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确定一心。心外无法。圣教所印。理事圆通。只如法华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缘果报本末。初后不滥。行相非虚。今唯说一心。如何合教。

答。一心者。即诸法实相也。亦诸法实性也。然诸法即实相。实相即诸法。从心所现。性相全同。依本垂迹。理事非异。如群波动而水体常露。以水夺波。波无不尽。虽众法似起。而心性恒现。以心收法。法无不空。大品经云。不见一法出法性外。又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如台教。释法华经十法界十如因果之法。一切唯心造者。则心具一切法。一切法者。只是十如。十如者。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相者。夫相以据外。览而可别。释论云。易知故。名为相。如水火相异。则易可知。如人面色具诸休否。览外相即知其内。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若言有相。闇者不知。若言无相。占者洞解。当随善相者。信人面外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众生相隐。弥勒相显。如来善知。故远近皆记。不善观者。不信心具一切相。当随如实观者。信心具一切相也。如是性者。性以据内。不改名性。又性名性分。种类之义。分分而不同。各各不可改。如火以热为性。水以湿为性等。不改约理。种类约事。又性是实性。实性即是理性。极实无过。即一心佛性之异名耳。又无行经云。称不动性。即不改义。今明内性不可改。如竹中火性。虽不可见。不得言无。燧人乾草。遍烧一切。心亦如是。具一切五阴性。虽不可见。不得言无。以智眼观。具一切性。如是体者。体是主质义。此十法界阴入。俱用色心为体质也。如是力者。堪任义。如王力士。千万技能。病故谓无。病差有用。心亦如是。具有如来十力。烦恼病故。不能运动。如实观之。具一切力。如是作者。运为建立义。若离心者。更无所作。故知心具一切作也。如是因者。招果为因。亦名为业。十法界业。起自于心。但使有心。诸业具足。若无于心。即无诸业。以一切善恶凡圣等业。唯心造故。如是缘者。缘名缘由。助业皆是缘义。无明爱等能润于业。即心为缘。离心缘不起故。如是果者。克获为果。若自心造善。克获乐果。若自心造恶。克获苦果。如是报者。酬因为报。一念心正。妙报相酬。一念心邪。劣果潜现。风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则邪正在心。得丧由我。相为本。报为末。本末悉入缘生。缘生故空。则空等也。相但有字。报亦但有字。悉假施设。则假等也。又相即无相。无相而相。非相非无相。报亦然。一一皆入如实之际。则中等也。若三涂以表苦为相。定恶聚为性。摧折色心为体。登刀入镬为力。起十不善为作。有漏恶业为因。爱取等为缘。恶习果为果。三恶趣为报。本末皆痴为等。乃至菩萨佛类者。缘因为相。了因为性。正因为体。四弘为力。六度万行为作。智慧庄严为因。福德庄严为缘。三菩提为果。大涅槃为报。本末皆智为先导为等。故知十界十如。善恶因缘。凡圣果报。皆是一心。终无别法。斯乃发究竟菩提心者之慈父。度虚妄生死野者之导师。转凡入圣之津梁。会俗归真之蹊径矣。譬如天乐。随众生念。出种种声。亦如摩尼。随意所求雨种种宝。此心无尽。孕法何穷。色法尚然。真灵岂劣。

问。凡圣既同一心。云何圣人成一切种智。凡夫触事不知乎。

答。只为凡夫背觉合尘。为尘所隔。迷真徇妄。被妄所遮。所以教中。诮之为生盲。不开智眼。诃之作聋俗。岂达真闻。自心与他心。二俱不了。焉能博通万类。成一切种智乎。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云。佛言。善男子。若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若欲善能知自心者。乃至应先发起大慈悲心。普为众生。归依三宝。受菩萨戒等。是以自心难知。莫能善察。不入宗镜。焉能照明。若了自心。即是顿发菩提心者。是以心之绵密。世莫能知。古人有心隐篇云。二仪之大。可以章程测也。三纲之动。可以圭表度也。雷霆之声。可以锺鼓传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故有象可覩。不能匿其量。有光可见。不能隐其迹。有声可闻。不能藏其响。有色可察。不能灭其性。以夫天地阴阳之难明。犹可以术数揆而耳目知。至于人心。则异于是矣。心居于内。情伏于衷。非可以算数测也。凡人之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故。有心刚而色柔。容毅而质弱。意强而行慢。性悁而事缓。假饰于外以蔽其情。喜不必爱。怒不必憎。笑未必乐。泣未必哀。其藏情隐行。未易测也。他心尚不可测。外境则焉能知。故起信论云。众生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迷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是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但了一心。诸尘自会。起心背法。即乖法体。既与法违。则不通达。若能顺法界性。合真如心。则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

问。若了一心。何用广知诸法。

答。一心是总。诸法是别。别虽从总。事起千差。若不子细通明。遮照双运。则理孤事寡。不入圆通。维摩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台教云。于诸法门文义教海。须了非字非非字。双照字非字。不可说。非不可说。不可见。非不可见。何所简择。何所不简择。何所摄。何所不摄。何所弃。何所不弃。是则俱是。非则悉非。能于墨色通达一切非。于一切非通达一切是。通达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于墨色不如是解。则不知字与非字。如虫食木。莫辩所归。似鸟言空。何知旨趣。

问。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以何为中道。

答。且约古师四句分别。如中论玄枢云。

问。汝以不生不灭为中道。有此中道不。若有此中道。则不名中道。若无此中道。无亦不名中。二俱不可得。何名中道。

答。有四义。一有此中道。何者本将中道破偏。何得无中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空即中道也。二无此中道。何者。为破偏病。是故说中。偏病既亡。中药须遣。若有中道。中还是病。三亦有中道。亦无中道。何者。至理虚存。故名亦有。无形无相。故名亦无。如涅槃经云。内外合故。名为中道。四非有中道。非无中道。何者。既云中道。何得是有。既云中道。何得是无。此是一往为言耳。若更再论。则非四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问。若尔。云何取定。

答。若也有执。则无所不碍。若也无执。则无所不通。如智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名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名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名解脱。若不见般若。是则名解脱。中道即实相。是有也。中道即性空。是无也。亦名为假名。亦有亦无也。亦名为中道。非有非无也。故知无执则四句皆是。涅槃经云。有缘服毒生。无缘服毒死。有服甘露伤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寿命得长存。此之谓矣。

问。为中即是道。为离中别有道。为道即是中。为离道别有中。

答。如彼中品人。此则是中而非道。如彼三乘人道。此即是道而非中。如彼菩萨道。此即亦中亦是道。如彼外道道。此即非中又非道。今言中道者。即菩萨道。离中无别道。离道无别中。即以道为中。即以中为道。此之中义。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真心遍一切处故。所以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前辩所见不同。故论得失。若入宗镜。则泯同平等。三乘五性。若内若外。无非一心中道矣。又中道者。以一真心不住有无一边。故称中道。若言其有。相不可寻。若言其无。性不可易。所以菩萨以行契理。观一切法。双遮双照。双亡双流。台教明双亡正入。常冥中道。无心亡照。任运寂知。双亡即亡空亡假。故名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名为照。而亡而照。故曰双流。遮流约智用。亡照约智体。无心释智体。智体成就。不须作意念念忘照。而常任运。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又能所双寂。故曰双亡。门理历然。称为正入。正入则理无不契。双亡则相无不寂。斯即不住空有。遮照分明。不滞二边。方成正入。肇论云。有心者。众庶是也。无心者。太虚是也。众庶处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不可以处妄想。绝灵照。而语圣心乎。故须遮照无滞。体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门。华严经云。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住是不可思议地。思与非思俱寂灭。若唯遮思议境者。则凡圣绝分。故非但遮常心。亦应融常心。是则于中思议不可尽。遮融无二。则思与非思。体俱寂灭。方曰真不思议也。是则遮照无滞。理事不亏。即遮而照故。双非即是双行。即照而遮故。双行即是双遣。不坏本而常末。万行纷然。不坏末而常本。一心恒寂。所以色尘体寂。香界性空。执作有无之边邪。达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圆愿海。尘尘尽具行门。应念而六度咸成。目击而真心普遍。如无尽意菩萨经云。普贤。如来国土。彼诸菩萨当见佛时。寻能分别诸深妙义。具足成就。六波罗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罗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罗蜜。若观色尽。即是具足羼提波罗蜜。若见色寂灭。即是具足毗梨波罗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禅波罗蜜。若不戏论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即观佛时。寻具如是六波罗蜜得无生忍。

问。此唯识门。未了之人。以何方便而为开导。

答。初觉之人。先以比知。后当信验。摄论云。一切时处。皆唯有识。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圣教。及正理。如教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理显者。如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又云。外种内为缘。外法种子。皆是众生感受用业熏种子。依阿赖耶力所变现。是故外种离内。无别有种。如有颂言。天地风虚空。陂池方大海。皆真内所作。外义俱非有。又颂云。圣教及正理。各别有功能。为生于信慧。无一不成故。是以识生此识。说名相分。知此相唯内心变。外义不成故。如有颂言。于一端严淫女身。出家耽欲及饿狗。嗅尸昌艶美饮食。三种分别各不同。以前尘无决定相。唯心自分妍丑。若外法是实。云何各随自见不同。是以比知。唯心自现。非他境界。古德云。菩萨从初正信创发心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故摄论云。得彼本识。说菩萨初起。应先观诸法如实因缘。此之谓也。如实者。无非一心。余皆虚妄。若有勐提直入之者。顿悟圆信之人。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尘劳之位。遍坐一切道场。靡移所习之门。游戏十方国土。是以法华经偈云。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若能依实。修行。果满不离一念。如还原观云。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初心正觉。摄多生于刹那。十信道圆。一念该于佛地。即无生显而幻有立。两相泯而双事存。摄法界而摄一尘。举一身而十身现。

问。既以圣教正理比知。已生胜解。欲入圣位。缘何境界亲证修行。

答。但了人法二空。即入此观。人法何以成空。以唯有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识观。修加行。缘何境界。缘意言分别为境。离此无别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别。似文字言说。及义显现。唯有意言分别。无别有名言。菩萨能通达名无所有。则离外尘邪执。又此义依名言。唯意言分别。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义。义者。即六识所缘境。离名无别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别故。义亦无别体。菩萨通达义无所有。亦离外尘邪执。又此名义自性差别。唯假说为量。前已遣名义。名义既无自性及差别。云何可立。若离假说。无别名义自性。及名义差别。由证见此二法不可得故。名为通达。智整禅师六行。法云。大乘顿悟菩萨。能观唯识无外空者。谓观相空。唯是空解。心作空解。无外相空。是故大根知唯识者。则灭空解。离诸缘观。故智论云。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普观诸法皆空。空亦复空。灭诸观。得无碍般若波罗蜜。以此文证。无外相空。大根观智则证空。空谓法空。空有皆是妄见。悉是当时意分别作。如人心起。则唯见人。微尘心起。则唯见微尘。空心起时。则唯见空。是故空有皆是心作。故诸凡圣见境不同。皆是当时意言有异。是以世谛各唯有识。觉无外边。则名真谛。以其二谛不相离故。即以无外名为真谛。是故若能观见唯识。即知无外。则亦达真。此达真时。则无外解。便遣世俗妄取之心。故摄论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知唯有识。通达俗。若不通达俗。无以能得见真。以离俗无真故。若不通达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故。所以通达真俗。由能解唯识理故。以此文证。观唯识者。即达二谛。能遣妄心。虽复就实唯识无境。称情则有凡圣大小。谓若见尘。意谓是人。如此意言。则是凡夫。若观此身。意谓是尘。如此意言。则是二乘。若观细尘。意谓体空。如此意言。是小菩萨。若观空有知皆意言。即是大乘大菩萨人。故诸众生。虽皆唯识。意言不同。凡圣各异。故大根人知唯识者。恒观自心意言为境。此初观时。虽未成圣。分知意言。则是菩萨。故摄论云。初修观者。则是凡夫菩萨。此等能观深法空者。即亦曾迳小乘观来。非是不解众生无我。一往即能顿见法空。故摄论云。若得法无我。必先得人无我。故知学大。要先从小。虽复从小。渐顿仍别。谓观生空执为极者。后观相空进学。名渐。若有久习。知小非极。即解空空。名为顿悟。虽知心外无境。然入观时亦从尘起。以其色尘。唯佛不见。以佛常证唯识无境。妄想尽故。不见外尘故。彼论云。如来常不出观。故寂静。若大菩萨入真观时。则知唯识。亦不见尘故。彼论云。菩萨若入无分别观。一切尘不显现。以此文证。故知大圣入真观时。皆不见色。自余凡圣莫问大小。未入空观。则皆见尘。大根出观。虽妄见尘。若入观时。则知唯识。以其自知。妄作尘解。无尘可破。便证唯心。若能观中了知唯心。后虽出观妄见自他。寻复思时知自妄见。不同凡小定执有外。乃至观空犹见能所。故彼论云。菩萨以无分别后智。观此因果相。然无颠倒。不执有外尘内根。唯识是实有法。故知大根一证唯心。后虽出观。不执有外。若观自心妄见境时。则知众生各唯有识。故大菩萨。乃至佛来。常知众生唯心妄见。谓知众生或作名解。名则是凡意言分别。情谓似外名字显现。理是心作。是自心相。或作名下所说法解。法义则是意言分别。情谓有外法义显现。理实法义。亦是心相。故彼论云。十二部经。是名为教。十二部经所诠。是名为理。心相似此理教显现。以此文证。所缘境界悉是心作。名为心相。但此心相。亦名心影。亦名相识及境界识。种诸凡小。谓与心异。理无别体。实唯一识。故彼论云。唯识不出二法。一者相识。二者见识。似尘显现名相。谓所缘境。似识显现名见。谓能缘识。定心亦尔。显现似尘。谓异定心。一分似识。一分似尘。此二实唯是识。以此文证。境界相识即心无别。唯情妄见。以其唯是妄念作故。即此是相识。亦名相结。故彼论云。结有二种。一者相结。二者麁重结。相结难解。麁重结难灭。心分别诸尘。名相结。由此分别起欲瞋等惑。名麁重结。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麁重结即堕灭。以此文证。境是相结。凡小迷执。故名难解。是故诸法名之与义。皆是心作。凡小不知。理实无始所缘名义。常是凡夫意言分别。故彼论云。凡夫从本。来意言分别有二种。一似名。二似义。名义摄一切法皆尽。此名义。但是意言分别所作。离此无别余法。以此文证。故知凡夫妄见境界。或名或义。皆是当时意言分别。如食蒗荡妄见针火。据彼妄情意谓是实。不知妄见谓有外火。据实唯是意作火解。火则唯是意言分别。谓有火名。名是意言。谓有火事。事是意言。众生妄见自身他身地水火风等。皆亦似彼。虽复就实义唯识无外。据凡妄情谓有能所。故彼论云。唯识义不失。亦不无能取所取义。虽复据情谓有内外。理唯一心。无别尘体。故彼论云。识所变异。虽有内外事相不同。实唯一识。无有尘等别体。故知自他内外事相。唯是一心转变妄解。故诸大圣知生妄见。自恒不见凡所见境。如人不食蒗荡之者。唯见他人妄见针火。自仍不见空中火事。佛知唯识。其事似此。故不同凡妄见境界。以生妄见。本无外尘。是以如来恒不见色。唯凡与圣有见不见。但真异妄。莫不唯识。凡唯识。直是妄心故。唯识论偈云。唯识无境界。无尘虚妄见。若佛唯识。但有真心。故摄论云。唯有真如及真智独存。说名法身。又唯识论云。诸佛如来行处。唯有真识。更无余识。以此文证。佛无识故。故不同凡妄见外境。以实唯识本无外故。业不同者。一质异见。如人见水。鬼见为火。鱼谓住处。天以为地。又如舍利妄见秽土。螺髻菩萨即此见净。若使实有水火染净。同处相妨。不得和合。以各妄见齐无外故。多心共处。得作别解。若诸众生同业之者。妄见则同。更无别解。此同业者递互为因。妄想见闻。唯心缘合。故唯识论云。一切众生虚妄分别。思惟忆念。彼说我闻。依彼前人说者意识。于此听人闻者意识。起如是心。彼说我闻。而实无有彼前境界。是偈言递共增上因。彼此心缘合。以此文证。业相由者。递互为因。各妄见闻。以其六道皆心缘合。三界则是唯心转作。故十地经云。三界虚妄。但一心作。论自释言。一心作者。唯心转故。故知三界同见别见。皆是自心转变。解异。同见闻者。虽心缘合。心无形相。恒非内外。若谓心外有他心者。则是妄解。实无外识。故唯识论云。而实无有外识可取。乃至二乘知他心者。谓有外识。亦仍是妄。故彼论云。虚妄分别。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以此文证。实无外识。直是凡小妄作外解。故彼论云。他心智者。不如实知。何以故。以自内心虚妄分别。以为他心。不能了知。

问曰。若言凡小作他心解。云何得与他心相应。

释言。由先方便想作他解。似他解故。得与相应。凡小不知自作他解。便谓我今知他人心。虽作他解得与相应。谓有能所。犹非实知。故彼论云。世间他心智者。于彼二法不如实知。以彼能取可取境界。虚妄分别故。以此等文证。无外识。故作外解。皆非实知。若观心识本无形相。非彼非此。无来无去。不依外解。息分别时。则是实知一切生心。故智论云。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性实有不虚诳者。佛不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性实虚诳。无来无去故。佛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譬如比丘贪求者。不得供养。无所贪求则无所乏短。心外如是。若分别取相。则不得实法。不得实法故。不能通达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若不取相。无所分别。则得实法。故能通达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无所罣碍。以此文证。心无去来。佛知无外。称实能知。不同凡小他心智者。向外缘心。犹杂妄识。故唯论识偈云。他心知于境。不如实觉知。以非离识境。唯佛如实知。以此文证佛知唯识。自作他解。无外可取。以知自心。作诸心解。永断向外分别之心。入楞伽经云。如实知一切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别之心。以此文证。佛知他心即是自心。离外分别。但缘自心。意言为境。为诸众生心识无边。各各异解。差别难量。佛离外念。一心遍知。如水不动。万像现中。此佛一心知诸心时。一作多解。多即是一。如彼一水照诸万像。虽即一水。而与水外万像相应。佛心亦尔。遍照他心。虽是一心作诸心解。而与一切他心相应。由久修学唯识观成。故离外念。方能遍知。故华严经颂云。摩醯首罗智自在。大海龙王降雨时。悉能分别数其滴。于一念中皆明了。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云何当于一念中。不知一切众生心。故知诸佛念念遍知。此即是佛意言分别。虽知世谛各唯识时。别知诸心。是佛分别。据恒自觉。唯自意言。离外念边。无复分别。故诸大智观唯识者。缘自意言知世谛时。即亦达真。离外分别。是故大乘从凡至佛。皆观自心意言为境。则知心外无别他心。凡圣等心。虽非内外。仍有因缘为他变者。如维摩经云。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此变舍利弗。令心异见。非有别身改形换质。众生心中修胜行者。则有无中妄见佛业。由有胜业感佛神力。令心变异。似见化身。故摄论云。于他修行地中。由佛本愿自在力故。彼识似众生变异显现。故名变化身。以此文证。如来化身如释迦等。皆是凡小自心变作。以妄见佛成道化生。后还妄见如来灭度。此妄见者由佛变。故彼论云。菩提涅槃为二。但变异他心。令他为二。体实不有。以此文证。佛变他心令妄见佛。心外无佛。据诸凡小不知妄见。谓有外佛来度众生。故经偈云。佛不得佛道。亦不度众生。众生强分别。作佛度众生。故摄论云。由观行人识为增上缘。故余人识变异如观行人。愿力显现。故知定无外尘。唯有本识。以此文证。见圣化者。皆由佛力为增上缘。故彼论云。浅行菩萨欲作众生利益事。于现在先发愿竟。即入真观。出观后。随所欲乐方得成就。若深行菩萨。欲作利益众生事。现在不须发愿。及入观出观。但由本愿力。随所欲作一切皆成。若声闻等。得九定自在。因此定自在。得六通自在。于一物中。随愿乐力。各能变异。为无量种。若诸尘实有自性。此事则不得成。以此文证。本无外境。圣力令他无中见化。以皆妄见。无外境故。若多圣人同处变物。各随意成。亦不相碍。故彼论云。于一物中。若多观行人。别愿同能变异一境。此变异得成。何故得成。随彼意成。故实无外境。唯有识故。是故各随彼意得成。以此文证。于一处中多圣变化。随意各别。令诸众生见境各异。和而不同。参而不乱。此义甚深。大根方知。故至佛来。皆观唯识。故彼论云。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识观。以此文证。大乘入道同观唯识。渐明至佛。言观唯识愿乐位者。谓从师友闻说唯识。即能解者。心生愿乐。由有愿乐。学思量时。即是大乘愿乐位人。故彼论云。诸菩萨。但由德闻一切法唯有识。依此教。随闻起信乐心。于一切法唯识理中。意言分别生。由此愿乐意言分别。故。说菩萨已入唯识观。作如此知。名入唯识愿乐位。以此文证。学观唯识。即是大根菩萨入道。上来总明大小入道。浅深虽别。皆唯修慧。以其慧观是正道体。若不修观。余行皆非。此明慧观是入道体。如上所说。若了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别。则意无所思。口无所说。攀缘既息。名相即空。妙明真心。从此披露。故得尘劳路绝。生死河枯。念念冥真。心心合道。所以金刚三昧经云。佛言。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

      戊申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

 

上篇:宗镜录(100卷)

下篇:万善同归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净土生无生论

净土生无生论 幽溪沙门传灯撰 稽首能仁圆满智,无量寿...

华严策林

华严策林 右唐贤首国师述 夫华严宗旨。其义不一。究其...

莲宗必读

莲宗必读总序 净土法门者。乃诸佛究竟之法也。故弥陀...

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   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

【注音版】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

佛说未生冤经

佛说未生冤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决定义经

佛说决定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 比丘善导集记  依...

佛说七佛经

佛说七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

失败的成功者

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

浅谈忍辱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

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