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五百罗汉仪轨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施主至。客堂应酬。即报方丈。次令照客。捧香仪点明。送方丈香案上。交代衣钵侍者。次领施主至方丈。见住持作礼。住持以礼接待。称美数语。茶毕。知客送单。或当日来去。即不送单。

预日客堂挂牌。(牌云)明日早粥后。斋供罗汉。香灯师五人。上供十人。列名于左。(某某)师(某某)师(以上五人为香灯)(某某)师(某某)师(以上十人候上供)。

库房预备烛台二百五十对。香炉二百五十个。小碗一千五百个。竹箸五百双。茶钟五百只。饭菜水果齐备。至正日清晨。厨房人齐相[邦/巾]。烧菜一大锅。可盛小碗五百。煮饭一大锅。可盛小碗五百。天明时。香灯五人。先往库房取水果取碗取短烛五百枝。(即四两头)烛台二百五十对。香炉二百五十个。每人管一百位罗汉。每位前一茶。一双箸。一果。一菜。一枝烛。香炉两位合一个。茶。箸。果。俱供周已。方点香烛。次茶。次饭。又堂之正中面前。置大方桌。两张横[打-丁+品]。可供十六大罗汉等牌位。设香花灯涂果。并用十菜。每一牌位。一茶。一双箸。一饭。又面前离三尺许。用长桌三张并摆。上供疏牌十三位。见下上供中。亦置香烛。及供罗汉科仪十部。每部用经盖覆之。手炉十把。俱齐备已。时至。知客先请上供师。搭衣持具。进罗汉堂。次请斋主拈香。到已。十师展具三拜。斋主先至中间普供位前拈香。】

(众唱香赞云)

香才爇。

云腾宝鼎中。

旃檀沉乳真堪供。

香云缭绕莲花动。

十方诸佛下天宫。

天台山罗汉。

来受人间供。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维那举云)

一切恭敬(众齐执香炉。作梵唱云)。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已。维那按磬白云)。

伏以。人分七方便。自加行至于停心。位列四沙门。由无学讫于见道。是皆知苦断集。带果行因。为析法之权根。会人空之真理。至若证已办地。入大乘门。其所学般。若同。是故与菩萨共。内秘大心之行。外闻佛道之声。既皆为贤圣之僧。故应受人天之供。惟愿妙堪佛嘱。熟此方震旦之缘。允副凡情。受兹日檀那之供。密回慧照。俯运悲怀。冀普度于迷流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虔诚奉请(白已。众僧施主一拜)。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佛法僧。

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文佛。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 声闻僧。并诸眷属 (以下尼位。俱上加一心奉请。未结并诸眷属句。同此)。

常随佛后。千二百五十五大阿罗汉。

鹿苑先度五比丘。最后须跋陀罗诸阿罗汉。

世尊高弟。大迦叶。阿难陀等。十大弟子。

灵山闻法。大比丘众万二千大阿罗汉。

灵山得记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

五时闻法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

世尊灭后。结集三藏。阿难陀等诸阿罗汉。

世尊灭后。正像法中。历祖所度诸阿罗汉。

住世十六大阿罗汉。万六千九百弟子众。

某州某县。(即本处地名)某寺(即本寺名)住世。五百大阿罗汉。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请毕一拜。三请时。维那想一切罗汉。皆以天眼照见。大耳遥闻。他心悉知。严肃威议。从空而至。○他本未加慧俱。通教二位。即前十位之别出。似不必加。必请毕唱赞偈)。

初度五人僧宝始 世尊高弟饮光伦 灵山一会实多徒 万二千人无学侣 须跋陀罗居最后 五时闻法数难知  涅槃已过众声闻 三藏遗言俱结集 十六真人亲受嘱 未来为世福田师 十方常住圣贤僧 于此一时俱奉供(赞毕。煞下鼓钹一阵。维那举缓腔。悦众鸣小鱼。众齐声缓缓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众师。施主。俱向上一问讯。徐徐缓行。将合堂罗汉前。右绕经行一匝。施主每炉中。上香一炷。一问讯。香灯师持香。随施主后。待上香毕。俱归位立定。收佛号。煞下鼓钹一阵。施主再拈香。设拜。长跪。合掌。悦众鸣引磬。一字一击。齐声上供云)。

南无常住十方佛法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声闻僧。南无常随佛。后千二百五十五大阿罗汉。南无鹿苑先度五比丘。最后须跋陀罗诸阿罗汉。南无世尊高弟大迦叶。阿难陀等。大阿罗汉。南无灵山闻法大比丘众。万二千大阿罗汉。南无灵山得记。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南无五时闻法。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南无世尊灭后。结集三藏。阿难陀等。诸阿罗汉。南无世尊灭后。正像法中。历祖所度。诸阿罗汉。南无住世十六大阿罗汉万六千九百弟子罗汉。南无本寺堂内。住世五百。大阿罗汉(三遍。次举变食咒。二十一遍。甘露咒。普供养咒。各七遍即举)。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三称。维那宣疏云)。

伏以。栴檀林里。元无异嗅之香。狮子窟中。尽是惊群之吼。敢通诚款。仰吁慈悲。今据大清国云云居住。奉佛营斋。供呈罗汉。祈恩锡庆弟子(某甲)。端肃投诚。至心上叩。中天至圣。牟尼世尊。常随圣众。诸大罗汉。金莲座下。恭通情旨(年庚及所求事)切念。智超无漏。道契真空。神通来往。示瞬息于天上人间。秘现幽深。忘优劣于声闻大乘。欣逢胜事。瞻圣相以登堂。敬洁香馐。迎宝幡而赴供。希垂慧眼。允纳虔衷。由是涓今年月日。恭诣某寺。敬输净资。仗凭僧众。严净斋厨。诚修禅悦。上供佛法僧常住三宝。本寺堂中半千应供罗汉。应化大士。证圣尊者。总此香斋。普同供养。伏愿。法门挺异。祖焰添辉。檀那衍庆。海众安和。冀副凡情。总凭慈力。右疏恭请三宝证明。供奉罗汉文疏 年 月 日(某甲)谨疏(宣毕。结回向赞云)。

△(若施主别有祈求心愿于疏中加入)。

福田应供。行德汪洋。内秘外现永流芳。代佛广宣扬。受敕难忘。住世作舟航。南无诸大阿罗汉尊者(三称已。三拜。各回本处。知客领斋主到客堂用茶。香灯五人。即速收供菜。回厨房。以应午斋大众用。水果归库房。候设斋时。散供大众。其余仍照饭僧仪轨。所说。小食后。上供十人。往罗汉堂中礼罗汉。每时一百。第一时。先总礼共十二位。见前上供巾。次礼十六住世罗汉)。

一心顶礼。宾度罗(翻不动。字也)跋啰惰阇(翻捷疾。姓也)尊者(以下每位。上加一心顶礼。下添尊者。同此)。

△(此尊者。与千阿罗汉。多分住西瞿耶尼洲 一)迦诺迦伐蹉。(与五百罗汉。多住北方迦湿弥罗国 二)。迦诺迦跋厘惰阇。(与六百罗汉。多住东胜洲 三)苏频陀。(与七百罗汉。住北俱卢洲 四)诺讵罗。(翻鼠狼山。与八百罗汉住南赡部洲 五)跋陀罗。(翻好质。与九百罗汉。多住耽没罗洲 六)迦哩迦。(与千罗汉。住僧伽茶洲。七)伐阇罗弗多罗。(与千一百罗汉。住钵剌拏洲。八)戍博迦。(与九百罗汉。住香醉山。九)半托迦。(与千三百罗汉。住三十三天。十)啰怙罗。(翻执日。与千一百罗汉。住毕利飏瞿洲 十一)那伽犀那。(与千二百罗汉。住半度波山 十二)因揭陀。(与一千三百罗汉。住广胁山中。十三)伐那婆斯。(与千四百罗汉。住可住山。十四)阿氏多。(与千五百罗汉住鹫峰山。十五)注茶半托迦(与千六百罗汉住持轴山。十六)。

五百之第一

一心顶礼。阿若憍陈如尊者。(一每位。上加一心顶礼。末添尊者。皆同此)。阿泥楼(二)。有贤无垢(三)。须跋陀罗(四)。迦留陀夷(五)。闻声得果(六)。旃檀藏王(七)。施幢无垢(八)。憍梵般提(九)。因陀得惠(十)。迦那行那(十一)。婆苏槃豆(二)。法界四乐(三)。优楼频螺(四)。佛陀密多(五)。那提迦叶(六)。那罗延目(七)。佛陀难提(八)。末田底迦(九)。难陀多化(十二)。优波鞠多(廿一)。僧迦那舍(二)。教说常住(三)。商那和修(四)。达磨波罗(五)。迦那迦叶(六)。定果得业(七)。庄严无忧(八)。忆恃因缘(九)。迦那提婆(十三)。破邪神通(卅一)。坚持三字(二)。阿[少/兔]楼陀(三)。鸠摩罗多(四)。毒龙皈依(五)。同声稽首(六)。毗罗胝子(七)。伐苏密多(八)。阇提首那(九)。僧伽耶舍(十四)。慈愍世间(一)。献花提记(二)。眼光定力(三)。伽耶舍那(四)。莎底苾刍(五)。婆阇提婆(六)。解空无垢(七)。伏陀密多(八)。富那夜舍(九)。伽耶天眼(十五)。不着世间(一)。解空第一(二)。罗度无尽(三)。金刚破魔(四)。愿护世间(五)。无忧禅定(六)。无作惠善(七)。十劫惠善(八)。栴檀得香(九)。金山觉意(十六)。无业索净(一)。摩呵刹利(二)。无量本行(三)。一念解空(四)。观身无常(五)。千劫悲愿(六)。瞿罗那舍(七)。解空定空(八)。成就因缘(九)。坚通精进(十七)。萨陀波仑(一)。干陀诃利(二)。解空自在(三)。摩诃注那(四)。见人飞腾(五)。不空不有(六)。周利槃特(七)。瞿沙比丘(八)。师子比丘(九)。修行不着(十八)。毕陵伽蹉(一)。摩利不动(二)。三昧甘露(三)。解空无名(四)。七佛难提(五)。金刚精进(六)。方便法藏(七)。观行轮月(八)。阿那邠提(九)。拂尘三昧(十九)。摩诃俱絺(一)。辟支转智(二)。山顶龙众(三)。罗网思维(四)。劫宾覆藏(五)。神通亿旦(六)。具寿俱提(七)。法王菩提(八)。法藏永劫(九)。善往(一百)。

第二百起

一心顶礼。除忧尊者。(一百一位)。大忍(二)。无边自在(三)。妙惧(四)。严土(五)。金髻(六)。雷德(七)。雷音(八)。香像(九)。马头(十)。明首(十一)。金首(一)。敬首(三)。众首(四)。辨德(五)。孱提(六)。悟达(七)。法灯(八)。离垢(九)。境界(十二)。马胜(一)。天王(二)。无胜(三)。月净(四)。不动(五)。休息(六)。调达(七)。普光(八)。智积(九)。宝幢(十三)。善惠(一)。善眼(二)。宝涌(三)。宝见(四)。惠积(五)。慧持(六)。宝胜(七)。道仙(八)。帝网(九)。明网(十四)。宝光(一)。善调(二)。奋迅(三)。修道(四)。大相(五)。尊往(六)。持世(七)。光音(八)。权教(九)。善思(十五)。法眼(一)。梵胜(二)。光曜(三)。直意(四)。摩帝(五)。慧宽(六)。无胜(七)。昙摩(八)。欢喜(九)。游戏(十六)。道世(一)。明照(二)。普等(三)。慧作(四)。助欢(五)。难胜(六)。善德(七)。宝涯(八)。观身(九)。华王(十七)。德首(一)。喜见(二)。善宿(三)。善意(四)。爱光(五)。华光(六)。善见(七)。善根(八)。德顶(九)。妙臂(八十)。龙猛(一)。弗沙(二)。德光(三)。散结(四)。净正(五)。善观(六)。大力(七)。电光(八)。宝伏(九)。善星(九十)。罗旬(一)。慈地(二)。庆友(三)。世友(四)。满宿(五)。阐陀(六)。月净(七此□第一百二十四位同名)。大天(八)。净藏(九)。净眼(二百)。

第三百起

一心顶礼。波罗密尊者(二百一位)。俱那含(二)。三昧声(三)。菩萨声(四)。吉祥咒(五)。钵多罗(六)。无边身(七)。贤劫首(八)。金刚味(九)。乘味(十)。婆私吒(十一)。心平等(二)。不可比(三)。乐覆藏(四)。火焰身(五)。颇罗堕(六)。断烦恼(七)。薄俱罗(八)。利婆多(九)。护妙法(二十)。最胜意(一)。须弥灯(二)。没特伽(三)。弥沙塞(四)。善圆满(五)。波头摩(六)。智慧灯(七)。栴檀藏(八)。迦难留(九)。香焰幢(三十)。阿湿毗(一)。摩尼宝(二)。福首(三)。利婆弥(四)。舍遮独(五)。断业(六)。欢喜智(七)。干陀罗(八)。莎伽陀(九)。须弥望(四十)。持善法(一)。提多迦(二)。水潮声(三)。智慧海(四)。众具德(五)。不思议(六)。弥遮仙(七)。尼驮伽(八)。首正念(九)。净居提(五十)。梵音天(一)。因地果(二)。觉性解(三)。精进山(四)。无量光(五)。不动意(六)。修善业(七)。阿逸多(八)。孙陀罗(九)。圣峰惠(六十)。曼殊行(一)。阿利多(二)。法轮山(三)。众和合(四)。法无住(五)。天鼓声(六)。如意轮(七)。首光焰(八)。无比校(九)。多伽楼(七十)。利利婆多(一)。普贤行(二)。持三昧(三)。威德声(四)。利婆(五)。名无尽(六)。阿那悉(七)。普胜山(八)。辨才主(九)。行化国(八十)。声龙种(一)。誓南山(二)。富伽耶(三)。行传法(四)。香金首(五)。摩拏罗(六)。光普现(七)。惠依正(八)。降魔军(九)。首焰光(九十)。持大医(一)。藏律行(二)。德自在(三)。服龙王(四)。阇夜多(五)。秦摩利(六)。义法胜(七)。施婆罗(八)。阐提魔(九)。王住道(三百)。

第四百起

一心顶礼。无垢行尊者(三百一位)。可波罗(二)。声归依(三)。禅定果(四)。不退法(五)。僧伽耶(六)。达磨真(七)。持善法(八)。受胜果(九)。心胜修(十)。会法藏(十一)。常欢喜(二)。威仪多(三)。头陀僧(四)。议洗肠(五)。德净悟(六)。无垢藏(七)。降伏魔(八)。阿僧伽(九)。金富乐(二十)。顿悟(一)。周陀婆(二)。住世间(三)。灯道首(四)。甘露法(五)。自在王(六)。须达那(七)。超法雨(八)。德妙法(九)。士应真(三十)。坚固心(一)。声向应(二)。应赴供(三)。尘劫空(四)。光明灯(五)。执宝炬(六)。功德相(七)。忍生心(八)。阿氏多(九)。白香象(四十)。识目生(一)。赞叹愿(二)。定拂罗(三)。声引众(四)。离诤语(五)。鸠舍尊(六)。郁多罗(七)。福业除(八)。罗余习(九)。大药尊(五十)。胜解空(一)。修无德(二)。喜无着(三)。罥盖尊(四)。栴檀罗(五)。心定论(六)。庵罗满(七)。顶生尊(八)。萨和坛(九)。真福德(六十)。须那利(一)。熹见尊(二)。韦蓝王(三)。提婆长(四)。成大利(五)。法首(六)。苏顿陀(七)。众德首(八)。金刚藏(九)。瞿伽利(七十)。日照明(一)。无垢藏(二。此与第三百十七位同名)。除疑网(三)。无量明(四)。除众忧(五)。无垢德(六)。光明网(七)。善修行(八)。坐清凉(九)。无忧眼(八十)。去盖障(一)。自明尊(二)。和伦调(三)。净除垢(四)。去诸业(五)。慈仁尊(六)。无尽慈(七)。飒陀怒(八)。那罗达(九)。行愿持(九十)。天眼尊(一)。无尽智(二)。编具足(三)。宝盖尊(四)。神通化(五)。思善识(六)。喜信净(七)。摩诃南(八)。无量光(九)。金刚惠(四百)。

第五百起

一心顶礼。伏虎施尊者。(四百一位)。幻化空(二)。金刚明(三)。莲花净(四)。拘那意(五)。贤首尊(六)。调定藏(七)。利益罗(八)。无量光(九。此与第三百九十九位同名)。无垢称(十)。大音声(十一)。大威光(二)。自在王(三此与第三百二十六位同名)。明世果(四)。最上尊(五)。金刚尊(六)。蠲慢意(七)。最无比(八)。超绝伦(九)。月菩提(二十)。持世界(一)。定华智(二)。无边胜(三)。最胜幢(四)。弃恶法(五)。无碍行(六)。普庄严(七)。无尽慈(八。此与第三百八十七位同名)。常悲愍(九)。大尘障(三十)。光焰明(一)。智眼明(二)。坚固行(三)。澍云雨(四)。不动罗(五)。普光明(六)。心观净(七)。那罗德(八)。法上尊(九)。师子尊(四十)。精进辨(一)。乐说果(二)。观无边(三)。破邪见(四)。师子翻(五)。无忧德(六)。行无边(七)。惠金刚(八)。义成就(九)。善住义(五十)。信证尊(一)。行敬端(二)。德普洽(三)。师子作(四)。行忍慈(五)。无相空(六)。勇精进(七)。胜清净(八)。有性空(九)。净那罗(六十)。法自在(一)。师子颊(二)。大贤光(三)。摩诃罗(四)。音调敏(五)。师子臆(六)。坏魔军(七)。分别身(八)。净解脱(九)。质直行(七十)。智仁慈(一)。具足仪(二)。如意杂(三)。大识妙(四)。劫宾那(五)。普焰光(六)。高远行(七)。得佛智(八)。寂静行(九)。悟真常(八十)。破魔贼(一)。灭恶趣(二)。性海通(三)。妙法通(四)。慜不息(五)。摄众心(六)。道大众(七)。常隐行(八)。菩萨慈(九)。拔众苦(九十)。寻声应(一)。数劫空(二)。注法水(三)。得法空(四)。惠广增(五)。六根尽(六)。跋陀罗(七)。思萨埵(八)。注茶迦(九)。钵利罗(五百)。愿事众(五百一位)。

(拜竟。少顷。回向。香灯师预焚香在手。知客领施主中间拈香。设拜。众师唱香赞毕。维那举)天上天下无如佛。(四句偈已。仍如奉请时。出位右绕。仍念释迦佛名。施主各各上香。问讯已。归位。收佛号。宣疏。化疏。举福田应供云云。罗汉赞见前。维那举云)修斋功德殊胜行(回向偈已。三皈依毕。各回本处)。

【证义曰。三藏法数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三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三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遇世间。设大施无遮会时。即同诸眷属。蔽隐圣仪。同于凡流。密受供养。令施者得胜果报。法华经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于诸世间。天人魔梵。普于其中。应受供养。据此。供养罗汉。福德果报。俱不可思议。昔无相真禅师。供罗汉颂曰。应供真人着眼高。海山来往不辞劳。也知为瑞为祥处。惹得天花上毳袍。石梁方广路非遥。檐卜堂中信手招。尊者半千谁是主。海天云静月轮高。】


上篇:祝释迦牟尼佛成道仪(随早课)

下篇:药师佛圣诞祝圣仪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地藏菩萨圣诞祝圣仪

一、香赞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 热在金炉上...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注音版】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真心直说

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

净土或问

净土或问序 参禅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禅主见性。...

【注音版】沩山大圆禅师警策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 「童子!菩萨摩诃萨复...

【注音版】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卷第一(草书惑人伤失之甚传者必真慎勿草书)...

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请佛品第一...

【注音版】庄严菩提心经

庄严菩提心经...

法界图记丛髓录

法界图记丛髓录卷上之一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五十...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 闻如是: 一时,佛...

省庵法师语录

省庵法师语录 清 彭际清重订 省庵法师遗书叙 省庵法师...

【注音版】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圣严法师《办公室哲学》

通常,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每...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不向阎君去报到,直生西方得解脱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恶女人、动物、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为什么我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