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

佛祖之道。以心传心。菩萨造论通经。亦唯此一大事。故云。十方谛求。更无余乘。纵令曲为群机。循循善诱。从实施权。说种种道。譬如三草二木。受润不同。而能润之雨。原只一味。故云。如食石蜜。中边皆甜。又云。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岂应封文失旨。横执名相。剖判虚空也哉。且如弥勒世尊。迹居补处。本必难思。无着。天亲。既是龙华辅弼。则与文殊普贤何异。至于马鸣龙树。并属金口授记。传佛心宗。其所着述。决定不当互相乖异。乃后世讲师。辄妄判曰。天亲识论。是立相始教。龙树中论。是破相始教。马鸣起信。是终教兼顿。并未是圆。呜呼。其亦不思甚矣。夫天亲宗瑜伽而立唯识。先以唯识破我法二执。次明识亦如幻。非真实有。故亦名为破色心论。今乃目之为立相教。可乎。龙树依甚深般若。遍荡四性情执以显法性。故曰。欲具足一切佛法者。当学般若。又曰。若以无此空。一切无所作。以有空义故。一切皆得成。今乃目之为破相教。可乎。马鸣以一心真如门。显甚深般若随智说。以一心生灭门。显瑜伽八识随情说。真如。即一真法界。统事理而泯绝事理者也。生灭。即全理所成之事。全事无性之理也。二门不离一心。则无一生灭而非全体真如。无一真如而不全具生灭。即事事无碍法界也。今乃谓其不同唯识中论。仍非圆极一乘。可乎。况经论中。并谓真如与一切法。如水与波。不一不异。诚证具在。何容偏执。盖若言定一。则真如不生灭。应一切法亦不生灭。或一切法生灭。应真如亦生灭。固为不可。若言定异。则真如非即一切法之实性。应在一切法外。别有方隅。不常不遍。尤为不可。故起信谓真如受熏者。譬如触波之时。即触于水。所以破定异之执。初未尝言真如随熏转变也。唯识谓真如不受熏者。譬如波动之时。湿性不动。所以破定一之执。初未尝言别有凝然真如也(唯识论云。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又云。真如即是唯识实性。明文彰灼若此。后人乃以凝然真如诬谤唯识。罪何如哉)。然则唯识所谓真故相无别。即起信一心真如门也。唯识所谓俗故相有别。即起信一心生灭门也。楞伽经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宗镜释云。起心名转。八俱起故。皆有生灭。故名转相。动则是业。八识皆动。尽名业相。八之真性。尽名真相。由此观之。起信唯识。皆宗楞伽明矣。宗本既同。则诸名义。自不相违。乃注疏家不能以义定名。漫尔依名定义。致令二论乖同水火。可不哀哉。此大乘起信论。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谛译。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但旧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专。敬以阄决于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殚一隙微明。剖尽两宗迷执。名之为裂网疏云。癸巳十月十有八日下笔故叙。

释此为二。初释题。二释文。今初。

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唐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题目五字。四别。一通。略而言之。三重能所。大乘起信。犹云起大乘信。即是别题。论之一字。即是通题。言三重者。一。论为能起。大乘信为所起。二。信为能信。大乘为所信。三。大为能拣。乘为所拣也。释此为三。初释大乘。二释起信。三释论字。初释大乘为二。初分释。次合释。分释复二。初释大。次释乘。初释大者。绝待无外。强名曰大。即是直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法尔具足体大相大用大三种义故。谓只此现前介尔之心。随缘不变。全体真如。名为体大。只此全妄即真体中。本具恒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名为相大。只此心性体相。不变随缘。出生十界染净因果。达此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名为用大。言体。则体外别无相用。如湿外别无水波。故体绝待。言相。则相外别无体用。如水外别无湿波。故相绝待。言用。则用外别无体相。如波外别无湿水。故用绝待。如此三大。不一不异。不可思议。唯是一心。故言大也。次释乘者。约喻为名。运载为义。即是直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法尔运载至于佛地。自利利他。无休息故。名为乘也。心性体大。即是理乘。亘古亘今。恒不变故。心性相大。即是随乘。不离不脱。恒相应故。心性用大。即是得乘。如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性具三大。总名理乘。无三体故。照性成修。修时三大。总名随乘。顺法性故。从因剋果。果时三大。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不二。因果不二。故目此现前介尔心性以为乘也。初分释竟。次合释者。虽复众生现前介尔心性。即是不可思议大乘。而迷悟因缘染净熏习。遂有十法界异。谓若迷此一心而起见思十恶。则运载众生入三恶道。名为跛驴坏车。若知畏三涂苦。修行十善。及诸色无色定。则运载众生到三善道。更能畏三界苦。修行出世戒定慧学。永脱苦轮。则运载众生。入涅槃城。名为羊车。若知十二因缘。本自无性。体其本空。永息惑业苦轮。则亦运载众生入涅槃城。虽乏大悲。犹作众生增上福田。名为鹿车。若念自他同在苦轮。志愿兼济。具足大悲。发起弘誓。普能运载众生。渐趣无上大涅槃城。名为牛车。若了达此现前介尔心性。即是不可思议大乘。深观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于真如之门。始从名字。运至观行。乃至究竟。自运功毕。运他不休。名为大白牛车。今言大乘。正指大白牛车。拣非门外三车故也。复次一切众生。虽复迷此心性。举体为坏驴车及三车等。然此心性。随缘不变。未尝不即究竟大乘。譬如真金。虽复用作种种秽器。及诸杂器。而金性不改。贵重如故。苟知秽器体即真金。即于秽器得真金用。是故光照阿鼻。不难十地顿超。放下屠刀。便是千佛一数。鹦鹉念佛而焚得舍利。白鸽闻经而转身作祖。故直指此一切众生迷妄心性为大乘也。前以大拣小。约对待说。亦即生灭门义。后即小成大。约绝待说。亦即真如门义。一切众生现前介尔之心。法尔具此二门。不相离故。故名为大乘也。初释大乘竟。二释起信亦二。初分释。次合释。分释复二。初释起。次释信。初释起者。问。一切诸法。无生无起。云何乃言起耶。答。法性无起。亦无不起。若但言起。即失真如门义。若但言不起。即失生灭门义。若言亦起亦不起。即互相违。若言非起非不起。即成戏论。当知四句皆不可说。若不堕情执。顺四悉檀。则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今言起者。乃非起非不起而论起耳。何者。一心绝待。本无能信所信之殊。而迷此一心。则起无量疑惑。如水成氷。翻此迷惑。遂起圆常正信。如氷还成水。迷悟虽分。一性不动。故非起。性无增减。迷悟宛然。故非不起。是则起即不起。不起而起。约此论起。妙在其中。盖虽炽然起信。仍唯一心。仍无能信所信之异。无能无所。而能而所。能所皆即一心法界。如灯有照。还照于灯。故云。自心起信。还信自心。是为无上性起法门。次释信者。据唯识论。于诸善心所中。最为上首。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释云。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二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文)今论中云。信有四种。一信根本。谓乐念真如法故。二信佛具无边德。谓常乐礼敬供养。闻法修行。回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谓常乐修行诸波罗蜜故。四信正行僧。谓常供养诸菩萨众。正修自利利他行故。(文)应知识论一信实有。即同今论一信根本。识论二信有德。三信有能。即合今论第二三四信也。又识论云。此信心所。自性澄清。亦能净余心心所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文)良以如来藏性。不变随缘。举体而为一切心王心所。而此一切心王心所随缘不变。一一无非全体如来藏性。故此信之一字。虽约俗谛分别。不过止是诸善心所之一。而实即是藏性全体。非是藏性少分。又虽一切诸染心所。皆亦并是藏性全体。由逆性故。多诸过咎。譬如金作秽器。不堪把玩。唯此信心。能顺性故。多诸功德。譬如金作转轮王冠。愈显尊贵。所以一有信心。则一切善法。无不共相应也。初分释竟。次合释者。夫性起法门。虽复不可思议。而生灭因缘。则非一概。或信邪倒见。起惑造业。则于正法。名为不信。或于世间因果起信。则成人天十善色无色定。名有漏善。或于四谛十二因缘起信。则成二乘出世法门。名无漏善。或于六度四摄大菩提果无上涅槃起信。则成菩萨自利利他法门。名中道善。或于现前介尔心性不可思议绝待大乘起信。则成无上圆顿法门。名一乘善。今正起此一乘不思议信。故云起信绍佛种也。复次教中每云信解行证。今但言起信。不言起解行证者。信为法界。一切法趣信。离信无别解行证故。谓一切众生。虽复不信自心大乘妙理。起惑造业。而信心之性。未曾稍减。如水成氷。湿性不改。是谓理即起信。若闻此论。能知现前介尔心性。即是大乘。是谓起名字信。若能念念观此心性。知其念即无念。不起无明诸颠倒惑。是谓起观行信。若任运消除粗染。净于六根。是谓起相似信。若入正位。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是谓起分证信。若超过菩萨地。微细分别。究竟永尽。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谓起究竟信。是故但云起信也。二释起信竟。

三释论者。同辩徵析。剖断开示。令得决定之谓。若藉语言文字。显示实义。对治邪执。分别修行正道之相。劝令修习。是教决定。能起闻思修等观行相似之信。若观察推求色等五蕴。及一切法。皆不成就。知妄动心。即不生灭。是行决定。能起净心地等分证之信。若得入于真如之门。永断相应不相应染。以一念相应慧。顿拔无明根。是理决定。能起一切种智究竟之信。故名大乘起信论也。此论是佛灭后六百年中。西天第十二祖马鸣大师菩萨所造。乃性相之总持。言略义广。诚了义大乘。佛祖心印也。若作五重玄义。说者。法喻为名。一心真如为体。观察一切妄念无相为宗。除疑去执。发起大乘净信为用。大乘方等为教相也。初释题竟。

释文为三。初归敬述意。二正说五分。三结施回向。初中二。初偈颂。二长文。初又二。初归凭三宝。二述造论意。今初。

归命尽十方。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尊。及彼体相海。无我句义法。无边德藏僧。勤求正觉者 造论弘法。必先归凭三宝者。略有四义。一顺古先圣贤仪式故。二令众生增长福德善根故。三不同外道议论无宗本故。四显示能归所归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故。文中归命二字。即摄能归之三业。尽十方以下。即示所归之三宝也。归命。犹言身命归依。归者。投向义。返还义。生死海中。唯三宝功德可作恃怙。故应投向。三宝体性。即众生现前介尔心性。由无始来背觉合尘。甘自逃背。今背尘合觉。复本心源。故名返还也。命者。依于色心连持不断之所假立。即是本识种上功能。名为不相应行。非有实法。但为一切众生迷情之所宝重。故随顺世间语言。举此总摄三业也。将此最重之命。投向住持三宝。则为增上胜缘。研此假立之命。返还一体三宝。则显大乘正体。故首称归命也。尽十方者。总显无穷无尽三宝境也。以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自竪无初后。横绝边涯。十方虚空。并不出于介尔心之分际。究竟证此心性者。名之为佛。秖此心性。即名为法。诠此心性者。亦名为法。信解修证此心性者。名之为僧。所以三宝。同于心性。尽十方也。又复现前介尔之心。体大即法宝。相大即佛宝。用大即僧宝。又介尔心。圆具三大理性。总名法宝。觉此三大之智。名佛宝。理智不二。名僧宝。是为一体三宝。证此一体三宝。名十方佛。说此一体三宝。能诠所诠。皆名为十方法。修此一体三宝。名十方僧。是为大乘住持三宝。若无一体三宝。则无以建立住持三宝。若非住持三宝。则无以显发一体三宝。如无一心真如。则无以为生灭所依。如无生灭门中熏习净法。则无以显一心真如。当知一体三宝。即真如门大乘体也。住持三宝。即生灭门大乘体相用也。二门不相离故。不得偏论归也。普作大饶益三句。是别示佛宝。及彼体相海二句。是别示法宝。无边德藏僧二句。是别示僧宝。皆约住持三宝示者。一体之外。无住持故。不归住持三宝。相非归一体故。普作大饶益者。彻证平等体性。能以同体法力熏众生也。智无限自在者。圆满四智菩提。照理量境悉无余也。救护世间尊者。究竟大慈大悲救恶护善无与等也。法身冥益十界众生。报身显益地上菩萨。化身显益三乘六凡。故云普作大饶益。而三身益物。并依平等法性之力。束之以为法身佛宝。圆镜智品。能显法身。平等智品。能示报身。成事智品。能现化身。观察智品。应机说法。故云智无限自在。而四智心品。并是旷劫真修之所剋证。束之以为自受用身佛宝。法身平等救护一切世间。报身救护菩萨世间。化身救护三乘六凡世间。故云救护世间尊。而慈悲与拔。并是果上任运不思议用。束之以为胜劣随类三种化身佛宝。此三佛宝。即是一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具之体。相用。但迷情日用不知。名理即佛。诸佛圆满证得。名究竟众生。众生无上者佛是。故名为世尊也。及彼体相海者。彼。即指上佛宝。体相。谓真如之体。性德之相。既言体相。即摄于用。以是三法不相离故。此体相用。深广莫测。名之为海。虽体相海。即是众生现前心性。不单属佛。而唯佛究竟证得。故举此以显所诠法宝也。及者。显佛法本不二义。盖佛是假名。法是实法。揽法成人。因人辨法。是故佛性法性。唯是一性。所谓智外无如。如外无智。虽辨住持三宝。亦非条然各别。不同愚法声闻。偏指黄卷赤牍以为法宝。然黄卷赤牍。亦是如来藏举体所成。亦即体相海矣。无我句义法者。指能诠法宝也。无我。即二无我。句。谓名句文身。举句。即兼得名。名句所依。即是文身故也。义。谓句之所示。即指二无我观。法。谓义之所显。即指一心真如。佛所说法。句义乃多。今独举无我句义者。唯有此二空观。能从心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故。无我句。即教经。义。即行经。法。即理经。三经不即不离。以为能诠。并不出体相海。还即诠显体相海也。无边德藏僧者。称性起修。性海无边。故所修功德。亦复无边。一一功德。并能含摄无边功德。故名为藏具如后文所明随顺法性修行施等。一一皆成波罗蜜也。言勤求正觉者。显菩萨僧所修功德。不向三有。不向二乘。唯正趣向无上菩提故也。问。何以不归二乘僧耶。答。此有二义。一约对待义。二乘是所悲济境故。二约开显义。二乘所行。亦是菩萨道故。

二述造论意

为欲令众生除疑去邪执起信绍佛种故我造此论 于一心真如生灭实理事中犹豫不了。名之为疑。于无我如来之藏妄计人我法我。名为邪执。疑除执去。则正信自起。起大乘信。则决定成佛。自度度他。灯灯无尽。故为绍佛种也。初偈颂竟。

二长文亦二。初重述意。二正立科。今初。

论曰。为欲发起大乘净信。断诸众生疑暗邪执。令佛种性相续不断。故造此论 问。偈中先言除疑去执。后言起信。今文先言发起净信。后言断诸疑执。何耶。答。若约自行。则除疑去执起信。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无有先后。若约化他。则自先发起大乘净信。乃能断诸众生疑暗邪执。令佛种性相续不断也。故虽重述。无重繁过。

二正立科

有法能生大乘信根。是故应说 有法。即指下文所诠一切众生心也。说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说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令诸众生。生闻思修三慧。乃至究竟成佛。名为大乘信根。有此胜益。故应说也。

说有五分。一作因。二立义。三解释。四修信。五利益 作因。梁云因缘。所谓四悉檀因缘。诸佛菩萨。若无四悉因缘。不说法也。立义。谓依境显谛。竪大乘之正法。解释。谓种种开示。阐所立之实义。修信。梁云修行信心。谓策进初机。令其依解起行。利益。梁云劝修利益。谓结明此论功能。令人希慕信向也。此中一作因者。是总明四悉因缘。二立义者。为上根人。举便知有。是约第一义说。三解释者。为中根人。微细剖析。令其永断疑执。随文入证。是约对治义说。四修信者。为下根人。策进修习。令其依解起行。是约为人义说。五利益者。为未种善根人。称叹功德。止息诽谤。令其欢喜向慕。是约世界义说。又就一人次第获益言之。二立义者。令知摩诃衍义。即是一切众生之心。不俟他求。得欢喜益。三解释者。令于一心二门。解如实义。得生善益。四修信者。令其妙解不同说食数宝。得灭恶益。五利益者。令知同于诸佛菩萨所修所证。得入理益。此皆一往分别。实则分分皆具四悉檀也。又作因。是序分。立义等三。是正宗分。别益。是流通分。初归敬述意竟。

二正说五分。即分为五。一作因(至)五利益。一作因二。初正明八因。二释疑明意。今初。

此中作因有八。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 总相者。不唯此论总相。乃诸佛菩萨说法之总相也。为令众生离分段变易因果之苦。得菩提涅槃究竟之乐。是益他义。不为贪求利养名誉。及恭敬等。是离过义。自离诸过。能益众生。方可造论弘法。否则名为裨贩如来矣。

二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显实义而生正解。别则偏指立义解释二分言之。

三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退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令于大乘法增其堪任。别则偏指解释分中。第三分别修行正道相也。

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退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能发起信心。令至不退。别则偏指四修信分。

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三毒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可除障调心。远离三毒。别则偏指修信分中。四精进门。

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是止观法门。皆可对治凡小。别则偏指修信分中。五止观门。

七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是念佛三昧。皆是往生正因。别则偏指修信分中。求生西方极乐法门。

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诸含识。令归向故 此别指第五利益分也。初正明八因竟。

二释疑明意二。初释疑。二明意。初中二。初总释。二别释。今初。

此诸句义。大乘经中虽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缘别。是故造论 所化。谓未来众生。根。谓昔所成种。有上中下。欲。谓现所欣乐。有广中略。缘。谓一切经论。能与众生悟道作增长缘。当知上中下三根。各有广中略三种所欲不同。又与佛菩萨经论。各有有缘无缘差别。故应为有缘三根众生。逗其喜略之欲。造此论也。

二别释

此复云何。谓如来在世。所化利根。佛色心胜。一音开演无边义味。故不须论 此复云何。总徵起也。先释佛世。次释灭后。所化利根者。统论佛世众生。亦有种种三根不同。但对灭后。即皆称利。以善根不深。不能亲值佛故。佛色心胜者。色则相好庄严。心则六通十力。故云胜也。一音开演无边义味者。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譬如一云所雨。三草二木各得生长也。色胜。即身轮不思议化。心胜。即意轮不思议化。一音开演。即口轮不思议化。所化既是利根。能化三轮又胜。故不须论而能开悟也。

佛涅槃后。或有能以自力。少见于经。而解多义。复有能以自力。广见诸经。乃至解义 少见于经能解多义。名为义持。亦是法行种性。广见诸经乃至解义。名为文持。亦是信行种性。此二种人。亦不须造论也。然据梁本。则广闻取解在前。似兼文持故胜。据今本。则少见多解在前。似是法行故胜。剋实言之。义持文持。信行法行。各有利钝。非可一向论也。

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修行 自无智力。故藉他论。而乐广乐略。仍是信行法行二类种性不同。亦是文持义持二类熏习有别故也。初释疑竟。

二明意

我今为彼最后人故。略摄如来最胜甚深无边之义而造此论 示大乘体。故最胜。显大乘相。故甚深。显大乘用。故无边也。一作因分竟。

二立义二。初标。二释。今初。

云何立义分。谓摩诃衍。略有二种。有法。及法 摩诃衍。此翻大乘。略如题目中释。又七义故。名为大乘。一法大。谓方广经典。二心大。谓四弘誓愿。三解大。谓圆常信解。四净大。谓净心地。净二分别。五庄严大。谓福德智慧。六时大。谓三阿僧祇。七具足大。谓无上菩提。前六。是大乘因。后一。是大乘果也。有法者。梁本云法。犹因明所谓前陈有法。以为宗依。乃指因缘生法。以为所观境也。法者。梁本云义。犹因明所谓后陈宗体。指所显理谛。以明大乘义也。

二释二。初释有法。二释法。今初。

言有法者。谓一切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此显示摩诃衍义 统论因缘所生。皆是有法。皆悉即空假中。皆可显示摩诃衍义。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初机之人。若令观于佛法。则疑太高。若令观众生法。则疑太广。所以秖令观心。又恐人谬谓众生心外。别有真心。故但立一切众生心以为所观境也。夫举佛法。则摄一切心法及众生法。举众生法。则摄一切佛法及以心法。今举众生现前介尔心法。则摄一切众生法及佛法。故云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也。依此众生现前介尔心法。显示摩诃衍义。则一显示。一切显示随举一一众生法。一一佛法。无不皆是摩诃衍义矣。故法华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也。

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故 即此现前介尔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生死相。非涅槃相。非二边相。非中道相。非可说相。非不可说相。非亦可说亦不可说相。非非可说非不可说相。不得已故。强名为真如相。即此真如。是大乘体。更无别体也。应立量云。众生心是有法。即大乘体宗。因云。真如相故。同喻如迷悟所依之方。方非迷悟。

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 即此真如不变心体。举体随缘而有生灭。所谓随于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虽造十界。十界皆是假名无性。随缘不变。当体即真。故能显示大乘体也。由随染缘。妄起无明。有见不见。似不清净。非常非乐。非我非净。非寂静。是变异。不自在。具过恒沙虚妄杂染。今翻染成净。无明不起。无见不见。心性无动。无有余法而可更求。即于真如。立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了知义。本性清净义。常乐我净义。寂静不变自在义。满足过于恒沙清净功德义。故能显示大乘相也。由与众生同在生死轮回海中。方肯自悯悯他。发大誓愿。修大福慧。证本法身。任运起于不思议业。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故能显示大乘用也。然则现前介尔心体。即大乘体。现前心中惑相。即大乘相。现前心中业用。即大乘用。而众生迷染因缘。日用不知。由有迷染因缘。方立悟净因缘。由有悟净因缘。方显体相用大。故云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也。譬如水结成氷。则湿体融相润用。皆不可见。若知氷原是水。方便令泮。方能显示湿体融相润用耳。设不观心生灭因缘。则不能显体相用大。如守坚氷。无可受用。设离众生现前之心。别求大乘。亦不能显体相用大。如大冻时。若弃坚氷。别无有水。学大乘者。幸深思之。应立量云。众生心是有法。能显示大乘体相用宗。因云。生灭因缘相故。同喻如依方故迷。因迷故悟于方。初释有法竟。

二释法二。初释大义。二释乘义。今初。

所言法者。略有三种。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 前云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今云一切法真如者。以心真如。即一切法真如。无二真如故也。一切法。即染法净法。略则五位百法。广则百界千如也。随拈一法。并是真如全体。非是少分。故云性恒平等。悟时无得。迷时无失。又芥子毛端之真如非小。须弥宝刹之真如非大。故云无增无减。一相无相。不可分离。故云无别异也。夫既言一切法。又言在染在净。是全约生灭因缘。而随云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则知生灭因缘。即是真如门矣。故下文云展转不相离也。若舍生灭因缘。何由体会真如。若执生灭因缘。又何由了达真如也哉。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故 此谓众生现前介尔之心。即是如来藏也。夫真如不变随缘。举体而为众生介尔之心。则介尔心。便是真如全体。今又名为如来藏者。是约生灭门中。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故也。然法身与如来藏。虽有二名。终无二体。故不唯显名法身之时。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相。即正在隐名如来藏时。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也。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 只此众生现前介尔之心。无法不具。无法不造。所谓随于染净缘。具造十法界。遍能出生十界因果。但约九界言之。则三涂等诸恶因果。虽亦此心之用。如以金作秽器。利刀割泥。无上宝珠而作弹丸。不名用大。人天有漏因果。虽亦此心之用。如以摩尼仅贸一衣一食。不名用大。二乘无漏因果。虽亦此心之用。如空守阎浮檀金。不生息利。不名用大。权乘菩萨五通因果。虽有自利利他之用。如以阎浮檀金而作商贾贸易。未能统御自在。亦不名用大。虽又希心极果。如以阎浮檀金作王宝冠。未能拔宅飞昇。亦不名用大。唯有佛乘种性。知此现前介尔之心。体即真如。具无边德。便能观察一切妄念无相。自愍愍他。发大誓愿称性修习。灭无始无明。证本法身。任运起于不思议业。种种自在作用差别。周遍法界。与真如等。譬如以阎浮金。炼作仙丹。便能拔宅飞昇。游戏自在。故名用大也。问。果中用大。垂形九界。有时示现三涂。亦应生恶因果。如何但言善因果耶。答。为度众生。示作恶因。本无迷染。即无漏善。为度众生。示受恶果。亦无苦受。如三禅乐。是故但名善因果也。又所言能生一切善因果者。谓果中大用。遍与众生作增上缘。令生世出世间诸善因果。非谓既成佛已。自生世出世间善因果也。以诸佛所有一切变现。皆是真如自在甚深之用。皆合涅槃清净妙德。不可唤作实因果故。问。用大既约佛果。何名此心生灭因缘相耶。答。若无众生心。则无大乘体相。若无大乘体相。何处有大乘用。问。既云真如甚深用。何故不属真如。乃属生灭因缘。答。若非生灭因缘。则真如之名。尚自不立。何得辨用大耶。夫众生现前介尔生灭之心。体即真如。相即如来藏。用即能生一切因果。而日用不知。是谓理即大乘。若能知此一心体大相大用大。是谓名字即大乘。若能观察妄念无相。是谓观行即大乘。若粗垢先落。六根清净。是谓相似即大乘。此论名之为相似觉。若能亲证此体相用。任运增进。是谓分证即大乘。此论名之为随分觉。若至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谓究竟即大乘。此论名之为究竟觉。六而常即。始终平等。即此心真如门也。即而常六。昇沉硕异。即此心生灭门也。故立一切众生心为有法。显示摩诃衍义。初释大义竟。

二释乘义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于此。入佛地故 此更约能乘之人。以显所乘之法。故曰。言大乘者。文殊普贤等一切大人之所乘也。夫一切众生心。莫不具体相用三大。即此三大。便名为乘。而九界众生。不能尽此心大乘之用。枉作坏驴羊鹿水牛诸乘。唯一切佛。已乘此大乘。到究竟地。一切菩萨。皆乘此大乘。乃入佛地。故必约众生心以显大乘义也。二立义分竟。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二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

三解释分二。初立科。二正解。今初。

云何解释分。此有三种。所谓显示实义故。对治邪执故。分别修行正道相故 显示实义以除疑。对治邪执以去执。即是起信。分别修行正道相。即是绍佛种也。

二正解三。初显示实义。二对治邪执。三分别修行正道相。初中三。初总标二门。次各释二门。三结示不离。今初。

此中显示实义者。依于一心。有二种门。所谓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此二种门。各摄一切法。以此展转不相离故 一心。即指众生现前介尔心也。言二种门者。非是前后左右名为二也。秖是随缘不变。即此生灭心名真如门。不变随缘。即此真如心名生灭门。正所谓是舍唯有一门。亦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但迷之则生死始。则真如举体而为生灭。悟之则轮回息。则生灭当体便是真如。故约迷悟而明二种门也。又对迷说悟。即生灭门。迷悟平等。乃真如门。言此二门各摄一切法者。谓约真如门。则摄百界千如五位百法。一一无非真如。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约生灭门。亦摄百界千如五位百法。一一无非生灭。以六凡诸法。是迷染因缘所成。四圣诸法。是悟净因缘所成。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从生灭因缘而显示故。言以此展转不相离者。谓离一心真如。则无生灭可得。如离于方。别无迷悟。亦如离于湿性。别无氷水。离一心生灭。亦无真如可得。如离迷悟。别无有方。亦如离于氷水。别无湿性也。问。何故依于一心。示二门耶。答。一切诸法。法尔有此二门。所以诸佛说法。常依二谛。心真如门。即真谛。心生灭门。即俗谛。虽云二谛。唯是一法。所以二谛圆融。不可思议。故各摄一切法。展转不相离也。又全性起逆顺两修。名生灭门。全逆顺两修不改一性。名真如门。又全理成事。名生灭门。全事即理。名真如门。又分别事理。名生灭门。泯绝事理。名真如门。又即权而实。名真如门。即实而权。名生灭门。又分别权实。名生灭门。权实不二。名真如门。又为实施权。依真如门说生灭门。开权显实。指生灭门即真如门。又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皆生灭门。理则非权非实。名真如门。又随智说。则生灭即真如门。随情说。则真如即生灭门。随情智说。则依于一心。有二种门也。问。既二门即是二谛。且七种二谛。如何相摄。答。若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俗即生灭门中执相应染所摄。真则与而言之。是生灭门中相似觉摄。夺而言之。秖是不断相应染摄。以是分别法执所取境故。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俗亦执相应染所摄。真乃真如门中空义少分所摄。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共为真。俗同前摄。真乃生灭门中本觉义摄。亦摄真如门中少分空义。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俗同前摄。真即真如门摄。若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俗即生灭门中不觉义摄。亦摄相似觉义。真即生灭门中本觉义摄。若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俗同前摄。真即真如门摄。若幻有幻有即空不有不空皆名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俗即心生灭门。真即心真如门。方是此论之本旨也。问。五种三谛。如何相摄。答。幻有为俗。同前执相应染所摄。即空不空为真。点此不空名中道者。空即真如门中空义少分。中即生灭门中本觉义耳。若一切法趣空不空。点此不空名中道者。空即真如门中空义。中即真如门中不空义也。若分幻有幻有即空之俗以为真俗两谛。指不有不空之真名中谛者。俗是执相应染所摄。真是相似觉摄。中是本觉摄也。若一切法趣中者。俗与真仍同前摄。中乃真如门中不空义摄也。若圆妙三谛者。真即真如门中空义。俗即全摄生灭门中觉不觉义。中即真如门中不空义也。一心二门。展转不相离故。所以一心三谛圆融不可思议。须知理中本具三谛。但以理融事。则无事而非理。故束三为二。事中亦具三谛。但以事显理。则无理而非事。故束三为一也。

次各释二门二。初释心真如门。二释心生灭门。初中二。初正释此心真如相。二即示大乘体。初又二。初正诠法体。二明随顺悟入。初又二。初借言诠法。二显法离言。今初。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说名真如故 心。即指众生现前介尔之心。真。谓其性不妄。以非肉团。亦非缘影。非有内外中间过现未来分剂方隅等妄相故。如。谓其性不异。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无别异故。盖真如不变随缘。举体而为众生现前介尔之心。此心随缘不变。仍即真如法界全体。故云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从来无二。强名为一。诸法本源。强名法界。绝待无外。强名曰大。一相无相。无差别相。强名总相。可轨可持。强名为法。无所不通。强名为门。譬如大海。举体成沤。研此一沤。别无自体。唯揽大海湿性为体。只此一沤湿性。便是大海全体湿性。更非有二性。更非有别相故。又如日光。举体入隙。研此隙光。别无自体。唯揽日轮光明为体。只此一隙明性。便是日轮全体明性。更非有二性。更非有别相故。以心本性下。释成此义。谓以众生现前介尔心之本性。前无始。故不生。后无终。故不灭。譬如虚空。非是暂有。非可暂无。而亦不同虚空对色所显之相。故不得已。强名之为不生不灭相也。此中应有问曰。经中每言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今现见一切诸法。种种生灭差别。岂非即是心之生灭。胡云不生不灭相耶。故今释曰。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譬如瞖目。妄见空华。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譬如瞖病既除。则无空华起灭相也。是故心之真如。即是诸法真如。诸法真如。即心真如。心既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所以诸法亦即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乃至不可破坏也。是则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一切假实国土。究竟唯一净心为体。一心之外。更无余法。故不得已。说名为真如也。

二显法离言

从本已来。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一切言说。唯假非实。但随妄念。无所有故。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非其体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 此明心真如性。即是一切法真如性。言语道断。故不可言说。心行处灭。故不可分别。且如世间诸物。尚且唤火不热。唤水不湿。故亦不可言说。念火不烧。念水不浸。故亦不可分别。况复真如第一义谛。离过绝非。唯是自觉圣智之所冥证。如何而可言说及分别耶。以一切言说。唯是假名。非有实义。但随妄念之所强立。毕竟无所有故。此中应有问曰。既云不可言说。则真如二字。独非言耶。既云不可分别。则真如不生灭相。独非相耶。故今释曰。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而已。如唯识论云。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文)即是言说中极。以言遣言之旨也。又恐迷者闻此遣言。谬计有法可遣。故云。非其体性有少可遣。仍恐迷者闻说无遣。谬计有法可立。故云非其体性有少可立。夫非少可遣。则非顽空。非少可立。则非幻有。由非幻有。故成真实空义。由非顽空。故成真实不空义也。梁本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大佛顶经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生灭去来。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即是无可遣义。又云。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即是无可立义。初正诠法体竟。

二明随顺悟入

问曰。若如是者。众生云何随顺悟入。答曰。若知虽说一切法。而无能说所说。虽念一切法。而无能念所念。尔时随顺。妄念都尽。名为悟入 真如即是一切法之实性。亦是一切说之实性。亦是一切念之实性。故原不在一切法一切说一切念外。但以不变随缘。举体而为能说所说能念所念。随缘不变。举凡能说所说能念所念。皆是真如性恒平等。无别异故。众生不知。于真如平等法中。妄计能所说念以为实有。则是违逆真如。然终不出真如性外。亦可名为理即随顺。若即此妄念。闻大乘法。能知无性。是为名字随顺。若令此知念念相续以成思慧。是为观行随顺。若令此知任运淳熟以成修慧。是为相似随顺。若由此知助发妙观察智。触证真如。是为妄念都尽。即是分证随顺。转名为悟入也。问。妄念都尽。应是究竟位相。何名分证。答。真见道时。一切分别不现行故。所证真如无分剂故。亦得名都尽也。此后所有增进。并是无漏智品。名为真修。不同有漏闻思修慧。名为缘修。是故不复名妄念也。问。真修增进。固不名妄念矣。出观之时。仍有微细无明妄念现行。那名都尽。答。出观偶起微细妄念。即不名为随顺。所谓唯圣罔念作狂也。名字能知妄念无性。亦即名为随顺。所谓唯狂克念作圣也。以要言之。理即纯逆。究竟纯顺。名字以上。等觉以下。皆悉逆顺相杂。譬如初夜白月。至十四夜。明虽渐增。黑相未尽。但分证已得无漏。永不退转。譬如哉生明月。光照大地。亦得名为妄念都尽也。初正释此心真如相竟。

二即示大乘体二。初略标释。二广释成。今初。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建立。有二种别。一真实空。究竟远离不实之相。显实体故。二真实不空。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有自体故 真如离言说相。仍依言说建立者。望下生灭门故。强于无名相体。借此假名说之。令人因假名指。得见实体月也。然真如尚非是一。安有二别。特以遍计本无。依他如幻。故名为真实空。圆成本具。复名真实不空。由空遍计依他。方显圆成不空。譬如了蛇非有。达绳非实。方显麻体不空。由见圆成不空。方信遍依非有。譬如见麻四微。则知蛇固本无。绳亦非实也。只此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无实我实法。亦无五位百法百界千如差别幻相。故云究竟远离不实之相。由此显示心性全妄即真。真常独露。故云显实体也。既显实体。则知此心本性。法尔具足无边功德。所谓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一切德相。一切业用。同真如体。无分别故。故得尘尘华藏。念念毗卢。互遍互融。亦无所在。以空与不空。唯是一心真如体故。此真如体。即是大乘体也。

二广释成三。初释空义。二释不空义。今初。

复次真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心故。应知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亦)一(亦)异相。非非一(非)异相。略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触(证)故立为空。据实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无。能遮亦无故 此申明真实空者。但表真如体上。本无染妄。故以空字遮其妄有。非指此空以为真如体也。现前介尔心性。从本已来。觅之了不可得。如何得与染法相应。如何得有差别法相。何处可容虚妄分别。是故有无四相。一异四相。无不皆空。乃至一切妄分别心。总不能触证此心性也。然虽云妄分别心所不能触。只此妄分别心。便自觅之了不可得。乃至一切染法。本不可得。一切差别。本不可得。岂俟以空遣之。然后空耶。若遣妄存空。空仍是妄。今言空者。但遮妄念以明本空。非指此空为真如也。

二释不空义

言真实不空者。由妄念空无故。即显真心常恒不变。净法圆满。故名不空。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者之所证故 此申明真实不空者。但能了达妄念本空。即显真心常恒不变。净法圆满。故以不空表之。不同妄念所计不空相也。若以妄念所计不空为真如相。则同余宗所计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为真如。其谬甚矣。文中常恒。是常德。不变。是我德。净法。是净德。圆体。是乐德。四德不可思议。故唯离念者之所证也。初释真如门竟。

二释心生灭门二。初正释此心生灭因缘相。二显示大乘体相用。初中二。初明染净生灭。二明染净熏习。初中三。初正释心生灭。二明生灭因缘。三辨生灭之相。初又三。初标名列义。二依义各释。三总辨同异。今初。

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复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如来藏者。即是真如。真如不变随缘。举体而成生灭。今不言依真如有生灭心转。乃言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者。盖以真如目此心之体。如指水之湿性。以如来藏目此心之相。如指湿性之水也。真如既不生灭。故如来藏亦不生灭。真如举体随缘。故依第八如来藏而有前七识生灭心转。此前七识。并依第八识起。并揽真如为体。如依水起波。波亦以湿为体也。第八识与前七识。展转相依。互为因果。如水与波。故名和合。能熏所熏相别。故非一。同以真如为体。故非异。由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所以复受阿赖耶名(阿赖耶此翻藏)由其体即真如。故能摄一切法。由其受熏持种。故能生一切法也。问。赖耶体即真如。赖耶能摄一切法者。真如举体成赖耶。真如亦应生一切法。答。其理实然。但约不变随缘。名如来藏。亦名赖耶。故可云生一切法。若约随缘不变。乃名真如。但可云摄一切法。皆不生灭。不可云生一切法也。问。真如既不得云生一切法。赖耶亦不得云摄一切法。答。赖耶全揽真如为体。非是真如少分。故能摄一切法也。摄一切法。即是理具三千。生一切法。即是事造三千。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由有事造。方显理具。若不摄一切法。安能生一切法。若非生一切法。安显摄一切法。又真如与赖耶。不一不异。由不异故。并云摄一切法。由不一故。真如不云生一切法也。又真如不变随缘。不唯举体作如来藏阿赖耶识。亦即举体作诸转识及一切法。譬如湿性。不唯举体作水。亦即举体作波。是故一一转识及一切法。随缘不变。皆是真如全体。非是真如少分。当知一一转识及一切法。据实道理。无不各各皆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今但明赖耶能摄能生者。姑就生灭门中异相言之。若约同相。则并是真如全体。并具真如大用也。又前七转识。相虽生灭。体即真如。本不生灭。如来藏体虽不生灭。既随因缘。相亦生灭。今但以生灭心指七转识。不生灭指如来藏者。姑就生灭门中非一之义言之。若约非异之义言者。七识生灭。即是藏识生灭。藏识不生灭。即是七识亦不生灭。故楞伽经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即七识不生灭义。又云。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即藏识生灭义也。言复有二种义者。谓此藏识中。无始已来。法尔本具无漏智德种子。能生无漏诸法。名为觉义。法尔本具有漏无明种子。能生有漏诸法。名不觉义也。问。下文释觉义云。谓心第一义性。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说为本觉。何得以无漏种子释之。答。真如不变随缘。举体而为无漏有漏若种若现。故下文云。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夫无明种现。尚同真相。况无漏种现。岂不即是第一义性。岂不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耶。良由无漏种子。本自有之。故名本觉。四智心品。初起现行。故名始觉。佛果所成四智心品。即同无漏种子。全体真如。无增无减。平等平等。故云始觉即本觉也。幸舍旧执而痛思之。

二依义各释二。初释觉义。二释不觉义。初中三。初总立本始两觉。二别辨本始两觉。三总显四种大义。今初。

言觉义者。谓心第一义性。离一切妄念相。离一切妄念相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一切如来为本觉。以待始觉。立为本觉。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立始觉者。谓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说有始觉 心者。即指众生现前介尔心也。第一义性者。指无漏种子。无始成就。不改名性也。离一切妄念相者。谓此无漏种子。虽复依附本识。而非本识所能缘也。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者。谓此无漏种子。性顺真如。非有方隅形相可局也。法界一相者。谓此无漏种子。既顺真如。即与真如法界同一不思议相也。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者。谓智与真如。平等平等。只此如如及如如智。乃是一切如来之所同证。总名为法身也。依此法身说为本觉者。谓虽似新成。实是旧佛也。以待始觉立为本觉者。谓虽是旧佛。不妨新成也。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者。谓种子举体而为现行。现行不改无始种子。如水成氷。氷还成水。非别有新水也。应有问曰。既云无别觉起。何得名为始觉。故今答曰。依本觉有不觉。如水成氷。依不觉说有始觉。如氷始泮而为水也。更依下文。以喻明之。如来藏即真如。譬如东西定方。非迷非悟。能为迷悟依也。既有此东西定方。即应有此知东知西之知。是定方中所具本觉义也。从来未曾知故。名之为迷。是定方中所具不觉义也。由不觉故。谓东为西。谓西为东。是定方中所起转识妄想相也。定方或随迷缘。或随悟缘。决无不随缘时。故有觉与不觉二义。名生灭门。迷亦此方。悟亦此方。决定不从缘变。名真如门。迷则迷此真如以成生灭。而对迷说悟。故悟亦须属生灭门。所谓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也。悟则悟此生灭即是真如。而真无迷悟。故迷亦并归真如门。所谓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可复灭。即菩提相。不可复得也。唯识亦明诸法种子。唯世俗有。非真胜义。即同依方故有迷悟两法。又明真如即是识之实性。非离色心之外别有真如。即同依迷悟故而辨于方。除却迷悟两心之外。又岂别有方可得哉。呜呼。马鸣护法。决无二旨明矣。

二别辨始本两觉二。初辨始觉义。二辨本觉义。初中三。初总标浅深。二详示浅深。三明浅深无性。今初。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剋论藏识所有觉义。即是五别境中慧心所耳。此慧心所。亦全揽真如为体。故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如外道凡夫诸人我见。凡外二乘诸法我见。即是染慧。如一切世间所有聪明善巧。即无记慧。如一切世间所有正见。即有漏善慧。如三乘所有生空智品。即无漏慧。亦名为共般若。如大乘所有法空智品。亦无漏慧。复名不共般若。如诸佛所有四智心品。即不思议慧。亦名无上菩提。又加行无分别智。即是有漏闻思修慧。根本无分别智。即是实慧。后得无分别智。即是权慧。又因中照理名道慧。照事名道种慧。果上照理名一切智。照事名一切种智。又或照真名一切智。照俗名道种智。照中名一切种智。如此种种异名。种种开合。皆是一慧心所。皆是此中所谓觉义。或但取无漏。乃名觉耳。唯有诸佛四智菩提。方能觉尽心之本源。名究竟觉。降此皆非究竟觉也。

二详示浅深

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 不觉。即是无明。无明。即根本烦恼中之痴心所也。此痴心所。亦全揽真如为体。故亦摄一切法。生一切法若与第七识相应之法我痴。名为根本无明。即下文所谓不如实知真法一故者也。此之现行。平等性智现在前时方伏。此之种子。直至将成佛时。金刚喻定方断。断此即名为佛。若与第七识相应之人我痴。名为恒行不共无明。须至三乘证无学时方断。若与第六识相应之法我痴。则有二种。一是分别法痴。登初地时顿断。一是俱生法痴。于十地中分分渐断。至成佛时乃尽。若与第六识相应之人我痴。亦有二种。一是分别我痴。三乘初见道时顿断。一是俱生我痴。三乘修道位中分分渐断。证无学时方尽。若与前五识相应之俱生痴。随第六识而为有无。乃至佛果。方始断尽。是则由此痴故。有六凡法界。由转此痴为无痴故。有四圣法界。岂非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耶。今言凡夫人前念不觉者。且约第六识相应之或分别痴。或俱生痴言之。以第七识痴。必恒行不待言故。起于烦恼者。谓起前六识相应之贪瞋等惑也。后念制伏令不更生者。即是或以世间正见。或以有漏闻思二慧为对治也。此虽名觉者。以是善慧故也。即是不觉者。以其未是无漏故也。

如二乘人。及初业菩萨。觉有念无念。体相别异。以舍粗分别故。名相似觉 二乘人。通指有学无学言之。初业菩萨。于共十地中。即指八人见地已上言之。于三贤十圣中。即指初发心住已上言之。由其已断分别我痴。已证生空所显真如。故能觉于出观之有念。入观之无念。其体相有别异也。弃舍见思二惑。名为舍粗分别。但得生空无漏。未得法空无漏。故仅名相似觉也。

如法身菩萨。觉念无念。皆无有相。舍中品分别故。名随分觉 顿断分别法执。舍异生性障。证遍行真如。得中道佛性。故名法身菩萨。既证真如法身。则知真如之体。本非生死之有念。亦非涅槃之无念。但以不变随缘。则真如举体为念无念。随缘不变。则念无念皆即真如。何有二相。从此渐断俱生法执。故云舍中品分别也。已得法空无漏。但未穷源。是故名随分觉。犹所云分证即佛也。

若超过菩萨地。究竟道满足。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始名为觉。远离觉相。微细分别。究竟永尽。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为如来名究竟觉 超过菩萨地者。等觉后心。入于金刚喻定也。法空无漏妙观察智。名究竟道。从初证法身后。分分增进。至此满足。令异熟识中有漏种子。舍无不尽。转成菴摩罗识。即与大圆镜智忽得相应。故云一念相应觉心初起也。始名为觉者。释成究竟始觉义也。远离觉相者。释成即是本觉无别觉起义也。微细分别究竟永尽者。无间道中。舍异熟识种也。心根本性常住现前者。解脱道中。证本具法身也。如者。本觉真如之性。来者。始觉合本之修。始本合一。故为如来。始本两忘。故名究竟觉也。

是故经说。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 夫真如佛性不变随缘。举体而为一切妄念。如水成氷。则一切妄念随缘不变。全体即是真如佛性。如氷即揽水成相。岂别有自相哉。由诸凡夫。不达妄念无相。故虽能制烦恼。仍名不觉。由二乘人及初业菩萨。亦不达妄念无相。妄计有念无念体相别异。故虽证得生空无漏。仅可名相似觉。若以实理夺之。犹名不觉。直至证法身已。方能觉念无念皆无有相。方可名随分觉。是故经说。若有众生始从凡地。即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也。须知一切众生。虽复妄计妄念有相。而妄念实本无相。是谓理即证得如来智慧。故圆觉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若知妄念无相。便是名字证得。若能观妄念无相。便是观行证得。若观至六根清净。便是相似证得。若观至法身相应。便是分真证得。若观至究竟满足。便是究竟证得。此则从始至终。皆以佛知佛见而为修行。不同三乘诸委曲相也。此中前四段文。是约权示渐。后一段文。是约实示顿。渐则如徵庸历试。方登宝位。顿则如太子投胎。便成帝胤也。二详示浅深竟。

三明浅深无性

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况有初 前云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已随拂云远离觉相矣。犹恐迷者随言取义。谓有始觉初相可得。不知心本无相。云何有初。盖心之一字。但是名言。真外无妄。故妄心无相。妄外无真。故真心无相。譬如演若歇狂。本头如故。岂可于其头上。别觅一初歇之相耶。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 无明妄念。有即非有。由不觉故。非有似有。故相续而未离也。一瞖在目。空华乱坠。不见己头。狂怖妄出。然所治之无明。毕竟求不可得。则能治之始觉。又岂有初相可得哉。

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 由迷一心。而有妄念。由有妄念。妄见心相生住异灭。但当推求现前一念心相。毕竟了不可得。则计有心相之妄念自息。妄念既息。则知心相尚不可得。云何得有生住异灭之相。盖若谓生住异灭果有相者。为生在前耶。住异灭在前耶。生在后耶。住异灭在后耶。抑生住异灭皆同时耶。若谓生在前者。为有心故生。为无心故生。若有心故生则有二心。若无心故生心则有始又所生心。果有何相。故生在前。不相应也。若住异灭在前者。必须有生。方得有住异灭。前既无生。云何有住异灭。故住异灭在前。不相应也。若谓生在后者。前既无生。云何后忽有生。又由灭故。方说有生。前既无生。则无可灭。前既无灭。后岂有生。故生在后。不相应也。若住异灭在后者。前必无灭。前既无灭。亦无有生。前既无生。云何得有后住异灭。故住异灭在后。不相应也。若谓生住异灭皆同时者。生与灭违。住与异违。尤为不相应也。如此推责。则知生住异灭。但有名字。何甞有自性耶。

如是知已。则知始觉不可得。以不异本觉故 本觉离一切妄念相。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无生无住无异无灭。今推始觉。亦无生住异灭可得。则与本觉何异。是则约随俗说。故有凡夫不觉。三乘相似觉。法身随分觉。如来究竟觉之不同。而真如觉性。何曾有此浅深差别之可得哉。初辨始觉义竟。

二辨本觉义二。初标二相。次释二相。今初。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差别相。一净智相。二不思议用相 本觉既即平等法身。离一切妄念相。云何得有二差别相。特以随染分别。说有始觉。由始觉故。方显本觉相用。故无生而说生也。

次释二相二。初释净智相。二释不思议用相。初中二。初示相。二释成。今初。

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德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 净智相。即四智相应心品也。依法熏习者。具如下文所明妄熏真熏体熏用熏也。如实修行者。随顺法性而修诸行也。功德满足者。超过菩萨究竟地也。破和合识者。舍异熟名。转成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不复为所熏也。灭转识相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无增无减。不复为能熏也。显现法身清净智故者。所证真如为法身。能证菩提为清净智。智与真如。平等平等。无能所也。

二释成

一切心识相。即是无明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可坏 一切心识相者。通指八个心王。兼摄相应诸心所也。即是无明相者。由无始来曾未悟故。俗故相有别也。与本觉非一非异者。真如举体而为本觉无明。本觉是无漏性。无明是有漏性。故非一。同揽真如为体。故非异也。非是可坏者。无明之性。即真如故。与本觉非异故。非不可坏者。无明之相。违真如故。与本觉非一故。

如海水与波。非一非异。波因风动。非水性动。若风止时。波动即灭。非水性灭 此举喻以释成也。海水。喻如来藏心。波喻前七转识。风。喻无明心所。水之动相。即名为风。风原不在水外。喻心之不觉。即名无明。无明心所。恒与心王相应。不在心王外也。然水有可动之性。即喻无明种子。藏在第八识中。波有动转之相。即喻无明现行。但与前七识相应也。藏识常住。转识生灭。如水与波非一。藏识亦揽真如为体。转识亦揽真如为体。如水与波非异。以其同一湿性故也。波因风动。则举水体皆动。喻不唯七识生灭。即藏识亦生灭也。非水性动。则波之湿性。亦不曾动。喻不唯藏识性无生灭。即转识亦性无生灭也。若风止时者。喻无明转而为明也。波动即灭者。喻和合识与转识相俱灭。不为所熏能熏也。非水性灭者。喻八识转成四智相应心品。同于真如常住不灭也。

众生亦尔。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起识波浪。如是三事。皆无形相。非一非异。然性净心。是动识本。无明灭时。动识随灭。智性不坏 此更以法合也。自性清净心。即指现前介尔心性。体即真如。本来清净。非成佛而始净也。因无明风。动者。无始已来从未悟故。法尔有八种识第八识中。法尔有无明种子。如水含动性。前七识现行。法尔与无明相应。如波有动相也。起识波浪者。如海水举体作波也。如是三事皆无形相者。譬如指波所依名水。指水所起名波。指波之动名风。水外别无波动形相。波外别无水动形相。动外别无波水形相。说有三事。故非一。同依湿性。故非异。众生亦尔。藏识之外。别无转识无明形相。转识之外。别无藏识无明形相。无明之外。亦别无藏识转识形相。说有第八。前七。心所。三事。故非一。同一真如净心。故非异也。然性净心。是动识本者。如水之湿性。是水波本也。无明灭时。动识随灭者。合风灭时。波动随灭。不唯前七能熏相灭。即第八受熏和合相亦灭也。智性不坏者。合前非水性灭。不唯大圆镜智之性不坏。即平等性智妙观成所作智之性。亦不坏也。初释净智相竟。

二释不思议用相

不思议用相者。依于净智。能起一切胜妙境界。常无断绝。谓如来身。具足无量增上功德。随众生根。示现成就无量利益 依于净智能起一切胜妙境界等者。唯识论云。此四心品。虽皆遍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谓大圆镜智相应心品。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成所作智相应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此四种性。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佛果圆满。不增不减。尽未来际。但从种生。不熏成种。勿前佛德。胜后佛故。(文)是知前净智相。及从镜智所起最极圆净常遍色身。即是自受用身功德。此中依于净智所起身土境界。随众生根。成就利益。即是他受用报胜劣等应种种功德。此二功德。皆由本觉随染分别。流转生死。然后翻染成净。依法熏习。如实修行之所证得。故前文云。生二种差别相。犹唯识名所生得也。虽所生得。然不名之为始觉相。仍名本觉相者。犹唯识云。此四种性皆本有也。大佛顶经亦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良以本具无漏种子。原是真如全体。原具真如相用。未曾稍减。今佛果无漏现行。亦秖是真如全体相用。未甞稍增故也。二别辨本始两觉竟。

三总显四种大义

复次觉相有四种大义。清净如虚空明镜 前明阿赖耶识。有其觉义。又明依不觉说始觉。待始觉立本觉。而始本究竟不异。故今直明觉相四种大义也。本无垢染。故名清净。本无形相方隅分剂可得。故如虚空。本来寂照。故如明镜。盖但言如虚空。则无以显其照用。但言如明镜。则无以显其体相。故必合言如虚空明镜。乃可稍譬于觉相也。

一真实空大义。如虚空明镜。谓一切心境界相及觉相。皆不可得故 此即真如门中依言说建立之真实空也。谓阿赖耶中无始无漏种子。全揽真如为体真如非一切心。非一切心所现境界。亦非觉相。一切皆空。故此无漏种子。亦非一切心境界相及与觉相。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譬如明镜。本无纤尘也。

二真实不空大义。如虚空明镜。谓一切法圆满成就无能坏性。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中现不出不入不灭不坏。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知体具足无边无漏功德。为因熏习一切众生心故 此即真如门中依言说建立之真实不空也。谓阿赖耶中无始无漏种子。即全揽一切法圆满成就无能坏性之真如为体。是故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无漏种子中现。无漏种外。别无一切境界。故不出。一切境界之内。别无无漏种子。故不入。由不出。故不灭。境即真如。无可灭故。由不入。故不坏。真如即境。无可坏故。又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不出不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故不灭不坏。又随缘不变。故不出不入。不变随缘。故不灭不坏。又如虚空含育万物。明镜影现众形。并不出不入。不灭不坏也。是故无漏种子。当体即是常住一心。虽此常住一心。举体而为一切染法。如水成氷。然此一切染法。本无自性。云何能染此无漏种。如氷不能改其本然之湿性也。只此无漏种子。便是菩提智体。本来具足无边无漏功德。以其在缠。故名为因。因即种子之异名也。此无漏因。亦名佛性。佛性雄勐。无能沮坏。虽在一切众生阿赖耶识心中。力能熏习。令妄念心厌生死苦。求涅槃乐也。此上二种大义。即大乘体。

三真实不空离障大义。如虚空明镜。谓烦恼所知二障永断。和合识灭。本性清净。常安住故 此即本觉随染分别所生净智相也。虽由始觉所显。不异在缠本觉。即是大乘相也离烦恼所知二障。即显真如门中真实空义。本性清净安住。即显真如门中真实不空。为显不空之相。故建立空。是故但名真实不空离障大义。此如无云之大空。磨莹之古镜也。

四真实不空示现大义。如虚空明镜。谓依离障法。随所应化。现如来等种种色声。令彼修行诸善根故 此即本觉随染分别所生不思议用相也。随所应化。即意轮观机。现种种色。即身轮示化。现种种声。即口轮说法。此如太空之含育万物。明镜之顿写千容也。问。阿赖耶识中觉义。由其全揽真如为体。故得具此四种大义。其不觉义。亦全揽真如为体。亦得具此四种大义否。答。具。以不觉相不可得故。一切法皆不可得。即真实空大义。以不觉相既不可得。即一切法圆满成就无能坏性。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不觉中现。不出不入。不灭不坏。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一切净法所不能净。不觉具足无边无漏功德。为因熏习一切众生心故。即真实不空大义。以达此不觉之性。即是真实不空体故。二障永断。本性常住。即是离障大义。以此不觉之。性离二障故。随所应化。现如来等种种色声。令修善根。即示现大义也。问。既言真如举体作一微尘。则随拈一一微尘。亦各具此四种大义否。答。具以微尘相若无方分。则非微尘。以无形故。若有方分。则可分析。定非实有。推此微尘。既无相故。则一切法。亦皆无相。即真实空大义。微尘之相既不可得。即一切法圆满成就无能坏性。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微尘中现。不出不入。不灭不坏。乃至微尘。具足无边无漏功德。为因熏习一切众生心故。即真实不空大义。以达此一微尘性。即是真实不空体故。二障永断。本性常住。即是离障大义。以此一微尘性。离二障故。随所应化。现身说法。令修善根。所谓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裡。转大法轮。即示现大义也。华严经云。一微尘中。具足大千经卷。如一微尘。一切微尘亦复如是。此之谓也。思之。初释觉义竟。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二


上篇: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下篇:念佛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唯识三十论直解

唯识三十论直解 世亲菩萨 造 三藏法师 玄奘 译 蕅...

法华论疏

刻法华论疏序 法华论疏者嘉祥大师之所撰也。本山实藏...

百论疏

百论序疏 大业四年十月因讲次直疏出不事访也。肇公是...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淄洲大云寺沙门慧沼集 依此论标五...

佛说戒德香经

佛说戒德香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妙法圣念处经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仰惟释迦启运。弘...

佛说长者音悦经

佛说长者音悦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

十住经

十住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欢喜地第一...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博山警语序 警乃醒觉之义。或云惊也。譬有贼瞰巨室。...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并序)(清省庵)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

「念」字,万万不可加口

原文: 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

我在哪里

无根禅师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误为已经圆寂了,便将...

【佛学漫画】是何因缘,一家八口,相继出家,同往净土

是何因缘,一家八口,相继出家,同往净土...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

如何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护佑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地藏菩萨能让你一切烦恼皆得消灭

【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