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思惟略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疾,今始造行,当令其心决定专精不惜身命,如人入贼,心不决定不能破贼,破乱想军亦复如是。如佛言曰:「血肉虽尽,但有皮筋尚在,不舍精进,如人火烧身衣,但欲救火更无余念。」出烦恼苦亦复如是,当忍事病苦饥渴、寒热瞋恨等,当避愦閙乐住闲寂。所以者何?众音乱定,如入棘林。

凡求初禅先习诸观,或行四无量、或观不净、或观因缘、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后得入初禅则易。若利根之人直求禅者,观于五欲种种过患,犹如火坑亦如厕舍;念初禅地,如清凉池如高台观,五盖则除便得初禅。如波利仙人初学禅时,道见死女膖胀烂臭,谛心取相,自观其身如彼不异,静处专思便得初禅。佛在恒水边坐禅,有一寡闻比丘问佛:「云何得道?」佛言:「他物莫取。」便解法空即得道迹,有多闻比丘,自怪无所得而问于佛。佛言:「取恒水中小石,以君迟水净洗。」比丘如教。佛问:「恒水多?君迟水多?」答:「不可为喻也。」佛言:「不以指洗,虽多无用也。」行者当勤精进,用智定指洗除心垢,若不如是,不能离法也。

四无量观法:

求佛道者,当先行四无量心。其心无量,功德亦无量。于一切众生中,凡有三分:一者父母亲里善知识等,二者怨贼嫌人常欲恼害者,三者中人不亲不怨。行者于此三品人中,慈心视之当如亲里,老者如父母,中年如兄弟,少年如儿子,常应修集如是慈心。人之为怨以有恶缘,恶因缘尽还复成亲,怨亲无定。何以故?今世是怨后世成亲,瞋憎之心自失大利,破忍辱福、失慈心业、障佛道因缘,是故不应瞋憎。怨贼应当视之如其亲里。所以者何?是怨贼令我得佛道因缘,若使怨贼无恶于我,我无所忍,是则为我善知识也,令我得成忍辱波罗蜜。怨贼之中得是慈已,于十方众生慈心爱念。普遍世界,见诸众生无常变异,有老病死众苦逼切,蜎蜚蠕动皆无安者而起悲心。若见众生得今世乐及后世乐,得生天乐贤圣道乐而起喜心。不见众生有苦乐事,不忧不喜以慧自御,但缘众生而起舍心,是名四无量心。于十方众生慈心遍满故名为无量,行者常应修集是心。若或时有瞋恚心起,如蛇如火在于身上,即应急却。若心驰散入于五欲,及为五盖所覆,当以精进智慧之力强摄之还。修习慈心,常念众生令得佛乐,习之不息,便得离五欲、除五盖、入初禅。得初禅相者喜乐遍身,诸善法中生欢喜乐,见有种种微妙之色,是名入佛道初门禅定福德因缘也。得是四无量心已,于一切众生忍辱不瞋,是名众生忍。得众生忍已,易得法忍。法忍者,所谓诸法不生不灭毕竟空相。能信受是法忍,是名无生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得作佛。行者应当如是修习也。

不净观法:

贪欲、瞋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瞋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愚痴所覆故内身外身爱着浮相,习之来久染心难遣,欲除贪欲当观不净。瞋恚由外既尔可制,如人破竹初节为难,既制贪欲,余二自伏。不净观者,当知此身生于不净,处在胞胎,还从不净中出。薄皮之内纯是不净,外有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其内,谛心观察,从足至发从发至足,皮囊之里无一净者,脑膜涕唾、脓血屎尿等,略说则三十六,广说则无量。譬如农夫开仓,种种别知麻米豆麦等。行者以心眼开是身仓,见种种恶露肝肺肠胃诸虫动食,九孔流出不净,常无休止。眼流眵泪、耳出结矃、鼻中涕流、口出唌吐、大小便孔常出屎尿,虽复衣食障覆,实是行厕。身状如此,何由是净?又观此身假名为人,四大和合譬之如屋,嵴骨如栋、脇肋如椽、骸骨如柱、皮如四壁、肉如泥涂,虚伪假合,人为安在?危脆非真,幻化须臾。脚骨上胫骨接之,胫骨上髀骨接之,髀骨上嵴骨接之,嵴骨上髑髅接之,骨骨相拄危如累卵。谛观此身无一可取,如是心则生厌恶。常念不净三十六物,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若心不住,制之令还专念不净。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心故不住,当自诃心:「从无数劫来常随汝故,更历三恶道中苦毒万端。从今日去我当伏汝,汝且随我。」还系其心令得成就。若极厌恶其身,当进白骨观,亦可入初禅。行者志求大乘者,命终随意生诸佛前,不尔必至兜率天上得见弥勒。

白骨观法:

白骨观者,除身皮血筋肉都尽,骨骨相拄白如珂雪,光亦如是。若不见者,譬如癞人,医语其家:「若令饮血色同乳者,便可得差。」家中所有悉令作白,银桮盛血,语之:「饮乳,病必得差。」癞人言:「血也。」答言:「白物治之,汝岂不见家中诸物悉是白耶?罪故见血,但当专心乳想,莫谓是血也。」如是七日便变为乳,何况实白而不能见?既见骨人,当观骨人之中,其心生灭相续如綖穿珠,如意所见及观外身,亦复如是。若心欲住,精勤莫废,如攒火见烟、掘井见湿,必得不久。若心静住,开眼闭眼光骨明了,如水澄静则见面像,浊则不了,竭则不见。

观佛三昧法:

佛为法王,能令人得种种善法,是故习禅之人先当念佛。念佛者,令无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禅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之,如人为王所念,怨家债主不敢侵近。念佛之人。诸余恶法不来扰乱,若念佛者佛常在也。云何忆念?人之自信无过于眼,当观好像便如真佛。先从肉髻、眉间白毫下至于足,从足复至肉髻,如是相相谛取,还于静处闭目思惟,系心在像不令他念。若念余缘,摄之令还,心目观察如意得见,是为得观像定。当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来,而得见者,由心定想住也。」然后进观生身便得见之,如对面无异也。人心驰散多缘恶法,当如乳母伺视其子,莫令坠于坑井险道。念则如子,行者如母,若心不住,当自责心:「念老病死甚为切近。若生天者,着于妙欲,无有治心善法;若堕三恶道,苦恼怖懅善心不生。今受妙法,云何可不至心专念耶?」又作念言:「生在末法,末法垂已欲灭,犹如赦鼓开门放囚,鼓音渐已欲止,门扉已闭一扇,岂可自宽不求出狱。过去无始世界已来,所更生死苦恼万端,今所受法未得成就,无常死贼须臾叵保,当复更受无央数劫生死之苦。」如是种种鞭心,令心得住。心住相者,坐卧行步常得见佛,然后更进生身、法身。得初观已,展转则易。

生身观法:

生身观者,既已观像,心想成就,捡意入定,即便得见,当因于像以念生身。观佛坐于菩提树下,光明显照相好奇特;或如鹿野苑中坐,为五比丘说四谛法时;或如耆阇崛山放大光明,为诸大众说波若时。如是随用一处,系念在缘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见佛,举身快乐乐彻骨髓。譬如热得凉池、寒得温室,世间之乐无以为喻也。

法身观法:

法身观者,已于空中见佛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无量善业。如人先念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所以尊妙神智无比,无远无近无难无易,无限世界悉如目前,无有一人在于外者,一切诸法无所不了。常当专念不令心散,心念余缘摄之令还。复次,一切愚智当其死时,外失诸根如投黑坑,若能发声声至梵天。大力大苦大怖大畏无过死贼,唯佛一人力能救拔,能与种种人天涅槃之乐。复次,一切诸佛,世世常为一切众生故不惜身命。如释迦牟尼佛昔为太子时,出游道见癞人,勅医令治。医言:「当须不瞋人血饮之,以髓涂之,乃可得差。」太子念言:「是人难得,设使有者复不可尔。」即便以身与之令治。若为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佛恩深重过于父母,若使一切众生悉为父母,佛为一分,二分之中常当念佛,不应余念。如是种种功德,随念何事,若此定成除断结缚,乃至可得无生法忍。若于中间诸病起者,随病习药。若不得定,六欲天中豪尊第一,飞行所至宫殿自随。或生诸佛前,终不空也;若人药和赤铜,若不成金,不失银也。

十方诸佛观法:

念十方诸佛者,坐观东方廓然明净,无诸山河石壁,唯见一佛结跏趺坐举手说法。心眼观察,光明相好画然了了,系念在佛不令他缘,心若余缘摄之令还。如是见者,更增十佛,既见之后复增百千,乃至无有边际,近身则狭转远转广,但见诸佛光光相接。心眼观察得如是者,回身东南,复如上观。既得成就,南方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上下方都亦如是。既得方方皆见诸佛,如东方已,当复端坐总观十方诸佛,一念所缘周匝得见。定心成就者,即于定中十方诸佛皆为说法,疑网云消得无生忍。若宿罪因缘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悔随喜劝请,渐自得见,纵使诸佛不为说法,是时心得快乐身体安隐。是则名为观十方诸佛也。

观无量寿佛法:

观无量寿佛者,有二种人。钝根者,先当教令心眼观察额上一寸,除却皮肉但见赤骨。系念在缘不令他念,心若余缘摄之令还。得如是见者,当复教令变此赤骨辟方一寸令白如珂。既得如是见者,当复教令自变其身皆作白骨,无有皮肉色如珂雪。复得如是见,当更教令变此骨身使作琉璃,光色清净视表彻里,既得如是见者,当复教令从此琉璃身中放白光明,自近及远遍满阎浮,唯见光明不见诸物,还摄光明入于身中。既入之后,复放如初。凡此诸观从易及难,其白亦应初少后多。既能如是,当从身中放此白光,乃于光中观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其身姝大光明亦妙,西向端坐相相谛取,然后总观其身,结跏趺坐颜容巍巍如紫金山。系念在佛不令他缘,心若余缘摄之令还,常如与佛对坐不异,如是不久便可得见。若利根者,但当先作明想,晃然空净,乃于明中观佛,便可得见。行者若欲生于无量寿佛国者,当作如是观无量寿佛也。

诸法实相观法:

诸法实相观者,当知诸法从因缘生,因缘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毕竟空相,但有假名无有实者。若法实有不应说无,先有今无是名为断。不常不断亦不有无,心识处灭言说亦尽,是名甚深清净观也。又观淫怒痴法即是实相。何以故?是法不在内不在外。若在内,不应待外因缘生;若在外,则无所住。若无所住亦无生灭,空无所有清净无为,是名淫怒痴实相观也。又一切诸法毕竟清净,非诸佛贤圣所能令尔。但以凡夫未得慧观,见诸虚妄之法有种种相。得实相者观之,如镜中像,但诳人眼,其实不生亦无有灭。如是观法甚深微妙,行者若能精心思惟,深静实相不生邪者,即便可得无生法忍。此法难缘,心多驰散,若不驰散或复缩没,常应清净其心了了观察。若心难摄当呵责心:「汝无数劫来常应杂业无有厌足,驰逐世乐不觉为苦,一切世间贪乐致患,随业因缘受生五道,皆心所为,谁使尔者?汝如狂象,蹈籍残害无有物制,谁调汝者?若得善调则离世患。当知处胎不净,苦厄逼迮切身犹如地狱。既生在世,老病死苦忧悲万端不得自在;若生天上,当复堕落。三界无安,汝何以乐着?」如是种种呵责其心已,还念本缘。心想住者,心得柔软,见有种种色光从身而出,是名诸法实相观也。

欲生无量寿佛国者,应当如是上观无量寿佛。又观诸法实相,又当观于世间如梦如幻皆无实者,但以颠倒虚妄之法,横起烦恼受诸罪报。如人见诸小儿共诤瓦石土木,便生瞋斗。观诸世间亦复如是,当兴大悲誓度一切,常伏其心修行二忍,所谓众生忍、法忍也。众生忍者,若恒河沙等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又观众生无初无后,若有初者则无因缘,若有因缘是则无初,若无初者中后亦无。如是观时不堕常断二边,用安隐道观诸众生不生邪见,是名众生忍。法忍者,当观诸法甚深清净毕竟空相,心无罣碍能忍是事,是名法忍。新发意者虽未得是法忍,当如是修习其心。又观诸法毕竟空相,而于众生常兴大悲,所有善本尽以回向,愿生无量寿佛国,便得往生。

法华三昧观法:

三七日一心精进如说修行,正忆念《法华经》者,当念释迦牟尼佛于耆阇崛山与多宝佛在七宝塔共坐,十方分身化佛遍满所移众生国土之中,一切诸佛各有一生补处菩萨一人为侍,如释迦牟尼佛以弥勒为侍。一切诸佛现神通力,光明遍照无量国土,欲证实法出其舌相,音声满于十方世界。所说《法华经》者,所谓十方三世众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惟一大乘,无二无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唯有此大乘,无有二也。习如是观者,五欲自断、五盖自除,五根增长,即得禅定。住此定中深爱于佛,又当入是甚深微妙一相一门清净之法。当恭敬普贤、药王、大乐说、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弥勒等大菩萨众,是名一心精进如说修行正忆念《法花经》也。此谓与禅定和合令心坚固,如是三七日中,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来至其所,如经中说。

思惟略要法


上篇:禅法要解卷

下篇:达摩多罗禅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上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

【注音版】四祖道信方寸论

.post-content img {display: block;height: auto;ma...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佛说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阴持入经

阴持入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经所[卫-韦...

佛说孝子经

佛说孝子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问诸沙门:「亲之生...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注音版】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如来智印经

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 僧祐云阙译人今附宋录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一百八名赞经

佛一百八名赞经...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

止观义例

止观义例卷上 天台沙门湛然述  第一所传部别例 第二...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后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问: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印祖在《复倪慧表居士书》说...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预防感冒十七字诀

感冒虽不算什么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

隐士须归极乐国

处士逃名远市阛,此身清隐翠微间。 平分岭上半边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