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恭敬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善恭敬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在如来本所行处宝庄严殿。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及诸菩萨摩诃萨等,并余无量百千万亿四部大众,左右围绕,共会说法。

尔时长老阿难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右膝着地,以十指爪合掌向佛,身心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多闻者有大功德;若复教他立多闻处,世尊!彼善男子得几所功德?」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尔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阿难!汝既问我,以是义故,我当为汝譬喻解释。所以者何?智者于义,譬喻得解。阿难!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树木、百卉、药草,若小若大,乃至似于如横一指,从地生者,彼等树木,并着枝、叶、花、果、子实皆悉备具。阿难!而彼所有树木之中,如横一指最小之者,所生花、果多少之数,如一恒沙;如向一指所生花、叶、果、实、枝等,如横二指所生草木,还有若干花、果、子实多少之数,如二恒沙。如是次第乃至从地更有出生,如横三指还有若干枝、叶、花、果,多少之数,如三恒沙。阿难!于意云何,颇复有人能数彼树多少以不?」

阿难言:「不也,世尊!」

尔时佛复告阿难言:「彼之一指以上所有花、果、子实,有人尚能数知多少;而彼善男子、善女人,教他乃至一四句偈,为他显示不求果报,发慈哀心、怜愍之心,乃至教他令得阿罗汉果。复作是念:『以何方便,令多众生以此法施因缘力故,令得须陀洹果,乃至令得阿罗汉果,乃至令发菩提之心?』以慈愍故,教他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解释、分别显示。以此功德,欲比于前譬喻功德多少之数,于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亿千分不及一,歌罗数分不及一,譬喻分不及一,优婆尼沙陀分不及一,彼等福德不可称量。阿难!彼之男女多得善根,乃至令他住多闻中,复能向他乃至宣说一四句偈。」

尔时世尊作是语已,长老阿难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乃能作如是说。希有,婆伽婆!如来乃能作如是说。世尊!彼之受法善男子、善女人,于是法中及法师所,应作何等恭敬之心?」

作是语已,佛告阿难言:「阿难!汝莫问我如是之事。何以故?今者众生无敬法心。」

阿难复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于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学法,我作世尊侍者已来,未曾闻此如是之法。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勅,不违圣教!」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于后末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诸法中或有渴仰敬重心相,惟有口言,为衣食故、为利养故,从贫贱中剃发出家,而作是言:『我能为法,虽复彼等求诸佛法。』世尊!然彼众生无行法心,示下贱相,是人还起下贱之心。世尊!我为自身故发是问,我等云何应住?云何应行?」

作是语已,尔时佛告长老阿难作如是言:「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于法者,欲得读诵,彼等众生欲向和上、阿阇梨所。至已,应问诸佛法言,随心所乐所堪说处,应说依止,彼或十腊或十二腊,为重法故,应乞依止。何以故?如来往昔虽复说言:『五夏比丘不须依止。』而彼学者于前敬心乃能为法,以是义故,应当依止。何以故?彼人欲学于佛法故。

「阿难!而彼和上阿阇梨等,为彼应作如是依止:『当如是耶,我许汝耶,汝得利耶,我教汝耶!汝当谨顺,莫放逸耶,应练行耶,如是与耶。』若有比丘得具足法,彼则堪能与他依止,若能如是分别法句,与他依止,名依止师。

「若有比丘虽复百夏,不能闲解如是法句,彼亦应当从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况欲与他作依止师。假令耆旧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彼人为法应说依止,虽有百夏上座比丘,不解律法,彼等亦应说于依止。

「若有比丘从他受法,彼等比丘于彼师边,应起尊贵敬重之心。欲受法时,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于彼师所应起慈心。若有弟子欲受法时,长跪师前,先诵所得。诵已有疑,先应谘白;若见听许,然后请决。

「是时学者既受法已,右膝着地,两手捧足,一心顶礼师所住处。地若平正,即应设敬;若地偏隘,即还却立,乃至师过至彼平所,即便请法。若至平处,礼师足已,却缩而行,至十肘地。遥礼师已,随意归还。又复弟子应作是念:『师在我后,观我是非,不应放逸。我若即来,寻至师前,请决所疑,是即为善。傥不得来,应当知时。』一日三时应参进止,若三时间不参进止,是师应当如法治之。

「又复弟子若参师时,至彼师所,若不见师,应持土块、或木、或草,以为记验。若当见师在房室内,是时学者应起至心,绕房三匝,向师顶礼尔乃方还。若不见师,众务皆止,不得为也,除大小便。

「又复弟子于其师所不得麁言,师所呵责,不应反报。师坐卧床,应先敷拭,令无尘污、虫蚁之属。若师坐卧乃至师起,应修诵业。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谘问所须,我作何事。当白师言:『入聚落不?』若师欲得入聚落时,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若洗手讫,应持己衣,还拭己手。至彼师所,身心安住,两手捧衣,长跪而授,如法敬奉,处所安住。然后奉水,令洗手面,先奉内衣,着身体者,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又复弟子在于师前不得涕唾,若行寺内恭敬师故,勿以袈裟覆于肩髆,不得笼头。师经行处,应常扫拭。天时若热,日别三时以扇扇师,三度授水,授令洗浴,又复三时应献冷饮,应当知时,为师乞食。师所营事,应尽身力而营助之,取师应器,洗治令净。若师与洗,先洗师器乃及己钵。若与应洗,如不与者,不应再索。何以故?有因缘故。阿难!有诸比丘当作是念:『如来往昔钵无人洗,彼等学佛应当自役。』虽然如来许彼,天若热时,应具冷水;天若寒者,应备暖水;凡所须者,皆应尽备。亲在师前,勿嚼杨枝;于他人处,勿说师过;若遥见师,寻起迎接。

「阿难!凡有师者,随在谁边学四句偈,或听、或读、或问、或谘一四句等,是即为师。时彼学者于其师所,常起恭敬尊重之心,若不如是,名不敬者,亦不名住正行之者。若于他边说师过者,彼人不得取我为师。何以故?阿难!彼无敬心,不爱佛故;彼无行人,况爱法者;彼无敬人,当不爱法,彼大恶人亦不爱僧,不入僧数。何以故?彼愚痴人不行正行。阿难!佛所言说皆为行者。」

尔时长老阿难闻佛说已,悲泣流泪,以手扪拭,作是白言:「世尊!于将来世少有众生住是行者。世尊!我等当行如是之行,我今当住如是之行。世尊!若有比丘于彼师所或和上边不生敬心,道说长短,于将来世得何等报?」

佛告阿难:「若将来世有诸比丘,或于师所或和上边,不起恭敬,说于师僧长短之者,彼人则非是须陀洹,亦非凡夫,彼愚痴人应如是治。何以故?阿难!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

「阿难!若有比丘于其师边不恭敬者,我说别有一小地狱,名为椎扑,当堕是中。堕彼处已,一身四头,身体俱然,状如火聚,出大勐炎,炽然不息,然已复然。于彼狱处复有诸虫,名曰钩[此/束],彼诸毒虫常噉舌根。时彼痴人从彼舍身,生畜生中,受野兽形,或野干身,或受狼身,彼诸人等见者大唤,或唱言狼,或唱野干。阿难!彼痴人辈,皆由往昔骂辱于师及与和上,是故见者皆悉不喜,以彼往昔舌根过故,恒食屎尿。舍彼身已,虽生人间,常生边地。生边地已,舍于一切功德之事,具足恶法,离众善法,虽得人身,皮不似人,不能具足人之形色,不似父母,父母憎恶。得人身已,常被轻贱、诽谤、[夌*欠]辱,离佛、世尊,恒无智慧。从彼死已,还速坠堕地狱之中。何以故?阿难!若有人等,于教授师所、施自在师所、教法行师所、教真行师所,起不恭敬,受是重殃。阿难!彼痴人辈,自余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

「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况敬法耶!作是敬者是名敬师。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阿难!当来之世多诸比丘得是经已,于师和上起不敬心,无有正行,于师和上恒说于过。阿难!我说彼等愚痴人辈极受多苦,于当来世必堕恶道。阿难!我向汝说,我向语汝,如来在世于汝等边已为说讫,此是正道、此非正道;于当来世彼诸比丘随行何行,还生是处,得是果报。是故阿难!我教汝等常行恭敬。

「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生恭敬尊重之心,当得如是胜上之法,所谓爱敬诸佛、世尊,敬重经法,深爱敬僧,当入是次。」

佛说是经已,长老阿难等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善恭敬经


上篇:佛说净业障经

下篇:佛说正恭敬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弥沙塞五分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弥沙塞五分戒本一卷 宋罽宾...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

佛说大三摩惹经

佛说大三摩惹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

佛说须真天子经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一名断诸...

【注音版】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罗摩伽经

佛说罗摩伽经卷上 西秦沙门圣坚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

佛说新岁经

佛说新岁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乘入楞伽经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 御 製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吃素改变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

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