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用三水要行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受用三水要行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准依圣教。及西方现今众生所用之水。有其三别。一时水。二非时水。三触用水。

言时水者。谓是沙弥俗人。自手滤漉观知无虫。午前任受而饮。若大僧手触盆罗及杓水即不堪入口。而况食用。有恶触故即如僧家常用之水。大僧岂可得触。虽大僧不触。于午后时不合饮用。然水体无触。已是俗人等触。带于染腻非全极净。是故须受。

二非时净水者。谓大苾刍及沙弥等用意之人。并须澡豆及上屑等。连腕四指。咸须净洗无有垢腻。瓦盆及罗并须新净。不与垢腻相染者方得。罗滤此水。皆用铜椀铜杓。灰揩去腻始得取水。若无此等可求。必有染木之器。不曾与触腻相染。每日净洗尘垢不停者。通用亦得。若常用水可贮在净瓶。净瓶须是瓦。非铜澡罐。由其瓶内有铜青不净不得灰揩故。拔出铜钗揩拭。即知净秽。然铜以灰揩为净。圣教亲说。若澡豆洗。但去食腻。铜垢不除。可取铜匙灰揩。足为目验。其瓦瓶水尽。每须洗濯中间方盛新水。然五天之地。无将铜瓶为净瓶者。一为垢生带触。二为铜腥损人。此之净水时与非时。任情取饮。是佛别开。以其净故。更不劳受。若苾刍在非时中。煎药煮茶作蜜浆等皆用此水。不得用前时水。以有过故。然用鎗杓椀器。皆须离食染。并悉灰揩方合煮物。其净水盆瓶。宜于净处安置。瓫须净物覆盖。瓶即置在竹笼。不得辄令触。欲用水时先净洗手。或用乾牛粪。净揩手已。无腻方触。或以净绢布及叶。用替瓶咽。然后方捉。律云。除水及杨枝者。谓此清净之水。非是余二。杨枝若是新条湿者。应须火净受而嚼。故知不可直执戒文。凡欲以水入口。若饮若漱时与非时。皆须澡豆净洗手洗净两脣。漱口再三方合饮水。喫食亦然。又中食了时。若恐净瓶水少。须令俗人授前时水。嚼齿木澡漱已。然口津未得辄咽。要须以此净水三漱口已。方是清净得咽口津。目见西方南海僧众共行此法又此方古德律师有知斯事。然行之者希。若不如是。余腻不除咽咽得罪。亦斋不成。

三触用水者。但使无虫。不论净触即得受用。谓添触瓶向大小便处。及洗手足。更余用不得辄将入口。况食用耶。此等三水观知无虫。乃至明相未出已来。皆随事得用。明相既出即便不合无问多少。乃至瓶内一抄盆中一合。悉须铜盏。明目观察。若无虫者。虽经多日任用无犯。西方僧徒及俗人五戒以为急。若外方客僧不解此水净触法者。无容入寺。又复西方寺法。若见有僧将净瓶上厕饮触瓶水者。以为灭法。即摈出寺。以此言之。冀诸行人。共为存护。令佛法久住。若能依教行者。即是与佛在世无有异也。

又旧律十诵五十九云。有净澡罐厕澡罐。四十一云。有净水瓶常水瓶。又新译有部律文。净瓶触器极分明。此并金口亲言。非是人造。宁容唯一铜瓶不分净触。虽同告语不齿在心。岂可以习俗生常故违圣教。准如此理。诸寺房中及行方等处。所有用水非常狼藉。或大盆贮。或瓫子盛安瓶内。皆不合用。以是大僧手触不好罗滤。经宿不观。停贮多时定有生命。设使无虫。当第三水饮用得罪。谓由盆罗及杓是不净手触有不净尘故。又如寻常用水铜瓶。若自取饮者。以其不净不受而饮。有不受罪。若中前触至过午饮。增触罪。若今日触明日饮。有宿触罪。不受而捉。有恶触罪。不净洗手。复有污手捉饮器罪。不净洗脣口饮水。有不净罪。此之六罪。各有方便成十二罪。皆有不敬圣教罪。此有因本。复二十四。添前成三十六罪。经宿覆藏。复有因本成七十二。添前有一百八罪。此等若其不学。若有不学无知二罪。复有因本成四百三十二罪。添前总成五百四十罪。又复从覆藏已下。及不学无知。皆有不敬教方便根本。更有一千八罪。添前五百四十。总有一千五百四十罪。此等略据一咽一宿生罪多少。若论十咽经宿罪。有一万五千四百八十。若多时覆藏展转生罪。乃至未忏已来。莫知其数重者。咸须对清净人说悔。若先知者无无知罪。若非时饮盐汤及蜜浆等。鎗杓椀器用水罗滤。不能如法。或带腻触。与时食相霑。手口不净。不仰手受。咸悉有罪然杏子茶汤西方不饮。若寺内皆须亲自捡看。必在俗家细问知其净不。若不如法即不可饮。岂以口腹暂时所须。而当来长受辛苦。共知[医-酉+口]罗钵龙故损一叶。现今未脱不记了时。况此常为能无业道。身吞一咽。罪乃无边。负担终身。诚可悲矣。故经云。勿轻小过以为无殃。又曰善护浮囊防其微隙。大乘小乘意皆同此。略陈要行。余如大律。愿诸行者。准圣教行。

受用三水要行法


上篇:护命放生轨仪法

下篇:说罪要行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掌中论

掌中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

佛说善夜经

佛说善夜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三藏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 江宁...

护命放生轨仪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

径中径又径

径中径又径卷一 起信法 醒迷门 浮生若梦。一切皆空。...

法界次第初门

法界次第初门总序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辄依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

佛说布施经

佛说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

【注音版】佛说月喻经

佛说月喻经...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众二...

大乘方广总持经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十一面神咒心经

十一面神咒心经...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由序 宋天竺寺慈云大师遵式述 余...

金色王经

金色王经 东魏天竺优婆塞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华严的大悲心

我们这个发心的,学华严的每一位道友,如果没有利益众...

【推荐】50个净土宗常用名词解释

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

给自己留些余地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圣严法师《因果法》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回向的诀窍

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