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2021/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棘县人。幼年丧父,刻苦愤读,又以侍奉母亲有孝心而闻名。在北魏岐州担任刺史的伯父李王易,对他特别赞赏,经常说:“士谦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颜渊啊!”

当时北魏的广平王闻名纳贤,任李士谦为参军,随军谋划,深受广平王的赏识。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守丧时伤心得形销骨立。

服丧的日子结束后,李士谦将自己的房子作了佛寺,独自到学舍里精研学业,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虽有州郡官员敦请出仕,朝廷王侯征召多次,士谦辞而不受,婉言谢绝。

隋朝建立后,李士谦矢志终身不做官。归心佛乘,隐居乡间。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

李氏家族庞大,每到春秋祭神之日,必相聚狂欢,无不沉醉在一片喧闹声中。

他们曾聚集在士谦家里,士谦将丰盛的饭食亲自送到客人面前,但他先呈上黍米,并对来客说:“孔子称赞黍米是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饭应称吃黍米,古人所推崇的东西,能容许我们违背吗?”。

来客老老少少都严肃起来,回去后相互议论说:“见到了真正的君子,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浅薄啊!”

士谦知道后,却责备自己说:“被人疏远的程度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士谦家里十分富有,但自己却处处节俭,把救济别人作为自己的义务,常常致力于救济施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

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

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

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开。他家的僮仆曾经捉住偷他粮食的人,士谦安慰那人说:“穷困使你这样,再没有责怪你的道理。”叫人马上将其放了。

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

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

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宴席,当着大家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

第二年大丰收,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拒绝了,一点也没收下。

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

士谦还将那些饿死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埋葬好,没有漏掉一个。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家。

赵郡的农民都非常感激他,抚着自己的子孙说:“你们都是托李参军的福啊!”

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

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

万人送葬,妻继遗志

开皇八年,李士谦逝于家中,享年六十六岁。

赵郡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地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送葬的百姓有万余人。

同乡的李景伯等人认为,李士谦道德高尚闻名于田园乡间,就将他的言行整理成文书,请求尚书省给李士谦一个谥号,事情最后没有办成,于是他们给李士谦墓前立了一块碑,以颂其德。

李士谦的妻子是范阳卢氏,很有妇德。在她丈夫死后,没有接受一点别人给她的馈赠,对父老乡亲说:“士谦一生喜欢施恩予人,现在他虽人已去世,但我怎能违背他的志向呢?”并继续救济穷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

观身不净 奉献身心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清代高僧彻悟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净土...

【佛学漫画】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的一生建刹安僧,培养僧才,化导群迷,接引众...

骨不吓人,人自吓;癌不惊人,人自惊

我先说一件趣事或许您可以从中去体会:以前我在医学院...

把自己卖出去

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

【佛教词典】三重曼陀罗

(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

【佛教词典】慢见

十种见之一。与“慢”同义。即心生憍慢,凡事认为自己...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

把这十种障碍转成助道因缘

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

坚持为什么这么可贵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来微...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问: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将受伤、瞋恨的心转为感恩心...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

习惯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