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祖历代通载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祖历代通载序

浮图氏之论世。动以大劫小劫为言。中国文字未通。盖不可知也。摩腾竺法兰至汉而后。释迦佛之生灭。可以逆推其岁年。自是中国之人。得以华言记之。自天竺及旁近诸国东来者。莫盛于西晋。至于姚秦石赵等国。其人则鸠摩罗什佛图澄那连耶舍昙无谶诸师。而东土卓绝奇伟之士。生肇融睿等相为羽翼。翻译经义尽为华言。而佛理之精无不洞究。先觉之士至有逆知。其至理之未至者。佛学之行莫博于此时矣。弥天道安至于远公辟地东南佛陀耶舍远相从游而辟世。君子相依于离乱之世。乃若宝公双林诸公起而说法。而佛学大盛于东南矣。若夫智者弘法华于天台。三藏开般若于唐初。清凉广华严于五台。密公说圆觉于草堂。宣公严律教于南山。金刚启秘密于天宝。大小三乘唯识等论。专门名家豪分缕析。汗牛充栋。学者千百。有皓首而不能穷极者焉。达磨之来则有五传其衣。五宗斯立。同源异派自梁历宋。谓之传法正宗。我

国朝秘密之兴义学之广。亦前代之所未有。此其大略也。记载之书昔有宝林等传。世久失传。而传灯之录僧宝之史。仅及禅宗。若夫经论之师各传于其教。宰臣外护因事而见录。岂无遗阙。近世有为佛祖统纪者。儗诸史记书事无法。识者病焉。时则有若嘉兴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得临济之旨于晦机之室。禅悦之外博及群书。乃取佛祖住世之本末。说法之因缘。译经弘教之师。衣法嫡传之裔。正流旁出散圣异僧。时君世主之所尊尚。王臣将相之所护持。论驳异同参考讹正。二十余年始克成编。谓之佛祖历代通载。凡二十二卷。其首卷则言彰所知论器世界情世界道果无为五论。则我

世祖皇帝时。

发思八帝师对

御之所陈说。是以冠诸篇首。其下则以天元甲子。纪世主之年。因时君之年。纪教门之事。去其繁杂谬妄。存其证信不诬。而佛道世道污隆盛衰。可竝见于此矣。嗟夫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尘影起灭何足记哉。甞见沩山有问于仰山。每有年代深远之对。则亦悯先觉之无闻者乎。而法华一经。前劫后劫十号无二。又曰。观彼久远犹古今日。则此书宜在所取乎。至正元年六月十一日。微笑菴道人虞集序。

华亭梅屋常禅师本传通载序

夫语言文字。载道之器。传远之用。历千古微简牍。何以纪事考实耶。

大成至圣。春秋作而贼乱惧。

大觉世尊。经律集而贤哲兴。其五经六艺诸子百家。立言垂训。后之来学明今酌古。游心仁义。非编册之益乎。佛祖历代通载。梅屋禅师之所作也。其文博其理明。叙事且实出入经典考正宗传。殊有补于名教。至正辛巳。翰林道园虞公。序冠其首益尊韪之。禅师世居华亭。黄姓。父文祐。母杨氏。初祈嗣于观世音。忽一夕梦僧庞眉雪发。称大长老託宿焉。因而娠。至元壬午三月十有二日诞于夜。神光烛室异香袭人。逾日不散。既长喜焚香。孤坐。风骨秀异气宇英爽。年十二恳父母求出家。母锺爱之。诱以世务终莫夺其志。遂舍之。依平江圆明院体志。习经书尚倜傥。疏财慕义栖心律典。元贞乙未江淮总统所。授以文凭。薙发受具。弱冠游江浙大丛林。博究群经。宿师硕德以礼为罗延之。皆撝谦弗就。至大戊申。佛智晦机和尚。自江西百丈。迁杭之净慈。禅师往参承值上堂。佛智举太原孚上座闻角声因缘。颂云。琴生入沧海。太史游名山。从此扬州城外路。令严不许早开关。有省于言下。投丈室呈所解。佛智颔之。遂俾掌记室。嘱之曰。真吾教伟器。外护文苑之奇材也。服勤七年。延祐乙卯佛智迁径山。禅师职后版。表率明年。

朝廷差官理治教门。承遴选瑞世嘉兴祥符。至治癸亥夏五乘驿赴

京缮写黄金

佛经。暇日得以观光三都游览胜概。礼五台曼殊室利。披燕金遗墟之迹。由以动司马撰书之志。出入翰相之门讨论坟典。陞诸名师堂奥讲解经章。如司徒云麓洪公别峯印公。皆尊爱之。

帝师命坐授食。闻大喜乐密乘之要。自京而回姑苏。万寿主席分半座以延说法。众服其有德。自非宿有灵姿禀慧多生。曷以臻其明敏。着述祖祢彰显正教。致公卿大人笃敬也耶。至大间愚执侍佛智。获奉教于禅师。知梗概而序之。禅师讳念常。梅屋其号焉。至正四年三月。松江余山昭庆住持比丘觉岸谨序。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

一世祖皇帝玉音一百段。出弘教集。实帝师大臣钦承对旨。谨置于编。

一帝师所说彰所知论。冠于篇者尊之也。

一吾佛世尊未生以前时代。本不与书。欲便初学。卷自太古始。

一往古帝王。即位改元崩殂及僭国之主。宰臣护教尊法者。略见始末。余不书。

一帝王于圣教御製赞序及大臣硕儒撰述。其间有关大教者。皆具载焉。

一僧道对析论辨。详收始末以备参考。

一世尊示灭之后。凡经百年必书。其于旃檀像及教被东土之年倣此。

一佛祖传法偈。翻译详见梁大同六年。

一教门隆替。并依史籍编录。使来学知有自焉。

一诸祖事实。备载于示寂之年。倣先经终义之例。

一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凡二百一十七篇。今录一十九篇。盖彰其识见耳。

一教门事要。异同讹正略加考定。据诸传记摭集。不以私臆谬加论辨。或恐繁失于冗简失于陋。以俟博雅之士。改而正之。

一太史公史记称。黄帝三十八年。命风后定甲子。始因而编之。随年列为横曆于上。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

佛祖历代通载目录

第一卷

(一)七佛偈(二)彰所知论器世界品(三)日轮(四)月轮(五)诸星宿(六)妙高山三十三天(七)情世界总有六种(八)人祖大梵(九)三末多王及诸王种(十)器世界坏(并赞)

第二卷

(一)盘古王 (二)天皇 (三)地皇 (四)人皇 (五)五纪 (六)有巢氏 (七)燧人氏 (八)伏羲氏 (九)社神 (十)神农氏 (十一)黄帝 (十二)少昊 (十三)颛顼 (十四)帝喾 (十五)唐尧 (十六)虞舜 (十七)夏后氏 (十八)殷汤 (十九)周文王 (二十)武王 (二十一)成王(立七庙制) (二十二)稷神 (二十三)四国诸侯 (二十四)康王

第三卷

(一)周昭王(二)世尊示降生(三)世尊示出家

(四)穆王(五)世尊示成道(六)瑞像缘起(七)世尊示说法(八)世尊示涅槃

(九)孝王(十)第一祖摩诃迦叶(十一)秦非子

(十二)厉王(十三)二祖阿难(十四)上座大众二部

(十五)宣王(十六)三祖商那和修(十七)王杀杜伯感报

(十八)平王(十九)四祖优波毱多

(二十)庄王(二十一)五祖提多迦

(二十二)襄王(二十三)六祖弥遮迦

(二十四)定王(二十五)老聃生于楚(二十六)七祖婆须密

(二十七)灵王(二十八)孔子生于鲁

(二十九)景王(三十)八祖佛陀难提

(三十一)敬王(三十二)九祖伏驮密多

(三十三)贞定王(三十四)十祖脇尊者

第四卷

(一)周安王(二)十一祖富那耶舍

(三)显王(四)十二祖马鸣大士

(五)赧王(六)十三祖迦毗摩罗

(七)秦始皇(八)室利防等十八化人(九)十四祖龙树尊者

(十)西汉文帝(十一)十五祖迦那提婆

(十二)武帝(十三)十六祖罗睺罗多

(十四)昭帝(十五)十七祖僧迦难提

(十六)宣帝(十七)论师无着天亲

(十八)成帝(十九)十八祖伽耶舍多

(二十)新室王莽(二十一)十九祖鸠摩罗多

(二十二)东汉明帝(二十三)帝梦金人(二十四)教流东土(二十五)摩腾竺法兰(二十六)释道比较焚经(二十七)二十祖阇夜多

第五卷

(一)安帝(二)二十一祖婆修盘头

(三)桓帝(四)安世高至洛(五)二十二祖摩拏罗

(六)灵帝(七)竺佛朔至洛(八)黄巾作叛

(九)献帝(十)牟子理惑论(十一)汉史范晔论释(十二)袁宏论佛(十三)康勐竺大力至京(十四)二十三祖鹤勒那(十五)道始作灵宝醮章

(十六)三国魏文帝

(十七)蜀先生

(十八)吴大帝(十九)维祇难支谦

(二十)明帝(二十一)曹植传

(二十二)齐王芳(二十三)康僧会至吴(二十四)吴阚泽论佛(二十五)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二十六)昙摩迦罗等传律

(二十七)高贵乡公(二十八)罽宾贼乱累释

(二十九)陈留王(三十)沙门朱士衡讲经始

第六卷

(一)西晋武帝(二)吴皓毁神祠及梵宇(三)竺法护至京(论)(四)育王塔缘起

(五)惠帝(十六国附见)(六)鲍靖撰三皇经(七)竺耆域至洛

(八)愍帝(九)维卫迦叶石像至吴

(十)元帝(有叙)(十一)沙门吉友至建康

(十二)明帝(十三)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十四)成帝(十五)三藏惠理至杭(十六)庾氷议令僧拜俗(十七)何充议不应拜俗

(十八)穆帝(十九)佛图澄示寂(论)(二十)释涉公入寂(二十一)沙门于法开医术

(二十二)哀帝(二十三)诏竺潜讲经(二十四)诏支遁继讲(二十五)郄超慕佛

(二十六)废帝(二十七)释道安法师(论)(二十八)孙绰(二十九)许询(三十)桓温末年奉法

(三十一)简文帝(三十二)诏法旷禳星

第七卷

(一)东晋武帝(二)东林惠远法师(三)刘遗民卒(四)符秦德星现获安什(五)秦主姚苌感报(六)北魏道武皇帝(七)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八)安帝 (九)太山竺僧朗 (十)北魏兴佛教诏 (十一)罗什法师(论) (十二)道[契-大+石]僧正 (十三)道融与婆罗门辩论 (十四)道恒道标抗表行道 (十五)僧睿四海僧望 (十六)僧肇详定经论 (十七)天竺弗多罗尊者 (十八)佛陀耶舍尊者 (十九)柏玄下书令僧拜俗 (二十)沙门不敬王者论(五) (二十一)佛驮跋陀被摈 (二十二)招渊明入社 (二十三)法果初受封爵

(二十四)法显西天取经始(二十五)三藏昙无谶至姑臧(二十六)道生法师竪石为徒

(二十七)恭帝(二十八)北魏崔浩荐寇谦之(论)(二十九)玄高禅师被谮(三十)齐着作魏收佛老志

第八卷

(一)宋文帝 (二)神僧杯渡 (三)求那跋陀罗入朝 (四)帝幸大庄严寺 (五)谢灵运伏诛 (六)求那跋摩三藏 (七)萧京尹请制建寺像 (八)帝幸曲水 (九)惠琳叛教获报(论) (十)诏法瑗主天保寺 (十一)浩谮太子及僧玄高 (十二)魏寇谦之修张鲁术 (十三)魏武诏诛天下沙门 (十四)魏武受籙建靓轮宫 (十五)魏崔皓伏诛(论) (十六)沙门昙始至魏救法 (十七)魏又下诏复释

(十八)武帝(十九)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二十)诏求那跋陀罗(二十一)诏道猷为新安法主(二十二)中兴寺宝亮法师(二十三)羗人高阇反累释(二十四)右司陈僧拜俗(二十五)朱灵期遇圣僧(二十六)姚兴钦重僧导

(二十七)废帝(二十八)疏勒王送佛衣

(二十九)明帝(三十)宝志大士(三十一)康居邵硕公(三十二)诏僧瑾为僧正(三十三)魏史释老志

(三十四)齐太祖(三十五)帝幸僧远所居

(三十六)武帝 (三十七)勅法献为僧主 (三十八)玄畅首述华严疏(论) (三十九)宝志狱中显化 (四十)昙超为龙说法 (四十一)顾欢夷夏论 (四十二)司徒袁粲驳夷夏论 (四十三)孟景翼正一论 (四十四)张融作门律闢之(论) (四十五)魏诏度僧尼

(四十六)东昏侯(四十七)陈显明造步虚经

(四十八)和帝(四十九)僧伽跋陀罗律藏

第九卷

(一)梁武帝 (二)陶弘景造太清经 (三)诏志公任便宣化 (四)郗氏夫人求忏 (五)帝舍邪归正愿文 (六)何点何胤不仕 (七)帝注大品命法云讲 (八)魏主尚释 (九)诏僧旻讲胜鬘经 (十)帝製涅盘疏序 (十一)宗庙祭祀戒杀 (十二)沉休文中食论 (十三)魏胡太后建寺 (十四)惠皎着高僧传 (十五)僧朗及道英神异 (十六)帝受归戒 (十七)僧达入水观 (十八)僧藏谏帝律僧 (十九)藏登御座 (二十)魏评释道 (二十一)魏书佛老志 (二十二)初祖达磨大师(论) (二十三)昭明太子 (二十四)刘勰出家 (二十五)双林傅大士 (二十六)惠约法师 (二十七)高王经缘起 (二十八)译佛祖偈始末 (二十九)隐士阮孝绪 (三十)古今书籍之数 (三十一)逆贼侯景反 (三十二)梁史魏徵论

(三十三)简文帝(三十四)北齐台宗惠文禅师

(三十五)元帝(三十六)真谛三藏(三十七)荆山居士陆法和(三十八)北齐诏稠禅师

(三十九)敬帝(四十)北齐勅陆修静与昙显角试(四十一)北齐杜弼(四十二)齐着作王劭述佛(四十三)周恶黑衣废释

第十卷

(一)陈高祖(二)柏岩稠禅师(三)洪偃法师(四)宝琼法师(五)卫元嵩上疏减僧

(六)废帝(七)天台惠思禅师

(八)宣帝(九)周武命三教伸述利病(十)周武灭佛(十一)甄鸾上笑道论(十二)道安着二教论(十三)周武登座序废立义(十四)静蔼以法灭舍身(十五)任道琳伸请复教

(十六)隋文帝 (十七)下诏复教 (十八)法师昙延授帝八戒 (十九)释尼智仙传 (二十)律师灵藏陪驾 (二十一)李士谦喻报应说 (二十二)二祖惠可大师 (二十三)天台智者禅师 (二十四)诏三十州建塔 (二十五)文中子讲道(负苓篇附并论) (二十六)阇那笈多译法华经 (二十七)诏问洪山智舜禅师

(二十八)炀帝(二十九)诏僧道拜俗明瞻登对而罢(三十)三祖僧璨大师(三十一)杨宏率僧道论议

(三十二)恭帝(三十三)神僧法喜传(并论)第十一卷

(一)唐高祖(二)诏僧道论议定优劣(三)傅奕疏请灭释(四)李师政内德论(辨惑篇附)(五)诏汰释道二教

(六)太宗 (七)帝问群臣治政难易 (八)勅建寺以度陈亡 (九)玄奘往西天求法 (十)勅葬玄琬法师 (十一)诏度僧尼建寺 (十二)太子问张士衡奉佛事 (十三)诏道先释后 (十四)勅魏王泰祭虞世南 (十五)诏三学秀异论议 (十六)惠琳被谮 (十七)华严杜顺法师 (十八)傅奕感报 (十九)丞相萧瑀传 (二十)帝幸弘福寺 (二十一)祇罗国主仰唐声教 (二十二)原州瑞石记国祯祥 (二十三)玄奘齎经归朝 (二十四)三藏进新译经请序 (二十五)秘谶女主代有天下 (二十六)帝劝奘师罢道为政 (二十七)奘陈辞愿终身行道 (二十八)帝製三藏圣教序(谢表附) (二十九)太子继圣教序 (三十)赐奘百金磨衲 (三十一)诏创弘法院留奘师 (三十二)诏建大慈恩寺 (三十三)诏奘陪驾 (三十四)史赞并论

第十二卷

(一)唐高宗 (二)四祖道信大师 (三)勅建大慈恩塔 (四)惠宽禅师及姐信相 (五)天竺致书奘师(答书附) (六)立法师斥吕才论 (七)制设官监护译经 (八)御製大慈恩寺碑(谢表附) (九)奘法师示疾 (十)诏辨二教先后 (十一)牛头法融禅师 (十二)追僧道论议 (十三)奘法师表辞还山 (十四)复追僧道论议 (十五)屈僧拜俗道宣上疏 (十六)法师玄奘示寂 (十七)道世法师辩道经真伪 (十八)南山道宣律师 (十九)诏僧道定夺化胡经 (二十)五祖弘忍大师(史赞) (二十一)佛陀波利尊者 (二十二)慈恩窥基法师 (二十三)道世着法苑珠林

(二十四)则天武后 (二十五)始定母服及建明堂 (二十六)庆山始出 (二十七)译华严大经 (二十八)诏康法藏为僧 (二十九)诏嵩山惠安禅师 (三十)义净三藏自西土回 (三十一)敛僧钱铸佛像(论) (三十二)诏贤首法藏讲新经 (三十三)铸像成百僚礼祀

(三十四)中宗 (三十五)房融润文译楞严 (三十六)诏六祖不起 (三十七)大通神秀禅师(张说作记) (三十八)神僧万回法云公(论) (三十九)诏僧道齐行并集 (四十)安国师卒 (四十一)诏三藏实叉难提 (四十二)泗洲大圣 (四十三)召道岸律师授戒 (四十四)菩提流志译宝积经 (四十五)诏一行赴阙不起

第十三卷

(一)唐睿宗(二)六祖惠能大师

(三)玄宗 (四)永嘉玄觉禅师 (五)诏一行禅师赴阙 (六)嵩岳元珪禅师(论) (七)天竺三藏无畏至京 (八)宋璟礼六祖塔 (九)诏一行改撰大衍曆 (十)智昇上藏经目录 (十一)一行製黄道仪成 (十二)郭行女甞斋感报 (十三)牛云求聪感应 (十四)日本始有律 (十五)三藏菩提流志卒 (十六)嵩山破灶堕 (十七)一行示寂(论) (十八)般若心经序(张说作) (十九)重定五服制 (二十)三藏金刚智卒 (二十一)义福禅师卒 (二十二)恒州张果先生 (二十三)三藏无畏卒 (二十四)不空三藏降狂象(论) (二十五)法秀献回向寺玉箫 (二十六)李长者着华严合论 (二十七)青原行思禅师 (二十八)兴唐寺普寂卒 (二十九)太子詹事严挺之 (三十)诏本净禅师赴阙 (三十一)南岳怀让禅师 (三十二)诏道士吴筠问道 (三十三)制僧尼给祠部始 (三十四)诏不空验罗思远 (三十五)鹤林玄素禅师 (三十六)诏立毗沙门天王祠 (三十七)台宗左溪玄朗禅师 (三十八)天台法门议(梁肃作) (三十九)鲁山元德秀卒(论)

(四十)肃宗(四十一)阆州斩画像(四十二)纳钱度僧道始(四十三)新罗无漏凌空立化(四十四)诏南阳惠忠禅师(四十五)诏置放生池碑(颜真卿撰)(四十六)王摩诘卒(四十七)真如升天授十三宝

第十四卷

(一)唐代宗 (二)良贲造新仁王经疏 (三)道义始作盂兰盆会 (四)杜鸿渐问法于无住禅师(论) (五)清凉澄观国师 (六)召忠国师试太白山人 (七)诏径山国一禅师 (八)牛头惠忠禅师 (九)忠国师试大耳三藏(论) (十)不空三藏碑(严郢作) (十一)昙一律师碑(梁肃作) (十二)三祖镜智禅师碑(独孤及作) (十三)抚州宝应戒坛记(颜真卿作) (十四)史华与僧崇惠角法 (十五)李源访圆泽 (十六)诏耽源问无缝塔话 (十七)天柱山崇惠禅师

(十八)德宗 (十九)千臂千钵文殊经序 (二十)南岳明瓒禅师 (二十一)荆溪湛然禅师 (二十二)止观统例(梁肃作) (二十三)御製大乘六波罗蜜经序 (二十四)马祖道一禅师 (二十五)大珠惠海禅师 (二十六)石头希迁禅师 (二十七)诏清凉讲华严经题 (二十八)诏清凉讲华严宗旨 (二十九)东林熙怡律师碑(许尧佐作) (三十)黄石岩记(刘轲作) (三十一)云峯法证律师 (三十二)陆羽传 (三十三)东都圣善凝公 (三十四)幽州盘山宝积禅师 (三十五)濬上人归淮南序(子厚作) (三十六)南岳般州和上碑(子厚作)

(三十七)顺宗(三十八)鹦鹉舍利记(韦皋作)(三十九)帝问法于佛光满禅师

第十五卷

(一)唐宪宗 (二)鹅湖大义禅师 (三)寒山拾得丰干 (四)荆州天皇道悟禅师 (五)荆州天王道悟禅师(并论) (六)江西北兰让禅师 (七)上问政宽勐孰先 (八)信州草衣记(德舆撰) (九)上问澄观华严法界 (十)无着禅者入五台 (十一)诏怀恽禅师居上寺 (十二)庞居士 (十三)弥陀和尚碑(子厚作) (十四)永州净土院记(子厚作) (十五)智辩法师施食感报 (十六)道树法师降夭幻 (十七)百丈怀海禅师 (十八)大明律师碑(子厚作) (十九)马总奏六祖諡碑(子厚作) (二十)五台邓隐峯 (二十一)归宗智常禅师 (二十二)布毛会通侍者 (二十三)重巽赴中丞请序(子厚作) (二十四)陝右马郎妇 (二十五)上弘律师碑(白乐天作) (二十六)台教元浩禅师 (二十七)诏迎佛骨韩愈排佛表 (二十八)韩潮州遇大颠辨论 (二十九)潮阳大颠禅师 (三十)柳州刺史子厚 (三十一)北山神清法师

(三十二)穆宗(三十三)鸟窠禅师(三十四)诏无业禅师不赴(三十五)龙潭崇信禅师(三十六)杭永福石壁经记(元微之作)(三十七)王智兴冐禁置戒坛(三十八)福州古灵禅师

第十六卷

(一)唐敬宗(二)诏刘从政资质仙事

(三)文宗 (四)药山惟俨禅师碑 (五)李翱作复性书(二) (六)苏州重玄石经碑(白居易作) (七)丹霞天然禅师 (八)凌行婆 (九)蛤蜊中现菩萨像 (十)李训上疏沙汰僧尼 (十一)南泉普愿禅师 (十二)大达法师碑(裴休作) (十三)清凉国师碑铭(御赞附) (十四)圭峯宗密禅师

(十五)武宗(十六)潭州云岩晟禅师(十七)帝锐意永仙诏(僧道论议)(十八)作望仙台于禁中(十九)勅併省天下佛寺(二十)诏下废释(史赞)

(二十一)宣宗 (二十二)诏复释氏 (二十三)香山居士白居易 (二十四)贬李德裕诏 (二十五)华林善觉禅师 (二十六)黄蘖希运禅师 (二十七)诏弘辩问南北宗旨 (二十八)复庐山东林碑(崔黯作) (二十九)沩山灵祐禅师 (三十)李节赠疏言序 (三十一)诏罗浮轩辕问摄生 (三十二)补陀示现事迹

第十七卷

(一)唐懿宗(二)大慈寰中禅师(三)德山宣鉴禅师(四)临济义玄禅师(五)长沙景岑禅师(六)洞山良价禅师(七)悟达国师知玄传(八)裴相国禅源诠序(九)诏迎佛骨(史赞附)

(十)僖宗(十一)夹山善会禅师(十二)岩头全豁禅师

(十三)昭宗(此下十三处覇)(十四)仰山惠寂禅师(十五)赵州从谂禅师(十六)云居道膺禅师

(十七)五代(十八)梁太祖朱温(十九)雪峯义存禅师(二十)玄沙师备禅师(二十一)惟劲集宝林传

(二十二)末帝(二十三)明州布袋和上

(二十四)唐庄宗李存勗(二十五)兴化存奖禅师

(二十六)明宗(二十七)长庆惠稜禅师(二十八)圣节设立试僧科

(二十九)晋石敬瑭(三十)打钟息苦缘起

(三十一)辽主德光御汴宫

(三十二)汉刘知远(三十三)云门文偃禅师

(三十四)周郭威(三十五)南院惠顒禅师

(三十六)世宗(三十七)诏废释造僧帐(三十八)清凉文益禅师

第十八卷

(一)宋太祖(二)诏凋佛经一藏(三)德韶国师示寂(四)风穴延沼禅师(五)永明智觉禅师(六)吴越王作宗镜序(七)宗镜后序(杨无为作)

(八)太宗(九)御製三藏圣教序(十)赞宁修大宋僧传(十一)诏立译经院(十二)赵普报应(十三)香林澄远禅师(十四)南安自严尊者(十五)首山省念禅师

(十六)真宗 (十七)帝製继圣教序 (十八)道原集传灯录 (十九)诏诸路建天庆观 (二十)孤山智圆法师 (二十一)汾阳善昭禅师 (二十二)赐天台教入藏 (二十三)大阳警玄禅师 (二十四)四明法智讲师 (二十五)长水子璿法师 (二十六)慈云遵式忏主 (二十七)御製广灯录序 (二十八)慈明楚圆禅师 (二十九)杨岐方会禅师 (三十)言法华 (三十一)李觏留意佛书 (三十二)浮山法远禅师 (三十三)诏怀琏禅师住净因 (三十四)雪窦重显禅师 (三十五)华严道隆禅师 (三十六)达观昙頴禅师 (三十七)天衣义怀禅师 (三十八)欧阳修问临终事 (三十九)天钵重元禅师

(四十)英宗(四十一)云峯文悦禅师(四十二)诏赐民间寺额

第十九卷

(一)宋神宗(二)圆通居讷禅师(三)明教契嵩禅师(四)白云守端禅师(五)华亭惠辨都师(六)吉州庆间禅师(七)舒州义青禅师(八)嘉兴真如法堂记(司马光作)(九)金国李屏山论(十)明道厌科举立论(十一)金国屏山有辨

(十二)哲宗 (十三)送蹇拱辰参照觉(张无尽作) (十四)高丽义天僧统 (十五)晋水净源禅师 (十六)蒋山赞元禅师 (十七)苏老泉圆觉院记 (十八)东坡磨衲赞 (十九)圆通法秀禅师 (二十)东林常总禅师 (二十一)玉泉承皓禅师 (二十二)辨才元净法师 (二十三)净因道臻禅师 (二十四)智海慕喆禅师 (二十五)云居元祐禅师 (二十六)佛印了元禅师 (二十七)瑞光宗本禅师 (二十八)黄龙祖心禅师

(二十九)徽宗 (三十)御製续灯录序 (三十一)蕲州五祖法演禅师 (三十二)法云善本禅师 (三十三)蔡京食鹑感梦 (三十四)大树惠持入定 (三十五)帝幸玉清昭阳宫 (三十六)女真叛辽 (三十七)死心悟新禅师 (三十八)灵芝元照律师 (三十九)林灵素以术要君 (四十)黄龙惟清禅师 (四十一)佛鉴惠勤禅师 (四十二)上听林灵素讲经 (四十三)大金立国 (四十四)改佛号灭僧寺 (四十五)张无尽传 (四十六)觉范德洪禅师 (四十七)诏道法师复僧服(北涧铭附)

第二十卷

(一)南宋高宗(二)西竺苏陀室利(三)圆悟克勤禅师(四)虎丘绍隆禅师(五)佛智端裕禅师(六)牧庵法忠禅师(七)真歇清了禅师(八)感山晓莹禅师(九)宏智正觉禅师

(十)孝宗 (十一)应庵昙华禅师 (十二)径山宗杲禅师 (十三)大禅了明禅师 (十四)石室祖琇禅师 (十五)普庵印肃禅师 (十六)庆寿教亨禅师 (十七)瞎堂惠远禅师 (十八)帝製原道论(并观音赞) (十九)诏刊天台教藏 (二十)德藏可观法师 (二十一)帝注圆觉经赐径山 (二十二)宋遣宇文虚中使金

(二十三)光宗(二十四)王孝礼言影表(二十五)净慈彦充禅师

(二十六)宁宗(二十七)灵隐崇岳禅师(二十八)佛照德光禅师(二十九)紫微观记(元遗山作)(三十)屏山居士鸣道集说(三十一)吽哈啰悉利幢记(三十二)郑州普照道悟禅师(三十三)资寿尼无着禅师

第二十一卷

(一)大元太祖皇帝(二)天竺此峰宗印讲师

(三)宪宗(四)庆寿海云印简大师

(五)世祖(上) (六)拜刘秉忠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制 (七)帝师说羯磨仪轨序 (八)刘太保神道碑 (九)諡刘太保文贞制 (十)帝师发思八行状 (十一)圣旨僧道辨析 (十二)焚诸路道藏经碑 (十三)辨伪录随函序 (十四)辨伪录一十四章(一之八)

第二十二卷

(一)世祖(下)(二)辨伪录(九之十四)(三)诏禁道藏经品目(四)焚道藏经下火文(五)僧道持论名衔(六)江南禅教登对录(七)径山云峯妙高禅师(八)世祖弘教玉音百段

(九)成宗(十)五台真觉文才国师(十一)胆巴金刚上师

(十二)武宗(十三)勅撰临济正宗记(十四)乞台萨里碑(十五)上都华严至温禅师(十六)革僧衙门论

(十七)仁宗(十八)三藏沙啰巴译师(十九)秦州普觉英辨论师(二十)勅建瑞像殿记(二十一)加封普庵宣命(二十二)京都崇恩谦讲师(二十三)京城普庆法闻律师(二十四)三藏达益巴国师(二十五)京师宝集妙文讲师

(二十六)英宗(二十七)诏各路建帝师殿碑(二十八)五台普宁了性讲师(二十九)玉山普安宝严讲师(三十)天目中峯明本国师(三十一)大都妙善尼舍蓝蓝(三十二)临坛大德惠汶律师

今上皇帝万万岁

佛祖历代通载目录(终)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

(一) 七佛偈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槃头母槃头婆提。居槃头婆提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千人。神足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长阿含经云。人寿七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曜。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名阿毗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长阿含经云。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喻城。坐博洛叉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拘留孙佛(见在贤劫第一尊)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长阿含经云。人寿四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德。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一萨尼。二毗楼。侍者善觉。子上胜。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佛不见佛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优昙婆罗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奈城。坐尼拘类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进军。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姓刹利。父净饭天。母大清净。居舍卫城。坐菩提树下说法。一会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度人无数。神足二。一舍利弗二目犍连。侍者阿难。子罗睺罗。

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以周知悉数也。世尊有云。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故按佛名经。纪过现二劫千如来。暨于释迦但标七佛。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诸树。于中成正觉。佛祖偈翻译。乃高僧云启一同天竺那连耶舍三藏。于龟兹国译出。本末载于梁大同六年。

大元帝师发合思巴说

彰所知论 宣授江淮福建等处释教总统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师沙罗巴译。

(二) 器世界品

器世界所成之体。即四大种种具生。故地坚水湿火煖风动。是等大种最极微细者曰极微尘。亦名隣虚尘。不能析释。彼七隣虚为一极微。彼七极微为一微尘。彼七微尘为一透金尘。彼七透金尘为一透水尘。彼七透水尘为一兔毛尘。彼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彼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彼七牛毛尘为一游隙尘。彼七游隙尘为一虮量。彼七虮量为一蝨量。彼七蝨量为一麦量。彼七麦量为一指节。三节为一指。二十四指横布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五百弓量成一俱卢舍。八俱卢舍成一由旬。此是度量世界身相。成世界因由。一切有情共业所感。云何成耶。从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冲激。坚密不动为妙风轮。其色青白极大坚实。深十六洛叉由旬。广量无数。由煖生云名曰金藏。降注大雨依风而住。谓之底海。深十一洛叉二万由旬。广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由旬。其水搏激上结成金。如熟乳停上凝成膜。即金地轮。故水轮减唯厚八洛叉。余转成金。厚三洛叉二万由旬。金轮广量与水轮等。周围即成三倍。合三十六洛叉一万三百五十由旬。其前风轮娑婆界底。地水二轮四洲果底。于地轮上复澍大雨即成大海。被风鑽击精妙品聚成妙高山。中品聚集成七金山。下品聚集成轮围山。杂品聚集成四洲等。其妙高体。东银南琉璃西玻[王*梨]珂北金所成。余七唯金。四洲地等杂品所成。彼轮围山唯铁所成。其妙高量入水八万緰缮那。比于余山皆悉高妙。故曰妙高。然后次第七金山者。一踰乾陀罗。高四万由旬。二伊沙陀罗。高二万由旬。三佉得罗柯。高一万由旬。四修腾娑罗。高五千由旬。五阿输割那。高二千五百由旬。六毗泥怛迦那。高千二百五十由旬。七尼民陀罗。高六百二十五由旬(藏论疏云。一持双山。二持轴山。三檐木山。四善见山。五马耳山。六象鼻山。七鱼嘴山)四大洲外有轮围山。高二百一十二由旬半。彼等广量各各自与出水量同。七金山间诸龙王等游戏之处名曰戏海。八山间七海近妙高者。一踰乾陀罗海。广八万由旬。二伊沙陀罗海。广四万由旬。三佉得罗柯海。广二万由旬。四修腾娑罗海。广一万由旬。五阿输割那海。广五千由旬。六毗泥怛迦那海。广二千五百由旬。七尼民陀罗海。广一千二百五十由旬。盈八功德水。八山七海其相咸方。外海味咸。尼民陀罗至轮围山。二山相去三洛叉二万二千由旬。其外海水虽无有分。由妙高色。东海色白。南海色青。西海色红。北海色黄。现是等色。故称四海。是彼周边三十六洛叉七百五十由旬。外轮围山。周围三十六洛叉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其外海南赡部洲者。状如车厢。狭向铁围三由旬半。余三边者。各二千由旬。周围六千三由旬半。有二中洲。东遮摩罗(此云猫牛)西婆罗摩罗(此云胜猫牛)赡部中央摩竭陀国。三世诸佛所生之处。次此向北度九黑山有大雪山。名具吉祥。其山北边有香醉山。是二山间有大龙王。名曰无热。所居之池曰阿耨达(此云无热)其状四方面各五十由旬。周围二百由旬。池内遍满八功德水。从此池内出四大河。东殑伽河。从象口中流出银沙。共五百河流归东海。南辛渡河。从牛口中流出琉璃沙。共五百河流归南海。西缚刍河。从马口中流出玻[王*梨]珂沙。共五百河流归西海。北悉怛河。从师子口中流出金沙。共五百河流归北海。是彼四河从无热池右绕七匝随方流转。是香山北度二十由旬。彼处有岩名难陀。岩面各五十由旬。周围二百由旬。高三由旬半。又有八千小岩。其岩北边二十由旬有娑罗树王。名曰善住。其根入地四十弓量。高八十弓量。七重行树罗列围绕。东边度二十由旬有缓流池。其状圆相。广五十由旬。周围一百五十由旬。又有八千小池。盈八功德水。内有莲华。叶若牛皮。其茎如轴。花若车轮味美如蜜。是处又有帝释临战。所乘象王名曰善住。与八千象寒四月时住金岩所。热四月时住善住所。雨四月时住缓流池。无热池侧有赡部树。果实味美其量如瓮。熟时堕水出赡部音。龙化为鱼吞噉是果。残者遇流成赡部金。由此树名故号赡部。此洲向西有乌佃国。大金刚宫持种所居。金刚乘法从彼而传。南海之中山曰持舡。观音菩萨居止其顶。圣多罗母居止山下。东有五峯。文殊菩萨居止其上。有十六大国千数小国。又有三百六千种人。七百二十种异音。其外海东洲曰胜身。状若半月。对妙高边三百五十由旬。余边六十由旬。周围六千三百五十由旬。其洲二边有二中洲。北提诃(此云身)南毗提诃(此云胜身)是彼三洲越余洲等七多罗树。或曰。洲人相貌端严其身胜故。名曰胜身。其外海北洲曰鸠娄。其状四角。畟方相似。边各二千由旬。周围八千由旬。其洲二边有二中洲。一名鸠娄(此云有胜)二高罗娑(此云有胜边)彼洲人等所有受用出如意树。临没七日。其如意树出不美音。报曰。当七日死。或曰洲人卑舌即割食肉鬼音。故曰鸠娄。是不美音。其外海西洲曰牛货。形如满月。径二千五百由旬。周围七千五百由旬。有二中洲。南舍[打-丁+虎](此云具谄)北搵怛罗曼怛哩拏(此云仪上)彼洲人等多宝牛货。故曰牛货。洲海山等向下皆悉八万由旬。近金地故近赡部洲。星割棘洲金洲月洲等者。係赡部洲。余大洲等。小洲亦尔。次上空中四万由旬。纯净无碍。胜坚风轮。从右而旋。日月星宿空居天等依止而住。

(三) 日轮者。火珠所成。径五十一由旬。周围百五十三由旬。厚六由旬零十八分。上有金缘。其上复有金银琉璃玻[王*梨]珂等。秀成四角。日天子等所居宫殿由风运行。一昼一夜绕四大洲。日行向北时日即长。南行时短。行南北间时昼夜停。由游处光即有寒暑。为冬夏际。北行六月南行六月。行至中道。曰日月回。星轮历遍谓之一岁。

(四) 月轮者。水珠所成。径五十由旬。周围百五十由旬。厚六由旬零十八分。其上复有金银琉璃玻[王*梨]珂等。秀成四角。月天子等所居宫殿。是彼日月相去远近自影增减。由增一分即生上半十五分毕。谓之圆满。由减一分即生下半自影覆彼十五分毕。曰不圆满。由增减故名曰宿空。由一昼夜名曰宿地。如是三十名曰一月。

(五) 诸星宿者。空居天宫诸宝所成。其形皆圆。小一牛吼。中三牛吼。大六牛吼。周围三倍。係四王众。

(六) 妙高山者。有四层级。始从水际向上相去十千由旬。即初层级。从妙高山傍出十六千由旬。向上相去一万由旬。即二层级。傍出八千由旬。向上相去一万由旬。即三层级。傍出四千由旬。向上相去一万由旬。即四层级。傍出二千由旬。彼妙高山。其顶四角。各秀一峯。高四由旬半。广百二十五由旬。周围五百由旬。有药叉神于中止住。是山顶上三十三天。中央城曰善见。纯金所成。高一由旬半。面各二千五百由旬。周万由旬。其城体金。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其地柔软如兜罗绵。是城四面有一万六千宝柱宝桴宝椽宝簷。四面四门又有千数阙一小门。四大衢道有诸小衢。其四门侧。五百天子皆服坚铠守护是门。城中有帝释殿曰最胜处。亦曰殊胜殿。其状四方。高四百由旬半。面各二百五十由旬。周千由旬。百一却敌。一一却敌各有七楼。一一宝楼各七小楼。一一小楼各七池沼。一一池沼各七莲华。一一华上各有七数童男童女。奏种种乐。歌舞欢娱。善见城东有诸所乘。曰众车苑。高千由旬。南临战处曰麁恶苑。西诸行处曰相杂苑。北游戏处名欢喜苑。纵广同前。其苑等外度二十由旬有善地。曰众车麁恶相杂欢喜。量同四苑。善见东北有如意树。名波利阇多。亦名圆生树。根深五十由旬。高百由旬。枝条傍布五十由旬。能施欲乐。下有盘石。曰阿[口*栗]摩丽歌。色白如[叠*毛]面各五十由旬。周二百由旬。善见西南诸天集处。名善法堂。周九百由旬。其状圆相。是堂中央有帝释座。纯金所成。其座周围有三十二辅臣之座。咸皆布列。三十三天。向上度八万由旬。于空界中依风而住。诸宝所成○离诤天宫。量若妙高山顶二倍。上度一亿六万由旬。于空界中依风而住。诸宝所成○兜率天宫量如离诤。纵广二倍。上度三洛叉二万由旬。于空界中依风而住。诸宝所成○化乐天宫量如兜率。纵广二倍。上度六洛叉四万由旬。于空界中依风而住。诸宝所成○他化自在天宫量同化乐。纵广二倍。此即欲界。上有初禅。如是四洲七山妙高轮围欲界六天并初禅等。谓四洲界一数至千为小千界。一小铁围山围绕。此小千界一数至千为中千界。一中铁围山围绕。此中千界一数至千为三千大千世界。一大铁围山围绕。如是有百亿数四洲界等皆悉行布。铁围山等诸洲山间黑暗之处。无有昼夜举手无见○初禅天量等四洲界○二禅天量等小千界○三禅天量等中千界。○四禅天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其相去量皆倍倍增。谓曰色界○无色界者。无别处所。若有生者何处命终。即彼生处住无色定。故曰无色。

(七) 情世界品

谓情世界总有六种。一者地狱。二者饿鬼。三者傍生。四者人。五者非天。六者天。此等六种名义云何。谓斫坏肢体。故曰地狱。饥渴所逼。故曰饿鬼。傍覆而行。故曰傍生。意多分别。故名曰人。摩[少/兔]沙义。身及受用虽与天同。微分鄙劣。或由无酒。故曰非天。阿修罗义。从梵身生游戏娱乐。或应供养。故谓曰天。是提婆义。一地狱者。赡部洲下过二万由旬。旷廓四方二万由旬。纯铁所成。火焰洞然有八热狱。一曰更活。二曰黑绳。三曰众合。四曰号呌。五曰大号呌。六曰炎热。七曰大炎热。八曰无间○更活狱者。生彼有情先业所感。执众器仗互起冤憎。递相斫害段段堕落。闷绝暂死。空音更活。彼等有情即便更活复相斫害。彼寿量者。四天王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五百岁。受是苦楚○黑绳狱者。其狱卒等。于有情身从顶至足。拼界黑绳以火锯钺解斫肢体。由先业力解下上生。彼寿量者。忉利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如算数寿一千岁。受是苦楚○众合狱者。生彼有情。以铁槌打或二铁山。犹如羊头二山相合研磕摧坏。二山开时复自然火。又被摧坏。彼寿量者。离诤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二千岁。受是苦楚○号呌狱者。生彼有情。怖热铁池入稠林中。火焰炽盛永岁焚烧。由先业力其舌纵广千由旬量。有一大牛。铁角铁甲架铁犁铧。火焰炽盛耕犁其舌。彼寿量者。兜率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四千岁。受是苦楚○大号呌狱者。亦与前同。其苦倍增。彼寿量者。化乐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八千岁。受是苦楚○炎热狱者。三重铁城火焰洞彻内受苦楚。彼寿量者。他化自在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如是寿数万六千岁。受是苦楚○极炎热狱者。亦同其前。其苦倍增。彼寿量者。等半中劫。受是苦楚○无间狱者。于铁室内身一聚焰受极苦楚。彼寿量者。等一中劫○十六增狱者。八热狱傍面各四所。一煻煨增。深皆没膝。有情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焦烂坠。余剩其骨。举足还生。平复如本。二户粪增。不净淤泥没有情腰。于中多有攘矩吒虫觜利如针鑽皮透骨咂食其髓。三峯刃增。复有三种。一刀刃路。谓于此中仰布刀刃以为大道。有情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断碎坠。举足还生。平复如本。二剑叶林。谓此林树纯以銛利剑刀为叶。有情游彼。风吹叶坠斩刺肢体骨肉零落。有乌驳狗[齿*(虎-儿+且)]掣食之。三铁刺林。名銛摩利。谓此林树有利銕刺。长十六指。有情被逼上下树时。其刺銛利上下劖刺。是等有情血肉皮等挂染刺上。唯剩觔骨。有铁觜乌。探啄有情眼睛脑髓。争竞而食。刀刃路等三种虽殊而铁仗同。故一增摄四。烈河增。名曰无渡。遍满极热烈灰汁水。有情入中。或浮或没。或逆或顺。或横或竪。被蒸被煮骨肉糜烂。如大镬中满盛灰汁置稻米等。勐火下然米等于中上下回转举体糜烂。有情亦然。设欲逃避。于两岸上有诸狱卒。手执刀鎗御捍令回。无由得出。此河如堑。前三似苑。彼等名曰近边地狱○八寒狱者。一曰水疱。二曰疱裂。三阿吒吒。四阿波波。五呕喉喉。六裂如郁钵罗华(此云青莲华)七裂如莲华。八裂如大莲华○水疱狱者。生寒氷间极甚严寒。随身生疱曰水疱狱。彼寿量者。摩伽陀国所有大斛八十斛麻。百年除一若芝麻尽。彼寿亦尔○疱裂狱者。由极严寒。其疱而裂黄水漏流。彼寿量者。倍前二十○阿吒吒狱者。由大严寒咬齿忍耐。彼寿量者。倍前二十○阿波波狱者。忍寒音声。彼寿量者。倍前二十○呕喉喉者。由寒号泣出是苦声。彼寿量者。倍前二十○裂如郁钵罗华狱者。严寒身裂如郁钵罗华叶。彼寿量者。倍前二十○裂如莲华狱者。严寒身裂如莲华开。彼寿量者。倍前二十○裂如大莲华狱者。身裂越前。如大莲华开敷多叶。彼寿量者。倍前二十。孤独狱者。在赡部提旷野山间。一昼一夜受苦受乐。相杂受故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孤独。如是名为十八地狱。

二饿鬼者。王舍城下过五百由旬有饿鬼城。名曰黄白。亦名惨澹。彼鬼王曰阎罗法王。共三十六眷属等居。其类有四。一者外障。二者内障。三者饮食障。四者障饮食。一外障者。饮食音声亦不得闻。二内障者。获微饮食口若针窍不能得入。设能入口咽如马尾无能得过。设若过咽腹若山廓不能饱满。虽满腹中胫如草茎无能举动。受此大苦。三饮食障者。见饮食时。无量狱卒执诸器仗守御无获。四障饮食者。食饮食时。由业所感铁丸铜汁泻置口中从下流出。如是四种皆是饿鬼。彼寿量者。人间一月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五百岁。即当人间一万五千岁。或居人间寒林等处。食血肉等皆饿鬼类。

三傍生者。多居河海。亦如酒糟溷漫而住。以大食小以小食大。互相惊怖。由海波涛住所不定。或处人天。彼寿量者。长如龙王寿半中劫。短如蚋等寿一刹那。身量无定。

四人者。住四大洲八中洲等及诸小洲。彼寿量者。如赡部洲人。初成劫时其寿无量。次后渐减。今六十岁。次后渐减至十岁间。次复渐增无有定量。北鸠娄人定寿千岁。东胜身人寿五百岁。西牛货人寿二百五十岁。除北鸠娄余有夭横。彼等受用。北鸠娄中食自然稻。衣服璎珞出如意树。余三洲者。食穀肉等资宝受用。彼等身量赡部提人身量(四肘。东胜身人身量八肘。西牛货人身十)六肘。北鸠娄人身三十二肘。人等面相亦如洲状。其小洲人亦如大洲。身各减半。故如是说。

五非天者。妙高水际下。过一万一千由旬。山旷廓閒光明城内。阿修罗王曰罗睺罗(此云摄脑)众眷属居。又过一万一千由旬。星鬘城内阿修罗王。名曰项鬘。众眷属居。又过一万一千由旬。坚牢城内阿修罗王。名曰妙镇。又曰大力。众眷属居。又过一万一千由旬。甚深城内阿修罗王。名曰毗摩质多罗(此云丝种种亦云纹身)众眷属居。常共帝释比对斗诤。城曰具金。殿名奏乐。如意树王名即怛钵[口*栗]。聚集之处。名曰贤财。石名善贤。苑名普喜。妙喜最喜甚喜善地。亦名普喜妙喜最喜甚喜。临战所乘象名无能敌。游戏所乘象名垒雪。马曰峭脖。是等非天共三十三天。诤须陀味及修罗女为战诤故从山廓出。身服金银琉璃玻[王*梨]珂等坚固铠甲。手执剑槊标鎗弓箭。领四部军。彼阿修罗王罗睺罗。项鬘。妙镇。毗摩质多罗等。或前三来。或四皆来。是时帝释五守护众。一住戏海。愿乐白法龙王等众与非天军斗战今回。龙若不胜去坚守所。共二守护复与修罗斗战。又若不胜去持鬘所。共三守护复与斗战。又若不胜去恒憍所。共四守护复与斗战。又若不胜去四王所。共五守护复与斗战。四大天王率四军众。服宝坚铠执诸戈杖斗战。多分四天王胜。若不能却去忉利天。前白帝释曰。我等守护不能回彼修罗王应却敌。如是白已。天主帝释乘善住象。告三十三天众等曰。汝等应知。今修罗军至妙高顶。当服坚铠取所乘车与修罗战。说是语已。彼诸天子各服宝铠执持戈仗。去众车苑取所乘车。入麁恶苑身心转恶。出善见城共修罗战。若修罗胜侵至城内。若天得胜逐修罗军至第一海。斗战之时。天与非天断其颈腰。彼等即死。手足若断。复生如本。若薄伽梵辟支佛转轮圣王住世间时。诸阿修罗不起诤心。设若相持诸天必胜。世间善增天众亦胜。世不善增阿修罗胜。是故诸天护持善事。

六天者。欲界六天。色界十七。无色界四。欲界六天者。苏迷卢山第一层级坚首众居。第二层级持鬘众居。第三层级恒憍众居。持双山上北方有城。名阿那迦缚帝。多闻天王药叉众居。如是东方城名贤上。有大天王。名曰持国。乾闼众居。西方有城。名曰众色。有大天王。名曰广目。龙神众居。南方有城。名曰增长。有大天王。名曰增长。焰鬘众居。余四层级七金山等日月星宿铁围轮山赡部洲山多罗树所四王部众亦共止住。咸属四王。是谓一部。彼寿量者。人五十岁为一昼夜。如是寿量经五百年。若其身量一俱卢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妙高顶上天主帝释住最胜处共非天女。名曰妙安。同众天女受诸欲乐无有厌足。复有临战所乘象王。名曰善住。游戏苑中所乘象王。名曰蔼罗筏拏(此云持地子)二象周围各七由旬。各以八千小象众居。又有马王。名迅疾风。与八千马居。天主辅臣数三十二。是故名曰三十三天。诸天子等耽五欲乐。若放逸时。有大天鼓。鼓声出音警诸天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与修罗军斗战之时。出除苦音警曰。天愿得胜。愿修罗败。宫殿城池树集石等。如前所辨。彼天寿量。人间百岁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一十岁。其天身量半踰阇那○焰摩天者。三十三天共非天诤。此离诤故名离诤天。彼天寿量。人二百岁为一昼夜。如是算数寿二千岁。其天身量二踰阇那○兜率陀天者。有慈氏尊。绍世出世。法王之位受大法乐。谓曰兜率。是俱乐义。人间四百年。彼天一昼夜。寿四千岁。身量四踰阇那○化乐天者。自化受用。谓之化乐。人间八百年。彼天一昼夜。寿八千岁。身量八踰阇那○他化自在天者。受用他化。谓之他化自在。彼天中王威德自在。即是魔主人间千六百年。彼天一昼夜。寿一万六千岁。身十六踰阇那。下从无间至他化自在天。谓之欲界。耽着欲乐所食段食。故如是说○色界一十七天者。四静虑摄○初禅三天者。谓梵众。梵辅。大梵。彼天寿量。梵众半劫。梵辅一劫。大梵一劫半。彼天身量次第。半由旬。一由旬。一由旬半○二禅三天者。谓少光。无量光。极光。彼天寿量。少光二劫(以上四天。四十中劫为一大劫。已下诸天。八十中劫为一大劫)无量光四劫。极光八劫。彼天身量少光二由旬无量光四由旬。极光八由旬○三禅三天者。谓少善。无量善。广善。彼天寿量。少善一十六劫。无量善三十二劫。广善六十四劫。彼天身量。少善十六由旬。无量善三十二由旬。广善六十四由旬○四禅八天者。无云。福生。广果。三是凡居。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五是圣居。名曰五净居。彼天寿量。无云百二十五劫。福生二百五十劫。广果五百劫。无烦一千劫。无热二千劫。善现四千劫。善见八千劫。色究竟一万六千劫。彼天身量。无云一百二十五由旬。福生二百五十由旬。广果五百由旬。无烦一千由旬。无热二千由旬。善现四千由旬。善见八千由旬。色究竟一万六千由旬。始从梵众至色究竟。皆名色界。出离欲乐非离色故。故名色界○无色界四天者。无有身色亦无处所。从定分四。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彼天寿量。空无边处二万大劫。识无边处四万大劫。无所有处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大劫。彼等四处。谓无色界。非离定色出离麁色。故名无色。彼等寿量。谓岁劫时。其量云何。时最少者。名为刹那。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牟休多(此云须臾)三十牟休多为一昼夜。三十昼夜即为一月。十二箇月即为一年。劫有六种。一中劫(或名减劫)二成劫。三住劫。四坏劫。五空劫。六大劫。一中劫者。或赡部人从无量岁渐渐减至八万岁时。即成劫摄。从八万岁减至十岁。谓中劫初。复增八万岁减至十岁。为一辘轳。如是增减十八数者。为十八中劫然后十岁至八万岁中劫。后际前后中间十八辘轳。为二十中劫。二成劫者。始从风轮至无间狱。生一有情器世界成。经一中劫如前已说。

(八) 情世界者。此三千界火坏后成。从极光天天人命终。生大梵处孤生疲勌呜呼。若有同分生此界者。有何不可。发如是心。虽非念力极光天人有命终者。即生彼处。先生之心而作是念。由我贪生。故世咸称人祖大梵。如次梵辅梵众他化自在乃至四王。次第而生北鸠娄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次第而生。时赡部洲人寿无量岁。饮食喜乐有色意成。身带光明腾空自在。如色界天有如是类。地味渐生其味甘美。色白如蜜其香馥郁。时有一人禀性耽味。嗅香起爱取甞便食。亦告余人随学取食。食段食故身光隐没。由众业惑日月便出照曜四洲。次地味隐复生地饼。其味甘美色红如蜜。竞耽食之。地饼复隐。次林藤生竞耽食。故林藤。复隐有非耕种自然稻生。众共取食。此食麁故。即余滓秽根道俱出。尔时诸人随食早晚取香稻食。后时有人禀性懒惰。长取香稻储宿为食。余亦随学香稻隐没。随共分田虑防远尽。于己分田生悋护心。于他分田有怀侵夺。故生争竞。是时众人议一有德封分田主。众所许故。谓曰大三末多王(此云众所许)王多有子。相续绍王。嫡子号曰光妙。彼子善帝。彼子最善。彼子静斋。是等谓曰成劫五王。静斋王子。名曰顶生。彼子妙帝。彼子近妙。彼子具妙。彼子严妙。是等谓曰五转轮王。严妙王子。名曰舍帝。彼子舍双。彼子舍固尼彼子固室。彼子善见。彼子大善见。彼子除碍。彼子金色。彼子具分。彼子离恶。彼子妙高。彼子定行。彼子甚吼音。彼子大甚吼音。彼子能安。彼子方主彼子贤尘。彼子能广。彼子大天。此王种族五千相承。其最后子七千相承。曰阿思摩迦王。最后子八千相承。曰鸠娄王。其最后子。曰具头王。有九千王。其最后子。名曰龙音。有一万王。其最后子。怛弥留怛一万五千。其最后子名瞿昙氏。即甘蔗裔。彼子相承。甘蔗王种一千一百数。其最后子甘蔗种王。名曰增长。即懿师摩王。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调伏象。四名严镯。称释迦氏。严镯有子。名严镯足。彼子致所。彼子牛居。彼子狮子颊王有四子。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净饭王子。即婆伽梵。次名难陀。白饭王二子。一名帝沙。即调达。二名难提迦。斛饭王二子。一名阿尼娄驮。二名跋提梨迦。甘露饭王二子。一名阿难。二名提婆达多。婆伽梵子名罗睺罗。释迦种族至斯已矣○又别种王依法兴教。如来灭度后二百年。中印土国王曰无忧。于赡部提王。即多分中结集时。而为施主兴隆佛教。后三百年。赡部西北方有王。名曰割居尸割。三结集时。而为施主广兴佛教。梵天竺国。迦湿弥罗国。勒国。龟兹国。揑巴辣国。震旦国。大理国。西夏国等。诸法王众。各于本国兴隆佛法。如来灭度后千余年。西番国中初有王。曰呀乞[口*栗]赞普。二十六代有王。名曰袷陀朵[口*栗]思颜赞。是时佛教始至。后第五代有王。名曰双赞思甘普。时斑弥达名阿达陀。译主名曰端美三波罗。翻译教法。修建袷萨等处精舍。流传教法。后第五代有王。名曰乞[口*栗]双提赞。是王名请善海大师莲华生上师迦摩罗什罗班弥达众成就人等毗卢遮那罗佉怛及康龙尊护等七人。翻译教法。余斑弥达。共诸译主广翻教法。三种禁戒兴流在国后第三代有王。名曰乞[口*栗]倈巴胆。是王界广。时有积那弥多并湿连怛罗菩提斑弥达等。共思割干吉祥积酌罗龙幢等。已翻校勘。未翻而翻。广兴教法。西番王种至今有在。斑弥达等翻译。译主善知识众广多有故。教法由兴。

北蒙古国。先福果熟生王。名曰成吉思(二合)始成吉思从北方王。多音国如铁轮王。彼子名曰斡果戴。时称可罕。绍帝王位疆界益前。有子名曰古伟。绍帝王位。成吉思皇帝次子名孕罗。孕罗长子名曰蒙哥。亦绍王位。王弟名曰忽必烈。绍帝王位。降诸国土。疆界丰广。归佛教法。依法化民。佛教倍前光明炽盛。帝有三子。长曰真金。丰足如天法宝庄严。二曰厖各辣三曰纳麻贺。各具本德。係嗣亦尔。兹是始从。释迦王种至今王种。

始帝王祖三未多王。是时田分互起侵盗。初发偷盗。被王推问言不曾偷。始起妄语。王法诛戮。即有杀害。不善法生。尔时众生造不善法。命终之后。即生傍生。次生饿鬼。渐生地狱。次无间狱生一有情。时成劫终。如是有情行诸不善。寿量渐减受用乏少。阎浮提人寿八万岁。无间地狱生一有情。是二同时。如是情世界成。十九中劫器世界成。即一中劫。如是成劫二十中劫。阎浮提人八万岁时。始为住劫。住劫亦经二十中劫。至十岁时刀兵灾起。唯七昼夜。疾疫灾起七月七日。饥馑灾起七年七月七日。多分死殁。余者相覩。起希有心互相睦恋。远离杀害渐生善故。寿量受用复增益盛。至八万岁增上之时。转轮王出依法化民。下减之时婆伽梵出拔济众生。增减时间独觉出世。令诸有情而作福田。住劫亦经二十中劫始坏劫。初情世界坏。无间狱中无有情生。先生业尽。即生别趣。若有未尽生上地狱。或别世界地狱中生无间狱空。如是向上地狱渐空生饿鬼趣。如是饿鬼傍生趣空。人趣之中除鸠娄人。余共欲天无师法然获初静虑生初禅天。北鸠娄人生欲界天。获初静虑生初禅天。无师法然获二静虑生二禅天。从无间狱至梵世空。如是亦经十九中劫。然后四洲有七日出。初不降雨药草丛林悉皆枯槀。二日出时沟池乾涸。三日出时殑伽河等悉皆枯竭。四日出时无热池竭。五日出时海水没膝。六日出时大海亦竭。七日出时彼器世界一聚火耸。从无间狱直至梵世以火烧坏。经一中劫坏劫总经二十中劫。空劫亦尔。如是成住坏空即八十劫。总此八十名一大劫。为梵众等寿量之数。

(十) 器世界坏有其三种。火水风坏者。亦如前说。如是七次后。世界复成。又被水坏至二禅天。从极光天即生大云降注大雨。其器世界如水化盐消鎔皆尽。彼水自竭一水灾。次复七火灾度七火灾还有一水。如是水灾满至七。次复七火灾后世界成。被风灾坏至三禅天。其风之力吹散妙高。何况其余。第四禅天虽无外灾。是等有情生与殿生命尽殿隐。如是器情世界。并成坏等咸皆说已。

念常赞曰。轲书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诚哉是言也。迨我。

皇元。溷一区宇。万邦咸宁。敬崇佛乘。礼请。

法王上师萨思迦大斑弥达发思巴惠幢吉祥贤。为帝师。广兴好事。诏製。

大元国字。师独运摹画作成。称旨即颁行。朝省郡县遵用。迄为一代典章。今兹彰所知论。廼。

裕宗潜邸时。请师所说也。大旨约标器情道果无为五法。总摄一切所知。故名此论。大概依念处日藏起世等经论对。

法相应之义。而错综其宏纲尔。苟非具大智辩穷法实相。其孰能明空劫隣虚之细大。昭然如庵摩勒果观于掌中哉。钦惟。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道契佛心德超义圣。弘护大教锡以。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玺篆。宠优其尊师重道。岂特为万世。

帝王之彝典耶。抑亦灿昏涂迷惑之真灯也。姑录器情二章。着于编首。余道果无为三章。具于本论云。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

 

上篇:阿弥陀佛百颂

下篇:释氏稽古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史传部目录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庐山记

庐山记序 余昔者读书山中。爱其泉石塔庙之 志之不详...

付法藏因缘传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一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卷第一并序 大庄严寺释宝唱撰 晋洛阳竹林寺净...

十门辩惑论

十门辩惑论卷上 大慈恩寺沙门释复礼撰 答大子文学权无...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禅宗永嘉集

禅宗永嘉集序 唐庆州刺史魏静述 闻夫。慧门广闢。理绝...

佛说轮王七宝经

佛说轮王七宝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宝云经

宝云经卷第一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今将...

佛说贫穷老公经

佛说贫穷老公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卷第一(一名佛本行赞传)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运用佛法来布施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推荐】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圣严法师《为磨练自己而工作》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练,比较缺乏耐心...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

莫让「疑念」占据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树,上面有个鸟巢住了两只鸟──一只公的,一...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

分心散乱的对策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