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净界法师  2021/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状,叫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

佛陀用很简单的比喻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说这整个三界是一个起火燃烧的房子,即使你造了善业,你今生能够有好的房子住,有好的衣食使用,但是你大方向没有离开这个起火燃烧的房子。所以你还是在这个起火燃烧当中去吃饭睡觉,这整个结构,这种无常大火的燃烧并没有改变。所以说,佛陀安立三界的痛苦是逼迫性。这个很重要!

很多人学佛以后,会产生一个错觉,他以为他不需要修苦谛观。问他说:“为什么你不修苦谛观呢?”他说:“我吃的苦够多了。”不对啊!佛法讲的痛苦,指的是快乐也是痛苦。也就是说,你从人生的经验当中,所体验的痛苦只是痛苦的一部分,假设你不修苦谛,你会对安乐的这一块没有免疫性。你对痛苦这一块会有厌离心,但是你不可能在安乐当中体验到痛苦,不可能!这个只有从道理观察,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

很多人以为他已经具足了出离心,但是他的出离心来自于他的生命的经验,所以这种出离心是不全面。因为你生命的经验只是整个痛苦里面其中一块,特别是一种比较逆境的这一块,但是你不可能从顺境当中体验痛苦,这个你做不到。

你的出离心不完全的时候,你今生所做的善业,你今生所念的佛,它就有漏洞。你没有把整个三界的漏洞把它填满,临命终的时候就变成你的致命伤,因为你这个佛号的底盘不稳定,有漏。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你那个往生的力量才能够坚定。你一旦这个痛苦觉悟得不完全,只是觉悟了一小块,那么你三分之二的都是漏洞。你临终的时候,就会跑到快乐的地方去,因为快乐的地方你没有觉悟到,这就变成你往生的一个破洞,

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再讲一次,佛陀对于痛苦的定义,不是逆境,而是你只要有逼迫的感觉,这个就是痛苦;你只要有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痛苦。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这个痛苦的定义是逼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

不要老回头看过去的痛苦

要谈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从心调整对环境的...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

【佛教词典】中有形量大小

【中有形量大小】 p0362 大毗婆沙论七十卷三页云:问:...

【佛教词典】捉宝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僧伽蓝中寄宿处,...

【佛学漫画】弥勒菩萨上生经

弥勒菩萨的故事——上生兜率天...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天上的福报

有一天,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它的细致和美丽,连宫...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除念此六字外,了无一念当情

【原文】 倘肯至诚念佛,决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