 菩萨不修习,  慈念诸众生,
 乘于此大乘,  众生不亲近。
 若被斯甲冑,  慈光不照明,
 于彼大甲冑,  众生不亲近。
 若被斯甲冑,  功德海无边,
 加持四大界,  彼乃堪荷负。
 摄取众生故,  普照以慈光,
 加持四大界,  彼乃堪荷负。
 摄取众生故,  成就大菩提,
 加持四大界,  彼乃堪荷负。
 不讥恼众生,  被斯大甲冑,
 大乘而出离,  斯名为智者。
 善巧大方便,  一切悉加持,
 无上而出离,  斯名为智者。
 由是此大地,  不没亦不倾,
 水火风界等,  能作所应作。
 然诸大菩萨,  被甲乃无边,
 乘于此大乘,  以道而发趣。
 成就一生处,  至于最后身,
 往诣树王下,  坐于坚固地。
 于此道场处,  安住如金刚,
 身心不疲倦,  现证一切智。
 菩萨无畏者,  若不以加持,
 彼地当倾覆,  坏已无复成。
 一切大地界,  若不以加持,
 假使金刚成,  无不倾覆者。
 菩萨于往昔,  大誓愿庄严,
 于诸众生所,  已起大慈念。
 现在十方界,  诸佛刹土中,
 遍知两足尊,  一切皆护念。
 设复余石山,  须弥卢宝山,
 金刚轮围山,  坚固嶷然住。
 菩萨智慧者,  若不以加持,
 于斯大甲冑,  不堪为荷负。
 诸佛诸菩萨,  神力所加持,
 众生及大地,  堪近堪荷负。
 被斯大甲冑,  不为恼众生,
 甲冑无有上,  以乘当发趣。
 被斯大甲冑,  不为害众生,
 甲冑不思议,  以乘当发趣。
 被斯大甲冑,  不为雠众生,
 为除众生病,  以乘当发趣。
 具足殊胜道,  无上最净治,
 不恼不雠怨,  不害正安住。
 被慧大甲冑,  乘慧回向乘,
 甲冑不可坏,  回向无过上。
 菩萨依怙者,  住道慧光明,
 以慧观诸法,  无上而发趣。
 菩萨殊胜道,  甲冑及大乘,
 斯由慧光起,  是故心清净。
 乘诸波罗蜜,  趣佛大菩提,
 慧摄慧清净,  以慧为先导。
 一切波罗蜜,  以此慧为先,
 慧摄慧清净,  能授无上智。
 菩萨不思议,  能起慧光明,
 能然大慧灯,  安乐而发趣。
 起慧光明故,  慧眼由是开,
 于佛无上智,  明见而发趣。
 菩萨勇勐者,  甲冑乃无边,
 无边庄严故,  名为大甲冑。
 菩萨大智者,  大乘大庄严,
 于佛一切智,  无染而发趣。
 菩萨大智者,  大道大庄严,
 殊胜不思议,  清净而发趣。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二

 

上篇:大宝积经

下篇:大方广三戒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宝积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舍卫...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西晋河内沙...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舍卫...

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

【注音版】中阿含大品八难经

中阿含大品八难经...

【注音版】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宝藏论

宝藏论 长安沙门释僧肇着 广照空有品第一 空可空非真...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

缁门警训

重刊缁门警训序 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一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初诵第一 (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最美的孩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

骄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