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大安法师  2020/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盔甲,如鹅鸭入水,不受水的这个——它有个保护层哪。如果你没有断见思惑就一到水里去,你就是落汤鸡。

这就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也讲到,一个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可以到这个世间弘法利生,如果没有证到无生法忍的,在这个世间要弘法利众,无有是处,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虽然你有这种出于智慧发的菩提愿,但是由于你没有断见思惑,你就离不开轮回,你就会有后有。

你一轮回,虽然由于你今世修行力量,在你下一辈子可能还能保得人身,到了第三世、第四世那得不得人身都很难说。

那在得人身的这一世,虽然你有宿世的修行的善根,也能弘法,但是你没有证无生法忍,你的这个烦恼还在,见惑、思惑的种子还在,遇到了五欲六尘的这个境,这不好的缘,难免你的阿赖耶识的情种就会起现行。那你的烦恼一来,骄奢心一动,心恋尘境,那就迷惑颠倒了。

一随着这个境界一迷的话,那刚才讲这个六尘的境界对业力凡夫吸引力很大,诱惑力很大,没有几个能挡得住的。

你在这里,这种境界一现前,你的迷惑的情种现前,你能当下觉悟的人,那一万个人里面难得一二啊。那随着这样的诱惑的境界,最后被众生度走了。你在五欲六尘的沼泽地带自己都拔不出来了,自己都在三界六道,永远地在三恶道里面沉沦。

所以你在这个世间虽然有点修行的功夫,但是见思惑没有断,最后下三恶道的人,占的比例很高啊。那这桩事情是佛菩萨、大善知识,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为了这样的事情故,就令一切修行人赶紧往生到极乐世界。

那到了极乐世界你就能够见阿弥陀佛,就能够得阿鞞跋致,就能闻种种的大乘的佛法,就能快速地证到无生法忍。这时候你就可以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仍然还是要乘托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愿力的加被,以及自己在因地,就往生前发的愿轮,再回入娑婆。

堪忍的世界,五浊恶世,这个世界是火宅充满,水深火热,你没有一个证无生法忍的水平那是很难的。就好像你开了一艘破船,还没有到中间,还没有接近那个溺水的人,你自己的船也沉了。

或者你觉得那个要救的人在水里,你自己都不会游泳,你就自己扑通一下跳下去,那个即将落水要淹死,一看你过来了,把你的两手一抓,你也动不了,这个本来只是死一个,结果还找了一个垫底的,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证无生法忍,回入娑婆,度脱众生,这里才能有进无退,不会退转,这很重要啊。如果你好不容易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愿力保证,你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过来你不会下三恶道,这是第一愿给我们的保证,有进无退。

而且你发了大悲心到这个世间来度众生,修菩萨六度,那是难能可贵,在这里修行一日一夜胜过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百年,这样就有修行上自利利他的“得”,就不会有自误误他全都溺水而死的这种“失”。

所以没有断见思惑要住在娑婆世界弘法,可能其他的宗派都有这种提倡。所以他宗都是这么提倡要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修菩萨道,那最后结果会怎么样呢?印祖在这里说得太清楚了,你可能一生还能保证,你能保证你多世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问: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答: 感应道交是净...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大丈夫的气概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问: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

【佛教词典】四断

【四断】 断为断舍之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四...

【佛教词典】已今当

已是已往,今是现在,当是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三...

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

星云大师分享素食烹饪经验

说到素食比荤食更好,当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气和承受力

有个富二代的男孩儿,从上高中开始,就被父亲送到乡间...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什么样的考验才知道临终有把握

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

苦从何来

有一次,有人问隆波田禅师,怎么解释苦。隆波田禅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