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峯山半月妙峯法界殿中,与大苾刍众二万五千人俱,皆阿罗汉,一切漏尽离诸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所应作修作已办,去除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智解脱,诸心自在到于彼岸,阿若憍陈如等十八大声闻,而为上首。复有七百二十万俱胝那庾多菩萨摩诃萨众,其名曰: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财吉祥菩萨摩诃萨、觉吉祥菩萨摩诃萨、药王菩萨摩诃萨、药上菩萨摩诃萨等,是诸菩萨皆悉善转不退转法轮,悉于宝积方广正法而善请问,住法云地其慧高广犹若须弥,善能观察一切法空无相、无愿,无生、无起、无性、照明广大,甚深法理善威仪道。而诸菩萨皆是各各世界百千俱胝那庾多诸佛如来遣来至此,悉能出生诸神通事,安住诸法自性清净。

尔时,世尊即作是念:「此诸菩萨摩诃萨众具大威德,为求法故,从殑伽沙数等大威德世界,迅疾如风来此集会。我今应为开明宣说广大正法,或现光相广大照曜。复令此诸菩萨摩诃萨众,于此会中闻所说法请问其义。」尔时,世尊即放光明,遍照十方不可思议如微尘等三千大千世界。

即时十方一一方分,各有十佛刹不可说如微尘等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摩诃萨众来此集会,一一菩萨各现不可思议菩萨所有神通,而来到佛会已,各以不可思议妙色供养而供养佛,各各处自愿力出生莲花座中瞻仰世尊。是时,法界殿中自然出现大宝莲花藏师子之座,纵广正等阿僧祇俱胝由旬次第高显,以众光明摩尼宝所成,以电光明摩尼宝而为界道,不思议光明摩尼宝为莲花茎,无比喻摩尼宝而为间错,超越譬喻光明摩尼宝作殊妙鬘,自在王摩尼宝网垂覆其上,竪立种种光明摩尼宝盖及宝幢幡。而彼大摩尼宝莲花藏师子座上,普遍出现十阿僧祇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明,其光普照十方世界。

是时,十方一一方分,有十佛刹不可说微尘数等百千俱胝那庾多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帝释、梵王、护世天等,皆来集会。是中或有处宝楼阁,与不思议百千俱胝那庾多天女众等奏妙音乐;或处妙花所成楼阁、或处龙坚栴檀香所成楼阁、或处真珠所成楼阁、或处大金刚宝所成楼阁、或处金刚光明摩尼宝所成楼阁、或处浑金所成楼阁、或处一切光明积集摩尼宝王所成楼阁、或处自在王摩尼宝所成楼阁、或处如意宝所成楼阁、或处帝青摩尼宝所成楼阁、或处大海之中清净庄严普遍光明大摩尼宝所成楼阁,皆有阿僧祇不思议百千俱胝那庾多天女众等,奏妙音乐乘空而来。到佛会已,皆以不思议无等比超越分量诸妙供养。供养佛已,各各于自愿力出生座中瞻仰世尊。

时此三千大千世界,悉成阎浮檀金殊妙色相,自然出现种种摩尼宝庄严树、妙衣服树、龙坚旃檀香树,妙宝所成电光明摩尼宝网垂覆其上,竪立宝盖及宝幢幡。其诸树间皆有阿僧祇百千俱胝那庾多天女,执持半身真珠璎珞,或复执持摩尼宝鬘。

时彼大摩尼宝莲花藏师子座中,自然有声说伽陀曰:

「人中王来就此座,  本从福力所出生,
 普令众愿悉圆成,  胜二足尊愿摄受。
 此我身相宝所成,  中一宝谓莲花座,
 随其意乐人中尊,  能满诸愿救世者。
 今此宝成莲花座,  于此世间最殊妙,
 为俱胝众说法门,  闻者皆令得此座。
 汝身出现千光相,  普遍照曜诸世间,
 我观此相欢喜生,  愿佛今就我此座。
 速就座已摄受我,  此座数有八俱胝,
 今自然智牟尼尊,  登座普摄诸群品。」

尔时,世尊从本座起,即于宝莲花藏师子座上加趺而坐,普遍观察一切菩萨人天大众,为诸菩萨欲当宣说最上妙法。

尔时,一切大菩萨众咸作是念:「若我今时得闻妙吉祥童真菩萨请问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不生、不灭甚深正法,斯为庆幸!」

尔时,妙吉祥童真菩萨先在会中,知诸菩萨摩诃萨众心之所念,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不生、不灭,此所宣说当是世尊何法增语?」即说伽陀而伸请问:

「不生与不灭,  此是佛所说,
 大慧相云何,  于此中宣演?
 若法不生灭,  即无见无因,
 佛大牟尼尊,  复云何宣说?
 此十方菩萨,  诸佛故遣来,
 求大智法门,  愿尊说正法。」

尔时,世尊赞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妙吉祥!汝今善能请问如来如是义理。如汝意者,广为多人作大利益,悲愍世间令其修行普得安乐,复能利乐诸天人众。今此所来诸大菩萨摩诃萨众,为得佛地故不生恐怖,是处施作亦无所畏、复无惊悚。妙吉祥!彼等皆得实智所摄。如来今此说如是法,所谓不生、不灭。妙吉祥!不生灭者,此说即是如来增语。譬如吠瑠璃宝成大地相,于彼所成大地相中,而有忉利天中帝释天主所居之处大广胜殿。而彼天主常处其中受天五欲,胜妙快乐、嬉戏自在。彼诸天众呼彼阎浮提中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一切人众,谓言:『善来!汝等且观帝释天主大广胜殿,天主于中受胜妙乐。汝等来此广行布施,修作福事、积集戒行。汝等当知,今此帝释天主所居大广胜殿神通具足,汝等宜应修作福事,愿当获报如彼天主,安处天宫受胜妙乐。』是时阎浮提中,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一切人众,见此吠瑠璃宝所成大地帝释天主大广胜殿,见已合掌,执持香花向空散掷,作如是言:『愿我等当来亦获是相,如帝释天主居广胜殿,受胜妙乐嬉戏自在。』然彼人众而悉不知影像对现瑠璃大地,忉利天中帝释天主大广胜殿清净所成犹如影像。妙吉祥!彼帝释天主以广行布施,修作福事、积集戒行,宿善根力广成熟故,感彼天中胜妙宫殿。妙吉祥!而彼吠瑠璃地本无所有,忉利诸天及彼帝释天主所居大广胜殿亦无所有,皆是清净所成影像对现而亦常在,而实不生、亦复不灭。

「妙吉祥!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以清净心如实观想,如来即为对现身相;复以如来威神力故,令诸众生得见如来。然本无实不生不灭、无性非无性、无见非无见、非世间非非世间、无状貌非无状貌。妙吉祥!一切众生但以如来对现影像而为所缘,散掷香花、衣服、妙宝而为供养,作如是言:『愿我当来获胜妙报,同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彼诸众生求佛智故广行布施,修作福事、积集戒行,回向愿当得如来智。

「复次,妙吉祥!又如吠瑠璃宝所成大地,帝释天主对现影像,无动转、无领受、无戏论,无分别、不离分别,无计度、不离计度,非思惟作意,寂静清凉、无生、无灭,无见、无闻、无嗅、无味、无触、无想,无施设、无表了。妙吉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无动转、无领受、无戏论,无分别、不离分别,无计度、不离计度,非思惟作意,寂静清凉、无生无灭,无见、无闻、无嗅、无味、无触、无想,无施设、无表了。如是等如来无所生趣向,诸所对现皆如影像,随诸众生信解差别,现诸色相寿量分限,但为成熟信解力故。是菩提器彼众生者即为对现,随其意乐、随其信解,令诸众生得闻法要,如所乐欲知三乘相,如所乐欲悉得解脱。

「妙吉祥!又如忉利天中帝释天主,以福力成办故,有大法鼓出妙法音,处虚空中大广胜殿上,彼诸天子极目彻视,不能观见。妙吉祥!彼大法鼓,若或忉利天中诸天子众,耽媔嬉戏、五欲自娱、心生放逸,而不乐入善法堂中歌咏法音,或时帝释天主五欲娱乐,亦复放逸,不处法座为众说法,彼大法鼓,处虚空中极目彻视,超眼境界不可观见,自然出声令诸天子开明警觉,谓言:『诸仁者!色、声、香、味、触是无常法,汝等今时勿生放逸,无令速疾离失宫殿;诸行是苦、诸行皆空,诸法无我,勿生放逸,此苦蕴灭、佗趣复生。汝诸仁者!宜当精勤歌咏正法,游戏法园、求法真实、爱乐正法,于正法中随念作意,即得不离天中五欲娱乐。』妙吉祥!然彼大法鼓,无分别、无离分别,超眼境界不生不灭,出语言道、离心意识。其大法鼓所出法音,令彼天众常所开觉惊怖迷乱,即入善法堂中歌咏正法,游戏法园、求法真实、爱乐正法,于正法中随念作意,天趣殁已胜处受生。又复帝释天主,入善法堂处于法座,为诸天众宣说法要。若时与彼阿修罗众,而共斗战天众或负,彼大法鼓自然出声,阿修罗众惊怖迷乱驰走而去。妙吉祥!然彼法鼓亦无我相,复无言说自然隐殁。大法鼓者,无所观瞩,住于真实,无心、无思,无相、无色、无声、无性,亦复无二超眼境界。

「妙吉祥!以彼忉利天中诸天子众宿善业故,有大法鼓出妙法音,令彼天众一切娆乱随烦恼等皆悉寂止,彼大法鼓而亦常在,然其无心亦无所思,无相、无色、无声、无性,亦复无二。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无见、无观,然亦常在,而无我相、无心、无思,无相、无色、无声、无性、超眼境界,但随众生宿善业报,随其信解为说法音,令其开晓闻法音故,使诸众生一切娆乱随烦恼等皆得寂止,彼法音声当知即是如来音声。妙吉祥!是法音声而无其实,如来但为一切世间权巧施设,随诸众生宿善业报,如来乃为出法音声,随诸众生各各意乐而生解了,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安乐,诸放逸者咸皆警悟。妙吉祥!一切众生闻法音已,皆愿当得如来身相。彼新发意菩萨及诸愚夫异生,但以如来善法出生而为所缘,令其得闻如来法音。妙吉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说不生、不灭甚深法理,应如是知。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一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妙吉祥!譬如炎夏向残雨际、初月时景方来,以诸众生宿业报故,此大地中,一切种子,禾稼、药草、树林而悉成长。时虚空中,大风吹击、大水流注。是时,大地而悉滋养。阎浮提中一切人众,见是相已、咸生欢喜,其心适悦,想此世间有大云起。妙吉祥!而此空中有大水蕴流注大地,是时,阎浮提中一切人众,即作是念:『今此大地,大水流注,岂非此中有大云起?』作是念已,咸发是言:『奇哉!大云降注,大水充满大地!』妙吉祥!而彼大水非云所有、非云施设,但以大风吹击,故有大水充满大地。即彼水蕴,以其众生宿业报力,随时隐没,风所摄持、风所破散,如云注水。妙吉祥!但由众生宿业报故,乃于空中大水流注,非云所有、非云施设,云无所生、非从心入,离于来去。彼善根成熟诸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诸异生等亦复如是,谓由彼等随智所乐,积集胜行种善根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为诸众生示涅槃道对现无碍,如来处于天人众中,诸有所说名字建立悉无别异。妙吉祥!应知如来于天人众中所出音声,而无其实都无所有。妙吉祥!如来无相离诸相故,无方处不离方处,无实所成、无生无灭,如来为诸天人世间,随宜对现广说正法悉充足已,而彼新发意菩萨及诸愚夫异生,以宿善业报乐涅槃法而化度者,不见如来有所对现,皆谓如来入大涅槃。妙吉祥!如来若生若灭、悉无所有,以佛如来不生灭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本来寂静,如来无实;如其大水,所缘无实、云亦无实,无生无灭、云无实故,乃于世间假施设有。如来诸有说法所缘,亦复如是,而无其实、不生不灭本来如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是无生法中,为诸世间假名安立。

「妙吉祥!又如大梵天王胜中最胜,于十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中而得自在,日日观察一切天众,下至四大王天乃为边际。以其大梵天王遍于诸天常观察故,彼彼一切诸天子众,各各天中五欲娱乐,彼娱乐已鼓吹歌音,复止息已舍诸乐事,各各合掌尊重恭敬,瞻仰梵王目不暂舍,诸天子众各各愿求大梵王出现世间成熟善根。是时,大梵天王于须臾顷即为出现。若此大梵天王天报灭时,别有大梵天王安立宫殿,若十若百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以宿愿力故而得自在;彼诸天子亦以宿世善根成熟故,感彼大梵天王日日观察一切天众,乃至大梵天王于须臾顷即为出现。妙吉祥!彼大梵天王都无所有、无处所,无动转、悉空无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思、无相,离心意识、无生、无灭,为彼诸天子众随宜对现,以其大梵天王宿世善根愿力所建立故,诸天子众宿世善根亦成熟故。然彼诸天子众,亦不作是念:『今此大梵天王诸所化现于空自在,无有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相状,非思惟、离心意识,无生、无灭。』

「妙吉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于空自在,无有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相状,非思惟、离心意识,无生、无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但以宿昔菩萨行愿力等所建立故,又以彼诸新发意菩萨及一切声闻缘觉、诸愚夫异生等宿昔善根成熟建立故,如来乃以百千种相而为庄严出现世间,皆如影像,无处所、无动转,亦无新发意菩萨、无一切声闻缘觉愚夫异生,亦无如来于空自在,无有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相状,非思惟、离心意识,无生、无灭。妙吉祥!以诸法空故,如来身相乃有百千种相而为庄严,现起如来诸威仪道、设诸法用,随诸众生种种信解说广大法,其所说法令诸众生一切娆乱随烦恼等皆得寂止。如来平等,于一切处住平等舍,离诸疑惑亦无差别。妙吉祥!以是缘故,当知不生、不灭,皆是如来方便增语。」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如来无生法本常,  一切法与善逝等,
 有所执相乃愚痴,  无实法于世间转。
 如来所成如影像,  一切善法皆无漏,
 一切皆遍佛真如,  三种影像世间现。

「复次,妙吉祥!如日光明行阎浮提,从东方出,先照须弥山王,次照铁围山、大铁围山,次照余诸大山,次照黑山,次照一切高显地方,次照一切此阎浮提低下地方,然彼日光悉无分别、不离分别,非思惟、非不思惟,离心意识。又日光明无生、无灭,无诸相状,以离相故复无作意,离作意故无诸戏论,离戏论故无诸损恼,离损恼故,非此非彼、非高非下、非缚非解、非有智非无智、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真实语非虚妄语、非此岸非彼岸、非平非不平、非水非陆、非寻伺非离寻伺、非色非非色。

「妙吉祥!为由大地有高下中容故,光明照亦下中上影像差别。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无生、无灭,无诸相状,以离相故复无作意,离作意故无诸戏论,离戏论故无诸损恼,离损恼故,非此非彼、非高非下、非缚非解、非有智非无智、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真实语非虚妄语、非此岸非彼岸、非平非不平、非水非陆、非一切智非非一切智、非寻伺非离寻伺、非积集非不积集、非有念非无念、非思惟非离思惟、非意生非非意生、非名非非名、非色非非色、非说非非说、非表了非无表了、非见非无见、非眼境非非眼境、非开导非不开导、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分别非不分别、非离分别非不离分别。

「妙吉祥!如来日轮光明,于三界中普遍照曜,所照亦无中边障碍。如来所放智日光明,先照菩萨深固大山,次照住缘觉乘诸众生等,次照住声闻乘诸众生等,次照善根深固信解众生,次照着边执者及邪定聚众生。如来所放智日光明,但为成熟长养诸众生故、出生未来因故、增长善法语故。如来平等,于一切处住平等舍,离诸疑惑亦无差别。妙吉祥!如来智日光明不作是念:『此众生类具大信解,我当为说广大之法。此众生类不为说法、亦不分别。此类众生具菩萨信解,此类众生具缘觉信解,此类众生具声闻信解,此类众生有善意乐,此类众生下劣邪意。』又复不作如是思惟:『此大信解众生,我当为说菩萨之法。此中信解众生,我当为说缘觉之法。此下信解众生,我当为说声闻之法。此善意乐及正见众生,我当为彼清净意乐。乃至住邪定聚诸众生等,随其所乐当为说法。』如来智日光明不生如是种种分别。何以故?如来智日光明,照破一切分别遍计及分别所起。妙吉祥!当知为诸众生种种意乐有差别故,如来智日光明所照亦复差别。

「复次,妙吉祥!又如大海之中,有能圆满一切意乐大摩尼宝,置高幢上,随诸众生所有意乐,自然有声令其知觉随意皆得。然彼大摩尼宝,都无分别不离分别、非心非离心、非思惟非不思惟、离心意识。妙吉祥!如来亦复如是,无分别不离分别、非心非离心、非思惟非不思惟、离心意识,无能取无所取、无当得无已得、无差别谛,无贪、无瞋、无痴,无实无虚、非常非无常、无光明非无光明、非世间非非世间、无寻无伺、无生无灭、非思惟非离思惟、无自性无自性空、无出无入、无性可取,无言说,言说断故;无喜爱无离喜爱,喜爱断故;无数量,离数量故;无趣类无趣类所向,诸趣断故。一切所行而悉断故,无见、无观、无所取,非容受非不容受、非和合非不和合,无分别、无计度,无障碍、无表示,非染非净,无名、无色相,无业、无业报,无过去、无未来、无现在,无少法可得,无文字、无音声,离诸音声故,无相状离诸相故,非内非外亦非中间而有所得。妙吉祥!如来智宝深心清净,安置大悲最上胜幢,随诸众生意乐信解,出妙音声随宜说法,令诸众生咸得解了。如来平等,于一切处住平等舍,离诸疑惑亦无差别。

「复次,妙吉祥!如响应声,随彼响声众生知觉,是声无实,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内非外亦非中间而有所得,无生无灭、非断非常,非有智非无智、非有慧非无慧、非明非非明、非解脱非不解脱、非有罪非无罪、非念非无念、非有住非无住、非坐非不坐,非地界非水火风界,非有为非无为、非戏论非离戏论、非有造作非无造作、非见非无见。无文字无音声,超越音声故;非称量,出过称量故;无相状,离诸相故。非寂静非不寂静、非长非短、非思非无思、非状貌非无状貌、非世间非非世间,诸见自性空,无念、无作意、无寻、无伺,离心意识,一切处平等,离诸分别出过三世。

「妙吉祥!如来所出种种音声,皆如响应,但随一切众生种种意乐,乃出音声随宜施设,令诸众生皆得解了;如来亦然,非过去、未来、现在,非内非外亦非中间而有所得,不生、不灭、不断、不常,非有智非无智、非有慧非无慧、非明非非明、非解脱非不解脱、非有罪非无罪、非念非无念、非有住非无住、非坐非不坐,非地界非水火风界,非有为非无为、非戏论非离戏论、非见非无见。无文字无音声,超越音声故;非称量,出过称量故;无相状,离诸相故。非寂静非不寂静、非长非短、非思非无思、非状貌非无状貌、非世间非非世间,诸见自性空,无念、无作意,无寻、无伺,离心意识,一切处平等,离诸分别出过三世。

「妙吉祥!如来随诸众生种种信解,种种意乐,出妙音声随宜说法,令诸众生咸得解了。譬如世间依止于地,由地安立,一切树林、药草悉得生成广多增长,然彼大地都无分别不离分别,一切处平等,无差别分别,离心意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依止如来,皆由如来之所安立,一切善根悉得生成广多增长,所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及余外道、梵志、尼乾陀等,一切邪外总略,乃至邪定聚众生,彼彼所有善根,皆悉依止如来安立,悉得生成广多增长。然佛如来都无分别不离分别,一切分别非分别所缘作意皆悉断故。

「妙吉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离心意识,无寻伺、无观示,无思惟、无作意,于一切处住平等舍悉无差别。譬如虚空,于一切处,无高无下亦无差别、无生无灭,非过去、未来、现在,无色相、无戏论,无表示、无系着、无称量、无比喻,无安立、无所取,超眼境界离心意识,乃至超越诸语言道,于一切处悉无所住。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二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复次,妙吉祥!众生相状有下中上故,乃谓虚空有下中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一切处平等无差别分别,无生无灭,非过去、未来、现在,无色相、无戏论,无表示、无施设,无觉触、无系着,无称量过诸称量,无比喻超越比喻,无住、无取,超眼境界、离心意识,无状貌、无文字、无音声、无作意,无出无入,无高无下、超言境界,于一切处随知随入,但为众生有下中上性,故见如来有下中上。妙吉祥!如来亦不作是念:『今此一类下品信解众生,我当为现下品身相;此之一类中品信解众生,我当为现中品身相;此之一类上品信解众生,我当为现上品身相。』如来说法亦复如是,但以一音为众生说,随众生类各得解了。如来又复不作是念:『此类众生下品信解,我当为说声闻乘法;此类众生中品信解,我当为说缘觉乘法;此类众生上品信解,我当为说菩萨乘法。』如来又复不作是念:『此类众生信解布施,我当为说布施波罗蜜多法;此类众生信解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当为说彼等诸波罗蜜多法。』如来于诸法中不生分别。何以故?如来法身毕竟无生,如来以无生故,不以名色宣说随识而转,如来于刹那间暂无分别,如来具无尽相,尽际实际皆决定故,是即一切法平等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一切处平等,无下中上差别分别;一切法平等,无下中上差别分别,亦复如是。何以故?以一切法无所得故。

「妙吉祥!若一切法无所得即一切法平等,若法平等即法常住,若常住即无动,若无动即无依,若一切法无所依止即心无所住,心无住故即无生而生。若如是观即心心所转而不颠倒,彼不颠倒心即如说而得,若如说而得即无戏论,若无戏论即无所行,若无所行即无流散,若无流散即无聚集,若法无流散即法性无违,若法性无违即一切处而悉随顺,若一切处随顺即法自性无动,若法自性无动即法自性乃有所得,若法自性有所得者即无有少法而可决择。何以故?当知因缘所生性故。若因缘生性即毕竟无生,若毕竟无生即得寂静,若得寂静即一切法作意悉同无依,若一切法作意悉同无依即都无依止,若无依止即无得无非得,若无得无非得即得法常住,若得法常住即深固法相应,若深固法相应即无有少法可住亦无佛法。何以故?觉了空性故。若觉了空性,即是菩提。如是空、无相、无愿、无造作,无着、无生、无取、无依,悉觉了故,即是菩提。菩提者与深固法相应,相应之名由是建立,是故无高无下法相应,无作非无作相应,无缚无解相应,无一性无多性相应,无来无去相应,是即深固法相应。若深固法相应,彼即无所相应,亦无所断、复无果证。何以故?心法本来自性明亮,但为客尘烦恼之所坌污,而实不能染污自性。若自性明亮即无烦恼,若无烦恼即无对治,谓以对治烦恼皆悉断故。所以者何?无已净、无当净,不离清净本来如是。若清净即无生,若无生即无动,若无动即断诸喜悦,一切所爱皆亦断灭。若诸爱灭彼即无生,若法无生即是菩提,若菩提即平等,若平等即真如。若真如即一切有为、无为法而悉无住,若真如中无彼有为及无为法即无二施设,若有为、无为法无二施设彼即真如。若彼真如即无异真如,若无异真如即无种类真如,若无种类真如即无来真如,若无来真如即无去真如,若无去真如即如所说真如,若如所说真如即无生真如,若无生真如即无染、无净,若无染、无净即无生、无灭,若无生、无灭即涅槃平等,若涅槃平等即无生死亦无涅槃,若无生死亦无涅槃,即无过去、未来、现在,若无过去、未来、现在,即无下、中、上法,若无下、中、上法,彼即是真如,真如之名由是建立。此说真如亦名实性,此说实性亦名如性,此说如性亦即真如。真如与我而本无二亦无种类,无二义者即是菩提,菩提者觉了义。此所说义,即是证入三解脱门之智,宣说一切法智,解入一切法三世平等,一切法无破坏义。此所说义即是无义,无音声、无记说,无诠表及诠表所起,此说名智,所谓:义随知智、识随知智。此说智义即是如性智义、识随知智义,如是胜义即是法性,彼法性义即是义随知智、识随知智、胜义随知智。如其法性即如其义,若法性即法住性,法寂静性,彼法寂静即无所转,若法无转即文与义而悉平等,若文义平等即无二之义平等,若彼义平等义识亦平等,此即是为入无二门平等之智。由是世俗、胜义而悉平等,世俗义平等故即空义平等性平等,若空性义平等故即补特伽罗平等性平等,若补特伽罗平等故即法平等性平等,若法平等故即信解平等性平等,若信解平等彼觉了故即是菩提。

「妙吉祥!若于色平等性有着有碍者,即于眼有碍,以色及眼自性智无所碍故;若于诸见有着有碍者,即于身有碍,以诸见趣身中自性空智无所碍故;若于不深固作意有着有碍者,即于法光明有碍,以深固作意伺察诸法自性空智无所碍故;若于疑惑垢染有着有碍者,即于解脱有碍,以信解解脱如实之智无所碍故;若于懈怠垢染有着有碍者,即于现证坚固精进有碍,以如所说法觉了之性无所碍故;若于诸障有着有碍者,即于七觉支法有碍,以无障解脱智无所碍故。应知一切法自性清净,但由因缘和合而转。而诸菩萨当善了知一切法中染因、净因,若染因、若净因皆清净已即无所住,谓我所起及见所起是染因,入无我法忍辱是净因;我我所见是染因,于内寂静外无所行是净因;欲瞋害寻是染因,慈悲喜舍、入伺察法忍辱是净因;四颠倒是染因,四念处是净因;五盖是染因,五根是净因;六处是染因,六念是净因;七不正法是染因,七觉支法是净因;八邪法是染因,八正法是净因;九恼处是染因,九次第定是净因;十不善业道是染因,十善业道是净因。总要而言,一切不善作意皆是染因;一切善作意皆是净因。若染因、若净因,彼一切法自性皆空,无众生、无寿者、无养者、无补特伽罗、无主宰、无摄受、无所作,如幻无相内心寂静。若内寂静是即遍寂,若遍寂即自性,若法自性即无所得,若无所得即无依止,若无依止即如虚空。当知染、净彼一切法与虚空等,然彼虚空亦不坏法性。何以故?妙吉祥!是中无有少法可得若生若灭。」

妙吉祥白佛言:「世尊!若尔者,如来取证菩提,皆谓何乎?」

佛言:「妙吉祥!如来以无根本无住故得菩提。」

妙吉祥言:「何名根本?复何名住?」

佛言:「妙吉祥!有身为根本,依虚妄分别而住。诸佛如来以菩提平等故,即是一切法平等智,是故说名无根本、无住,如来以如是故现成正觉。妙吉祥!当知诸法寂静、近寂。何名寂静?何名近寂?内谓寂静、外谓近寂。何以故?以眼空故,我我所自性亦空,此名寂静;知眼空已,色无所取,此名近寂。以耳空故,我我所自性亦空,此名寂静;知耳空已,声无所取,此名近寂。以鼻空故,我我所自性亦空,此名寂静;知鼻空已,香无所取,此名近寂。以舌空故,我我所自性亦空,此名寂静;知舌空已,味无所取,此名近寂。以身空故,我我所自性亦空,此名寂静;知身空已,触无所取,此名近寂。以意空故,我我所自性亦空,此名寂静;知意空已,法无所取,此名近寂。

「妙吉祥!菩提自性明亮,心自性明亮。以何因故说自性明亮?谓即自性无染污故、与虚空等,虚空自性而悉周遍,如虚空性,毕竟自性本明亮故。

「又妙吉祥!菩提无入、无出。何名无入、无出?谓无摄取,故名无入;谓无弃舍,故名无出。如来证解无入、无出,如所证解即同真如,无此无彼,以一切法离彼此故,是故如来现成正觉。

「又妙吉祥!菩提无相亦无所缘。何名无相及无所缘?谓眼识无所得,此名无相;色无所观,此名无所缘。耳识无所得,此名无相;声无所闻,此名无所缘。鼻识无所得,此名无相;香无所嗅,此名无所缘。舌识无所得,此名无相;味无所甞,此名无所缘。身识无所得,此名无相;触无所觉,此名无所缘。意识无所得,此名无相;法无所分别,此名无所缘。妙吉祥!此等皆是诸圣境界,所有三界非圣境界,由是应行圣境界故。

「又妙吉祥!菩提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平等故,三轮断故。三轮者,谓过去心不转,未来识无取,现在意无动。彼心意识设有所住,而无分别不离分别,无计度不离计度,无过去已作、无未来领纳、无现在戏论。

「又妙吉祥!菩提非身得,无所为故。非身得者,谓即眼识无所了知,耳、鼻、舌、身、意识无所了知,以非心意识所了知故,即是无为。此说无为,谓即无生、无住、无灭三轮清净。如其无为,于有为法应如是知。何以故?一切法无自性故。以法无自性,即法无有二。

「又妙吉祥!菩提是无差别句。何名无差别?复何名句?谓无想是无差别;真如是句。无住是无差别;法界是句。无种种性是无差别;实际是句。无所缘是无差别;无动是句。空是无差别;无相是句。无寻伺是无差别;无想是句。无求愿是无差别;无众生是句。众生无自性是无差别;虚空是句。无所得是无差别;无生是句。无灭是无差别;无为是句。无所行是无差别;菩提是句。寂止是无差别;涅槃是句。无所取是无差别;无生是句。

「又妙吉祥!菩提者非身可证。何以故?身虽有生,无思、无动,如草木瓦砾,其心如幻,空虚不实无所造作。妙吉祥!若于身心如实觉了,即是菩提。世俗所行非胜义谛。何以故?胜义谛中无身无心、无法无非法,无实无不实,无真无妄,无语言无非语言。一切法是菩提。所以者何?菩提无处所,非语言诠表,犹如虚空无处所故,亦无造作、无生、无灭,非语言诠表。如来以菩提无处所,无造作、无生灭,无诠表故,如实如理审伺察时,彼一切法悉无言说。菩提亦复如是,如实伺察时亦无言说。何以故?语言无实故,无生灭故。

「又妙吉祥!菩提无所取、无含藏。何名无所取?何名无含藏?了知眼故名无所取;色无所得名无含藏。了知耳故名无所取;声无所得名无含藏。了知鼻故名无所取;香无所得名无含藏。了知舌故名无所取;味无所得名无含藏。了知身故名无所取;触无所得名无含藏。了知意故名无所取;法无所得名无含藏。如来以是无所取、无含藏故,现证菩提。证菩提已,于眼无所取、色无所得、眼识无住;耳无所取、声无所得、耳识无住;鼻无所取、香无所得、鼻识无住;舌无所取、味无所得、舌识无住;身无所取、触无所得、身识无住;意无所取、法无所得、意识无住;以识无住故,乃名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又妙吉祥!当知众生有四种法而住于心。何等为四?谓色、受、想、行,一切众生而住其心。谓以众生于四法中心有住故,如来乃说不生、不灭、无所了知,建立菩提名之为空。以菩提空故,即一切法空,如来亦空,以是空故现成正觉。妙吉祥!非为空故取证菩提亦空,当知法中有一理智,所谓空性。以菩提不空故即菩提无二,是故菩提及空悉无种类。何以故?彼一切法本无二故,无状貌、无种类,无名无相、离心意识,无生无灭、无行无不行,亦无积集、无文字、无忘失,由如是故,乃说诸法空无所取,此中所说非胜义谛,谓胜义谛中无法可得乃说名空。

「妙吉祥!譬如虚空故,此说虚空者,谓无言故名为虚空。妙吉祥!空亦复如是,此所说空,谓无言故名之为空。若如是解入即一切法无名,以无名故彼一切法假名施设。妙吉祥!名者不在方不离方,如名不在方不离方故,于法名字乃有所说,其所说法亦不在方不离方,彼一切法亦复如是。如来了知本来如是,不生不灭、无起无相,离心意识、无文字、无音声,如所了知亦然解脱。妙吉祥!当知一切法无缚、无解。」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四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佛言:「妙吉祥!菩提者与虚空等,谓以虚空无高、无下,菩提亦然无高、无下,由是如来成等正觉。虽成正觉,亦无少法如微尘许若高若下诸所施作,此如是法若如是,知即是实智。妙吉祥!以何义故名为实智?谓一切法了无根本、无生无灭,彼无实性亦无所得,若有实性即是灭法,彼虽有生而无主宰复无摄受。妙吉祥!若无主宰、无摄受法即是灭法,此等诸法若生若灭,当知皆是缘法所转,亦非此中有少法可转,然佛如来不于诸法说断灭相。

「复次,妙吉祥!菩提者即是如说句。以何义故名如说句?如说句者即是菩提。如其菩提,色、受、想、行、识亦然,而不离真如;如其菩提,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处亦然,而不离真如;如其菩提,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亦然,而不离真如;如其菩提,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亦然,而不离真如。此等诸法如是施设,其所施设谓蕴、处、界,由是如来成等正觉,所成正觉离颠倒法。如其先法,后法亦然、中法亦然,前际不生、后际不去、中际性离,此如是法是即名为如所说句。如其一法,多法亦然;如其多法,一法亦然。妙吉祥!若一性若多性皆无所得,若有相、若无相,无入无住。何名为相?何名无相?所言相者,谓即生起一切善法;言无相者,谓一切法无所得故。又相者,谓即心无所住分位;无相者,即无相三摩地解脱法门。又相者,即一切法思惟称量算数伺察;无相者,谓出过称量。何名出过称量?谓识法无故。又相者,即有为伺察;无相者,即无为伺察。

「复次,妙吉祥!菩提者即是无漏无取。何名无漏?何名无取?无漏者,谓离四种有漏之法。何等为四?一者欲漏,二者有漏,三者无明漏,四者见漏。无取者,谓离四种取着之法。何等为四?一者欲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语取。如是四取,悉由无明暗蔽、爱法滋润,互相取着。妙吉祥!若或本初于我语取根本,能了知者即我清净,我清净已随知一切众生清净,由我清净故即彼一切众生清净,若一切众生清净即法无二、无二种类,彼无二义即无生、无灭。妙吉祥!若无生、无灭即无心意识可转,若无心意识可转即无分别,若无分别即深固作意相应无明不能发起,若彼无明不发起者即十二有支亦不生长,若十二有支不生长者即法无生,若法无生即法决定,若法决定即调伏义,若调伏义即是胜义,若其胜义即离补特伽罗义,若离补特伽罗义即不可说义,若不可说义即缘生义,若缘生义即是法义,若法义即如来义。如是所说,若见缘生即能见法,若能见法即见如来,彼诸所见,若其如理审伺察时,是中亦无少法可见。妙吉祥!何名少法?谓心所缘。若无心所缘即无所见,由如是法故如来成等正觉,平等故平等。

「复次,妙吉祥!菩提者,是清净义、无垢义、无着义。何名清净?何名无垢?何名无着?谓空解脱门即是清净;无相解脱门即是无垢;无愿解脱门即是无着。无生是清净;无作意是无垢;无起是无着。自性是清净;圆净是无垢。明亮是无着。无戏论是清净;离戏论是无垢;戏论寂止是无着。真如是清净;法界是无垢;实际是无着。虚空是清净;寥廓是无垢;广大是无着。了知内法是清净;外无所行是无垢;内外无所得是无着。了知蕴法是清净;界法自性是无垢;离诸处法是无着。过去尽智是清净;未来无生智是无垢;现在法界安住智是无着。妙吉祥!此如是等,清净、无垢、无着诸义,于一句中普能摄入,谓寂静句。若寂静即遍寂,若遍寂即近寂,若近寂即寂止,若寂止此说即是大牟尼法。

「复次,妙吉祥!如其虚空,菩提亦然;如其菩提,诸法亦然;如其诸法,众生亦然;如其众生,刹土亦然;如其刹土,涅盘亦然。妙吉祥!此说即是涅盘平等,为一切法毕竟边际清净之因,无对治离对治因,本来清净、本来无垢、本来无着。如来了知彼一切法如是相故,现成正觉,然后观察诸众生界,建立清净、无垢、无着游戏法门,以是名字于诸众生大悲心转。

「复次,妙吉祥!云何是菩萨所行?菩萨胜行?谓若菩萨无尽无不尽、无生无不生,于毕竟尽相无所领受,然亦不坏毕竟无生。妙吉祥!菩萨若如是行,是为菩萨胜行。

「复次,妙吉祥!菩萨于过去心已尽,此无所行;未来心未至,此无所行;现在心无住,此无所行。菩萨于其过去、未来、现在诸心悉无所着,菩萨若如是行,是为菩萨胜行。

「又复布施之法,诸佛如来与诸菩萨,而无其二无二种类,菩萨若如是行,是为菩萨胜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复如是,诸佛如来与诸菩萨,而无其二无二种类,菩萨若如是行,是为菩萨胜行。

「又,妙吉祥!菩萨不行色空、不行色不空,菩萨若如是行,是为菩萨胜行。何以故?色即是空、色自性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不行识空、不行识不空,菩萨若如是行,是为菩萨胜行。何以故?谓心意识无所得故。妙吉祥!此中无少法可有,若知若断、若修若证,悉无所有。由如是故,此说名尽。如是乃为毕竟尽相,若毕竟尽即无所尽,无尽亦无尽。何以故?如所说尽故。若如所说尽,彼即无法可尽,若无法可尽即是无为,若无为即无生亦无灭,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住,以法住故即是法界,如法界住故智无所转亦非无转,以智无转非无转故,如是法理若悟入者,即得无漏、无生、无灭,此名漏尽。妙吉祥!是故当知,虽复世俗音声文字总聚施设,是中无有少法若生、若灭。」

尔时,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以妙伽陀伸赞叹曰:

「无形显色无状貌,  是中无灭亦无生,
 无住亦复根本无,  无所缘尊今赞礼。
 以无住故无出入,  亦复无彼诸分位,
 已能解脱六处长,  无所缘尊今赞礼。
 一切法中无所住,  有性无性皆远离,
 诸行平等得圆成,  无所缘尊今赞礼。
 已能出离于三界,  虚空平等性中住,
 世间诸欲不染心,  无所缘尊今赞礼。
 三摩呬多常安处,  行住坐卧亦复然,
 诸威仪事妙肃成,  无所缘尊今赞礼。
 平等而来平等去,  平等性中妙安住,
 不坏平等性法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善入平等性,  诸法皆住等引心,
 遍入无相妙法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无住无所缘,  定中高积慧峯峻,
 普遍诸法得圆成,  无所缘尊今赞礼。
 众生威仪及色相,  语言音声亦复然,
 普能示现刹那间,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已离于名色,  于蕴界法亦普断,
 复能善入无相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善离于诸相,  诸相境界亦远离,
 已能善入无相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无所思惟无分别,  净意亦复无所住,
 无诸作意无念生,  无所缘尊今赞礼。
 譬如虚空无含藏,  已离戏论无所着,
 其心平等复如空,  无所缘尊今赞礼。
 譬如虚空无中边,  诸佛法性亦如是,
 已能超越三世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诸佛犹如虚空相,  即此虚空亦无相,
 已能解脱事及因,  无所缘尊今赞礼。
 一切法中无依止,  如水中月无所取,
 无我相亦无音声,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不依止蕴法,  界处诸法亦复然,
 已能解脱颠倒心,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已离于二边,  亦复断除于我见,
 法界平等得圆成,  无所缘尊今赞礼。
 色相名数已解脱,  亦复远离不正法,
 无取无舍平等心,  无所缘尊今赞礼。
 已能超越诸魔法,  一切法中悉通达,
 妙入无障碍法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正智不说诸法有,  亦复不说诸法无,
 无语言道无发生,  无所缘尊今赞礼。
 圣不依止于二法,  久已摧折我慢幢,
 解脱二无二法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所有身语意过失,  大圣久已普除断,
 不可譬喻不可思,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无转无发悟,  一切过失悉远离,
 智为先导遍所行,  无所缘尊今赞礼。
 无漏净念最微妙,  实不实法悉了知,
 亦无系着无思惟,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于心无所缘,  而能遍知一切心,
 亦无自他想念生,  无所缘尊今赞礼。
 无所缘中有所缘,  于一切心不迷着,
 无障碍法已圆明,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于心无所缘,  亦复自性无所有,
 无心平等得圆成,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不依于智法,  而能遍观诸刹土,
 一切众生行亦然,  无所缘尊今赞礼。
 智者于心无所得,  是中亦复毕竟无,
 于一切法正遍知,  无所缘尊今赞礼。
 知一切法皆如幻,  即此幻亦无所有,
 已能解脱幻法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正觉虽行于世间,  亦不依止于世法,
 复无世间分别心,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于彼空中行,  由空所成空境界,
 空与非空圣所宣,  无所缘尊今赞礼。
 现大神通起化事,  悉依如幻三摩地,
 离种种性遍入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了知非一非多性,  若近若远无所转,
 无高无下平等心,  无所缘尊今赞礼。
 金刚喻定现在前,  一刹那中成正觉,
 遍入无对碍法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虽知涅盘无所动,  亦于三世善调伏,
 具足种种方便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于彼一切众生类,  善解智慧及方便,
 然亦不动涅盘门,  无所缘尊今赞礼。
 大圣无相无发悟,  已离戏论无对碍,
 无我故无对碍心,  无所缘尊今赞礼。
 已离疑惑无过失,  无我我所亦复然,
 于一切处正遍知,  无所缘尊今赞礼。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四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五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稽首十力度烦恼,  稽首广大施无畏,
 善住不共诸法中,  稽首世间尊胜者,
 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住于彼岸,
 稽首救世诸苦尊,  稽首不住于生死。
 普遍通达众生行,  于一切处离意念,
 如莲不着于水中,  净空寂默常亲近。
 圣师种种无上句,  稽首无缘度染海,
 普遍善观诸相门,  于诸愿求无所有。
 佛大威力不思议,  犹如虚空无依止,
 稽首广持胜德门,  稽首犹如妙高胜。」

尔时,世尊赞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妙吉祥!如是如是!妙吉祥!勿于诸佛起色相见,勿于诸法谓其无相,勿谓诸佛独居法界,亦勿谓佛处大众中,当知诸佛无见无闻、无所供养无供养者,诸佛如来无有少法若一性若多性而可施作。亦勿谓佛得菩提果,亦勿谓佛有法可现,无见、无闻、无念、无知,佛亦无言已说现说当说诸法。亦非诸佛现成正觉,亦无有法能成正觉,亦非诸佛断染证净,设有所作离见闻觉知。何以故?妙吉祥当知,一切法本来清净故。

「复次,妙吉祥!汝等当知此经功德不可思议,若有菩萨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数一切众生,普令建立成缘觉果,然于此正法不生信解。若有菩萨于此正法生信解者,其所获福比前福蕴广多无量,何况自书或教人书,所得福蕴倍复增胜。

「又,妙吉祥!若复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若二足若四足,若无足若多足——彼如是等诸众生类,普令建立皆得人身,得人身已悉令发起大菩提心。发大菩提心已,一一菩萨于不可思议殑伽沙数佛刹土中,为微尘等诸佛菩萨并声闻众,以饮食、衣服、坐卧之物,病缘医药及诸乐具,供给供养经殑伽沙劫,彼彼诸佛入涅盘后,造七宝塔广一由旬高百由旬众宝界道,摩尼真珠殊妙严饰,竪立种种宝幢幡盖,自在王宝妙网垂覆种种庄严。若复有人深心清净,能于如是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甚深正法,闻已信解或复悟入,起清净心少略乃至一四句偈为人演说,此所获福不可称数,现证佛智成办福行殊胜事业,比前菩萨布施福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若有在家菩萨于阿僧祇殑伽沙数诸佛菩萨及声闻所,以其饮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缘医药,经阿僧祇殑伽沙劫供给供养。或有出家菩萨戒行清净深心具足,于其一切牛畜聚中,少略乃至施以一食,此获福蕴比前福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若三千大千世界如微尘等出家菩萨,若行具足深心清净者,一一菩萨于十方世界阿僧祇殑伽沙数诸佛菩萨及声闻所,以其饮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缘医药,经阿僧祇殑伽沙数劫中供给供养,彼诸菩萨所获福蕴其数无量。若有菩萨或在家者或出家者,戒行具足深心清净,于此正法闻已信解,若自书写或教人书,此所获福比前菩萨布施福蕴倍复增胜,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算数、譬喻,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布施供养佛菩萨等。若有菩萨于此正法,少略乃至一四句偈,能解入者此所获福,比前福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算数、譬喻,皆不及一。

「妙吉祥!且置如上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布施福行。妙吉祥!假使阿僧祇殑伽沙数等诸菩萨,一一菩萨皆于阿僧祇殑伽沙数佛刹土中,以阎浮檀金所成诸妙宝树及殊妙衣服,普遍光明真珠摩尼宝网垂覆,自在王摩尼宝所成楼阁,以电光明摩尼宝而为界道,竪立殊妙幢幡宝盖,圆满作已,普为阿僧祇殑伽沙数佛世尊等日日供养,如是经于阿僧祇殑伽沙劫修布施行。或有菩萨于此最上甚深正法生信解已,少略乃至一四句偈,为余菩萨如理宣说令其解入,此获福蕴比前菩萨布施福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算数、譬喻,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正使三界成已,所有一切地狱、饿鬼、畜生趣中诸众生类,若有在家菩萨为彼地狱、饿鬼、畜生趣中一切众生普令救拔,得出离已皆悉建立成缘觉果。若有出家菩萨于诸牛畜聚中,少略乃至施以一食,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正使十方所有一切佛刹土中,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如微尘等出家菩萨,一一菩萨于十方世界,一一方分皆有十佛刹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如微尘等诸佛世尊,彼一一佛并诸菩萨声闻大众,经十佛刹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微尘数劫,以饮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缘医药,为彼一一诸佛如来,于日日中以十佛刹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如微尘等世界充满自在王摩尼妙宝布施供养。若有菩萨于此正法生信解已,于其牛畜聚中少略乃至施以一食,此所获福比前菩萨布施福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算数譬喻,皆不及一。何以故?今此正法若得闻者,即得不退转诸大菩萨大智印故。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悉令建立皆住随信行地;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随义行地,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随义行地;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随法行地,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随法行地;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须陀洹果,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须陀洹果;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斯陀含果,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斯陀含果;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阿那含果,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阿那含果;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阿罗汉果,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阿罗汉果;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缘觉之果,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住缘觉之果;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发大菩提心,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若有菩萨能为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建立令发菩提心已;若有菩萨为一众生建立令住不退转位,此所获福无有称量。

「又,妙吉祥!正使菩萨普为一切众生,建立皆住不退转位;若有菩萨发清净心,于此最上甚深正法正信解已,能自书写若教人书,或复为他广大宣说,少略乃至令一众生于此最上甚深正法信解悟入者,所获福蕴无量无数不可称计。」

尔时,世尊普为大众说伽陀曰:

「若有诸菩萨,  供十俱胝佛,
 受持正法门,  极尽时边际,
 复于甚深典,  爱乐而听受,
 此福广无边,  果报中最胜。
 若有诸菩萨,  神力往十方,
 十俱胝佛所,  亲近而供养,
 遍礼人中尊,  最上诸正士,
 悲愍诸众生,  增长众利乐。
 今此甚深经,  诸佛共宣说,
 若能为他人,  须臾敷演者,
 是即佛教中,  善开发净信,
 彼所获福果,  广大复最胜。
 诸佛大悲愍,  宣示此正法,
 如广大灯明,  普照人天界。
 中有勐利慧,  及具大力者,
 能发信解心,  速得成佛果。
 如是善逝教,  若有得闻者,
 闻已复为他,  展转而宣演。
 如为彼诸佛,  最上人中尊,
 入大无余依,  清净涅盘已。
 能建立宝塔,  增耸复殊妙,
 众宝所庄严,  高踰有顶际。
 竪立胜幡盖,  宝铃出妙声,
 上彻有顶天,  严好而广大。
 若有诸菩萨,  爱乐此经典,
 于如是相中,  闻已发净信,
 于彼清净处,  安布是正法,
 此所获福蕴,  广大而最胜。
 若有诸菩萨,  受持此正法,
 广为他流通,  涤除悋法垢,
 此所获福蕴,  功德胜无量,
 趣求大菩提,  随愿而获得。
 此甚深经典,  诸佛之所宣,
 诸大菩萨众,  多受持宣演。
 十方一切佛,  悉于虚空界,
 普现诸佛身,  令一切瞻仰。」

佛说此经已,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并余无数不思议不可说诸菩萨众,及大声闻,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五


上篇: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下篇:佛说无量寿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宝积部目录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太子刷护经

佛说太子刷护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阇...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奈城...

后出阿弥陀佛偈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上士品第...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普达王经

普达王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

【注音版】莲池大师《放生仪》

莲池大师《放生仪》...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上士品第...

【注音版】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

【注音版】佛说坚固女经

佛说坚固女经...

念佛镜

念佛镜序 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

【注音版】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

出家人如何应对有邪念的女众

前几年,有一个比丘到我这儿来,他已经出家十多年了,...

五根放逸的过患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乖,听话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修净业的人,要对五欲深生厌离

第十疑,往生行业疑。 问题的提出,就是由于前面九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