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大安法师  2019/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间断,则根器最易成熟。若强之使一,终不一也。”时达本于座下,忽戄然念数声。菩萨曰:“如是如是。”—— 《西方确指》

息想定虑,心声相随。这是教怎么样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时候,要把“想”,就是妄想思虑,妄想思虑就是第六识分别的妄想、第七识的思虑执著,要把它放下。念佛的时候,念佛的心和声音要互动,要相随。

有人就问,念佛不能得一心,“我念佛很难一心,很难清净,不知道有什么方便的方法,能够让我念佛得一心?”

针对这个问题,觉明妙行菩萨就开示:你要念佛,就要“息想定虑”,放下万缘,一念单提。你在念佛的时候,内心当中要把这些事务性的东西全都放下,也不要去接电话,也不要想其它的东西,也不要去…… 如果你是做公司领导,好像心里觉得“我在念佛,放不下”,但你要知道,没有你,地球照样转。你把一切放下,心很安详地徐徐念去。

徐徐,代表心声很安详、很平稳的念这句佛号,绵绵密密,不要念得那么躁妄,不要念得那么激情。要使音声跟我们的心产生一种互动的格局,就是这个音声发出来,当下这个心就在这里,你能听得清楚。这句佛号是从心里出来的,由口里发出声音,再从耳根把声音听进去,也就是念清楚、听清楚,这就是心和声音相随在一起。如果不相随在一起,你听不清楚,说明你的心跑了。

你的心和声相随,念久了,自然你的妄想杂念就越来越少。这句佛号像清水珠,使我们的杂念、妄想、染念渐渐地澄清,能念的心、所念的境界就孤明历历了。然后,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都打成一片了,就能契入到念佛三昧,能所一如。

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不移跬步,金地涌四色金莲,当下就是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处处说法,莲华朵朵绽放。所以念佛三昧的境界,还是要平时必须多念,多念佛号,多多益善。

所以,你每天能够念几万声佛号,就是好现象。从几千到几万,心念与佛号不间断,我们的身心,修道的根器就容易成熟。成熟是什么意思?就是熏习。我们见闻觉知这个外界的世间,都是污染的,所以它熏习给我们内心也是污染的。

这句佛号是清净的,是佛的境界,是真如,所以这句佛号你提起来,是真如熏无明,真如熏无明,无明就会在这个真如光明当中慢慢地稀薄,所以我们的身心,就能够香光庄严。以佛号的功德来熏习我们业识的心,也能够趋向佛号的功德。所以,这件事情是功夫的问题。

念佛也要谈功夫。功夫是我们水滴石穿的产物,要日积月累,要在每一声佛号的累积当中来谈功夫,这就是信愿行“行”门里面的科目。

你在念佛的时候,开始不要说“我一定要得一心”,你想求一心的念头,也是一个妄念,你都不要去求。你求一心,最终得不到一心。

所以,你念佛得要做功夫,叫水到渠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抓住你当下这一念,在这个佛号当中,心和声相依,念清楚,听清楚,数量念得越多越好。你就做这个耕耘的工作,慢慢的就心越来越清净,慢慢的就有功夫成片。

有一段时间,佛号念得非常清净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轻安法喜。如果再扩大,在功夫当中,我们自性清净心的力量非常巨大,就像大势至菩萨一样。什么叫大势至菩萨?就是通过执持名号,把我们的心打开,内心有大的势力。这种大势力就能穿破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就是自性天真佛。这是心性的大势力所导致的,而不是勉强去求的。

这段开示完了之后,当时达本就在座下,忽然“戄然”就是很震惊,很振作地念了几句,好像晴天霹雳似的念出了这几句佛号,这几句佛号是他至诚恳切、感激的心,念出来的。菩萨给他一个认可“如是如是”,你这种念佛很好。

所以,念佛要贯注我们全身的力量,不是昏昏沉沉、泛泛悠悠、有气无力地念,要集中我们全部的心力去念,才有感应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

【佛学漫画】风尘女子迷途知返勤念佛,预知时至回极乐

生为女人,其业障已重。为女人而又堕入风尘,业障尤其...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专修

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

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

问: 请问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因宗门下佛来佛斩...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佛教词典】黑闇

谓黑暗而无智慧之光。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

【佛教词典】佛化身三

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载,佛之化身有大、小、不定等三种...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念佛起止仪

一、礼佛三拜 二、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什么是「普贤行」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

如何对治宿业恶疾

光粥饭僧耳,一向率真,绝不肯虚誉人,亦绝不愿人虚誉...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

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骗术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