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慧律法师  2024/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总一切义,总一切义,持一切法,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所以说,妙湛总持不动尊,我们常常在念的,得到正念,总一切法,持一切义。

就是说一切的法,一切的义理,就在一念之间,所闻不忘,为什么所闻不忘?所听到的不会忘记,也就是念念不忘正念,正念常现前,悟道是一回事,悟后起修,这才是大学问,我们悟到一切法无生,但是我们还有习气,我们有劣根性的懒惰,我们知道一切法无生,但是我们需要脱离习气的束缚,所以,我们悟后所要做的工夫叫做长养圣胎,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开始长养圣胎。

悟道就像你已经拥有一朵莲花,你已经路线不会走错,你有一颗清净心,但是这颗清净心如何继续保持下去,要如何培养今天有三分钟、五分钟、一小时的清净心,或者二十小时的清净心。

所以,悟到是一回事,悟后起修是大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悟】我认为并不困难,明心见性并不困难,悟后起修是个大问题,你要如何长养我们的圣胎,要怎么安住你的正念,安住你的正念才是大问题,因此,他所闻能不忘。

我们不是菩萨,所闻常常会忘记,功夫常常用不上,派不上用场。过去有一个人他很会驶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专家,他见人就讲:来,来,坐我这艘船一定平安。结果有一次他载很多人到大海,驶着驶着遇到台风,遇到台风时,这样驶也不对,那样驶也不对,船吹得翻来覆去。因为他都在理论上用功而已,在书上写船应如何行驶,但是他没有面对风浪的经验,俗话说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虽然他知道应如何驶,没有用,经验不足,经验不足就是境界磨练不够,境界磨练不够定力就不够,定力不够就慌慌张张,结果,整艘船翻船。

要如何处理,我不懂,这个故事就是警告我们:修行是点滴的功夫,不是我今天听经闻法,我知道道理临命终就有把握,不可能!我们今天听经闻法,还要接触境界去磨练我们,我们二十四小时要感恩逆境,感恩让我们痛苦的人,感恩让我们有忍辱机会的人,感恩一切。我们今天在办事情当中,在度众生当中,或者在人情世事当中,在痛苦中接受磨练、忍耐,慢慢地成熟,成熟的代价就是痛苦,成就的代价就是诽谤,这是一定的道理,出名的代价就是诽谤,一定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你想要成熟,你的代价就是痛苦。

我们今天只知道要悟,悟到本性,你悟到本性还不行,你要能够把本性持续下去,这才是真的功夫,把本性持续下去,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练,替大众服务,服务的时候劳而无怨,不会埋怨,人家对你怎样,你都不会埋怨,这种才是真功夫。

如果说我今天悟到,悟到只是功夫而已,好比你要铸一把剑,开悟就是一把剑已经铸成了,一把剑已经铸成了,是怎样呢?已经有雏型,但是还要继续打、磨练,那把剑要磨练,磨练才会有智慧,每天研究理论没有用,遇到事情就仓皇失措,那不行。碰到任何事情要像老僧入定一样,气定神闲,什么事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磨练足够。我们若磨练不够,遇到事情就慌慌张张,不知在紧张什么,虽然他有本性的功夫,但是这时用不上。

所以说得念总持,所闻不要忘,要常常提起正念,然后在一切境界磨练正念。没有经过训练,长养圣胎的本性,就像什么?就像泥土没有烧过一样,只能是胚胎,但是没有经过窑洞的烧,没有经过火的烧,胚遇到水会烂掉,就像有航海的知识,但没有航海的经验一样,方向很清楚,要如何驶,如何驶都知道,但是遇到紧急状况,怎么处理他不会,我们知道无生的道理,知道要修行,但是你遇到临命终时,怎么办?遇到临命终就是台风,你要怎么办?

所以,平常我们就要在恶劣的环境修行,要在僧团里面修行,大众僧才有机会让你磨练,你跑去深山林中,你没有机会磨练,谁给你忤逆,谁要给你忤逆,谁要给你痛苦,谁要找你麻烦,只有团体才有办法。莲花要开在污泥当中,表示逆境愈大、污染愈重,菩提心愈强,所开出来的花就愈香。我们的修行若一切都是顺境,修行力不够,不够力。我们的修行一定是必须拥有错误、痛苦、磨练,才真正是我们的。

所以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所有的成长都是幼稚,要记得这句话。所以悟到本性,常常提起正念,还是一回事,你要有磨练的机会,替大众服务、吃苦,经得起磨练,不然,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认为开悟不困难,悟到平等、必竟空性不困难,但是要如何运用妙有,你要怎么样运用本性的妙有,你必须在事相当中用功,你在事相当中无法运用妙有,有跟无都等于没有用,形同无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片

问: 经常有人讲,念佛或诵经,功夫成片才能有作用,请...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日常生活中要怎么用功

倓虚老和尚在讲《楞严经》的时候,他在期中考时出了一...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学佛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慧律法师《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问: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慧律法师答: 要...

如何断烦恼无明和妄想

问: 如何断除烦恼、无明和妄想? 慧律法师答: 师父...

【佛教词典】不可说

(术语)真理可证知,不可言说,涅槃经说四种之不可说...

【佛教词典】斋罢

(杂语)又曰斋退。谓午斋终后。...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持诵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推荐】逆缘让我成为莲邦彼岸人

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愿接触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

心要谦,才会不断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