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宿业恶疾

印光大师  2016/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治宿业恶疾

光粥饭僧耳,一向率真,绝不肯虚誉人,亦绝不愿人虚誉己。阁下第一页之文,颇不愿闻,以非我身分,则成莫大之辱矣。

病由身生,身由业生,当痛加忏悔,以消宿业。又须力戒房事,以免复增。无论何病,不戒房事,决难即愈。孔子所谓:“父母唯其疾之忧”者,以房事为一切病之根本故也。当疾病在身,何须往居士林随众念佛。但在家中息心静念最为第一。至谓与善知识研究佛理,当身婴重病,只可认真修持。如至诚念佛,并念观音。此时用不著研究,一经研究,反成纷驰。譬如有病,得一灵丹,即以服食为事。不得以先去研究此灵丹系何药所制,何药走何经,治何病,必期于一一了然,方肯服食耶。汝绝未知学解学行之所以然,故不得真实利益。

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总不外炼丹运气。即彼令人看经念佛,皆是门庭场面,彼固不以此为道。欲得彼之道,必须恳切至极,夜间独入其室,关闭门窗,外派巡者,只许一人入室。须先发极恶极惨之咒,若违彼教,定受此种惨报。发咒已,为其点窍指穴,或在头面,或在身中。身中之穴,必须脱去大衣,靠身之衣,撩起而指。此种做作,实皆迷惑人之圈套。

而一切外道,最初以一经传过道,不修即可成。使去秘密而明示于人,不发咒而任人进退,则外道便无立地之根据矣。佛法无秘密私相授受之事,亦不令人发咒,信则依之而修,不信任彼退出。汝既念佛,尚虑入于外道,是汝完全不知佛法与外道之邪正,但依人而生信心,实未真信。使生真信,但当致力于修持,何得虑外道之多,而或陷入耶?

既有宿业婴恶疾,当吃素念佛,为宿世怨家作超度事。所言超度,亦不必请僧做佛事,但自己认真恳切至诚念佛及念观音耳。且勿谓只念一佛一菩萨,便可愈病乎?须知念佛,为佛法中最圆顿直捷之法,其利益超过一切法门,但以心之诚不诚为差等,非法有或灵或不灵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念佛治病的关键

在《念佛四十八法》中,还有病中持名一法,现摘录如下...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哪个法门消业障效果最好呀

问: 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积阴德以转天心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

【佛教词典】四教三观

(术语)天台一家教观二门也。四教为教门,三观为观门...

【佛教词典】五俱伦

又作五俱轮、五拘邻、五俱邻。即佛陀成道之初,于鹿野...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这还用...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

自我意识太强的人,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

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

猕猴喻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